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第1页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第2页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第3页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第4页
化学-教案-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电子教案

课程名称:化学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

教学进程:第8次课主题三第一节学时:2

使用教材:《化学》(通用类)贾海燕刘正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8月)

一、目标分析

(一)目标确定依据

《课程标准》要求学业质量水平

水平一:能使用化学符号描述常见物质及其变化,能与

了解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同学合作进行实验,并客观记录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的概念,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

水平二: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

法及其相关计算,学会一定物质

化,并能分析实际问题,能基于现象和数据进行分析得

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岀结论,并完成实验报告。

(二)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发展

通过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理解物质的量、微粒数目及摩尔质量等概念

之间的关系;通过了解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粒子数与物质的量的关

系,并运用这种关系进行简单计算,体会物质的量对研究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

间的数量关系的意义;通过了解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并能用物质的量浓度表示溶液的组成,逐步形成微观粒子与宏观世界存在有机联

系的观念。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具体含义,理解检验报告单的参考意义;通过了解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掌握常规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形成良好的实验

室工作习惯,养成发现、解释、分析、归纳、总结的实验探究方法,发展实验探

究与创新意识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通过了解医用生理盐水等注射液和检验报告单的表示方法,体会化学术语在

日常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通过了解溶液的一般配制步骤及其注意事项,感受化

学对人类生产、生活提供的巨大便利,培养态度端正、精益求精和科学严谨的工

1

作态度,发展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重难点分析

以物质的量为基础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常用的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在人类的

生产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对研究物质的组成及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数量变化具

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引导学生系统的认识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掌握一定物质的

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并运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基于以上观点,结合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确立教学重点为:物质的量、物

质的量浓度、摩尔质量的概念及换算关系,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学生通过主题二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学习,完善了对化学反应规律的宏观认

识,但对于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还停留在单一物理量——质

量水平;已经知道化学反应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系数)的概念,但对于

系数与各物质实际参与反应的量,还不能建立相对应的联系;知道化学反应可以

在溶液中进行,会用质量分数表示溶液的组成。

基于以上观点,确立教学难点为:理解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之间的关系,学

会物质的量、微粒个数、物质质量等物理量的换算。

三、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课主要内容是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的概念,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及其相关

计算,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在初中化学概念体系中,已经包含溶液的概念,且溶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

见,例如,临床用的葡萄糖注射液、生理盐水、医用酒精、碘酒等都是溶液。本

节内容着重讨论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和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以及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使学生对溶液的认识由宏观向微观,由定性

到定量更进一步。本节内容既是化学反应及其规律的拓展,又是形成物质微粒观

的基础。

本节课2课时达成目标。

(二)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

2

(三)基础衔接

1.本课可能涉及的概念(初中阶段)

①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叫溶液。

②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四、教法创新与学法指导

(一)教学方法

具体方法方法使用

教法:情境教学法、多媒体通过创设情境、辅以演示文稿等信息化手段、结合讲授、

教学法、讲授法、提问法引导、启发,完成教学过程。

通过小组交流讨论的方法,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学法:合作讨论法,任务驱

设置任务,分组讨论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实际中的

动法

应用。

3

(二)教学增长点

以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为框架:从生产生活中常用的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出

发,引导学生感受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再从物质的量的角度进行

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目进行链接;最后再通过构建物质的

量与阿伏伽德罗常数、摩尔质量的关系,引导学生意识到物质的量是可用于描述

粒子数目多少的一个物理量,从而形成微观粒子与宏观世界联系的学科观念。

以能力发展为目标:利用物质的量浓度开展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实

验,完成溶液配制的一般操作,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实验室工作习惯,逐渐具

备独立探究的能力。在实验中,注重引导学生基于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实验结果

进行误差分析,以期提升实验能力。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溶液配制实验过程中容量瓶读数产生误

差的原因分析,使学生能够端正态度、精益求精,形成科学、严谨的工作和学习

态度。

本课通过以上对教学增长点的处理方法,突破重难点,渗透宏观辨识与微观

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现象观察与规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

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五、教学过程

(一)教学整体思路

(二)教学环节与流程

教学活动备注

课前预习

4

【教师准备】

①将“基础衔接”中的内容上传至信息化教学平台。

②布置任务:了解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导入——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5分钟)

【预习提问】医院常用的0.9%生理盐水是什么意思?

【学生展示】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除了用质量分数来表示溶液的组成,还有没有

其它更好的方式呢?

【讲述】在生产和科学实验中称取溶液质量并不方便,更多的是量取溶

液的体积,因此通常用一定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的组

成。

【板书】溶液组成的表示方法

新授环节一:物质的量(10分钟)

【提出问题】

①物质的量的定义是什么?

②物质的量的单位是什么?

③微观粒子数目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解答以上问题

【教师总结】

①定义: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物质所含粒子数目多少的物理量。

②表示方式:物质的量用n来表示,单位为mol【摩(尔)】

③阿伏加德罗常数:1mol物质所含有的粒子的数目和0.012kg12C中所

含的碳原子数目相等,这个数值称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用NA表示。实

23

验测得:NA=6.02×10/mol。

④关系:

⑤1mol任何=物质A所含粒子数都是6.02×1023。

【教师点拨】当个体较小,但数量很多时,用个体数量来描述微粒会让

问题更复杂,就像数许多大米的个数是非常困难的,但用一袋大米这种

集合描述就相对容易。引入“物质的量”来描述或统计一定数量的分子、

5

原子、离子,甚至电子,能够使研究微观粒子变得更简单。

新授环节二:物质的量——摩尔质量(10分钟)

【提出问题】1mol物质所含微粒数目相等,那么1mol物质的质量都是

一样的吗?

【展示图片】1mol不同物质

【学生展示】不一样

【教师总结】

①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称为该物质的摩尔质量。

②表示:摩尔质量用M表示,单位为g/mol。

③关系:

【教师点拨】=在化学反应中,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粒子数目(化学计量

数——反应方程式中的系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例如:

高温

Fe2O3+3CO2Fe+3CO2

粒子数之比1:32:3

质量之比160:84112:132

物质的量之比1:32:3

【课堂训练】将80gNaOH完全中和,需要H2SO4多少摩?

【学生练习】【教师讲解】

新授环节三:物质的量浓度(20分钟)

【小组讨论】医院检验报告单中,在参考值后有相应的单位mmol/L,

请问这代表什么意思?

【学生展示】代表溶液浓度的大小

【教师提问】

①什么是物质的量浓度?

②物质的量浓度的表示方法是怎样的?

③物质的量浓度与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小组讨论】

【教师总结】

①定义:单位体积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称为溶液的物质的

6

量浓度。

②表示:物质的量浓度用c表示,单位为mol/L

③关系:

【课堂训练】=配制0.2mol/LNa2CO3溶液500mL,需称取Na2CO3固体

多少克?

【学生计算】【教师讲解】

【教师点拨】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对某溶液进行稀释,用水稀释较浓的物

质的量浓度溶液时,只需要增加溶剂的体积,而不改变溶质的质量,因

此可以计算出稀释后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如下:c1V1=c2V2

【课堂训练】配制1mol/LH2SO4溶液500mL,需量·取6m·ol/L的硫酸

多少mL?

【学生练习】【教师讲解】

新授环节四: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20分钟)

【教师提问】在化学实验室经常用到各种浓度的溶液,你知道这些溶液

如何配制的吗?

【实验探究】

1.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

实验步骤注意事项

计算并称量称取NaCl质量

溶解溶解方法

转移注意事项

洗涤洗涤原则

定容误差分析

混匀操作要点

装瓶标注项目

【教师点拨】

容量瓶使用注意事项:

①使用前必须检查瓶塞处是否漏水;

7

②容量瓶是精密仪器,不能作反应容器,不能用于溶解操作,不能

长时间存放溶液。

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①检查容量瓶瓶塞处是否漏水;

②按照m=c•V•M或c1V1=c2V2计算

③将固体溶质放在烧杯·中,·用少量溶剂溶解,并冷至室温;

④用引流法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至向容量瓶内,并用少量蒸馏水洗涤

烧杯和玻璃棒2~3次,洗涤液一并转入容量瓶内;

⑤向容量瓶内注入蒸馏水,当液面离标线1~2厘米左右时,改用滴管

小心滴加,使溶液的凹液面正好与刻度线相切;

⑥盖紧瓶塞,用倒转和摇动的方法使瓶内的液体混合均匀。

⑦溶液配制好后应当立即倒入试剂瓶中保存,并贴上标签。

【板书】

【思考与讨论】临床上用的生理盐水的组成通常用的是质量分数来表

示,请同学们推导出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学生回答】c=1000ρω/M

【课堂训练】计算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其物质

的量浓度。

学以致用环节五:化学对生产生活的贡献(8分钟)

【思考】生理盐水是指0.9%的NaCl水溶液,由于实验需要,需将100mL

生理盐水稀释为0.01mol/L,应加水多少mL?

【交流讨论】分组交流,回答问题

【教师点拨】溶液稀释时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

【学生练习】在溶液的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变,根据质量与

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0.9%NaCl溶液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约为0.15

mol/L,计算得到稀释后的总体积应当为150mL,则应当加入50mL的

水。

环节六小结与评价(5分钟)

【教师活动】通过今天新课的学习,同学们收获了什么呢?

8

【学生活动】阐述本节课的知识

环节七习题训练

【作业】(2分钟)

①以“阿伏加德罗的生平和贡献”制作演示文稿。

②以物质的量浓度为单位,配制葡萄糖溶液。

③以“血液检测报告单”为例,解读表格内容。

六、教学评价

(一)随堂习题评价

1.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是治疗流感的有效药物之一。已知帕拉米韦的分子

式为C15H28N4O4。回答下列问题:

(1)帕拉米韦的摩尔质量为,氮、氢原子个数比为

(2)一定条件下,32.8g帕拉米韦完全燃烧生成H2O的质量为,生

成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解析】(1)328,1:7;(2)25.2g,14:15;帕拉米韦摩尔质量计算

12×15+1×28+14×4+16×4=328,在帕拉米韦分子中,有4个N和28个H,因此

N:H=1:7,32.8g帕拉米韦为0.1mol,燃烧产生1.4mol的水和1.5mol的CO2,因

此水的质量为25.2g,水与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之比为14:15。

(二)纸笔作业评价(略)

(三)实验参与评价

指标/内容ABC

实验记录全面、实事求只记录符合结论的实验

实验记录并未记录实验现象

是现象

除归纳结论外,还针对

归纳溶液配制过程中的归纳某一实验操作的注

结论归纳实验提出其他问题,如:

所有注意事项意事项

___

组内有分工,相互有合组内无明确分工,但每组内无分工,无讨论或

合作讨论

作位组员都有任务合作,或轮换进行实验

实验行为实验前后皆有清点实验实验后清点整理实验用没有清点实验用品,实

9

习惯用品,实验时用完的药品,实验时将药品全部验后有将桌面打扫干净

品随时放回原处,实验拿出,实验后打扫

后打扫

七、教学资源拓展

1.化学史话——阿伏加德罗对人类的贡献

阿伏加德罗全名阿莫迪欧·阿伏加德罗,生活在十八到十九世纪的意大利,

是一位有名的化学家。阿伏加德罗对科学最大的影响就在于他提出了分子假说,

他在1821年发表的文章中写到“我是第一个注意到盖·吕萨克气体实验定律可

以用来测定分子量,而且也是第一个注意到它对道尔顿的原子论具有意义的人”,

这一假说在被承认之后,在物理学和化学领域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原子量测定

工作上有着重要应用。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假说使得道尔顿的原子论发展成为

原子——分子学说,从而推动了人们对物质结构的进一步认识。阿伏加德罗一生

致力于科学研究,从不追求功名利禄,这也使得他从科学中获得了真正的乐趣。

但在当时,阿伏加德罗有着前瞻性的科学见解却未能得到科学界的认可,甚

至被压制长达半个世纪。由于没有使用阿伏加德罗提出的分子假说,不承认分子

的存在,导致化合物的原子组成难以确定,原子量的测定和数据呈现一片混乱。

直至半世纪之后,科学家们终于重新认识了阿伏加德罗理论,这才结束了化学领

域的这种混乱。

因此,阿伏加德罗假说对于化学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

国际单位制(SI)的起源可以追溯至1875年——17国签署《米制公约》并

正式同意推行统一的国际测量体系,初衷是为了支撑国际贸易、商业以及科学交

流。

国际单位制SI是从“米制”发展起来的国际通用的测量语言,是人类描述

和定义世间万物的标尺。国际单位制规定了7个具有严格定义的基本单位,分别

是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