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8课 三国至隋唐的文化 导学案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8课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和史料,梳理三国至隋唐儒学道教和佛教冲突融合的基本史实;通过问题探究解释儒学、道教和佛教冲突融合的原因,认识中国古代主流思想因时而变的特点。2.阅读教材,利用表格在时空框架下梳理文学艺术发展的成就,在唯物史观指导下以书法艺术发展为例,探究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二、学习重难点重点:三国至唐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冲突与融合。难点:概括三国至隋唐中国历史文化演变的特点。三、探学新知一、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1.三教并存(1)三教并存局面的出现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后,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魏晋南北朝时,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2)三教之间的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在民间广为传播的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儒、道的精髓,渐趋本土化。2.“三教合归儒”与三教并行政策(1)“三教合归儒”:隋朝时期,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2)三教并行政策: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道教最受尊崇;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其中禅宗对后世影响最大。3.反佛教斗争(1)背景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②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财政收入。(2)概况①南朝无神论思想家范缜针对佛教宣扬的形神分离、形亡而神不灭的观点,提出人的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对佛教进行抨击。②北魏、北周及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3)影响: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4.复兴儒学(1)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2)概况:唐中期儒学大师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他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5.魏晋玄学魏晋之际,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残杀非常频繁,社会上出现了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玄学家用老庄的思想解释《周易》等儒家经典,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淡”。二、文学艺术1.文学(1)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2)唐朝是中国文学发展的又一个高峰。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的诗作代表了唐诗的最高水平,他们分别被誉为“诗仙”和“诗圣”。2.书法①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②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书圣”。③隋唐时期: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气势雄浑的颜体和柳公权骨力遒劲的柳体最为有名。3.绘画①东晋开始出现知名的专职画家,以顾恺之为代表,其绘画“以形写神”,代表作有《女史箴图》、《洛神赋图》。②隋唐的画坛,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的吴道子被尊为“画圣”。4.雕塑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寺很多。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等,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三、科学技术1.魏晋南北朝时期,数学、农学、地理学等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果(1)南朝祖冲之精确地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2)北朝贾思勰著述的《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西晋杰出地图学家裴秀绘制出《禹贡地域图》,并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2.隋唐的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1)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书籍。(2)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开始用于战争,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3)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4)医学家孙思邈完成医学名著《千金方》。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被后人称为“药王”。四、中外文化交流1.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1)为了求得佛教真解,一些中国名僧西行取经①东晋的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了大批梵文经典。②唐朝的高僧玄奘,在贞观初年也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他在天竺的佛教中心那烂陀寺钻研多年,又到许多国家周游讲学,成为公认的佛学大师。伴随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在很多方面对中国产生了深远影响。(2)中国佛教的发展也影响到周边国家①从东汉后期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印度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字。②日本、新罗等国常常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的空海就是很有名的一位高僧。③唐朝高僧鉴真6次东渡,到达日本,传授佛法。2.其他方面的文化交流同样活跃,尤以唐朝为盛。(1)唐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会。(2)新罗、日本两国文化都受到唐朝的巨大影响。它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的留学生还在唐朝考中进士。(3)唐朝后期,不少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四、习题巩固1.电视剧《贞观长歌》塑造了李世民及魏征、房玄龄等历史人物形象。下列镜头在剧中有可能出现的是()A.魏征高声吟诵“大江东去浪淘尽” B.唐太宗正聚精会神欣赏《清明上河图》C.御书房悬挂着八大山人的书法作品 D.房玄龄用楷书书写奏折,陈述国事2.据记载:南朝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大臣对清谈有着浓厚的兴趣。南朝皇帝中刘裕热衷于清谈。梁武帝亲自参加清谈,让儒、释、道三教高手辩论高低。陈朝也组织过盛大的清谈大会。这种精神风貌体现了()A.格物致知 B.经世致用C.知行合一 D.齐物逍遥3.东晋南朝时期,社会上逐渐形成了隐逸的文化精神风貌:游离于政治,慕尚隐逸;游离于现实,遁入空门;游离于礼法,注重性情;游离于国家,推崇个体等。这一状况()A.促使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 B.有利于文学艺术的推陈出新C.根源于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 D.反映出南北社会发展水平降低4.“一弹戏牡丹,一挥万重山;一横长城长,一竖字铿锵;一画蝶成双,一撇鹊桥上;一勾游江南,一点茉莉香”。这段歌词描绘的传统艺术形式是A.绘画艺术 B.戏剧表演 C.舞蹈艺术 D.书法艺术5.韩愈在《原道》中说:“吾所谓道也,非向(先前)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轲。轲之死,不得其传焉。”据此推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韩愈提出儒家“道统论",复兴儒学,倡导三教合一②孟子由此被视为孔子学说的正统继承人,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③韩愈鄙薄汉代以来的儒学,认为周公、孔子之道在孟子之后已经断绝④主张“文以载道”“六经皆为我注脚",了解、认识客观事物,悟得本心即可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