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文体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

    • 资源ID:11032086       资源大小:53.68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文体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

    文体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 XX 年,XX 区文广局紧紧围绕构建完善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这一任务,服务大局,转变作风、真 抓实干,推进全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荣获国家 级奖项 2 个,省级奖项 11 个。现就 XX 年重点工作 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服务,铸品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内涵 (一)精品文化创作实现突破。群舞青青竹 儿 、宁波走书兵站故事两个作品在第十届中 国艺术节上双双荣获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 群星奖,是今年浙江省唯一有两个作品获奖的单位, 此次获奖也成为北仑自建区以来获得的政府社会文 化最高奖项。歌曲蓝获浙江省第十二届音乐新 作大赛金奖,群舞游子吟获浙江省社区居民舞 蹈比赛金奖,排舞水获 XX“温州开发杯”浙 江省开发区排舞大赛金奖,排舞玛丽亚获 XXXX 市排舞大赛青年组金奖。双人舞一条红领 巾 、群舞向天歌在 XXXX 市舞台舞蹈大赛中分 获金、银奖。圆满承办第六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 开幕式,提升了我区文化品位。 (二)示范项目创建成绩显著。以第一名的成 绩成功通过首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国家级专家答辩验收工作,XX 区“基层群众文艺 团队建设机制”成功获得命名。海晨(业余)艺术 团荣获省“十佳群众文艺示范团队”称号。同时, 积极组织优秀文艺团队开展文化走亲,激发了文艺 爱好者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文化理论探索取得新 进展, 繁荣民族文艺,促进民族团结入选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 培 育和发展社会性公益组织加强经济发达地区村 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获全国群众文化“村级文 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论文一等奖。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港口博物馆本 着打造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 物馆的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 实际投资约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 63%,其中主体 结构顺利通过验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 XX 年 10 月可正式开放。完成现代港口知识馆、 “数字海洋” 体验馆等 6 个展厅展陈设计。国家文物局、交通部 等发文支持文物征集工作,文化局局长励小捷、交 通部领导等也亲临现场进行调研指导。截至当前已 向全国 22 个重点港口及城市征集文物 1000 余件, 并与国家博物馆、湖北、上海、广州等地博物馆建 立文物借展、复制合作关系。北仑图书馆在第五次 全国文化部对县市级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定为一级 馆。新图书馆馆舍建设及内部装修全面完工,进入 局部整改及设备设施调试检测移交阶段,新馆图书 的采购编目任务全面完成。新碶街道多功能文体活 动中心改建完成,梅山乡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正式投 入使用。梅山乡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强乡镇。 (四)惠民服务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机制, 在全省首推“文化加油站”服务平台,以网上菜单 预约或电话预约形式免费向基层群众提供培训、展 览、讲座、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做好了“要文化” 和“送文化”的匹配,被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 体报道。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公益性服务日益提升, 搭建了网上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出图书自助借还 机和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群众借阅;全年开 展第四届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全区排舞比赛等 海享演出 345 场,举办讲座 100 场,开展文化走亲 30 次。针对新商业广场人气不旺的实际,举办购 物节系列活动,全年投入百万元,开辟富邦广场海 享大舞台,为商圈集聚人气。实施文化部“春雨工 程” ,新建全国“春雨工程”培训基地,承办全国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钢琴调律师培训班。 (五)亲民乐民促进社会稳定。积极发挥文化 活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本着“工作指导倾 斜、日常活动倾斜、活动经费倾斜” ,将文化活动 触角延伸至重点村、难点村,将服务平台搭建在群 众的家门口。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方式,开展送戏下乡 500 场、电影下乡 1300 场等 文化活动,将群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参与文化建设、 享受文化成果上来,维护了重点村、难点村的和谐 稳定。 二、深挖掘、重推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力度 (一)文物保护稳步实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普查单位 589 家, 登记有文物收藏单位 5 家。完成“XX 区-宁职院共 建浙东古建筑文化院”设计方案编制及包氏宗祠、 苏家大屋科学拆移工程。完成宁波首例考古遗址 “五代馒头窑址”整体搬迁保护工程。结合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打造,启动建设穿山半岛海防遗址历史 文化线路,发挥烽火台遗址的文化价值。核定公布 云雩庙后大殿、慈岙烽火台等 2 批 6 处区级文物保 护点。完成东岙山徐桴故居、新浦老屋、云雩庙后 大殿、蔚斗小学旧址、瑞岩禅寺藏经阁的修缮工程。 开展灵峰禅寺旧址、柴桥 lng 管道、XX 市轨道交 通 1 号线二期工程、小港姚墅郑家湾山、凤凰山古 墓群考古调查、勘探及抢救性发掘项目。北仑小港 李氏家族纪念馆、张人亚事迹陈列室开馆,塔峙圃 票证博物馆即将建成。 (二)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举办郭巨元宵踩街 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有 3 万余群众参加活动,被评 为“XX 市 XX 年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并成功 申报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并与宁大合作建立 灵峰葛仙翁信俗项目非遗文化研究中心。6 人成功 申报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XX 区 文化馆被评为 XX 市首届阿拉非遗汇先进集体、XX 年 XX 市“非遗课堂”先进集体。郭巨非物质文化 遗产陈列馆、 “柴桥老味道”传统小吃体验馆建成 并对外开放。 三、重繁荣、谋发展,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 机制 (一)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市场监管。结合市 局今年下放的 17 个行政审批项目,重新梳理文化、 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等行政审批标准文本,精简 数量提高质量,全年受理行政审批 768 件,印刷企 业接受委托印刷境外其他印刷品事前备案 684 批 (次),均按时办结。依托文化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 律,指导文化行业经营者开展经常性的查纠活动, 建立经营单位档案,对违规经营单位做好登记、跟 踪指导工作。本年度共开展消防安全等自查自纠活 动 28 次,查纠面达 100%,查纠参与率达 96以上。 按照“争先创优”标准,全年评选出 XX 年度“规 范经营 诚信服务”等先进单位共 62 家,促进了文 化市场健康发展。文化行业协会先后荣获浙江省基 层党组织“闪光言行之星” 、XX 市“先进社会组织” 、 “XX 区模范集体”等荣誉。 (二)积极开展“打黄扫非”等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净网” 、 “清源” 、 “秋风”三大专项治理行动。有针对性开展区内网 吧“净网先锋”技术监管问题整治,通过整治,终 端安装率和服务器在线率均达到 90%以上。积极开 展“文明城市”创建、校园周边非法图书、音像制 品经营行为清查。强化对印刷复制企业的监管,开 展整治印刷企业印刷非法出版物、超范围经营、五 项制度不全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年累计检查文 化经营单位 1751 家(次) ,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 开展执法行动 5 次。同时,加强执法透明力度,将 案件办理信息实时录入省文化厅 oa 系统和区纪委 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接受监督,实现了 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三)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探索建立了 “脚手架”服务机制,循序渐进地开展服务工作, 促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青创文化 广场截止 10 月底已投入约亿,完成总投资的 21%;贝发集团建成“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 台” ,通过平台销售文具近 4 亿,并获得国家文化 产业专项补助资金 1000 万元;投资 2 亿的海伦钢 琴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等。体 育彩票销售接近亿,完成率居全市第一。浙江天狐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区成功注册,专门提供网络 游戏平台,填补了我区此类文化产业空白。 四、抓队伍、强培训,实现机关干部作风转变 (一)强化学习教育,把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工 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等理论知识,开展新技能培训,不断 开阔广大干部的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和工作本领,保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 工作状态,不断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下发 区文体局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 关规定的实施办法 ,狠抓作风转变,加强单位执 政能力建设。完善健全局系统原有各项制度体系, 进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 XX 年工作思路 XX 年,将紧紧围绕打造“幸福宜居文化之城” 的目标,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全力推 动全区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抓大型活动,提升北仑文化强区综合形象 (一)做好第四届中国(宁波)港口文化节, 改革开放北仑建区 30 周年文化系类活动,力求活 动内容、载体、样式富有新意,形式亲民、惠民。 (二)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根据财政实 际,拟组织“万马奔腾”XX 区民间文艺大巡游、 三月三放风筝、端午七天乐(赛龙舟、品粽子、做 香袋、端午诗会、江南丝竹音乐会、市民民谣比赛、 传统体育游戏比赛) 、中秋歌会等传统节日大型群 众性文化活动。 二、抓公共文化服务,助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 开展 (一)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新图书馆开馆 前的准备工作。建成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 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做好文物展品征集、运营管 理制度制定、机构人员完善、 “国字号”审批以及 布展工作。改造维修北仑影剧院,并着手开展宗瑞 图书馆改造 XX 区少儿图书馆工作。 (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以推出精品、提升 内涵为主线,以迎接三年一届的市音舞节、五年一 届的全国美展为契机,力求创作优秀的、具有北仑 地方特色的作品,争取再创佳绩。 (三)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多一点 “家乡味” 、多一点“泥土气” ,把群众要文化和我 们送文化匹配起来。继续实施送戏、送电影、送书 下乡工程,全年计划送戏 450 场、送电影 1000 场、 送书 2 万册。同时抓好以“海享大舞台” 、 “快乐戏 台”为主的文化乐民平台、以“九峰讲坛” 、 “仑博 展台”为主的文化惠民平台,计划全年开展海享舞 台 345 场、快乐戏台 24 场,九峰讲台 12 次、仑博 展台 6 次,四台同转,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精神 文化生活。 (四)开展“草根文化”系列活动。在海享点 及市民文化广场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次登台、第 一次展览、第一次获奖) ,同时在市民广场推广灵 峰健康养生操,从而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文化活动的 热情,提高文化活动参与面。组织基层业余文艺团 队展演。 (五)开展“专题文化”系列活动,积淀文化 品牌。拟举办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二届“舞比快 乐”街舞大赛、第二十届群文调演(音舞) 、第九 届金莺声乐大赛、第四届企业文化俱乐部展演、摄 影季赛、XX 区漆艺展、区书法联展等。 (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深化“文化加 油站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拓展基层站点,完善 资源配置,激活站点服务,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 真正实现你点我配,你要我送,贴近群众、面向基 层、零距离、数字化的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益。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和辅导工作,结合文化信 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举办第五届 XX 区未成年人 读书节活动。努力推进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 设进程,提高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抓传统文化,形成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良好 局面 (一)弘扬优秀本土文化,积极宣传推介富有 北仑特色的民间艺术,扩大宣传,形成以白峰、柴 桥为主的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和传统手工艺展示基地, 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积极推进非遗保护。继 续做好市“三位一体”保护综合体(示范体)申报 创建工作。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基地考核补助暂行办法 。 (二)改善文物保护状况。继续做好“三普” 成果转化,合理公布文保单位(点) ,加强责任文 保员队伍建设。编制 XX 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 实施钟观光故居等新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点)修缮 保护工程,配合打造浙东古建筑文化园,组织实施 穿山半岛海防遗址抢救性修缮、环境整治工程。开 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文物认定和信 息录入。引导建立一至二家民营博物馆 四、抓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一)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文 化市场委托模式,切实提高管理实效,逐步建立以 市场管理科为龙头,执法大队为保障,行业协会为 基础的“三位一体”文化市场服务管理体制。 (二)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开 展“青蓝行动” ,采取走出去全景式学习和请进来 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水平;同时 聘请专职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为依法行政提供有 力保障,确保全年行政执法“零错案” 。推进执法 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高先进设施设备的使 用。配足配强基层文化市场协管员,完善基层监管 网络建设,确保文化市场监管有序。 (三)积极构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立双向 信息同步沟通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对重 大文化产业联系制度,按计划进度完成中青创文化 广场项目建设。争取出台 XX 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促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XX 年,XX 区文广局紧紧围绕构建完善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这一任务,服务大局,转变作风、真 抓实干,推进全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荣获国家 级奖项 2 个,省级奖项 11 个。现就 XX 年重点工作 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服务,铸品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内涵 (一)精品文化创作实现突破。群舞青青竹 儿 、宁波走书兵站故事两个作品在第十届中 国艺术节上双双荣获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 群星奖,是今年浙江省唯一有两个作品获奖的单位, 此次获奖也成为北仑自建区以来获得的政府社会文 化最高奖项。歌曲蓝获浙江省第十二届音乐新 作大赛金奖,群舞游子吟获浙江省社区居民舞 蹈比赛金奖,排舞水获 XX“温州开发杯”浙 江省开发区排舞大赛金奖,排舞玛丽亚获 XXXX 市排舞大赛青年组金奖。双人舞一条红领 巾 、群舞向天歌在 XXXX 市舞台舞蹈大赛中分 获金、银奖。圆满承办第六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 开幕式,提升了我区文化品位。 (二)示范项目创建成绩显著。以第一名的成 绩成功通过首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国家级专家答辩验收工作,XX 区“基层群众文艺 团队建设机制”成功获得命名。海晨(业余)艺术 团荣获省“十佳群众文艺示范团队”称号。同时, 积极组织优秀文艺团队开展文化走亲,激发了文艺 爱好者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文化理论探索取得新 进展, 繁荣民族文艺,促进民族团结入选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 培 育和发展社会性公益组织加强经济发达地区村 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获全国群众文化“村级文 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论文一等奖。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港口博物馆本 着打造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 物馆的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 实际投资约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 63%,其中主体 结构顺利通过验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 XX 年 10 月可正式开放。完成现代港口知识馆、 “数字海洋” 体验馆等 6 个展厅展陈设计。国家文物局、交通部 等发文支持文物征集工作,文化局局长励小捷、交 通部领导等也亲临现场进行调研指导。截至当前已 向全国 22 个重点港口及城市征集文物 1000 余件, 并与国家博物馆、湖北、上海、广州等地博物馆建 立文物借展、复制合作关系。北仑图书馆在第五次 全国文化部对县市级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定为一级 馆。新图书馆馆舍建设及内部装修全面完工,进入 局部整改及设备设施调试检测移交阶段,新馆图书 的采购编目任务全面完成。新碶街道多功能文体活 动中心改建完成,梅山乡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正式投 入使用。梅山乡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强乡镇。 (四)惠民服务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机制, 在全省首推“文化加油站”服务平台,以网上菜单 预约或电话预约形式免费向基层群众提供培训、展 览、讲座、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做好了“要文化” 和“送文化”的匹配,被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 体报道。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公益性服务日益提升, 搭建了网上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出图书自助借还 机和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群众借阅;全年开 展第四届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全区排舞比赛等 海享演出 345 场,举办讲座 100 场,开展文化走亲 30 次。针对新商业广场人气不旺的实际,举办购 物节系列活动,全年投入百万元,开辟富邦广场海 享大舞台,为商圈集聚人气。实施文化部“春雨工 程” ,新建全国“春雨工程”培训基地,承办全国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钢琴调律师培训班。 (五)亲民乐民促进社会稳定。积极发挥文化 活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本着“工作指导倾 斜、日常活动倾斜、活动经费倾斜” ,将文化活动 触角延伸至重点村、难点村,将服务平台搭建在群 众的家门口。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方式,开展送戏下乡 500 场、电影下乡 1300 场等 文化活动,将群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参与文化建设、 享受文化成果上来,维护了重点村、难点村的和谐 稳定。 二、深挖掘、重推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力度 (一)文物保护稳步实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普查单位 589 家, 登记有文物收藏单位 5 家。完成“XX 区-宁职院共 建浙东古建筑文化院”设计方案编制及包氏宗祠、 苏家大屋科学拆移工程。完成宁波首例考古遗址 “五代馒头窑址”整体搬迁保护工程。结合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打造,启动建设穿山半岛海防遗址历史 文化线路,发挥烽火台遗址的文化价值。核定公布 云雩庙后大殿、慈岙烽火台等 2 批 6 处区级文物保 护点。完成东岙山徐桴故居、新浦老屋、云雩庙后 大殿、蔚斗小学旧址、瑞岩禅寺藏经阁的修缮工程。 开展灵峰禅寺旧址、柴桥 lng 管道、XX 市轨道交 通 1 号线二期工程、小港姚墅郑家湾山、凤凰山古 墓群考古调查、勘探及抢救性发掘项目。北仑小港 李氏家族纪念馆、张人亚事迹陈列室开馆,塔峙圃 票证博物馆即将建成。 (二)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举办郭巨元宵踩街 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有 3 万余群众参加活动,被评 为“XX 市 XX 年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并成功 申报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并与宁大合作建立 灵峰葛仙翁信俗项目非遗文化研究中心。6 人成功 申报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XX 区 文化馆被评为 XX 市首届阿拉非遗汇先进集体、XX 年 XX 市“非遗课堂”先进集体。郭巨非物质文化 遗产陈列馆、 “柴桥老味道”传统小吃体验馆建成 并对外开放。 三、重繁荣、谋发展,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 机制 (一)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市场监管。结合市 局今年下放的 17 个行政审批项目,重新梳理文化、 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等行政审批标准文本,精简 数量提高质量,全年受理行政审批 768 件,印刷企 业接受委托印刷境外其他印刷品事前备案 684 批 (次),均按时办结。依托文化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 律,指导文化行业经营者开展经常性的查纠活动, 建立经营单位档案,对违规经营单位做好登记、跟 踪指导工作。本年度共开展消防安全等自查自纠活 动 28 次,查纠面达 100%,查纠参与率达 96以上。 按照“争先创优”标准,全年评选出 XX 年度“规 范经营 诚信服务”等先进单位共 62 家,促进了文 化市场健康发展。文化行业协会先后荣获浙江省基 层党组织“闪光言行之星” 、XX 市“先进社会组织” 、 “XX 区模范集体”等荣誉。 (二)积极开展“打黄扫非”等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净网” 、 “清源” 、 “秋风”三大专项治理行动。有针对性开展区内网 吧“净网先锋”技术监管问题整治,通过整治,终 端安装率和服务器在线率均达到 90%以上。积极开 展“文明城市”创建、校园周边非法图书、音像制 品经营行为清查。强化对印刷复制企业的监管,开 展整治印刷企业印刷非法出版物、超范围经营、五 项制度不全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年累计检查文 化经营单位 1751 家(次) ,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 开展执法行动 5 次。同时,加强执法透明力度,将 案件办理信息实时录入省文化厅 oa 系统和区纪委 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接受监督,实现了 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三)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探索建立了 “脚手架”服务机制,循序渐进地开展服务工作, 促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青创文化 广场截止 10 月底已投入约亿,完成总投资的 21%;贝发集团建成“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 台” ,通过平台销售文具近 4 亿,并获得国家文化 产业专项补助资金 1000 万元;投资 2 亿的海伦钢 琴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等。体 育彩票销售接近亿,完成率居全市第一。浙江天狐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区成功注册,专门提供网络 游戏平台,填补了我区此类文化产业空白。 四、抓队伍、强培训,实现机关干部作风转变 (一)强化学习教育,把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工 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等理论知识,开展新技能培训,不断 开阔广大干部的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和工作本领,保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 工作状态,不断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下发 区文体局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 关规定的实施办法 ,狠抓作风转变,加强单位执 政能力建设。完善健全局系统原有各项制度体系, 进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 XX 年工作思路 XX 年,将紧紧围绕打造“幸福宜居文化之城” 的目标,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全力推 动全区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抓大型活动,提升北仑文化强区综合形象 (一)做好第四届中国(宁波)港口文化节, 改革开放北仑建区 30 周年文化系类活动,力求活 动内容、载体、样式富有新意,形式亲民、惠民。 (二)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根据财政实 际,拟组织“万马奔腾”XX 区民间文艺大巡游、 三月三放风筝、端午七天乐(赛龙舟、品粽子、做 香袋、端午诗会、江南丝竹音乐会、市民民谣比赛、 传统体育游戏比赛) 、中秋歌会等传统节日大型群 众性文化活动。 二、抓公共文化服务,助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 开展 (一)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新图书馆开馆 前的准备工作。建成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 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做好文物展品征集、运营管 理制度制定、机构人员完善、 “国字号”审批以及 布展工作。改造维修北仑影剧院,并着手开展宗瑞 图书馆改造 XX 区少儿图书馆工作。 (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以推出精品、提升 内涵为主线,以迎接三年一届的市音舞节、五年一 届的全国美展为契机,力求创作优秀的、具有北仑 地方特色的作品,争取再创佳绩。 (三)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多一点 “家乡味” 、多一点“泥土气” ,把群众要文化和我 们送文化匹配起来。继续实施送戏、送电影、送书 下乡工程,全年计划送戏 450 场、送电影 1000 场、 送书 2 万册。同时抓好以“海享大舞台” 、 “快乐戏 台”为主的文化乐民平台、以“九峰讲坛” 、 “仑博 展台”为主的文化惠民平台,计划全年开展海享舞 台 345 场、快乐戏台 24 场,九峰讲台 12 次、仑博 展台 6 次,四台同转,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精神 文化生活。 (四)开展“草根文化”系列活动。在海享点 及市民文化广场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次登台、第 一次展览、第一次获奖) ,同时在市民广场推广灵 峰健康养生操,从而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文化活动的 热情,提高文化活动参与面。组织基层业余文艺团 队展演。 (五)开展“专题文化”系列活动,积淀文化 品牌。拟举办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二届“舞比快 乐”街舞大赛、第二十届群文调演(音舞) 、第九 届金莺声乐大赛、第四届企业文化俱乐部展演、摄 影季赛、XX 区漆艺展、区书法联展等。 (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深化“文化加 油站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拓展基层站点,完善 资源配置,激活站点服务,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 真正实现你点我配,你要我送,贴近群众、面向基 层、零距离、数字化的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益。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和辅导工作,结合文化信 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举办第五届 XX 区未成年人 读书节活动。努力推进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 设进程,提高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抓传统文化,形成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良好 局面 (一)弘扬优秀本土文化,积极宣传推介富有 北仑特色的民间艺术,扩大宣传,形成以白峰、柴 桥为主的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和传统手工艺展示基地, 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积极推进非遗保护。继 续做好市“三位一体”保护综合体(示范体)申报 创建工作。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基地考核补助暂行办法 。 (二)改善文物保护状况。继续做好“三普” 成果转化,合理公布文保单位(点) ,加强责任文 保员队伍建设。编制 XX 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 实施钟观光故居等新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点)修缮 保护工程,配合打造浙东古建筑文化园,组织实施 穿山半岛海防遗址抢救性修缮、环境整治工程。开 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文物认定和信 息录入。引导建立一至二家民营博物馆 四、抓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一)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文 化市场委托模式,切实提高管理实效,逐步建立以 市场管理科为龙头,执法大队为保障,行业协会为 基础的“三位一体”文化市场服务管理体制。 (二)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开 展“青蓝行动” ,采取走出去全景式学习和请进来 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水平;同时 聘请专职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为依法行政提供有 力保障,确保全年行政执法“零错案” 。推进执法 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高先进设施设备的使 用。配足配强基层文化市场协管员,完善基层监管 网络建设,确保文化市场监管有序。 (三)积极构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立双向 信息同步沟通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对重 大文化产业联系制度,按计划进度完成中青创文化 广场项目建设。争取出台 XX 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促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XX 年,XX 区文广局紧紧围绕构建完善的公共 文化服务体系这一任务,服务大局,转变作风、真 抓实干,推进全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荣获国家 级奖项 2 个,省级奖项 11 个。现就 XX 年重点工作 情况总结如下: 一、强服务,铸品牌,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内涵 (一)精品文化创作实现突破。群舞青青竹 儿 、宁波走书兵站故事两个作品在第十届中 国艺术节上双双荣获我国群众文化艺术最高奖 群星奖,是今年浙江省唯一有两个作品获奖的单位, 此次获奖也成为北仑自建区以来获得的政府社会文 化最高奖项。歌曲蓝获浙江省第十二届音乐新 作大赛金奖,群舞游子吟获浙江省社区居民舞 蹈比赛金奖,排舞水获 XX“温州开发杯”浙 江省开发区排舞大赛金奖,排舞玛丽亚获 XXXX 市排舞大赛青年组金奖。双人舞一条红领 巾 、群舞向天歌在 XXXX 市舞台舞蹈大赛中分 获金、银奖。圆满承办第六届中国宁波农民电影节 开幕式,提升了我区文化品位。 (二)示范项目创建成绩显著。以第一名的成 绩成功通过首批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 国家级专家答辩验收工作,XX 区“基层群众文艺 团队建设机制”成功获得命名。海晨(业余)艺术 团荣获省“十佳群众文艺示范团队”称号。同时, 积极组织优秀文艺团队开展文化走亲,激发了文艺 爱好者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文化理论探索取得新 进展, 繁荣民族文艺,促进民族团结入选北京 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群众文化案例选编 , 培 育和发展社会性公益组织加强经济发达地区村 级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获全国群众文化“村级文 化建设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论文一等奖。 (三)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港口博物馆本 着打造我国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大型港口专题博 物馆的目标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目前,已累计完成 实际投资约亿元,完成总工程量的 63%,其中主体 结构顺利通过验收,进入装修阶段,预计 XX 年 10 月可正式开放。完成现代港口知识馆、 “数字海洋” 体验馆等 6 个展厅展陈设计。国家文物局、交通部 等发文支持文物征集工作,文化局局长励小捷、交 通部领导等也亲临现场进行调研指导。截至当前已 向全国 22 个重点港口及城市征集文物 1000 余件, 并与国家博物馆、湖北、上海、广州等地博物馆建 立文物借展、复制合作关系。北仑图书馆在第五次 全国文化部对县市级图书馆评估定级中被定为一级 馆。新图书馆馆舍建设及内部装修全面完工,进入 局部整改及设备设施调试检测移交阶段,新馆图书 的采购编目任务全面完成。新碶街道多功能文体活 动中心改建完成,梅山乡综合文体活动中心正式投 入使用。梅山乡被评为浙江省文化强乡镇。 (四)惠民服务取得新突破。创新服务机制, 在全省首推“文化加油站”服务平台,以网上菜单 预约或电话预约形式免费向基层群众提供培训、展 览、讲座、演出等公共文化服务,做好了“要文化” 和“送文化”的匹配,被中国文化报等多家媒 体报道。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公益性服务日益提升, 搭建了网上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出图书自助借还 机和 24 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群众借阅;全年开 展第四届外来建设者文化艺术节、全区排舞比赛等 海享演出 345 场,举办讲座 100 场,开展文化走亲 30 次。针对新商业广场人气不旺的实际,举办购 物节系列活动,全年投入百万元,开辟富邦广场海 享大舞台,为商圈集聚人气。实施文化部“春雨工 程” ,新建全国“春雨工程”培训基地,承办全国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钢琴调律师培训班。 (五)亲民乐民促进社会稳定。积极发挥文化 活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本着“工作指导倾 斜、日常活动倾斜、活动经费倾斜” ,将文化活动 触角延伸至重点村、难点村,将服务平台搭建在群 众的家门口。通过“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 方式,开展送戏下乡 500 场、电影下乡 1300 场等 文化活动,将群众的注意力转移到了参与文化建设、 享受文化成果上来,维护了重点村、难点村的和谐 稳定。 二、深挖掘、重推广,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力度 (一)文物保护稳步实施。第一次全国可移动 文物普查顺利完成第一阶段工作,普查单位 589 家, 登记有文物收藏单位 5 家。完成“XX 区-宁职院共 建浙东古建筑文化院”设计方案编制及包氏宗祠、 苏家大屋科学拆移工程。完成宁波首例考古遗址 “五代馒头窑址”整体搬迁保护工程。结合爱国主 义教育基地打造,启动建设穿山半岛海防遗址历史 文化线路,发挥烽火台遗址的文化价值。核定公布 云雩庙后大殿、慈岙烽火台等 2 批 6 处区级文物保 护点。完成东岙山徐桴故居、新浦老屋、云雩庙后 大殿、蔚斗小学旧址、瑞岩禅寺藏经阁的修缮工程。 开展灵峰禅寺旧址、柴桥 lng 管道、XX 市轨道交 通 1 号线二期工程、小港姚墅郑家湾山、凤凰山古 墓群考古调查、勘探及抢救性发掘项目。北仑小港 李氏家族纪念馆、张人亚事迹陈列室开馆,塔峙圃 票证博物馆即将建成。 (二)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举办郭巨元宵踩街 大型民俗文化活动,有 3 万余群众参加活动,被评 为“XX 市 XX 年优秀传统节日文化活动” ,并成功 申报浙江省传统节日保护基地。并与宁大合作建立 灵峰葛仙翁信俗项目非遗文化研究中心。6 人成功 申报为第二批“浙江省优秀民间文艺人才” 。XX 区 文化馆被评为 XX 市首届阿拉非遗汇先进集体、XX 年 XX 市“非遗课堂”先进集体。郭巨非物质文化 遗产陈列馆、 “柴桥老味道”传统小吃体验馆建成 并对外开放。 三、重繁荣、谋发展,完善文化市场管理长效 机制 (一)规范行政审批,强化市场监管。结合市 局今年下放的 17 个行政审批项目,重新梳理文化、 广电、新闻出版、文物等行政审批标准文本,精简 数量提高质量,全年受理行政审批 768 件,印刷企 业接受委托印刷境外其他印刷品事前备案 684 批 (次),均按时办结。依托文化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 律,指导文化行业经营者开展经常性的查纠活动, 建立经营单位档案,对违规经营单位做好登记、跟 踪指导工作。本年度共开展消防安全等自查自纠活 动 28 次,查纠面达 100%,查纠参与率达 96以上。 按照“争先创优”标准,全年评选出 XX 年度“规 范经营 诚信服务”等先进单位共 62 家,促进了文 化市场健康发展。文化行业协会先后荣获浙江省基 层党组织“闪光言行之星” 、XX 市“先进社会组织” 、 “XX 区模范集体”等荣誉。 (二)积极开展“打黄扫非”等专项整治工作。 按照上级统一部署,认真开展“净网” 、 “清源” 、 “秋风”三大专项治理行动。有针对性开展区内网 吧“净网先锋”技术监管问题整治,通过整治,终 端安装率和服务器在线率均达到 90%以上。积极开 展“文明城市”创建、校园周边非法图书、音像制 品经营行为清查。强化对印刷复制企业的监管,开 展整治印刷企业印刷非法出版物、超范围经营、五 项制度不全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全年累计检查文 化经营单位 1751 家(次) ,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 开展执法行动 5 次。同时,加强执法透明力度,将 案件办理信息实时录入省文化厅 oa 系统和区纪委 网上行政执法暨电子监察系统,接受监督,实现了 行政执法公平、公正、公开。 (三)促进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探索建立了 “脚手架”服务机制,循序渐进地开展服务工作, 促进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中青创文化 广场截止 10 月底已投入约亿,完成总投资的 21%;贝发集团建成“中国文具供应链运营服务平 台” ,通过平台销售文具近 4 亿,并获得国家文化 产业专项补助资金 1000 万元;投资 2 亿的海伦钢 琴股份有限公司新厂区顺利落成并投入使用等。体 育彩票销售接近亿,完成率居全市第一。浙江天狐 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在我区成功注册,专门提供网络 游戏平台,填补了我区此类文化产业空白。 四、抓队伍、强培训,实现机关干部作风转变 (一)强化学习教育,把提高机关干部职工工 作能力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 党的群众路线等理论知识,开展新技能培训,不断 开阔广大干部的眼界,拓宽知识面,提高综合素质 和工作本领,保持追求高效率、高质量、高水平的 工作状态,不断适应加快发展的需要。 (二)完善机关作风建设长效机制。制定下发 区文体局贯彻落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有 关规定的实施办法 ,狠抓作风转变,加强单位执 政能力建设。完善健全局系统原有各项制度体系, 进一步形成以制度管人、管事的管理机制。 XX 年工作思路 XX 年,将紧紧围绕打造“幸福宜居文化之城” 的目标,以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全力推 动全区文化体育事业取得新进展。 一、抓大型活动,提升北仑文化强区综合形象 (一)做好第四届中国(宁波)港口文化节, 改革开放北仑建区 30 周年文化系类活动,力求活 动内容、载体、样式富有新意,形式亲民、惠民。 (二)举办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根据财政实 际,拟组织“万马奔腾”XX 区民间文艺大巡游、 三月三放风筝、端午七天乐(赛龙舟、品粽子、做 香袋、端午诗会、江南丝竹音乐会、市民民谣比赛、 传统体育游戏比赛) 、中秋歌会等传统节日大型群 众性文化活动。 二、抓公共文化服务,助推群众文化活动蓬勃 开展 (一)突出重点项目建设。做好新图书馆开馆 前的准备工作。建成中国港口博物馆、国家水下文 化遗产保护宁波基地,做好文物展品征集、运营管 理制度制定、机构人员完善、 “国字号”审批以及 布展工作。改造维修北仑影剧院,并着手开展宗瑞 图书馆改造 XX 区少儿图书馆工作。 (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以推出精品、提升 内涵为主线,以迎接三年一届的市音舞节、五年一 届的全国美展为契机,力求创作优秀的、具有北仑 地方特色的作品,争取再创佳绩。 (三)进一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坚持多一点 “家乡味” 、多一点“泥土气” ,把群众要文化和我 们送文化匹配起来。继续实施送戏、送电影、送书 下乡工程,全年计划送戏 450 场、送电影 1000 场、 送书 2 万册。同时抓好以“海享大舞台” 、 “快乐戏 台”为主的文化乐民平台、以“九峰讲坛” 、 “仑博 展台”为主的文化惠民平台,计划全年开展海享舞 台 345 场、快乐戏台 24 场,九峰讲台 12 次、仑博 展台 6 次,四台同转,丰富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精神 文化生活。 (四)开展“草根文化”系列活动。在海享点 及市民文化广场开展三个一活动(第一次登台、第 一次展览、第一次获奖) ,同时在市民广场推广灵 峰健康养生操,从而激发群众自觉参与文化活动的 热情,提高文化活动参与面。组织基层业余文艺团 队展演。 (五)开展“专题文化”系列活动,积淀文化 品牌。拟举办第三届农民艺术节、第二届“舞比快 乐”街舞大赛、第二十届群文调演(音舞) 、第九 届金莺声乐大赛、第四届企业文化俱乐部展演、摄 影季赛、XX 区漆艺展、区书法联展等。 (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品质。深化“文化加 油站数字化服务平台”功能,拓展基层站点,完善 资源配置,激活站点服务,提高数字化服务水平。 真正实现你点我配,你要我送,贴近群众、面向基 层、零距离、数字化的服务形式,提高服务质量和 效益。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和辅导工作,结合文化信 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举办第五届 XX 区未成年人 读书节活动。努力推进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化建 设进程,提高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三、抓传统文化,形成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良好 局面 (一)弘扬优秀本土文化,积极宣传推介富有 北仑特色的民间艺术,扩大宣传,形成以白峰、柴 桥为主的民俗文化展示基地和传统手工艺展示基地, 发挥文化遗产的经济价值。积极推进非遗保护。继 续做好市“三位一体”保护综合体(示范体)申报 创建工作。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传承基地考核补助暂行办法 。 (二)改善文物保护状况。继续做好“三普” 成果转化,合理公布文保单位(点) ,加强责任文 保员队伍建设。编制 XX 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规划。 实施钟观光故居等新一批文物保护单位(点)修缮 保护工程,配合打造浙东古建筑文化园,组织实施 穿山半岛海防遗址抢救性修缮、环境整治工程。开 展全国第一次可移动文物普查,完成文物认定和信 息录入。引导建立一至二家民营博物馆 四、抓文化产业,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发展 (一)创新文化市场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文 化市场委托模式,切实提高管理实效,逐步建立以 市场管理科为龙头,执法大队为保障,行业协会为 基础的“三位一体”文化市场服务管理体制。 (二)严格依法行政,加大执法队伍建设。开 展“青蓝行动” ,采取走出去全景式学习和请进来 针对性指导相结合,不断提高执法队伍水平;同时 聘请专职律师为常年法律顾问,为依法行政提供有 力保障,确保全年行政执法“零错案” 。推进执法 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提高先进设施设备的使 用。配足配强基层文化市场协管员,完善基层监管 网络建设,确保文化市场监管有序。 (三)积极构建文化产业服务平台。建立双向 信息同步沟通机制,提高服务水平。切实加强对重 大文化产业联系制度,按计划进度完成中青创文化 广场项目建设。争取出台 XX 区扶持文化产业发展 政策,促进文化产业有序发展。

    注意事项

    本文(文体局年度工作总结及来年工作思路_1)为本站会员(咸****下)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