《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和同步练习_第1页
《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和同步练习_第2页
《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和同步练习_第3页
《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和同步练习_第4页
《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和同步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1.2种植凤仙花》说课稿【教材分析】本课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种植凤仙花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由根、茎、叶发育成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萌发发育成新植物。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物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只有亲自种植一株植物,才能在实际观察中找到答案。本节课立足于观察种子如何在土壤中萌发,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栽培活动是否成功,栽培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做好观察计划、收集信息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科学探究目标1.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2.能利用种植杯观察记录种子萌发的过程。3.能基于研究需要制定观察计划,能用表格、图片、测量纸等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科学态度目标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萌发过程的探究兴趣。2.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播种的方法以及种植杯的设计和制作难点: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以及长期的观察和记录。【教学准备】教师:播种的微课、种植杯制作的微课、教学课件。学生(小组材料):塑料花盆、凤仙花种子若干、水、小铲子、透明塑料杯、纸巾、土壤、蚕豆(或黄豆)种子。【教学过程】一、聚焦:种子如何发育成幼苗。(预设5分钟)谈话:同学们,我们上节课认识了很多植物的种子,知道了种子中孕育了新生命。(课件出示一珠幼苗的图片)那种子是如何发育成一株幼苗的?(预设: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自由发言,需要种下去,要浇水、要适宜的温度等)教师针对学生发言板贴:一定条件那所有的种子都能萌发长成新植物吗?(预设:不能,有的种子可能坏了)播种下去的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种植一颗植物——凤仙花。揭示课题:种植凤仙花(板书)二、探索:种植我们的植物(预设32分钟)种植凤仙花(选种、播种)[材料准备:每组1把铲子、一份土壤、水、碎石、花盆]1.(实物投影凤仙花种子):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的是凤仙花的种子,哪位同学能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播种,播种时注意什么才能使植物成活?(还需要什么材料,怎样播种才能让植物成活?)(预设:需要花盆、土、要把种子埋在土里)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追问引导:放多少土?埋多深?说说理由。2.过渡:看来播种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为了让种子的成活率更高,我们先一起来观看一段视频,学习如何正确播种吧!3.教师播放微课视频:(1)选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2)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一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大半盆土。(3)手指在土中按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放入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4)往花盆中浇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放到温暖的地方。4.活动前研讨:(1)为什么要选择带出水孔的花盆,并放上小石子?(2)放到温暖的地方说明种子发芽需要什么条件?根据学生回答继续补充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5.小组合作种植一盆凤仙花,并贴上标签。(二)设计制作种子杯[材料准备:透明的一次性杯子、纸巾、土壤、小铲子]刚才每个小组都完成了凤仙花种子的播种,种子在土壤里可能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预设:会长出根、会发芽、会变大膨胀)那我们要怎样才能观察到这些变化呢?课件出示种植杯。课件或视频讲解种植杯的做法:(1)先将纸巾沿杯壁放好,再放入半杯土。(2)在杯壁和纸巾之间塞入种子,在四个方向各放1颗种子(按不同方向放置种子)并标注序号。(3)再加入一些土壤,轻轻压实。(4)浇适量水。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种植杯的制作。(三)制定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1.植物的生长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如果我们种下去的凤仙花种子成活变成幼苗了,它还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预设:会变高,长出叶子、开花、结果等)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进行板贴。2.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记录?(预设:拍照、文字、绘画等)3.看来同学们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植物的变化了,为了能让同学们在种植过程中获得更多的信息,老师要先请小组合作,制定一份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大家觉得,计划表中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呢?(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到量高度,看植物的颜色,看生长情况等)4.课件出示计划稿雏形,小组经过讨论后完善计划表。植物生长变化观察计划第()小组植物名称:播种时间:年月日栽培方法:土培我们想用的观察记录方法:我们小组想要观察和记录的内容:观察内容月日月日月日月日5.请2-3组同学展示制订的计划分享,全班交流完善计划表。拓展:不同的繁殖方式(预设3分钟)1.同学们,在这节课中,我们选择了凤仙花和蚕豆进行种植活动,他们都是由种子发育成新的植株,在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植物能用自己的根、茎、叶来繁殖后代,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课件展示)。2.总结:植物的世界还有更多丰富的知识和秘密等待我们去探索,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课后坚持观察和记录!【板书设计】2.种植凤仙花播种种子萌发的条件: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第2课时种植凤仙花》教案【教学目标】1.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合适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2.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3.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4.学习并掌握播种技能;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树立合作意识。【教学重难点】1.播种的方法。2.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子、花盆、喷水壶、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的杯子、卫生纸等。【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聚焦问题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请大家看P5页中的“播种方法”。2.生:阅读P5页中的“播种方法”。3.师:请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4.师:请大家带着问题去阅读:我们种下的一些种子,他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二、学单导学,自主实验1.实验前,明晰实验设计方案。(1)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种子,种到花盆或校园的花池中。(2)想办法观察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3)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2.实验中,围绕问题展开观察。(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6页的表格中。(2)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3.实验后,汇报交流实验现象。完成观察记录表、观察日记。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1.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2.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萌发?我们的依据是什么?3.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四、拓展应用,深化认识选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他们的生长变化。【板书设计】种植凤仙花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生长条件、观察计划【教学反思】建议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枝叶生长——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针对大纲的要求,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也充满了很多的困惑。每当翻开科学书,我总会自言自语,这个单元适合我们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真正能从这个单元获得多少知识呢?作为老师,虽然我每次上课都会通过查阅很多的资料,希望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学生听得有兴趣,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课后人人观察、人人记录。但是在这个单元,我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也觉得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怪学生。课后我也想了很久,我个人认为,第一,凤仙花的种子学生买不到;第二,凤仙花的生长周期贯穿整个学期,教学任务也完不成。《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2.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3.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4.基于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科学态度目标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知道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教学重点】学习掌握种植的技能,并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花盆、土壤等种花工具,透明杯、卫生纸、凤仙花种子、蚕豆种子。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教学流程】教学环节教师指导与评价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要点一、导入(2分钟)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亲自种植一些植物,伴随着植物的生长,观察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今天让我们一起来种植凤仙花,怎么种呢?结合生活经验,学生分享原有认知。将注意力集中到种植方法上二、聚焦(3分钟)我们种下的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学生分享交流自己的认识。聚焦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观察记录。三、探索(27分钟)任务一:花盆种植挑选饱满、没有受过伤的凤仙花的种子,种到花盆或校园的花池中。(1)准备好花盆和土,先把小块小石头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土。(2)用手指在土中2-3个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3)往花盆中浇一些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任务二:做种植杯问:什么办法观察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方法:可以用土壤和卫生纸,也可以只将卫生纸塞进透明杯子中。种子要放在杯壁和纸之间。要保证充分的水分,但不要将种子浸泡在水中。注意:将种脐分别朝上、下、左和右,为观察根的方向做准备。任务三:小组讨论,共同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引导:种养植物是一项长期的活动,植物生长是一个动态过程,要想知道植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及时记录是关键。我们什么时候记录?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呢?小结:每人准备记录本,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形成一本植物生长日记。观察记录方式可以列表、写日记、画图或为植物拍照,使用测量纸带。研讨:1.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小结: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的过程叫做选种,选种是为了更好的提高出芽率。2.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发芽?我们的依据是什么?小结:结合种植的体验和生活经验,适宜的水分和温度才能使种子顺利发芽。3.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小结:坚持观察,及时记录。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花盆种植。学生思考什么方法观察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做种植杯。学生思考并交流记录的时间、内容和记录方法结合观察结果和生活经验,研讨相关内容。会种植的方法;能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能基于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四、拓展(2分钟)选带芽眼的土豆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了解植物的其他繁殖方式。自选发芽土豆块等开展种植养护活动。激发学生了解植物除了种子之外的其他繁殖方式。教科版四下第一单元第2课《种植凤仙花》教学设计课题种植凤仙花单元一学科科学年级四教材分析本课是《植物的生长变化》单元的第二课,种植凤仙花是整个单元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不同植物生命周期的具体表现不同,绿色开花植物大部分是由种子繁殖后代的,这种繁殖方式叫有性繁殖。也有一些植物可以由根、茎、叶发育成新植株繁殖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无性繁殖。那么,绿色开花植物是如何由种子发育成一株植物?本课通过组织学生亲历栽培植物的活动,引领学生研究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第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认同种子中的胚是新生命的幼体,种子萌发发育成新植物。但是种子如何发育成新植物?所有的种子都能发育成新的植物吗?种子萌发后植物又是怎样生长变化的?只有亲自种植一株植物,才能在实际观察中找到答案。本节课立足于观察种子如何在土壤中萌发,以及为后续的研究活动提供观察材料,组织学生开展种植凤仙花的活动。栽培活动是否成功,栽培的植物能否健康成长,能否做好观察计划、收集信息是本单元学习的关键。学习目标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会用播种的方法栽培植物。能利用种植杯观察种子萌发的过程。能在老师指导下制订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种子萌发的过程产生探究的兴趣。乐于运用长期观察记录的方法完成研究植物的生长变化。意识到植物生长依赖于适宜的环境条件,具有保护土壤和周围环境的意识。重点植物维持生命需要阳光、空气、适宜的水分和温度。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古诗及视频导入。学生朗读古诗观并看视频资料。激发学生兴趣,引导聚焦。讲授新课我们种下一些种子,它们都能长成一株植物吗?大多数种子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都能长成一株植物。但是有些种子,由于发育不完全、内部结构损伤、被虫蛀等原因,无法发芽、生长。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什么条件?农民伯伯一般在春天气温回升时播种,或者在温室大棚中播种,说明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有的需要土壤,有的不需要土壤。种子在雨水的滋润下发芽、生长,说明需要水。植物还需要光合作用,离不开空气和阳光。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呢?记录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仔细观察、认真记录的过程。包括记录的时间、种植的地点、植物的名称、植物的生长状况(发芽、生长、开花、结果)、植物的阶段数据(植株的高度、茎的粗细、花的大小和数量等)。要列出详细的记录清单,及时跟踪测量及记录。探索一:播种凤仙花。播放视频《做一个种植杯》1.播种准备:花盆、小石块、花土、凤仙花的种子、喷壶。2.选种:要挑选那些饱满、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可以将种子放入水中,观察种子在水中的沉浮,一般不够饱满的种子会浮在水面上,将这样的种子挑出去,可以保证种子的发芽率。3.播种方法。(1)选一个合适的花盆,先把一块小石块(或瓦片)放在花盆的出水孔上,然后放入多半盆的土。(2)用手指在土中按2~3个小洞,深度约1厘米,每个小洞里放一粒凤仙花的种子,再用土盖住洞口。(3)先用喷壶往花盆中浇适量的水,直到土壤湿润,然后将它放在温暖的地方。注意事项。(1)认真阅读“选种及播种方法”。(2)播种前要准备好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3)考虑到种子的发芽率,要选择颗粒饱满完整的种子,一个花盆中可播种2~3粒种子。播种时要注意不要将种子种得太深或太浅,深度在1厘米左右为宜。(5)大量的水会破坏种子的萌发,可以使用唤壶来浇水,使花盆士壤中的水分均匀。(6)要选择疏松、肥沃、微酸性的土壤,可以用PH试纸测试土壤的酸碱度。播放视频《种植凤仙花》探索二:观察种子在土壤中的变化。要观察植物种子在土壤中发生的变化,可以将植物的种子种在透明的杯子里。准备的材料:透明玻璃杯、吸水性好的纸(如卫生纸)、土壤、植物种子。1.播种方法。(1)将卫生纸对折后,围成纸筒状(大小以能放入透明玻璃杯为宜),为了让纸筒能紧贴杯壁,可在纸筒底部洒少量水;在透明玻璃杯中装入半杯土壤。(2)将4粒凤仙花种子放在杯壁和纸之间,种子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最少2~3指。还要将种脐分别朝上、下、左、右摆放。考虑到种子萌发出的根生长得很快,所以放置种子的位置不要太靠下。(3)向杯中加入土壤,大约加至杯子三分之二的高度,轻轻压实土壤,倒入适量的水,如果土壤出现下沉,再填适量的土壤。(4)在杯子上用记号笔给每一颗种子编号,每天观察并记录每颗种子的变化情况。2.注意事项。(1)器材的选用。①透明的杯子可以是塑料杯或玻璃杯,要尽量选择高一些的杯子。②卫生纸需要5~6层,纸过薄会在操作过程中破损,影响观察效果。(2)注意观察记录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①种子先长出什么,再长出什么。②不同方向放置的种子根的生长方向。③每天测量一次根的长度并记录下来。(3)注意观察记录花盆中的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①凤仙花种子在第几天破土而出。②刚出土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③出土两天后的凤仙花是什么样子的。④定期测量并记录凤仙花的高度。⑤观察记录凤仙花叶子的形状和数量。探索三:做一个植物生长变化的观察计划完成观察计划要做好以下儿项工作。1.管理:每天早晚浇水,气温高时,应将凤仙花移至阴凉处,水量不宜过多,每次浇水以花盆底部稍有水流出为宜。2.观察:按照要求认真观察凤仙花生长的每个阶段的变化。3.记录:将凤仙花芽出土,出花芽、开花、结果以及果实成熟的准确时间记录下来,测量每个阶段茎的粗细、植株的高度、叶子的大小以及数量、花的大小和数量以及果实的数量等。采用不同的方式记录:记录表+图片成生长日记+图片。研讨一:为什么要选择饱满的、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并不是所有种子都会发芽。种子里,营养部分(胚乳或子叶)占了种子的大多数部分,它们为种子萌发做准备(提供营养),通常饱满的种子里储存的营养物质多,能提升发芽率。而受伤的种子,由于某个或某些结构受到损害,基本失去了生命力。所以要选择饱满、没有受过伤的种子播种,能提升种子的发芽、成长的概率。研讨二:需要提供什么条件,种子才能顺利萌发?我们的依据是什么?除了种子自身条件外,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依据是我们种植凤仙花种子时,先选择湿润的土壤,然后放在温暖的地方,种子才会顺利发芽。研讨三:怎样才能做好观察记录,了解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是一项长期的观察研究活动,需要做好管理植物、观察植物的变化和认真记录等多项工作。除在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每天记录一次根的长度之外,从芽出土开始,每周还应测量一次植株的高度,观察叶的形状、数量和大小,并记在观察记录表上。同时,要给植物拍照或画简图,更直观地记录植物的生长状态;也可以写观察日记,详细记录。选带芽眼的马铃薯块、红薯块或天竺葵的枝条种到花盆里,观察它们的生长变化。1.种植马铃薯和红薯。马铃薯和红薯既不是果实,也不是种子,而是植物的块茎或块根,这种生长在地下的植物体的末端形成膨大而不规则的块状,适于贮存养料和越冬。马铃薯的块茎表面有许多芽眼,芽眼内有2~3个腋芽,仅其中一个腋芽容易萌发,能长出新枝,故块茎可供繁殖之用。红薯是植物的块根,块根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可以萌发出幼芽。种植方法:将马铃薯或红薯放在潮湿的地方,等待它们发芽,当它们的芽长到半厘米左右时,就可以准备种植了。把它们切成块状,每块至少有两个芽苗。切完之后让它们在室温下闲置三天(以免它在地下腐烂),静置之后就可以栽入花盆了。2.种植天竺葵。天竺葵幼株为肉质草本,老株半木质化。天竺葵适应性强,花色鲜艳,花期长,多适用于室内摆放观赏和花坛布置等作用,花颜色为白、红、粉和紫等颜色作为观赏。天竺葵的繁殖主要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方法。播种即利用天竺葵种子进行繁殖;扦插即利用天竺葵的枝条进行繁殖。种植方法:剪取长十厘米的枝条,以上部顶端为好。剪取好枝条后,要把枝条放置在干燥的地方等待伤口变干,然后插在稍微湿润的苗床上,之后是要放在半阴处等待生根,保持温度在18℃左右,大概半个月就会生根了,等待根长有5厘米左右的时候就可以进行盆栽了,一般扦插需要培育半年时间才可以开花。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分享原有认知。小组分享交流自己的认识。以小组为单位花盆种植。思考什么方法观察种子在土壤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记录员做好记录,交流结果。展示学生记录表(图片)等。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观察记录。会种植的方法。能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种植活动和生活经验预测种子萌发和植物生长需要的条件。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有的植物产生足够的种子繁殖后代,有的植物根、茎、叶可以繁殖后代。从种植一株凤仙花开始,爱护植物,热爱生活,培养持之以恒的精神。板书2.种植凤仙花挑选饱满,没有受损伤的种子播种方法制订观察计划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水分和空气教学反思建议让学生亲自种植凤仙花,并且让学生在种植的过程中通过观察、记录,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生长一般要经历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枝叶生长——开花结果这四个阶段。在每个阶段都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测量、记录和比较来描述植物的变化,并用统计图表、列表、画图等适宜的方法处理相关的信息。针对大纲的要求,我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也充满了很多的困惑。每当翻开科学书,我总会自言自语,这个单元适合我们的学生吗?我们的学生真正能从这个单元获得多少知识呢?作为老师,虽然我每次上课都会通过查阅很多的资料,希望自己的知识更丰富,希望学生听得有兴趣,更希望学生在课堂上人人参与、人人动手,课后人人观察、人人记录。但是在这个单元,我总觉得是在纸上谈兵,也觉得是在浪费学生的时间。这样的课堂,自然不会怪学生。课后我也想了很久,我个人认为,第一,凤仙花的种子学生买不到;第二,凤仙花的生长周期贯穿整个学期,教学任务也完不成。《1.2种植凤仙花》同步练习一、填空题1、播种时要选择______、______的种子。2、种子在萌发时,需要具备充足的_____、适宜的_____和足够的_____。3、植物的种子获得了适宜的条件,胚便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叫做种子的_____。4、播种的方法是松土、_____、铺土、_____。二、判断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我们不需要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也可以种好凤仙花。()2.先用开水浸泡过得种子更加容易发芽。()3.凤仙花播种得越深越好。()4.凤仙花种子的萌发时需要浇适量的水。()5.凤仙花最适宜生长环境是黑暗潮湿。()6.花盆底部有小孔,是为了让凤仙花种子萌发有更大的空间。()三、选择题,将正确的序号填在括号内。1.凤仙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