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宗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
民宗局年度工作总结和工作谋划 XX 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县委关于 开展“三严三实”的部署要求,继续打造“和谐民 政、阳光民政、平安民政” ,认真贯彻“以民为本、 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锐 意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工作都取得了新 进展。 一、XX 年工作总结 (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1、城乡低保工作。一是春节前安排慰问资金 198 万元,对全县 6476 户困难家庭开展了走访慰 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愉快过节。二是加强低保动 态管理。年内对我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核查, 共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对象 1643 人,新纳入 城乡低保对象 3334 人。三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 金。我县现有城镇低保对象 1969 户,2742 人,农 村低保对象 36533 户,44710 人,年发放城保资金 780 万元,发放农保资金万元;越冬前,为 5746 户特困户发放取暖补助资金万元;为 863 名矽肺病 患者发放困难生活补助资金万元。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一是及时发放五保供 养资金。我县共有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 2876 户、 2880 人,集中供养对象 261 人,年发放五保供养 资金万元。二是加强中心敬老院基础建设。实施云 州中心敬老院 (残疾人托养中心)进行搬迁新建 项目,总投资 550 万元,建筑面积 3000,床位 150 张,年内完成了开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实施了 东万口中心敬老院房屋保温防护和供暖管道改造工 程,项目总投资 36 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五保供养 水平。 3、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年内救助城乡重大疾 病患者 1215 人,发放救助资金万元。为 7 名重度 精神病患者实施救助,救助金额万元。 4、临时救助工作。今年,共对 501 人因重病、 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临时困难家庭实施了临时救助, 发放救助金万元。 (二)建立了反应迅速的灾害救助体系。 1、及时查灾核灾报灾。今年,我县先后遭受 风灾、低温冷冻、洪涝、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全 县 18 个乡镇、221 个行政村、21413 户、62055 人 受灾,房屋倒损 210 间,大棚被压塌 638 个,受灾 面积公顷,成灾面积 7355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万 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万元,基础设施损失 854 万 元。灾害发生后,我局领导第一时间到灾区调查了 解灾情并组织自救,努力把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年内共下拨救灾资金 219 万元。 2、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一元民生”保险 全面落实。一是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全面落实。为 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我县在 全省范围内率先起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 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 ,按照每户每 年保费 8 元的标准,将具有农业户籍的 68964 户农 村住房列入保险范围,从 XX 年 5 月 1 日正式投保, 投保金额万元。二是“一元民生”保险工作全面落 实。为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因 自然灾害和见义勇为造成人身伤害的救助能力,我 县制定了落实XX 市“一元民生”保险实施方 案的操作办法 ,保险费按照我县 XX 年度人口统 计年报户籍人口数每人 1 元缴纳,于 2 月 16 日完 成全县万人参保工作,投保金额万元。 3、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一是我局制定印 发了XX 县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 ,确定了县城 10 个应急避难场所场址,进一步提高了防灾减灾 应急能力。二是对全县 18 个乡镇民政办主任进行 了防灾减灾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救灾人员抢险 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 活动。今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活动当天共摆放 了宣传展板 18 块,发放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宣传资 料 6000 多份,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优抚群体服务保障体 系。 1、双拥工作。XX 年春节,县委、县政府主要 领导组成慰问组,对我县驻军部队、光荣院、军休 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为现役军人悬挂“光荣军属” 牌;为在部队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庆功报喜,送 喜报;为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属贴春联;9 月 3 日抗战胜利 70 周年之际为 68 名抗日老战士发放一 次性生活补贴资金 34 万元,发放抗日纪念章 68 个。 2、优抚工作。全县有 3156 名优抚对象,年发 放抚恤补助资金 1391 万元,门诊补助资金 94 万元; 为 150 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一站式”医疗补助资 金 80 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发 放救助金 20 万元;为 42 名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 医疗保险,15 名优抚对象参加居民医疗保险, 1232 名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接收和安置工作。一是制定了我县XX 年 退役士兵安置方案 ,通过档案实绩排分选择单位 方式, 将 9 名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全部安置, 上岗率 100%。并及时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 万元。二是接收 XX 年退役士兵 99 人,为 84 人发 放自主就业金万元;接收 XX 年 9 月退役士兵 64 人, 为 63 人发放自主就业金万元。三是发放 XX 年入伍 义务兵 XX 年家庭优待金 119 人,万元;XX 年入伍 义务兵 XX 年及 XX 年的家庭优待金 216 人,万元; XX 年入伍义务兵 XX 年家庭优待金 96 人,106 万元。 四是支付万元对 32 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了职 业技能培训,已全部就业。 4、散烈集中安葬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散埋 烈士集中安葬工作,今年共迁入县烈士陵园散埋烈 士 81 名。二是在“清明节”开展了烈士祭扫活动, 期间共接待烈士家属 80 余人。三是为进一步开展 好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投资 90 万元在烈士 纪念碑广场建抗战叙事浮雕墙,进一步提升了县烈 士陵园档次。 (四)进一步完善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 务体系。 1、婚姻登记工作。年初完成了县婚姻登记新 址搬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从 XX 年 1 月 1 日,全县免收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建立了节 假日和特殊日期电话预约登记服务,便民措施更加 到位。年办理结婚登记 1753 对、离婚登记 715 对、 补办补发婚姻登记 1089 对。 2、殡葬工作。一是通过申请福彩资金 50 万元, 完成了县殡仪馆火化炉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服务 水平,强化了硬件建设。二是继续推行殡葬惠民政 策,年内共火化遗体 189 具,为 37 名困难群众减 免丧葬费用 52836 元。三是今年已完成投资 5000 万元对凤凰山公墓继续进行绿化工程。 3、继续完善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年内主要 对新增的 50 多条地名信息进行了补查,对全县人 口等信息进行了更新;基本完成了XX 县地名志 初稿的撰写工作;完成了赤城宣化线行政区域界 线的联检工作。 4、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今年,新登记注册民 非 12 个、社团 5 个,登记合格率 100%。抓好登记 管理和年检工作,对 77 家民非和社团进行了年检, 其中 52 家合格,撤销年检资格 11 家。 5、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年初完成 了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村委会委员 1304 人,其中村主任 440 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 区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和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我县鼓楼东社区搬迁到东方 怡景住宅小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 300 平方米,进 一步改善了办公用房条件。 6、流浪乞讨工作。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档案, 截至目前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221 人次,救助金 额 33600 元;完成了我县困境未成年人的摸底排查 和数据采集工作,共计 421 人。 (五)推进了以养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体 系建设。 1、老年人保障工作。一是对 60 岁以上老年人 口进行了统计,全县共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54345 人。二是及时足额发放高龄补贴。按照 80-84 岁每 人每月 20 元、85-89 岁每人每月 30 元、90 岁-99 岁每人每月 50 元、100 岁以上每人每月 300 元的 标准,年内为 7345 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万元。 三是推进 60 岁-80 岁老年人参加“老年人意外伤 害组合保险”工作,按照每人每年 30 元自费自愿 投保,目前已投保人数共 12250 人。 2、幸福院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 院建设,今年共下拨万元完成了 39 所幸福院建设 任务,其中在龙门所、雕鹗、东万口、云州四个乡 镇筹建了 4 所规模大、示范性强的农村互助幸福院。 3、孤儿保障和慈善事业工作。一是全面落实 孤儿保障政策。从 XX 年 4 月起,将孤儿保障资金 由每季度缩短为每月进行发放;按照每人每月 700 元的保障标准,年内共为 88 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 补助金万元。二是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今年 10 月 16 日是第三个“赤城慈善日” ,当天开展了 捐赠活动,收到捐款元;大力开展慈善救助,共救 助先心病儿童、恶性肿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 家庭 68 人,发放救助金万元。 (六)扎实推进了民族宗教工作。 1、民族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民族村发展项目 申报工作。申报了东万口乡官路坊蒙古族村、东卯 乡头道营村、茨营子乡碾子湾村道路硬化项目和独 石口镇青羊沟满族村护村护地坝项目。二是及时更 新少数民族流动数据库,统计出外来流动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8 人。三是为在我县就读的 64 名少数民 族学生进行了民族成份认定。四是对我县 10 家清 真食品店进行了安全检查。 2、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 为我县贫困学生和老年人捐款达 9 万余元;加强对 我县宗教界的管理,确保了各类重大节日期间宗教 界的稳定。 (七)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 步强化民政队伍建设。 为延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 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积极开展了“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主要领导带头讲了专题党课。 通过专题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思 想和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 正使作风严起来、实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四风” 问题,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书记马海利同志提出 的“创新思想理念、立改工作作风、突出项目建设、 加速转型升级”的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 定” ,主动适 XX 县委“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 的工作新常态,用“忠诚、担当、干净、干事、创 业、为民”的干部标准要求自已,逐步推动我县民 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局总支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 。 二、XX 年工作谋划 在 XX 年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我局对 XX 年 工作积极谋划,将继续以打造“和谐民政、阳光民 政、平安民政”为目标,围绕和服务于全县中心工 作,发挥好民政工作在救助“兜底”和社会建设中 的重要作用。 (一)项目和争取上级资金工作谋划 1、重点项目工作。 云州中心敬老院新建项目。实施云州中心 敬老院(残疾人托养中心)搬迁建设项目,总投资 550 万元,建筑面积 3000,床位 150 张,XX 年 完成建设前期各项手续,力争 XX 年完成主体建设 工程。 雕鹗中心敬老院扩模增容项目。投资 100 万 元对雕鹗中心敬老院进行扩模改造,新增床位 100 张,提高五保入住率。 农村互助幸福院新建工程。预计 XX 年新建 6 所示范性农村互助幸福院,对已 XX 年已完成的 幸福院进行完善。 2、争取上级资金工作。 XX 年,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亿元,确保 各项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部门重点工作谋划 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救助一 体化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 XX 年 1 月 1 日起,将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由 390 元提高到 455 元,月人均补差由 235 元提高到 255 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 2250 元提高到 2900 元, 月人均补差由 130 元提高到 150 元;农村五保集中 供养对象年供养标准由 5000 元提高到 5500 元,分 散供养对象年供养标准由 2600 元提高到 3000 元。 做好城乡低保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 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开展重大节日慰问活 动。 2、做好冬令、春荒期间的灾民救助工作。完 善灾民救助台账,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物 资储备,做好冬春灾期间无自救能力灾民的救助工 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3、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 类优待抚恤资金,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不低于当 地平均水平。对有意愿的退役士兵开展就业培训。 开展好双拥慰问工作。 4、加大养老和福利事业发展力度。制定出台 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事业。 落实好高龄老人和孤儿的保障政策,及时、足额发 放保障金。 5、强化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共服务 水平。加强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做好 地名普查工作,完成赤城地名志的编纂工作。 规范婚姻登记、殡葬服务。加强婚姻登记窗口规范 化建设,提高登记员业务能力,提高办理效率。继 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做好收养登记工 作,确保登记合格率达 100%。落实殡葬惠民政策, 推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 助。 6、加强党风廉政及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 强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责任制 , 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严防违纪违法行为发 生。 XX 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县委关于 开展“三严三实”的部署要求,继续打造“和谐民 政、阳光民政、平安民政” ,认真贯彻“以民为本、 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锐 意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工作都取得了新 进展。 一、XX 年工作总结 (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1、城乡低保工作。一是春节前安排慰问资金 198 万元,对全县 6476 户困难家庭开展了走访慰 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愉快过节。二是加强低保动 态管理。年内对我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核查, 共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对象 1643 人,新纳入 城乡低保对象 3334 人。三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 金。我县现有城镇低保对象 1969 户,2742 人,农 村低保对象 36533 户,44710 人,年发放城保资金 780 万元,发放农保资金万元;越冬前,为 5746 户特困户发放取暖补助资金万元;为 863 名矽肺病 患者发放困难生活补助资金万元。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一是及时发放五保供 养资金。我县共有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 2876 户、 2880 人,集中供养对象 261 人,年发放五保供养 资金万元。二是加强中心敬老院基础建设。实施云 州中心敬老院 (残疾人托养中心)进行搬迁新建 项目,总投资 550 万元,建筑面积 3000,床位 150 张,年内完成了开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实施了 东万口中心敬老院房屋保温防护和供暖管道改造工 程,项目总投资 36 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五保供养 水平。 3、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年内救助城乡重大疾 病患者 1215 人,发放救助资金万元。为 7 名重度 精神病患者实施救助,救助金额万元。 4、临时救助工作。今年,共对 501 人因重病、 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临时困难家庭实施了临时救助, 发放救助金万元。 (二)建立了反应迅速的灾害救助体系。 1、及时查灾核灾报灾。今年,我县先后遭受 风灾、低温冷冻、洪涝、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全 县 18 个乡镇、221 个行政村、21413 户、62055 人 受灾,房屋倒损 210 间,大棚被压塌 638 个,受灾 面积公顷,成灾面积 7355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万 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万元,基础设施损失 854 万 元。灾害发生后,我局领导第一时间到灾区调查了 解灾情并组织自救,努力把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年内共下拨救灾资金 219 万元。 2、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一元民生”保险 全面落实。一是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全面落实。为 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我县在 全省范围内率先起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 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 ,按照每户每 年保费 8 元的标准,将具有农业户籍的 68964 户农 村住房列入保险范围,从 XX 年 5 月 1 日正式投保, 投保金额万元。二是“一元民生”保险工作全面落 实。为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因 自然灾害和见义勇为造成人身伤害的救助能力,我 县制定了落实XX 市“一元民生”保险实施方 案的操作办法 ,保险费按照我县 XX 年度人口统 计年报户籍人口数每人 1 元缴纳,于 2 月 16 日完 成全县万人参保工作,投保金额万元。 3、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一是我局制定印 发了XX 县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 ,确定了县城 10 个应急避难场所场址,进一步提高了防灾减灾 应急能力。二是对全县 18 个乡镇民政办主任进行 了防灾减灾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救灾人员抢险 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 活动。今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活动当天共摆放 了宣传展板 18 块,发放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宣传资 料 6000 多份,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优抚群体服务保障体 系。 1、双拥工作。XX 年春节,县委、县政府主要 领导组成慰问组,对我县驻军部队、光荣院、军休 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为现役军人悬挂“光荣军属” 牌;为在部队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庆功报喜,送 喜报;为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属贴春联;9 月 3 日抗战胜利 70 周年之际为 68 名抗日老战士发放一 次性生活补贴资金 34 万元,发放抗日纪念章 68 个。 2、优抚工作。全县有 3156 名优抚对象,年发 放抚恤补助资金 1391 万元,门诊补助资金 94 万元; 为 150 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一站式”医疗补助资 金 80 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发 放救助金 20 万元;为 42 名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 医疗保险,15 名优抚对象参加居民医疗保险, 1232 名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接收和安置工作。一是制定了我县XX 年 退役士兵安置方案 ,通过档案实绩排分选择单位 方式, 将 9 名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全部安置, 上岗率 100%。并及时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 万元。二是接收 XX 年退役士兵 99 人,为 84 人发 放自主就业金万元;接收 XX 年 9 月退役士兵 64 人, 为 63 人发放自主就业金万元。三是发放 XX 年入伍 义务兵 XX 年家庭优待金 119 人,万元;XX 年入伍 义务兵 XX 年及 XX 年的家庭优待金 216 人,万元; XX 年入伍义务兵 XX 年家庭优待金 96 人,106 万元。 四是支付万元对 32 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了职 业技能培训,已全部就业。 4、散烈集中安葬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散埋 烈士集中安葬工作,今年共迁入县烈士陵园散埋烈 士 81 名。二是在“清明节”开展了烈士祭扫活动, 期间共接待烈士家属 80 余人。三是为进一步开展 好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投资 90 万元在烈士 纪念碑广场建抗战叙事浮雕墙,进一步提升了县烈 士陵园档次。 (四)进一步完善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 务体系。 1、婚姻登记工作。年初完成了县婚姻登记新 址搬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从 XX 年 1 月 1 日,全县免收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建立了节 假日和特殊日期电话预约登记服务,便民措施更加 到位。年办理结婚登记 1753 对、离婚登记 715 对、 补办补发婚姻登记 1089 对。 2、殡葬工作。一是通过申请福彩资金 50 万元, 完成了县殡仪馆火化炉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服务 水平,强化了硬件建设。二是继续推行殡葬惠民政 策,年内共火化遗体 189 具,为 37 名困难群众减 免丧葬费用 52836 元。三是今年已完成投资 5000 万元对凤凰山公墓继续进行绿化工程。 3、继续完善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年内主要 对新增的 50 多条地名信息进行了补查,对全县人 口等信息进行了更新;基本完成了XX 县地名志 初稿的撰写工作;完成了赤城宣化线行政区域界 线的联检工作。 4、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今年,新登记注册民 非 12 个、社团 5 个,登记合格率 100%。抓好登记 管理和年检工作,对 77 家民非和社团进行了年检, 其中 52 家合格,撤销年检资格 11 家。 5、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年初完成 了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村委会委员 1304 人,其中村主任 440 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 区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和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我县鼓楼东社区搬迁到东方 怡景住宅小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 300 平方米,进 一步改善了办公用房条件。 6、流浪乞讨工作。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档案, 截至目前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221 人次,救助金 额 33600 元;完成了我县困境未成年人的摸底排查 和数据采集工作,共计 421 人。 (五)推进了以养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体 系建设。 1、老年人保障工作。一是对 60 岁以上老年人 口进行了统计,全县共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54345 人。二是及时足额发放高龄补贴。按照 80-84 岁每 人每月 20 元、85-89 岁每人每月 30 元、90 岁-99 岁每人每月 50 元、100 岁以上每人每月 300 元的 标准,年内为 7345 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万元。 三是推进 60 岁-80 岁老年人参加“老年人意外伤 害组合保险”工作,按照每人每年 30 元自费自愿 投保,目前已投保人数共 12250 人。 2、幸福院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 院建设,今年共下拨万元完成了 39 所幸福院建设 任务,其中在龙门所、雕鹗、东万口、云州四个乡 镇筹建了 4 所规模大、示范性强的农村互助幸福院。 3、孤儿保障和慈善事业工作。一是全面落实 孤儿保障政策。从 XX 年 4 月起,将孤儿保障资金 由每季度缩短为每月进行发放;按照每人每月 700 元的保障标准,年内共为 88 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 补助金万元。二是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今年 10 月 16 日是第三个“赤城慈善日” ,当天开展了 捐赠活动,收到捐款元;大力开展慈善救助,共救 助先心病儿童、恶性肿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 家庭 68 人,发放救助金万元。 (六)扎实推进了民族宗教工作。 1、民族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民族村发展项目 申报工作。申报了东万口乡官路坊蒙古族村、东卯 乡头道营村、茨营子乡碾子湾村道路硬化项目和独 石口镇青羊沟满族村护村护地坝项目。二是及时更 新少数民族流动数据库,统计出外来流动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8 人。三是为在我县就读的 64 名少数民 族学生进行了民族成份认定。四是对我县 10 家清 真食品店进行了安全检查。 2、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 为我县贫困学生和老年人捐款达 9 万余元;加强对 我县宗教界的管理,确保了各类重大节日期间宗教 界的稳定。 (七)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 步强化民政队伍建设。 为延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 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积极开展了“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主要领导带头讲了专题党课。 通过专题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思 想和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 正使作风严起来、实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四风” 问题,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书记马海利同志提出 的“创新思想理念、立改工作作风、突出项目建设、 加速转型升级”的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 定” ,主动适 XX 县委“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 的工作新常态,用“忠诚、担当、干净、干事、创 业、为民”的干部标准要求自已,逐步推动我县民 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局总支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 。 二、XX 年工作谋划 在 XX 年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我局对 XX 年 工作积极谋划,将继续以打造“和谐民政、阳光民 政、平安民政”为目标,围绕和服务于全县中心工 作,发挥好民政工作在救助“兜底”和社会建设中 的重要作用。 (一)项目和争取上级资金工作谋划 1、重点项目工作。 云州中心敬老院新建项目。实施云州中心 敬老院(残疾人托养中心)搬迁建设项目,总投资 550 万元,建筑面积 3000,床位 150 张,XX 年 完成建设前期各项手续,力争 XX 年完成主体建设 工程。 雕鹗中心敬老院扩模增容项目。投资 100 万 元对雕鹗中心敬老院进行扩模改造,新增床位 100 张,提高五保入住率。 农村互助幸福院新建工程。预计 XX 年新建 6 所示范性农村互助幸福院,对已 XX 年已完成的 幸福院进行完善。 2、争取上级资金工作。 XX 年,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亿元,确保 各项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部门重点工作谋划 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救助一 体化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 XX 年 1 月 1 日起,将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由 390 元提高到 455 元,月人均补差由 235 元提高到 255 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 2250 元提高到 2900 元, 月人均补差由 130 元提高到 150 元;农村五保集中 供养对象年供养标准由 5000 元提高到 5500 元,分 散供养对象年供养标准由 2600 元提高到 3000 元。 做好城乡低保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 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开展重大节日慰问活 动。 2、做好冬令、春荒期间的灾民救助工作。完 善灾民救助台账,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物 资储备,做好冬春灾期间无自救能力灾民的救助工 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3、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 类优待抚恤资金,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不低于当 地平均水平。对有意愿的退役士兵开展就业培训。 开展好双拥慰问工作。 4、加大养老和福利事业发展力度。制定出台 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事业。 落实好高龄老人和孤儿的保障政策,及时、足额发 放保障金。 5、强化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共服务 水平。加强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做好 地名普查工作,完成赤城地名志的编纂工作。 规范婚姻登记、殡葬服务。加强婚姻登记窗口规范 化建设,提高登记员业务能力,提高办理效率。继 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做好收养登记工 作,确保登记合格率达 100%。落实殡葬惠民政策, 推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 助。 6、加强党风廉政及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 强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责任制 , 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严防违纪违法行为发 生。 XX 年以来,我局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 和上级民政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落实县委关于 开展“三严三实”的部署要求,继续打造“和谐民 政、阳光民政、平安民政” ,认真贯彻“以民为本、 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强化措施,锐 意创新,狠抓落实,各项民生保障工作都取得了新 进展。 一、XX 年工作总结 (一)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1、城乡低保工作。一是春节前安排慰问资金 198 万元,对全县 6476 户困难家庭开展了走访慰 问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愉快过节。二是加强低保动 态管理。年内对我县城乡低保对象进行了全面核查, 共清退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对象 1643 人,新纳入 城乡低保对象 3334 人。三是及时发放城乡低保资 金。我县现有城镇低保对象 1969 户,2742 人,农 村低保对象 36533 户,44710 人,年发放城保资金 780 万元,发放农保资金万元;越冬前,为 5746 户特困户发放取暖补助资金万元;为 863 名矽肺病 患者发放困难生活补助资金万元。 2、农村五保供养工作。一是及时发放五保供 养资金。我县共有农村五保分散供养对象 2876 户、 2880 人,集中供养对象 261 人,年发放五保供养 资金万元。二是加强中心敬老院基础建设。实施云 州中心敬老院 (残疾人托养中心)进行搬迁新建 项目,总投资 550 万元,建筑面积 3000,床位 150 张,年内完成了开工许可等相关手续;实施了 东万口中心敬老院房屋保温防护和供暖管道改造工 程,项目总投资 36 万元,进一步提高了五保供养 水平。 3、城乡医疗救助工作。年内救助城乡重大疾 病患者 1215 人,发放救助资金万元。为 7 名重度 精神病患者实施救助,救助金额万元。 4、临时救助工作。今年,共对 501 人因重病、 突发事件等原因造成临时困难家庭实施了临时救助, 发放救助金万元。 (二)建立了反应迅速的灾害救助体系。 1、及时查灾核灾报灾。今年,我县先后遭受 风灾、低温冷冻、洪涝、雪灾等自然灾害,造成全 县 18 个乡镇、221 个行政村、21413 户、62055 人 受灾,房屋倒损 210 间,大棚被压塌 638 个,受灾 面积公顷,成灾面积 7355 公顷,直接经济损失万 元,其中农业经济损失万元,基础设施损失 854 万 元。灾害发生后,我局领导第一时间到灾区调查了 解灾情并组织自救,努力把灾害的损失降至最低。 年内共下拨救灾资金 219 万元。 2、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和“一元民生”保险 全面落实。一是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全面落实。为 进一步增强农村群众抵御灾害风险的能力,我县在 全省范围内率先起步,联合印发了关于在全县开 展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作的通知 ,按照每户每 年保费 8 元的标准,将具有农业户籍的 68964 户农 村住房列入保险范围,从 XX 年 5 月 1 日正式投保, 投保金额万元。二是“一元民生”保险工作全面落 实。为加大民生保障力度,进一步增强城乡居民因 自然灾害和见义勇为造成人身伤害的救助能力,我 县制定了落实XX 市“一元民生”保险实施方 案的操作办法 ,保险费按照我县 XX 年度人口统 计年报户籍人口数每人 1 元缴纳,于 2 月 16 日完 成全县万人参保工作,投保金额万元。 3、加强防灾减灾知识宣传。一是我局制定印 发了XX 县应急避难场所启用预案 ,确定了县城 10 个应急避难场所场址,进一步提高了防灾减灾 应急能力。二是对全县 18 个乡镇民政办主任进行 了防灾减灾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基层救灾人员抢险 救灾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 活动。今年 5 月 12 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 主题是“科学减灾,依法应对” ,活动当天共摆放 了宣传展板 18 块,发放了各类自然灾害的宣传资 料 6000 多份,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减灾意识。 (三)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优抚群体服务保障体 系。 1、双拥工作。XX 年春节,县委、县政府主要 领导组成慰问组,对我县驻军部队、光荣院、军休 干部进行了走访慰问;为现役军人悬挂“光荣军属” 牌;为在部队立功受奖现役军人家属庆功报喜,送 喜报;为重点优抚对象和现役军属贴春联;9 月 3 日抗战胜利 70 周年之际为 68 名抗日老战士发放一 次性生活补贴资金 34 万元,发放抗日纪念章 68 个。 2、优抚工作。全县有 3156 名优抚对象,年发 放抚恤补助资金 1391 万元,门诊补助资金 94 万元; 为 150 名重点优抚对象发放“一站式”医疗补助资 金 80 万元;解决重点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发 放救助金 20 万元;为 42 名优抚对象参加城镇职工 医疗保险,15 名优抚对象参加居民医疗保险, 1232 名优抚对象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 3、接收和安置工作。一是制定了我县XX 年 退役士兵安置方案 ,通过档案实绩排分选择单位 方式, 将 9 名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士官全部安置, 上岗率 100%。并及时发放待安置期间生活补助费 万元。二是接收 XX 年退役士兵 99 人,为 84 人发 放自主就业金万元;接收 XX 年 9 月退役士兵 64 人, 为 63 人发放自主就业金万元。三是发放 XX 年入伍 义务兵 XX 年家庭优待金 119 人,万元;XX 年入伍 义务兵 XX 年及 XX 年的家庭优待金 216 人,万元; XX 年入伍义务兵 XX 年家庭优待金 96 人,106 万元。 四是支付万元对 32 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进行了职 业技能培训,已全部就业。 4、散烈集中安葬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对散埋 烈士集中安葬工作,今年共迁入县烈士陵园散埋烈 士 81 名。二是在“清明节”开展了烈士祭扫活动, 期间共接待烈士家属 80 余人。三是为进一步开展 好抗战胜利 70 周年纪念活动,投资 90 万元在烈士 纪念碑广场建抗战叙事浮雕墙,进一步提升了县烈 士陵园档次。 (四)进一步完善专项社会事务管理和公共服 务体系。 1、婚姻登记工作。年初完成了县婚姻登记新 址搬迁工作,进一步提高了服务水平。从 XX 年 1 月 1 日,全县免收婚姻登记证书工本费,建立了节 假日和特殊日期电话预约登记服务,便民措施更加 到位。年办理结婚登记 1753 对、离婚登记 715 对、 补办补发婚姻登记 1089 对。 2、殡葬工作。一是通过申请福彩资金 50 万元, 完成了县殡仪馆火化炉技术改造项目,提高了服务 水平,强化了硬件建设。二是继续推行殡葬惠民政 策,年内共火化遗体 189 具,为 37 名困难群众减 免丧葬费用 52836 元。三是今年已完成投资 5000 万元对凤凰山公墓继续进行绿化工程。 3、继续完善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年内主要 对新增的 50 多条地名信息进行了补查,对全县人 口等信息进行了更新;基本完成了XX 县地名志 初稿的撰写工作;完成了赤城宣化线行政区域界 线的联检工作。 4、民间组织管理工作。今年,新登记注册民 非 12 个、社团 5 个,登记合格率 100%。抓好登记 管理和年检工作,对 77 家民非和社团进行了年检, 其中 52 家合格,撤销年检资格 11 家。 5、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工作。一是年初完成 了第十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共选出村委会委员 1304 人,其中村主任 440 人。二是进一步加强社 区建设。继续深入推进创建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单位 和社区创先争优活动,我县鼓楼东社区搬迁到东方 怡景住宅小区,办公用房面积达到 300 平方米,进 一步改善了办公用房条件。 6、流浪乞讨工作。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档案, 截至目前共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 221 人次,救助金 额 33600 元;完成了我县困境未成年人的摸底排查 和数据采集工作,共计 421 人。 (五)推进了以养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福利体 系建设。 1、老年人保障工作。一是对 60 岁以上老年人 口进行了统计,全县共有 60 岁以上老年人 54345 人。二是及时足额发放高龄补贴。按照 80-84 岁每 人每月 20 元、85-89 岁每人每月 30 元、90 岁-99 岁每人每月 50 元、100 岁以上每人每月 300 元的 标准,年内为 7345 名老人发放高龄补贴资金万元。 三是推进 60 岁-80 岁老年人参加“老年人意外伤 害组合保险”工作,按照每人每年 30 元自费自愿 投保,目前已投保人数共 12250 人。 2、幸福院建设工作。大力推进农村互助幸福 院建设,今年共下拨万元完成了 39 所幸福院建设 任务,其中在龙门所、雕鹗、东万口、云州四个乡 镇筹建了 4 所规模大、示范性强的农村互助幸福院。 3、孤儿保障和慈善事业工作。一是全面落实 孤儿保障政策。从 XX 年 4 月起,将孤儿保障资金 由每季度缩短为每月进行发放;按照每人每月 700 元的保障标准,年内共为 88 名孤儿发放基本生活 补助金万元。二是积极推进慈善事业发展,今年 10 月 16 日是第三个“赤城慈善日” ,当天开展了 捐赠活动,收到捐款元;大力开展慈善救助,共救 助先心病儿童、恶性肿瘤、白血病等重大疾病患者 家庭 68 人,发放救助金万元。 (六)扎实推进了民族宗教工作。 1、民族工作。一是积极做好民族村发展项目 申报工作。申报了东万口乡官路坊蒙古族村、东卯 乡头道营村、茨营子乡碾子湾村道路硬化项目和独 石口镇青羊沟满族村护村护地坝项目。二是及时更 新少数民族流动数据库,统计出外来流动少数民族 流动人口 8 人。三是为在我县就读的 64 名少数民 族学生进行了民族成份认定。四是对我县 10 家清 真食品店进行了安全检查。 2、宗教工作。积极引导宗教界开展慈善活动, 为我县贫困学生和老年人捐款达 9 万余元;加强对 我县宗教界的管理,确保了各类重大节日期间宗教 界的稳定。 (七)积极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进一 步强化民政队伍建设。 为延展深化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按照 县委统一安排部署,我局积极开展了“三严三实” 专题教育,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 题教育的实施方案 ,主要领导带头讲了专题党课。 通过专题教育,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思 想和行动上与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 自觉践行“三严三实”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 正使作风严起来、实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四风” 问题,同时认真贯彻落实县委书记马海利同志提出 的“创新思想理念、立改工作作风、突出项目建设、 加速转型升级”的总要求,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 定” ,主动适 XX 县委“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 的工作新常态,用“忠诚、担当、干净、干事、创 业、为民”的干部标准要求自已,逐步推动我县民 政事业改革创新发展。局总支被县直机关工委评为 “先进基层党组织” 。 二、XX 年工作谋划 在 XX 年工作圆满完成的基础上,我局对 XX 年 工作积极谋划,将继续以打造“和谐民政、阳光民 政、平安民政”为目标,围绕和服务于全县中心工 作,发挥好民政工作在救助“兜底”和社会建设中 的重要作用。 (一)项目和争取上级资金工作谋划 1、重点项目工作。 云州中心敬老院新建项目。实施云州中心 敬老院(残疾人托养中心)搬迁建设项目,总投资 550 万元,建筑面积 3000,床位 150 张,XX 年 完成建设前期各项手续,力争 XX 年完成主体建设 工程。 雕鹗中心敬老院扩模增容项目。投资 100 万 元对雕鹗中心敬老院进行扩模改造,新增床位 100 张,提高五保入住率。 农村互助幸福院新建工程。预计 XX 年新建 6 所示范性农村互助幸福院,对已 XX 年已完成的 幸福院进行完善。 2、争取上级资金工作。 XX 年,我局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亿元,确保 各项民生资金及时足额发放。 (二)部门重点工作谋划 1、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推进城乡救助一 体化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 XX 年 1 月 1 日起,将城镇低保月保障标准由 390 元提高到 455 元,月人均补差由 235 元提高到 255 元;农村低保年保障标准由 2250 元提高到 2900 元, 月人均补差由 130 元提高到 150 元;农村五保集中 供养对象年供养标准由 5000 元提高到 5500 元,分 散供养对象年供养标准由 2600 元提高到 3000 元。 做好城乡低保与精准扶贫的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 的低收入家庭纳入保障范围。开展重大节日慰问活 动。 2、做好冬令、春荒期间的灾民救助工作。完 善灾民救助台账,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加强救灾物 资储备,做好冬春灾期间无自救能力灾民的救助工 作,保障灾民基本生活。 3、落实好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发放各 类优待抚恤资金,确保重点优抚对象生活不低于当 地平均水平。对有意愿的退役士兵开展就业培训。 开展好双拥慰问工作。 4、加大养老和福利事业发展力度。制定出台 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发展养老事业。 落实好高龄老人和孤儿的保障政策,及时、足额发 放保障金。 5、强化社会事务规范化管理,提升公共服务 水平。加强社区基层社会组织的培育和发展。做好 地名普查工作,完成赤城地名志的编纂工作。 规范婚姻登记、殡葬服务。加强婚姻登记窗口规范 化建设,提高登记员业务能力,提高办理效率。继 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做好收养登记工 作,确保登记合格率达 100%。落实殡葬惠民政策, 推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积极开展流浪乞讨人员救 助。 6、加强党风廉政及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 强思想建设、业务建设,加强干部队伍素质建设。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目标责任制 , 提高干部职工拒腐防变能力,严防违纪违法行为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