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_白豆蔻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1页
中药学_白豆蔻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2页
中药学_白豆蔻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3页
中药学_白豆蔻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4页
中药学_白豆蔻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白豆蔻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名称:白豆蔻,别名:多骨(本草拾遗),壳蔻(本经逢原),白蔻(本草经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原始出处:本草拾遗 引自:中药大辞典。,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药材基源:,为姜科植物白豆蔻的果实。1012月果实呈黄绿色尚未开裂时采收,除去残留的果柄,晒干。,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原始形态:,多年生草本。根茎匍匐,粗大有节,近木质。茎直立,圆柱状,高23米。叶2列,无叶柄,叶片线状披针形、披针形或倒披针形,长达23厘米,宽7.5厘米,罕达10厘米,先端狭渐尖,基部狭,边缘近波状,两面光滑,叶舌长达7毫米,先端2裂,被长硬毛。穗状花序

2、生于根茎上,花茎连花梗长达8厘米;,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原始形态:,有卵圆形的鳞片,鳞片先端急尖,基部被短密绢毛;苞片卵圆形,先端急尖,被纤毛,灰色,长达3厘米;小苞片管状,3齿裂,稍被绢毛,长15毫米;花萼管状,3裂,被长柔毛,裂片刷状;花冠透明黄色,管部狭,长2厘米,喉部被小柔毛。裂片钝,长约1厘米,唇瓣倒卵形,长1.6厘米,先端微呈3裂状,,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原始形态:,中间厚,被微柔毛,黄色或带赤色条纹;侧生退化雄蕊钻状,长3毫米;花丝宽而有沟,长5毫米,花药长3毫米,药隔附属物3裂,3裂片等长,长方形反折;蜜腺2枚,半圆柱状,长2毫米;子房下位,被绢毛,3室,胚珠多数。

3、蒴果扁球形,直径约1.5厘米,灰白色,3爿裂。,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生态环境:,栽培于热带地区。分布泰国、越南、柬埔寨、老挝、斯里兰卡、危地马拉以及南美洲等地。我国广东、广西、云南亦有栽培。,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性状鉴别:,干燥果实,商品即称豆蔻。略呈圆球形,具不显着的钝三棱,直径约1.21.7厘米。外皮黄白色,光滑,具隆起的纵纹2532条,一端有小突起,一端有果柄痕;两端的棱沟中常有黄色毛茸。果皮轻脆,易纵向裂开,内含种子2030粒,集结成团,习称蔻球。蔻球分为3瓣,有白色隔膜,每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性状鉴别:,种子710粒,习称白蔻仁或蔻米。为不规则的多面体,直径34

4、毫米,表面暗棕色或灰棕色,有微细的波纹,一端有圆形小凹点。质坚硬,断面白色,有油性。气芳香,味辛凉。以个人饱满,果皮薄而完整、气味浓厚者为佳。主产越南、泰国等地。,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炮制:,拣净杂质,筛去皮屑,打碎,或剥去果壳,取仁打碎用。 纲目:白豆蔻入药去皮炒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性味:,辛,温。 开宝本草:味辛,大温,无毒。 医学启源:气热,味大辛。,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归经:,入肺、脾经。 汤液本草:入手太阴经。 雷公炮制药性解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脾、胃三经。 本草再新:入心、肝、脾三经。,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功能主治:,行气,暖胃,消食,宽中。治气滞,

5、食滞,胸闷,腹胀,噫气,噎膈,吐逆,反胃,疟疾。 开宝本草:主积冷气,止吐逆,反胃,消谷下气。 本草图经:主胃冷。 医学启源:主治秘要云,肺金本药,散胸中滞气,感寒腹痛,温暖脾胃,赤眼暴发,白睛红者。 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功能主治:,士瀛:治脾虚疟疾,呕吐,寒热,能消能磨,流行三焦。 王好古:补肺气,益脾胃,理元气,收脱气。 纲目:治噎膈,除疟疾,寒热,解酒毒。 本草备要:除寒燥湿,化食宽膨。,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用法用量:,内服:煎汤(不宜久煎),0.52钱;或入丸、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相关疾病症状:,补肺、补肺气、不思饮食、赤眼、反胃、腹痛、腹胀、寒热、化湿、解

6、酒、解酒毒、酒毒、开胃、开胃消食、宽中、暖胃、疟疾、呕吐、食积、食滞、吐、吐逆、脘腹胀满、胃、温中、消谷、消食、下气、行气、胸闷、噎膈、益脾胃、燥湿、胀满、止呕。,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应用举例:,治胃口寒作吐及作痛者:白豆蔻仁三钱。为末,酒送下。(赤水玄珠白豆蔻散) 治胃气冷,吃饭即欲得吐:白豆蔻子三枚,捣,筛,更研细,好酒一盏,微温调之,并饮三、两盏。(随身备急方) 治脾胃气不和,止脾泄泻痢:白豆蔻二两(用仁,一半生一半熟),枳壳半斤(去瓤,以浆水煮软,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应用举例:,麸炒令香止),肉桂二两(去皮),橘皮二两(去瓤,炒,切细),诃子二两(去核,半生半熟),当归二两

7、(洗)。上六味,杵为末,每服-钱,水一中盏。姜、枣同煎至七分,稍温服。如要丸,用好枣,浆水煮,去皮核,细研,为丸如桐子大。以姜擘破,炒令黑色,入水煎汤,下十五丸。(博济方白豆蔻散,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应用举例:,) 治气膈脾胃,全不进食:白豆蔻仁、缩砂各二两,陈米一升(淘洗,略燕过,铫内炒),丁香半两(不见火)。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小赤豆大。每服五、七十丸至百丸,米饮下。(魏氏家藏方太仓丸) 治妊娠呕吐:白豆蔻一钱,竹茹三钱,大枣三枚,鲜姜一钱。将生姜捣碎取汁,前三药煎,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应用举例:,取一茶杯(约5060毫升)过滤,冲姜汁服。(武汉医药卫生(3):288,195

8、9) 治小儿吐乳胃寒者:白豆蔻仁十四个,缩砂仁十四个,生甘草二钱,炙甘草二钱,为末,常掺入儿口中。(世医得效方) 治呕吐哕:白蔻、藿香、半夏、陈皮、生姜。水煎服。(沈氏尊生书白,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应用举例:,豆蔻汤) 治产后呃逆:白豆蔻、丁香各半两。研细,桃仁汤服一钱,少顷再服。(乾坤生意)。,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注意事项:,阴虚血燥而无寒湿者忌服。 本草经疏:凡火升作呕,因热腹痛,法咸忌之。 本草汇言:凡喘嗽呕吐,不因于寒而因于火者;疟疾不由于瘴邪,而因于阴阳两虚者;目中赤脉白翳,不因于暴病寒风,而因于久眼血虚血热者,皆不可犯。 本草备要:肺胃火盛及气虚者禁用。 本经逢原:忌见火。,中医药用价值详解:白豆蔻,备注:,另有一种小豆蔻,系姜科植物小豆蔻的干燥果实,呈长卵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