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物理高考后期复习策略_第1页
2018年物理高考后期复习策略_第2页
2018年物理高考后期复习策略_第3页
2018年物理高考后期复习策略_第4页
2018年物理高考后期复习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复习策略之我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路文艳 2018年3月,交流内容,一、加强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和全国卷的研究,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一)课标、考纲、说明的关系,一、加强课标、考纲、考试说明和全国卷的研究,1、2011年、 2012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说明完全相同,2、2014年与2013年相比,(1)必考部分:,(2)选考部分:,(二)近几年全国卷考试说明变化,选考部分:,3、2015年与2014年相比,(二)近几年全国卷考试说明变化,1、2011年、 2012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说明完全相同,2、2014年与2013年相比,4、2016年与2015年相比,(1)必

2、考部分:,(2)选考部分:,(二)近几年全国卷考试说明变化,3、2015年与2014年相比,1、2011年、 2012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说明完全相同,2、2014年与2013年相比,5、2017年与2016年相比,(1)必考部分: 增加35 :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二象性 增加实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2)选考部分:由3选1变为2选1,(二)近几年全国卷考试说明变化,4、2016年与2015年相比,3、2015年与2014年相比,1、2011年、 2012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说明完全相同,2、2014年与2013年相比,5、2017年与2016年相比,(二)近几年全国

3、卷考试说明变化,4、2016年与2015年相比,3、2015年与2014年相比,1、2011年、 2012年、2013年全国卷高考说明完全相同,2、2014年与2013年相比,6、2018年与2017年高考说明完全相同,(三)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分析,1、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三)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分析,2、全国卷题量和题型,(三)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分析,2、全国卷题量和题型,必考部分(95分):力学和电学基本各占50%。 选考部分:(6+9)或(5+10)形式:6(5)分题:选择、实验、填空、作图等;9(10)分题为计算题。,2、全国卷题量和题型,(三)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分析,3、近几年全国高

4、考题的特点,(1)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突出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选考考点稳定,重点突出,不考虑覆盖面-体现考查的基础性;,(2)注重过程与方法,理解建模的过程、规律发现的背景和方法,注重分析、理解推理、数学工具的应用等能力的考查体现考查的能力性。,(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增强试题的开放性和探究性(2016年创新情景试题略少,未过分追求),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注重考查获取、加工物理信息的能力(重视实验、探究与创新)体现考查的创新性。,(三)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分析,3、近几年全国高考题的特点,(三)近几年全国卷的统计分析,2017年高

5、考命题在命题理念、考试内容、试题设计等方面都有所改变,引导教学旗帜鲜明,深化改革新风扑面理科综合科学设计试卷结构,凸显探究精神。 2017年高考命题得到如此高的肯定,那么,这些试题的优点对2018高考的复习备考提出了明确的指引。,第一、高考命题要增强基础性,考查学生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 第二、高考命题要增强综合性,体现学生综合素质和学科素养; 第三、高考命题要加强应用性,注重理论密切联系实际; 第四、高考命题要增强探究性和开放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018高考理科综合将坚持把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考查渗透到命题全过程,向学生提供新知识或原有知识的延伸拓展信息,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

6、精神。 动量和近代物理作为必考内容可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为学生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有力工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实际现象,理解更深层次问题。,(四)2018年全国卷的命题趋势,高考的命题要求: 科学设计考试内容,优化高考选拔功能,强化能力立意与素养导向,助力推动中学素质教育。高考试题必须保持一定的难度!,(四)2018年全国卷的命题趋势,1、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基本物理规律的理解,突出考查物理学的主干知识,选考考点稳定,,2、注重过程与方法,理解建模的过程、规律发现的背景和方法,注重分析、理解推理、数学工具的应用等能力的考查。,3、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考查和培养学生的应用和实践能力,增强试题的开

7、放性和探究性,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4、关注动量和能量的综合题的训练以及电路设计的实验题的练习,1、单元突破与滚动练习相结合,2、专题讲座与解题方法归纳相结合,3、综合训练与应试策略讲座相结合,高考复习计划包括学习内容、时间、 复习目标和形式策略等。一般复习全过程分为三轮,合理设计三轮复习,构建高效课堂。,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后期复习,1、二轮复习专题讲座与解题方法归纳相结合,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例如1:,知识结构化-沟通整合 立体建构,重力,弹力,摩擦力,万有引力,电场力,安培力,洛伦兹力,库仑力,8种力,研究对象,牛顿运动定律,动力学观点,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观点,动能定理

8、,能量观点,动量守恒定律,动量定理,5种运动,圆周运动,平抛运动,变加速直线运动,匀变直线速运动,物体的平衡,5大规律,3种观点,1、二轮复习专题讲座与解题方法归纳相结合,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例如2:,实验系列化,(1)以“三尺三表”为核心的仪器使用; (2)以“测速度加速度”为核心的力学实验;,高考实验专题1 力学实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路文艳 2017年5月,高考实验要求,一、高考必考部分力学实验,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6: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纸带的处理,力 学 实 验,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3: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4: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实验

9、5:探究动能定理,实验7: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2013新课标全国卷 图(a)为测量物块与水平桌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实验步骤如下: 用天平测量物块和遮光片 的总质量M、重物的质量m;用游 标卡尺测量遮光片的宽度d;用米 尺测量两光电门之间的距离s; 调整轻滑轮,使细线水平; 让物块从光电门A的左侧由静止释放,用数字毫秒计分别测出遮光片经过光电门A和光电门B所用的时间tA和tB,求出加速度a;,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 多次重复步骤,求a的平均值a; 根据上述实验数据求出动摩擦因数. 回答下列问题: (1) 测量d时,某次游标卡尺(主尺的最小分度为1 mm)的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

10、数为_cm. (2) 物块的加速度a可用d、s、tA和tB表示为a_ (3) 动摩擦因数可用M、m、a 和重力加速度g表示为_ (4) 如果细线没有调整到水平,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选填“偶然误差”或“系统误差”),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

11、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归纳预测: 1题型特点:全国卷考查实验一般为“一力一电”,且力学实验经常放在第22题,依托教材,难度不大 2命题理念:近些年全国卷对力学实验的考查处处渗透一个理念,即试题来源于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试题侧重对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能力的考查,力学实验命题并不回避学生做过的经典实验,只是在经典实验的基础上做有限的变化 3题型分类:力学实验“三大门派”,包括验证类、探究类、结合物理原理创新类,二、高考力学实验真题赏析,三

12、、高考力学实验备考要点,三、高考力学实验备考要点,四、高考力学实验的测量工具,四、高考力学实验的测量工具,四、高考力学实验的测量工具,四、高考力学实验的测量工具,1有效数字 (1) 用测量仪器直接测量的结果,读数一般要求在读出仪器最小刻度所在位的数值(可靠数字)后,再向下估读一位(不可靠数字),不受有效数字位数的限制; (2) 间接测量的有效数字运算结果一般可用23位有效数字表示,五、高考力学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2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3.仪器读数 (1) 使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等仪器时,凡是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把最小刻度10等分估读一位最小刻度是5(或2)

13、分度的,则把最小刻度5(或2)等分估读一位 (2) 秒表、电阻箱等由于本身构造的原因不需要估读 4实验数据的处理 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有公式法、列表法和图像法用图像法时应注意: (1) 根据实验要求选定坐标轴,一般以横轴为自变量,纵轴为因变量; (2) 坐标轴标度的选择要合适,使测量数据能在坐标轴上得到准确的反映,在物理图像中,坐标原点可以是零也可以不是零,五、高考力学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五、高考力学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会使用打点计时器,2、纸带的处理求加速度a (1)逐差法:,(2)图像法: 利用公式,求出各个计数点的瞬时速度,,(3) 剪贴法:,该方法对其它有

14、关纸带的实验均适用,画出 vt 图像,图象在 v 轴上的截距为开始计数时的速度(初速度),斜率为 加速度a,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作 vxWx 图像(纸带上0点速度 v0=0),实验5:探究动能定理,方法1: (1)实验装置: (2)数据处理:,利用公式,求出各个计数点x的瞬时速度vx,拉力对小车做的功 Wx= mgxx,方法2: (1)实验装置:,求出每条纸带上匀速段的速度vx,作 vxWx 图像,(2)数据处理:利用公式,该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吗?,该实验需要平衡摩擦力吗?若未平衡摩擦力,会出现什么结果?,该实验可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吗?,该实验需要满足 M m

15、 吗?,高频考点探究,考点一 测量与验证性实验 例1 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将电火花计时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锤上,纸带穿过电火花计时器,上端用纸带夹夹住,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实验中该同学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所示, 纸带上的第一个点记为O,另选连续的三个点A、 B、C进行测量,图乙中给出了这三个点到O点的距离 (1) 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值为g_m/s2. (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 实验中该同学选择电火花计时器,而不选 择电磁打点计时器,请从误差分析的角度说明 选择电火花计时器的主要理由: _.,

16、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考点二 探究性实验 例2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133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为了增加实验的可信度,他们在正确安装实验装置并平衡摩擦力后,通过在小车上增加砝码改变小车的总质量进行了三次实验,并用计算机软件拟合出三条过原点的aF图线如图乙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由三条图线任意一条均可知:小车 的质量一定时,a与F_(选填“成正 比”“成反比”或“无确定关系”); (2) 三条图线中,对应小车总质量最 大的是图线_(选填“”“”或“”); (3) 用计算机生成图

17、线、的aF函数关系式分别为:a13.59F10.043、a22.75F20.029、a31.89F30.009,图线并不严格过原点、截距均不为零的原因是_,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变式: 某实验小组要探究力对物体做功与物体获得的速度的关系,选取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主要步骤如下: (1) 实验时,在未连接橡皮筋时将木板的左端用小木块垫起,不断调整小木块的位置,使木板倾斜合适的角度,打开打点计时器,轻推小车,最终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这样做的目的是_ (2) 使小车在一条橡皮筋的作用下从某位置由静止弹出, 沿木板滑行,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3) 再用完全相同

18、的2条、3条橡皮筋作用于小车, 每次由静止在_(选填“相同”或“不同”)位置释放小 车,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分别为2W、3W (4) 分析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分别求出小车每 次获得的最大速度v1、v2、v3,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5) 作出Wv图像,图136中符合实际的图像是_(填字母标号),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答案 (1) 平衡摩擦阻力 (3) 相同 (5) D 解析 (1)本步骤的操作目的是平衡摩擦力,图示纸带点间隔均匀,说明小车做匀速运动,摩擦阻力被平衡(3)应使每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均与一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相等,所以每次由静止释放小车时的位置、橡皮筋的形变量(或长度)等

19、都必须相同(5)本实验的结论是合力做功与速度的二次方成正比,所以Wv图像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D正确,考点三 创新性实验 例3 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欲探究小车质量不变时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该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图中A为小车,B为打点计时器,C为力传感器(测绳子的拉力),P为小桶(内有沙子),M是一端带定滑轮的水平放置的足够长的木板不计绳子与滑轮间的摩擦 (1) 要顺利完成该实验,除图中实验仪器和低压交流电源(含导线)外,还需要的实验仪器是_(选填“刻度尺”“天平”或“秒表”) (2) 平衡摩擦力后再按上述方案做实验,是否要求 沙桶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_(选填“是”或“否”

20、) (3) 已知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所示,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还4个点未画出,由该纸带可求得小车的加速度a_m/s2.(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例1: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动能定理”和“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其中m150 g、m2150 g,开始时保持装置静止,然后释放物块m2,m2可以带动m1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只要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动能定理某次实验打出的纸带如图2所示

21、,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两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交流电频率为50 Hz.忽略一切阻力,纸带打第5个计数点时的速度_m/s.某同学作出的v2/2h图象如图3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m/s2.,考点四: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解析: 对m1、m2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考点四: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例2: 质量为m的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一根细绳子将重物向上提,提的力F逐渐增大,得到物的加速度a随提力F变化图线为图中的AB线段.另有一质为m物体,在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的另一地

22、点,用相同的方法得到物的加速度A随提力F变化图线为图中的CD线段,从图可知 ( ) A. m m ,g g B. m m, g m, g= g,D,考点四: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 = ma,考点四: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六、高考力学实验个案分析,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答案 (1) 4.00 5 90 (2) 如图所示 (3) 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解析 (1)由图甲可知,弹簧测力计B的示数为FB4.00 N;由胡克定律得,弹簧的拉力Fkx100 N/m(0.10 m0.05 m

23、)5 N,由数学知识知,FA与FB互成的角度为90.(3)结论是: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平行四边形定则成立,例2 如图甲所示是某同学研究小车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实验装置,他将光电门固定在水平轨道上的B点,A、B两点间的距离为12.50 cm.用重物通过细线拉小车,让小车做直线运动 (1) 若用游标卡尺测出遮光条的宽度d如图 乙所示,则d_cm. (2) 实验时将小车从图甲中A点由静止释放, 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t 2.28102 s,则小车经过光电门时的速 度为_m/s,小车的加速度为_ m/s2. (结果均保留两位有效数字),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七、高考

24、力学实验备用题,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七、高考力学实验备用题,1、二轮复习专题讲座与解题方法归纳相结合,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例如2:,实验系列化,(1)以“三尺三表”为核心的仪器使用; (2)以“测速度加速度”为核心的力学实验; (3)以“测电阻”为核心的电学实验。, 两大主干:测电阻和测电源; 基本方案:伏安; 核心知识:欧姆定律; 数据处理基本方案:解析法和图像法。,1、二轮复习专题讲座与解题方法归纳相结合,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例如3:,专题讲座系列化选考应考策略,二轮专题复习 选考应考策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路文艳 2017年4月,选 考 模

25、 块,选修33 、选修34,一、高考真题回顾,(一)近年高考纵览考点分布,(二)全国卷高考题纵览,(二)全国卷高考题纵览,(二)全国卷高考题纵览,(二)全国卷高考题纵览,(二)全国卷高考题纵览,(三)总结: 选考34(1)除2015年外,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选考34(2)以计算题的形式考查的是“折射定律和全反射”,选修3-4,二、扫描考纲,二、扫描考纲,二、扫描考纲,二、扫描考纲,1、掌握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掌握波长、波速与频率的关系,关注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综合问题,如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结合波速公式确定质点振动方向、波的传播方向及计算波速、质点路程等; 2、掌握光的折射

26、、全反射现象和折射率的概念等内容,关注临界角和折射定律的应用; 3、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现象及干涉产生条件、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等.,三、考纲解读,四、应考策略,(一)时间安排和模块的选择,从近几年的全国卷高考试题来看,除个别年份的个别模块的个别试题外,34试题总体难度中等,是全体考生的必拿分试题。在后期复习中,要重点练习和训练。 1、答题时间需要58分钟,一般不超过10分钟; 2、建议:在拿到试卷后首先确定选考模块,解答选考试题。,(二)高频考点探究,选修3-4,考点一: 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 例1: 一列简谐横波在t0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介质中x2 m处的质点P沿y轴方向做简谐振动的图像如

27、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振源振动的频率是4 Hz B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 C波的传播速度为1 m/s Dt2 s时,质点P到达x4 m处 E质点P经4 s通过的路程为0.4 m,(二)高频考点探究,思考: 质点P在t0时刻的振动方向向哪?怎样利用振动方向判断波的传播方向? 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 4 s等于几个振动周期?每个周期质点振动通过的路程是多少?,解析 从甲图像中可知,该波的波长4 m,振幅A10 cm;从甲图像中可知,该波的周期T4 s,则振源振动的频率f0.25 Hz,所以波速v1 m/s,选项A错误,C正确;由质点P在t0时向y轴正方向振动

28、,可以判断出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选项B正确;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在各自的平衡位置振动,不会沿波的传播方向发生迁移,选项D错误;因4 sT,故质点P在一个周期内通过的路程为S=4A40 cm,选项E正确,答案:BCE,归纳: 1振动图像和波动图像中质点振动方向的判断 (1)振动图像中质点在某时刻的振动方向可根据图像中该时刻对应的曲线斜率的正负确定,也可根据下一个时刻(远小于)质点的位移(位置坐标)确定; (2)波动图像中质点的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有关,可用“上下坡法”(沿着波传播的方向“上坡”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下,“下坡”处的质点振动方向向上)或微平移法(作出微小时间t后的波形确定各质点经

29、t后到达的位置以确定振动方向)确定质点振动方向,2振动图像与波动图像结合 波动图像是某时刻一系列质点的振动情况的反映,振动图像是某一质点在不同时刻的振动情况的反映;求解波动图像与振动图像综合问题时应注意: (1) 明确题目所涉及的图像是振动图像还是波动图像:横坐标为x则为波动图像,横坐标为 t 则为振动图像; (2) 注意观察横、纵坐标的单位,尤其注意单位前的数量级; (3) 找准波动图像是哪个时刻的图像; (4) 找准振动图像是哪个质点的图像,真题1(2014新课标全国卷) 图(a)为一列简谐横波在t2 s时的波形图图(b)为介质中平衡位置在x1.5 m处的质点的振动图像,P是平衡位置为x2

30、 m的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 A波速为0.5 m/s B波的传播方向向右 C02 s时间内,P运动的路程为8 cm D02 s时间内,P向y轴正方向运动 E当 t7 s时,P恰好回到平衡位置,图(a) 图(b),A C E,考点二:波动图像 例题2:如图所示是沿x轴传播的一列简谐横波,实线是在t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是在t0.2 s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波的波速 v = 0.8 m/s,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列波的周期是0.15 s B这列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 Ct0时,x4 cm处的质点速度沿y轴正方向 D00.2 s内,x4 cm处的质点振动方向改变了3次 Et0时,x4 cm处的质点加速

31、度沿y轴负方向,A B D,变式1: 如图所示是一列简谐横波上A、B两质点的振动图像,两质点平衡位置间的距离x4.0 m,波长大于3.0 m,求这列波的传播速度,答案 波由A向B传播时波速为40 m/s或8.0 m/s; 波由B向A传播时波速为13.3 m/s,考点三 几何光学 例3 如图所示为一个盛有某种液体的槽,槽的中部扣着一个正三角形的薄壁透明罩ACB,罩内为空气,整个罩子恰好全部浸没在液体中,槽底AB的中点处有一个点光源D,P为BC边的中点要使点光源D射到透明罩的上半部分的光恰好能射出液面,则槽内液体的折射率应为多大?(结果可保留根号),思考: 光线射出液面时,能否发生全反射?临界角与

32、折射率有什么关系? 光线由罩内空气射向界面BC的入射角与由界面BC射向液面的入射角有什么关系?,归纳: 1、折射角与入射角:光从真空(或空气)斜射到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透明介质斜射到真空(或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2、全反射:光只有从光密介质射向光疏介质,且入射角大于临界角时才可能发生全反射现象,在遇到光从光密介质射入光疏介质的情况时,应考虑能否发生全反射问题全反射的计算只要求掌握光从光密介质射入真空(或空气)的情况 3、光的折射和全反射问题的解题技巧 分析题意画出光路图分析光路确定入射角和折射角由折射定律求解,注意: 分析全反射问题时,首先确定光是否由光密介质进入光疏介质、

33、入射角是否大于临界角,若不符合全反射的条件,则由折射定律和反射定律确定光的传播情况,真题2(2016新课标全国卷) 如图所示,在注满水的游泳池的池底有一点光源A,它到池边的水平距离为3.0 m从点光源A射向池边的光线AB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等于全反射的临界角,水的折射率为n4/3., 求池内的水深; 一救生员坐在离池边不远处的高凳上,他的眼睛到池面的高度为2.0 m当他看到正前下方的点光源A时,他的眼睛所接受的光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恰好为45.求救生员的眼睛到池边的水平距离(结果保留1位有效数字),高考真题焦,【解析】,考点四 光的波动性 例4: 如图所示,两束单色光a、b自空气射向玻璃,经折射

34、后形成复合光束c.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玻璃射向空气,a光的临界角大于b光的临界角 B经同一双缝所得干涉条纹,a光条纹宽度小于b光条纹宽度 C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玻璃对b光的折射率 D在玻璃中a光的速度等于b光的速度 E在真空中a光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思考: 同种透明介质对频率较高的单色光的折射率与对频率较低的单色光的折射率有什么差别? 发生全反射时,临界角与介质的折射率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双缝干涉条纹宽度与入射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答案:A C E,2光的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孔或障碍物的尺寸与光的波长差不多,或者比光的波长还要小 3光的偏振:振动方向对于传播方向的不

35、对称性叫作偏振自然光通过偏振片产生偏振光;自然光发生反射和折射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偏振现象证明光是横波,考点五 实验、电磁波、相对论,【总结】,2、三轮复习综合训练与应试策略讲座相结合,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1)三轮复习的目的:实战演练 积累经验 (2)三轮复习的任务:熟悉解题策略,提高解题能力,积累考试经验,强化应试能力。,2、三轮复习综合训练与应试策略讲座相结合,二、科学谋划物理高三复习,例如1:,应试策略讲座,高考应试策略之我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中学 路文艳 2017年5月,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选择题容量大,要迅速、准确地解答物理选择题,

36、前提是熟练掌握物理的基本概念和规律,并把思维方法、物理方法和数学方法相结合,解答物理选择题的基本方法如下:,(1)直接判断法,(二模)图示是一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置一时间图象(x-t图象),P(t1,x1)为图象上一点。PQ为过P点的切线,与x轴交于点Q(0,x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B. t1时刻,质点的速率为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 D. 0t1时间内,质点的平均速度大小为,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2)求解判断法,(15年高考)一带有乒乓球发射机的乒乓球台如图所示。水平台面的长和宽分别为L1和L2,中间球网高度为h。发射机

37、安装于台面左侧边缘的中点,能以不同速率向右侧不同方向水平发射乒乓球,发射点距台面高度为3h不计空气的作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若乒乓球的发射速率v在某范围内,通过选择合适的方向,就能使乒乓球落到球网右侧台面上,则v的最大取值范围是 A. B. C. D.,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3)推理判断法,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如图所示,一个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O点为其球 心,碗的内表面及碗口是光滑的一根细线跨在碗口上,线的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m1和m2的小球,当它们处于 平衡状态时,质量为m1的小球与O点的连线与水平线的夹角为90,质量为m

38、2的小球位于水平地面上,此时竖直的细线对m2的拉力为T,质量为m2的小球对地面压力大小为FN, 则 ( ),(4)图象分析法,某杂技演员(可视为质点)在一次表演中,从18m高的旗杆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如图所示。他先以加速度a加速下滑,接着再以大小为a/3的加速度减速下滑。已知演员的质量为50kg,下滑的总时间为4s,演员滑到地面时速度恰为零,g=10m/s2.该杂技演员 A.下滑过程中的最大速度为4.5m/s B.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时间之比为1:4 C. 加速与减速过程中所受摩擦力大小之比1:13 D. 加速与减速过程的位移之比1:4,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解析】

39、,根据题意画出vt 图像, ,vm=9m/s, A错误。 , , B错误。 , D错误。,(4)图象分析法,如图所示,两质量相等的物块A、B通过一轻质弹簧连接,B足够长、放置在水平面上,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弹簧开始时处于原长,运动过程中始终处在弹性限度内。在物块A上施加一个水平恒力F,A、B从静止开始运动到第一次速度相等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当A、B加速度相等时,系统的机械能最大 B.当A、B加速度相等时,A、B的速度差最大 C.当A、B的速度相等时,A的速度达到最大 D.当A、B的速度相等时,弹簧的弹性势能最大,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解析】,在图

40、中所示的电路中,电动势为,内阻不计,变阻器r在0到2R之间调节,其余电阻均为R ,当滑动片P从最右端向最左端滑动时,对电容器来说( ) A.先充电后放电; B.先放电后充电; C.最大带电量为C/4; D.滑动片P在最左端与在最右端时,电容器的带电量大小相等;,(5)特殊取值法,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6)筛选排除法,(二模)如图所示,直角三角形ABC由三段细直杆连接而成,AB杆竖直,AC杆粗糙且绝缘,其倾角为30,长为2L,D为AC上一点,且垂直AC,在BC杆中点O处放置一正点电荷Q。一套在细杆上的带负电小球,以初速度v0由C点沿CA上滑,滑到D点速率恰为零,之后

41、沿AC杆滑回C点。小球质量为m、电荷量为q,重力加速度为g。则 A. 小球上滑过程中先匀加速后匀减速 B. 小球下滑过程中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C. 小球再次滑回C点时的速率为 D. 小球下滑过程中动能、电势能、重力势能三者之和增大,直接判定出:B、D错误,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注意:通常情况下,在解答高考选择题时,一个题目要同时用 到几种方法,(15年高考)我国发射的“嫦娥三号”登月探测器靠近月球后,先在月球表面附近的近似圆轨道上绕月运行;然后经过一系列过程,在离月面4m高处做一次悬停(可认为是相对于月球静止);

42、最后关闭发动机,探测器自由下落。已知探测器的质量约为1.3109kg,地球质量约为月球的81倍,地球半径为月球的3.7倍,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大小约为9.8m/s2。则次探测器 A在着陆前瞬间,速度大小约为8.9m/s B悬停时受到的反冲作用力约为2103N C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机械能守恒 D在近月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小于 人造卫星在近地圆轨道上运行的线速度,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物理选择题的常用解法,直接判断: 从离开近月圆轨道到着陆这段时间内,还有制动悬停,机械能不守恒,C错误。,【解析】,计算:,A错误 ,B 正确;,排除法: 多项选择(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

43、要求。),D正确。,也可计算:,(1)单凭直觉经验,贸然判断错选,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二模)1831年,法拉第在一次会议上展示了他发明的圆盘发电机(图甲)。它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发电机。图乙是这个圆盘发电机的示意图:铜盘安装在水平的铜轴上,它的边缘正好在两磁极之间,两块铜片C、D分别与转动轴和铜盘的边缘良好接触。使铜盘转动,电阻R中就有电流通过。若所加磁场为匀强磁场,回路的总电阻恒定,从左往右看,铜盘沿顺时针方向匀速转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铜片D的电势高于铜片C的电势 B. 电阻R中有正弦式交变电流流过 C. 铜盘转动的角速度增大

44、1倍,流过电阻R的电流也随之增大1倍 D. 保持铜盘不动,磁场变为方向垂直于铜盘的交变磁场,则铜 盘中有电流产生,再如:质量为m的物体靠在光滑的漏斗壁上和漏斗一起绕中心轴以角速度旋转,当漏斗转速加快时,物体将( ) A、沿漏斗壁斜向上运动; B、沿漏斗壁斜向下运动; C、保持原高度不变; D、无法确定;,(1)单凭直觉经验,贸然判断错选,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分析:,两块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的金属板正对水平放置,构成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将两金属板分别与电源相连接,将与电源负极相连的极板接地, P是平行板中间的一定点,闭合开关S达到稳定后,在两板间有一带电液滴P恰好处于静

45、止状态,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保持开关S闭合,下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p点电势升高,液滴向上运动 B保持开关S闭合,上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p点电势升高,液滴向上运动 C断开开关S,下板向上移动一小段距离,p点电势升高,液滴向上运动 D断开开关S,上板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p点电势升高,液滴向上运动,(2)知识模糊、含混错选,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分析】,1、保持开关S闭合, , U不变,d 减小,E增大,液滴向上运动; (1) 下板向上移动, , p点电势降低,A错误。 (2)上板向下移动, E增大, , p点电势升高,B正确。 2、断开开关S,电容器

46、带电量Q不变,改变d , , E不变,液滴仍静止,C、D均错误。,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3)不适当类比错选,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如图所示,在虚线所包围的圆形区域内,有方向垂直于圆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从磁场边缘的A点沿半径方向射入一束速率不同的质子,这些粒子在磁场里运动的过程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运动时间越长的,其轨迹越长 B. 运动时间越短的,射出磁场的速率越小 C. 在磁场中偏转越小的,运动时间越短 D. 所有质子在磁场里运动时间均相等,【分析】,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画出不同半径的粒子运动的轨

47、迹如图所示。,C正确,A. 运动时间越长的,其轨迹越长 B. 运动时间越短的,射出磁场的速率越小 C. 在磁场中偏转越小的,运动时间越短 D. 所有质子在磁场里运动时间均相等,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10V,内阻不计,电容器的电容分别为C1=210-8F,C2=310-6F, 当K闭合后,伏特表的读数是( B ) A、6V; B、0V; C、4V; D、10V;,(4)急于求成,审题不细错选,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如图所示的装置,A是套在铁蕊上的铝环,则当K闭合瞬间,A会发生的现象是( B ) A、A一定向上跳起; B、A可能静止不动; C、A可能向下运动;

48、D、A可能作颤动;,(5)盲目乐观错选,2、物理选择题的错选心理,一、如何解答物理选择题,1、如图1所示,电阻R1=R2=1k,电动势E=6V,内阻不计。两个相同的二极管D串联在电路中,二极管D的ID-UD特性曲线如图2所示。试求: (1)通过二极管D的电流 (2)电阻R1消耗的功率,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2、研究性学习小组为“验证动能定理”和“测当地的重力加速度”,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装置,其中m150 g、m2150 g,开始时保持装置静止,然后释放物块m2,m2可以带动m1拖着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只要对纸带上的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动能定理某次实验打出的纸

49、带如图2所示,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两相邻点间还有4个点没有标出,交流电频率为50 Hz.忽略一切阻力,纸带打第5个计数点时的速度_m/s.某同学作出的v2/2h图象如图3所示,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m/s2.,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解析: 对m1、m2系统,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3、质量为m的重物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现用一根细绳子将重物向上提,提的力F逐渐增大,得到物的加速度a随提力F变化图线为图中的AB线段.另有一质为m物体,在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的另一地点,用相同的方法得到

50、物的加速度A随提力F变化图线为图中的CD线段,从图可知 ( ) A. m m ,g g B. m m, g m, g= g,D,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解析: 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Fmg = ma,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4、如图(a),质量m1kg的物体沿倾角370的固定粗糙斜面由静止开始向下运动,风对物体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向右,其大小与风速v成正比,比例系数用k表示,物体加速度a与风速v的关系如图(b)所示。求: (1)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比例系数k。(sin370=0.6, cos370=0.8, g=1

51、0m/s2),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解析: mgsin f Fcos = ma f = FN FN = mgcos + Fsin F = kv 得:,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5、如图甲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内的两条正对着的相同半圆形的光滑轨道,相隔一定的距离,虚线沿竖直方向,一小球能在其间运动,今在最高点与最低点各放一个压力传感器,测试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并通过计算机显示出来,当轨道距离变化时,测得两点压力差与距离x的图象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不计空气阻力.求: (1)小球的质量为多少? (2)若小球在最低点B的速度为

52、 20 m/s,为使小球能沿轨道运动, x的最大值为多少?,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解析 (1)设轨道半径为R,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B点: FN1 - mg = 对A点: FN2 + mg = 两点压力差 FN = FN1 - FN2 = 由图象可得:截距 6mg =6 N, 即m = 0.1 kg,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2)因为图线斜率 所以 R = 2 m 在A点不脱离的条件是 vA 由B到A应用机械能守恒: 解得: x = 15 m,利用一次函数 y=kx+b 解决问题,二、如何解答计算题,常见模型回顾 1、细线连

53、接体问题 2、弹簧问题 3、传送带问题 4、临界状态问题(极限法、假设法),二、如何解答计算题,例1:传送带模型,二、如何解答计算题,1模型特点 包括水平传送带与倾斜传送带,分析处理传送带问题时,一定要做好“受力分析、状态分析、过程分析”,具体流程如下:,二、如何解答计算题,2求解传送带问题应注意以下几点 (1)在确定研究对象并进行受力分析后,首先判定摩擦力突变(含大小和方向)点,给运动分段,而突变点一定发生在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时刻。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的极值点也都发生在物体速度与传送带速度相同的时刻。v物与v传相同的时刻是运动分段的关键点,也是解题的突破口。 (2)在倾斜传送带上需根

54、据mgsin 与Ff的大小和方向,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3)考虑传送带长度,判断物体与传送带共速之前是否滑出,物体与传送带共速以后是否一定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二、如何解答计算题,示例1 如图327所示,传送带水平部分xab2 m,斜面部分xbc4 m,bc与水平方向夹角37,一个小物体A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25,传送带沿图示方向以速率v2 m/s运动,若把物体A轻放到a处,它将被传送带送到c点,且物体A不脱离传送带,求物体A从a点被传送到c点所用的时间。(g10 m/s2,sin 370.6),图327,二、如何解答计算题,模型构建 (1)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时,往往会涉及摩擦力的

55、突变和相对运动问题。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静止时,物体与传送带间可能存在静摩擦力也可能不存在摩擦力。当物体与传送带相对滑动时,物体与传送带间有滑动摩擦力,这时物体与传送带间会有相对滑动的位移。 (2)解答传送带问题时常应用的知识点有: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牛顿运动定律、功能关系等。,二、如何解答计算题,(一)物体通过水平传送带,问题: (1)当皮带不动时 (2)当皮带以速度v逆时针方向运动时 (3)当皮带以速度v顺时针方向运动时,如图所示,物体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无摩擦滑下,通过一个长为L的传送带后落在水平地面上,设物体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二、如何解答计算题,讨论:,如图,传送带足够长,当物体以

56、速度v从右端滑上传送带,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物体最终会返回,当物体再次从右端滑离传送带时速度多大?,二、如何解答计算题,问题: (1)与水平传送带相比有何异同 (2)两种不同性质的摩擦力 (3)电动机因负载增加的平均功率,(二)物体通过倾斜传送带,二、如何解答计算题,例:一水平的浅色长传送带上放置一煤块(可视为质点),煤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初始时,传送带与煤块都是静止的。现让传送带以恒定的加速度a0开始运动,当其速度达到v0后,便以此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了一段黑色痕迹后,煤块相对于传送带不再滑动。求: (1)煤块相对传送带滑动的时间? (2)此黑色痕迹的长度? (3)若煤块的质量为m,在此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是多少?,二、如何解答计算题,引申:如果上题中,皮带以v0=5m/s的速度匀速运行,发现煤块在传送带上留下L=5m的痕迹;后来关闭电动机,皮带以大小为a0=5m/s的加速度匀减速运行。试分析: ()煤块与皮带的动摩擦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