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注研修季,静待花盛开《中东》一课的观课报告.doc
-
资源ID:10709647
资源大小:36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 扫描成功!重扫
-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专注研修季,静待花盛开《中东》一课的观课报告.doc
专注研修季,静待花盛开中东一课的观课报告专注研修季,静待花盛开中东一课的观课报告2016 暑期研修如期进行,今年的作业有必修和选修两项。其中通过看课堂视频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课堂,评价总结观课报告仍然是研修的精彩部分!我认真观看了四位老师的课,感受到了他们的不同的课堂魅力。看到各位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他们或浅唱低呤,或手舞足蹈,或激昂文字,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这样的功底岂是一日可为?尤其是申雪梅老师执教的中东一课让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整个教学过程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下面我就这节课谈谈这次观课的感悟与收获。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申雪梅老师对教材与学情分析准确、全面;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可观测、可操作、可评价,体现三维目标整体要求;重点、难点处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体现地理学科特点,情境与活动设计指向问题解决。学生通过学习这一课题,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说出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中东位于亚欧非三洲交界处,位于阿拉伯海、红海 、地中海、黑海、里海之间,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区域、不同宗教的文化习俗。知道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部分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为阿拉伯人,民族宗教矛盾突出。要引导学生理解:中东矛盾突出的主要原因其一是地理位置重要“三洲五海之地 ”,其二是石油资源丰富“世界油库”,其三是水资源匮乏,其四是民族宗教矛盾突出。二、从处理材料上分析“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一直是地理课程的新理念。中东这节课内容内部之间看似没什么内在联系,如果按教材的顺序学习,学生肯定分不清楚,也只是对教材知识点的简单罗列。申老师很好的对这节课部分内容进行了补充,如第一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体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增加了自然环境方面,如中东地区的气候和水资源,并对“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重要和宗教矛盾进行补充,这样既保证知识的连续性和系统性,又避免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一知半解。特别是对教材内容重新整合,划分为四个板块:访前准备地理位置重要、第一站丰富的石油资源、第二站水资源匮乏、第三站民族宗教矛盾 。以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为暗线索,将几个知识点串起来,以出访中东为明线索。通过板块划分,引入情景,使得层次更加清晰,知识从易到难、由表及里,更加符合认知规律 。三、从教学过程上分析申雪梅老师的教学思路脉络清晰,整节课始终以习主席的出访为主线索,形式新颖,给学生以新鲜的感受,学生的学习效果显著。通过访前准备这一板块了解中东被称为“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通过第一站沙特阿拉伯这一板块重点探究中东石油的分布 、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输油线路等一系列问题。通过第二站埃及这一板块了解中东水资源匮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等。通过第三站阿拉伯联盟这一板块了解感受中东的民族宗教问题。教学环节相对完整、过程流畅、结构清晰;环环相扣,过渡自然;课堂容量适当,时间布局合理,密度适中,效率高。体现学生地理学科素养的学习过程。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申雪梅老师的教学组织形式多样,方法有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反馈和评价及时恰当。课前就展示“小组合作评价得分表”,充分引起小组各成员的重视。最后还评选了“优秀小组”,发了大奖状!在教学过程中以启发、引导为主,精心挑选、设置恰当的探究性活动,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等多样的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为辅助手段,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加深学生的感性认知,使他们的思维由感性上升为理性。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优势,给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例如“准备三:摸准要道”,出示“中东地区图”,提出要求。在教材“中东地形”图上 ,找到要道:土耳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和霍尔木兹海峡,说出所沟通的海洋 。通过查找要道,进一步认识到中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准备四:亲身体验 1.出示“世界地图部分 ”图,提出要求。2.出示“知识卡”,补充苏伊士运河战争资料。1.根据轮船的航行线路,说出所经过的地理事物名称。知道苏伊士运河间接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要道 。2.了解因争夺苏伊士运河而引发的第二次中东战争。播放沙特阿拉伯石油资源丰富的视频,加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说出中东石油资源丰富以及主要分布地区。 申雪梅老师在整节课堂教学过程中 ,始终能面向全体、注重差异,学生参与面广。尤其是设计了一系列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从人见人爱的“习大大”出访开始 ,挑动学生的兴趣;再如“献计献策”环节,假如你是中东国家的元首,你认为该如何是本国的经济持续发展?使学生以体验者的身份争先恐后的去思考讨论;“接龙挑战”环节,更是激起学生的争先恐后去探究的欲望,突出学生主体性和教学互动性 。申雪梅老师熟练、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支持学生学习、课堂交流和教学评价;应用数字资源改变教学内容呈现方式,视频的播放,图片的呈现,路线的动画显示等,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应用知识。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申雪梅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普通话生动、富有激情和启迪性 ,教态亲切和蔼。教学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一面,对课标的把握比较到位,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能依据学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和喜欢的角色扮演入手,全面调动积极性 ,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 。六、从教学效果上分析 通过本节学习,学生能在地图上找出中东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说出中东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能够运用图表资料,说出中东石油资源的分布、出口情况及其在世界所占的地位。运用资料描述中东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通过读图、记图和用图,锻炼了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在四个板块学习中,充分发挥了小组团结合作的力量,培养同学间相互协作的学习品质,做到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在学习中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与机会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与逻辑思维能力,注重了感性知识到理性认识的层级升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了情感引导,既让学生石油是一种非可再生资源,使学生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不同区域、不同宗教的文化习俗。可以说申雪梅老师完成本节课既定的教学目标,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基本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并各有收获。能推动学生在学科思维等某一方面得到有效发展,加强学科知识与生活联系。个人建议: 再完美的课,因观者不同,感受也会不同 。 个人觉得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方面应该加强些:比如应该在石油这一块渗透节约资源的教育,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在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块,本节课还应该让他们知道怎样去读图,获得有效信息,这一点在教学中体现的不是特别明确,希望能有所改进。正确的学习方法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通过这次听课,我充分感受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学的宗旨。通过听课,我深刻进行了反思。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合作、互动的舞台,课堂不只是教师传授知识的场所,而是学生探究知识的场所,课堂不只是学生获取理论知识的地方,更是学生学习实用地理知识的地方。在以后地理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取人之长,补己之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