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则

    • 资源ID:11284553       资源大小:82.50KB        全文页数:6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则

    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则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认识“葫芦”两个生字。告诉学生“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2、这天我们来学习一个故事名字叫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读了课题明白了什么想明白什么呢?指名说。这个故事讲的就是一个人种了葫芦,这颗葫芦长得什么样呢/请小朋友们自已读故事,看和你想的一样不一样。二、初读课文、识字学词1、观察课文插图,认识“藤”字。观察课文插图中的人物,出示“哇”、“盯”。2自读课文,自学字词。(1)初读课文,画出生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2)同桌互相交流记字方法。(3)找出带生字的句子来读,要求读通顺。3生字的巩固。(1)巩固会认的字。我会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我会找:哇-(蛙)-(娃)-(洼)盯-(丁)-(顶)(2)巩固会写的字。谁读得准言每治棵挂哇怪慢谁会发现同结构的字:治、棵、挂、哇、怪、慢同偏旁的字:怪、慢同部件的字:挂、哇谁会看(观察老师范写,说说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的字:治、棵、挂、哇、怪、慢从上到下的字:言、每谁写得好学生练写,互相评价。重点讲解:“挂、哇”二字右边的“圭”,是由上下两个“土”字组成的;“言”字第一横长,下面两横短;“每”字的笔顺。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难点:懂得叶和葫芦的关系。教学流程:一、导入:1、这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出示葫芦,小朋友,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明白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2、这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小朋友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最想明白什么了?二、看图那么我们就先来看看故事中的葫芦,先看第一幅图,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图?下面请小朋友再看一幅图,出示第二幅图,看看你发现了什么?看看有什么不一样?三、说话:1、你发现两幅图有什么不一样?(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发表意见。)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学了故事后呀你就明白了。三、朗读感悟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述这两幅图的段落。2、描述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一天都要去看几次。4、哪个小朋友能把小葫芦读得更美更漂亮?让人一听就喜欢上它。指名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第一段。其它同学评。他就把描述葫芦美的词读得很优美。还有哪个小朋友能读得更美呢?5、小朋友你们想当小老师吗?下面请把你的同桌当作小老师美美地读给他小老师听一听。6、这么美的小葫芦,最后变成什么样貌了呢?请在课文中找一找这些句子。齐读最后一段。出示图:多可惜呀!7、小葫芦怎样会变成这样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请小朋友读课文2、3自然段从故事中找答案。学生自由说。8、男女生分主角朗读。9、读读下面两句话,猜猜这个种葫芦人的想法?有几个虫子怕什么!他认为:(了解蚜虫,并进行指导朗读)叶子上的虫还用治?他想的是:小朋友认为他想得对不对,大家讨论一下叶子上的虫到底用治不用?小组讨论汇报。10、指名分主角朗读对话并指导,小组学生分主角,老师和学生合作读。四、课堂扩展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2、一棵葫芦从发芽到成熟,还会遇到哪些危害,还需要为它做些什么呢?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续编故事)并把第二年他又种的葫芦画下来。看谁想得好,画得好。4、学了这节课你懂得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吗?5、请小朋友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二):第1课时一、学习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学习重点:掌握我会认、我会写的生字,读通读顺课文。导学过程二、预习导学(课外)1、认读本课1、2类生字。我会写的字:组词、每个字组两个词2、熟读课文,勾出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课文有()个自然段,我能读好()这几段。3、多音字种几三、课堂小结四、课堂检测1、辨字组词海()抬()哇()言()棵()每()治()挂()信()课()盯()圣()邻()打()怪()领()2、我能说句子自言自语奇怪慢慢3、请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一()葫芦一()小花一()藤一()邻居一()叶子一()蚜虫第2课时一、学习目标1、看图、学文,理解课文资料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我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一个道理3、我能往后编,第二年知识链接蚜虫是一种昆虫,身体卵圆形。喜欢聚集在植物嫩芽上吸取植物的洒液,对植物危害极大。导学过程二、预习导学1、了解课文讲了什么事?2、课文中的两面三刀幅插图有什么不一样的三、自主、合作、探究1、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划出小葫芦长得怎样的句子,谈谈自已的体会,猜猜种葫芦的人的情绪怎样。3、有一天,小葫芦怎样了?划出句子,这个种葫芦的人是怎样想的。4、分主角读这个人和邻居的对话,说说他做得对吗?错在哪里。5、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呢?四、课堂小结五、课堂检测1、想一想并读一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他想到了他想到了2、补充完整他()了小葫芦()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呢!”这个人的小葫芦之后()了,这是因为()。我来告诉他怎样让小葫芦快快长大:()3、我会填:()的小花()的邻居()的问题()的小葫芦()的葫芦藤()的蚜虫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三):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葫、芦、挂、些、盯、邻、居、奇、怪、怕、治,这十一个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生词,会认读藤、哇、蚜,这三个二类字: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从而受到事物是有联系的这一科学思想的教育:练习用每一天、可爱,造句潜力训练点透过看图和学文,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和洞察事物变化的潜力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重点:学习本课生字、生词、理解重点词句。难点:透过理解课文,明白那个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疑点叶子和葫芦的关系解决办法提前让学生查找叶子的作用的资料,在理解课文时,着重让学生观察叶子的变化,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课时安排3课时学生活动设计1、学生学习听课之前查找有关叶子的作用的资料。2、透过各种读书形式,熟读课文,理解课文资料。3、进行小组讨论,解决本课重、难点。4、学生自学字,对识记有困难的生字讨论交流。教学步骤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明白这是什么吗?(手拿小葫芦)(生说小葫芦)这天,我们就学习一篇与葫芦有关的课文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7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运用比较,指导看图1出示课文图,提出观察要求先让学生整体的观察这四幅,看图上画了什么?比较四幅图的变化(生自己观察,小组讨论)2汇报观察结果a图中都画了什么?(葫芦、叶子、小花、人)b让学生说一说葫芦发生了那些变化(包括叶子、花、果的变化)c说一说种葫芦的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包括眼睛、表情、姿态)同学们观察的很仔细,那么课文是怎样描述的呢?下面请同学门仔细听读课文(三)读课文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一下课文资料。(四)生读课文,提出自读要求借助拼音读课文,注意难读的字和难写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字形。读的过程中遇上难读的句子可做记号或随时请教老师。读通课文后,标出自然段序号,并在文中找出生字词,多读几遍。(五)检查自读状况检查字词,对有创造性的字形记忆方法要大加鼓励纠正容易读错的词语的读音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朗读。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之后学习第七课我要得是葫芦。(板书课题)上节课我们出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解了词语的意思,并结合看图初步了解了课文资料,下面,我们透过录象再把课文资料回顾一下请同学们边看边回忆总结: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放录象)(生答)二、新授1、朗读下面,老师找同学把课文分自然段读一读,注意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就读哪一自然段。(生选读)2、自学课文首先老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大家先仔细把课文读一读,然后在仔细想一想,透过学习你明白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找出来再书中画一画,然后在讨论交流。(生自学)3、汇报交流:下面老师请同学们汇报一下你的自学成果,生汇报时注意以下几个重点:当学生提到第一自然段的资料时,指导学生了解葫芦长的什么样貌?重点理解在“藤上挂了几个葫芦”这句话中,为什么用“挂”而不用“看”或其他的词。(用“挂”生动、形象、准确)理解句子“那个人每一天都去看几次”(说明种葫芦的人十分喜欢小葫芦)当学生提到第二段的资料时,了解蚜虫对葫芦有什么危害?种葫芦人的心理(他不治虫的原因)理解:盯着、自言自语指导朗读,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的赛过大南瓜才好呢!(用急切、赞叹的语气)当学生说到第三自然段时,重点指导朗读,用反问奇怪的语气,体会他不听劝告,满不在乎的情绪。当学生说到第四段的资料时理解“更多了”“慢慢的”“一个一个都落了”让学生充分体会种葫芦人内心的沮丧。指导学生用后悔、无奈、缓慢的语气读。4、师:透过刚才的学习,同学们明白了这么多,那么,你还有那些地方没有读懂?或者说你还想明白些什么呢?请大胆的提出来,我们大家一齐讨论。比如:我们明白了葫芦和叶子的关系,那么还有那些事物之间有关系呢?鼓励学生个抒己见,以不同的事物说出自己的看法。一激发学生的思路,发展思维。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四):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资料。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资料。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2、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葫芦能够作中药,能治病。2、这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字音是l*,第二声。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二、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2、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能够借助工具书查一查,读准字音。(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3、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状况。(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葫芦挂些怕盯邻居治奇怪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教师板书。芦: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盯: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怪: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挂: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些: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竖横竖提撇竖弯钩动手书空。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4)理解词意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赛过:胜过。本课指种葫芦的人期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挂:本课是结(ji5)的意思。蚜虫: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俗称:腻虫。奇怪:纳闷,不理解。三、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资料。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3、与小组成员一齐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资料,而后练习读书。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状况。(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这个人不明白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四、指导学生进行书写。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述。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五、总结本课学习状况。六、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提出不懂的问题。附:板书设计:7我要的是葫芦芦盯挂怪些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认真观察画面,看懂图意,理解课文资料。2、明白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资料。2、明白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明白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1、让学生结合生字表自己读读生字2、看投影,读词语。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二、学习课文1、教师范读,让学生在文中标出自然段。2、教师出示课文资料的插图,学生一边看插图一边读课文,图文对照,看哪段文字描述了哪幅图的资料。与同桌练习说一说。3、逐段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指名读,其他同学一边读课文一边标出共有几句话。(2)让学生说一说每句话的意思,谈一谈读懂了什么。第一自然段讲有一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了叶子,开了花,结了小葫芦,他十分高兴。(3)教师强调两点:A.第一句中的葫芦是指一种植物,课题中的葫芦指的是葫芦的果实。B.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第二句中作者在描述时用到的几个词语谈自己的体会:细长的葫芦藤、绿色的叶子、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这说明葫芦长得很好。板书:长满绿色的叶子(4)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结合语言文字体会那个人高兴的情绪,“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读出那个人喜爱小葫芦的语气。让学生自己练习,而后指名读,大家进行评价。第二自然段:(1)小声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这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一点也不在乎,眼睛只盯着小葫芦。(2)让学生在书中画出那个人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而后练习读一读,谈一谈应读出什么语气。自己先思考,遇到问题与同桌商量商量。(3)指名让学生谈想法,相互交流。(4)教师和学生一齐进行归纳:“有几个蚜虫怕什么”那个人满不在乎,在读书时要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种葫芦的人期望小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要读出满怀期望的语气。(5)让学生练习读,而后指名读,进行评价。(6)思考:同学们想一想叶子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学生们结合一些资料谈自己的认识,而后教师再加以补充。叶子是植物营养器官之一,植物透过叶子吸收太阳光和二氧化碳,再与根部吸收水分和无机盐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有机物,成为植物的营养,叶子死了葫芦也活不了。第三自然段:(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学习。:练习分主角朗读,边读边体会邻居和种葫芦的人的看法。(2)进行交流:“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意思是:种葫芦的人认为叶子上的虫根本不用治,为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呢?理由是:“我要的是葫芦。”读这些语句时要读出不以为然,自以为是的语气。“我要的是葫芦。”要读重些,是肯定的语气。结合学生说的,板书:蚜虫,不治)邻居的话要读出诚恳的语气,表示自己的推荐。(3)分主角朗读,大家评议。第四自然段:(1)让学生默读,思考:葫芦为什么掉了?板书:落了(2)引导学生交流:葫芦藤上先长叶子,再开花,最后结果实。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之后生了蚜虫,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蚜虫越长越多,最后小葫芦一个个都落了。(3)让学生观察画面,结合画面展开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一个个都掉了想些什么?他会做些什么呢?(4)指名读这个自然段,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三、布置作业1、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2、在小组内练习分主角朗读课文,而后互评。附: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叶子(长满)葫芦(可爱)长虫落了长虫落了第三课时教学目的:1、复习生字新词。2、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参加讨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和理由。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2、打开书,按照田字格规范书写汉字,教师检查,及时进行板演。3、填空,再读一读。()的小花()的蚜虫()的葫芦藤()的小葫芦让学生先自己练习填写,然后再订正,最后读一读。()的小花雪白美丽可爱红艳艳()的蚜虫害人厌恶可气()的葫芦藤细长美丽绿色()的小葫芦可爱绿色二、朗读练习。1、读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怕。2、比较每组句子有什么不同?与同桌讨论,而后进行交流。这两组句子在表达上,意思是一样的,不同之处是:每组中的第一句是反问句,第二句是陈述句,第一句所表达的意思比第二句更强烈些。3、练习读一读。4、以小组为单位,练习分主角朗读课文,而后互评。5、想一想透过读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三、发散思维练习。请学生给这篇寓言故事续加结尾。1、自己先练习。2、在小组内进行交流,由各小组选出优胜者参与班级展示。3、进行展示。四、教师总结。五、布置作业1、读书2、预习下一课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五):我要的是葫芦是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的一篇看图学文。讲一个人种葫芦,不管理却只想得到葫芦,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教学这一课我是这样设计的:一、自读发现与探究自读是学生对课文最初的接触与认识,也可称为初读。它必然伴随着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和思维活动。自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目标:(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根据自己的认识初步理解课文资料;(3)发现问题,或借助工具自行解决,或留于课堂讨论。因此在这一阶段,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充分地去读。阅读必然伴随着发现和疑问,在读通顺的基础上再让他们说说都明白了些什么,并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生动搞笑,简短精悍,学生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就能读通课文,也很容易了解课文大致资料,明白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之后葫芦被蚜虫吃光了,一个一个都落了。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也能发现这个人得不到葫芦是因为他不治虫,但这些发现只是最浅显的认识。而课文中牵涉的一个最关键的科学知识“蚜虫”对理解课文资料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对蚜虫的认识只是明白他会吃树叶,可这些小不丁点的虫如何能毁灭一棵葫芦呢?因此在初读时,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透过查阅资料、上网查询等方式来了解蚜虫。原先蚜虫不仅仅能吸食植物体内的液体营养,而且具有惊人的繁殖潜力。透过进一步的探究,学生的认识就更清楚、更深刻,为理解课文资料做好了铺垫。二、讨论理解与深化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通俗易懂,但好处深刻。课文紧紧围绕“葫芦”不断发展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展开讨论:(1)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那个人喜爱葫芦?(2)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涵盖了课文的主要资料,也突出了文章的重点。那个人爱葫芦表此刻:(1)“那个人每一天都去看几次。”(2)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能够让学生透过看图,观察那个人的神态,想象他的心理活动,揣摩他的语言,体会那个人对葫芦的喜爱,再透过表情朗读表现出来。那个人这么喜爱葫芦,最后却没有得到葫芦,一是因为他不懂“叶虫葫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个道理;二是因为他不听邻居的劝告。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除了让学生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一说,还就应深化下去:从哪些地方能够看出他不懂这个道理?主要表此刻以下几个地方:(1)他看见叶子上生了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当邻居劝他时,他感到很奇怪:“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那里主要让学生透过朗读人物的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透过讨论,学生对课文的资料以及中心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人物的神态、语言都透过声情并茂的朗读淋漓尽致地再现出来。随后设计创新题,启发学生思考: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三、表演积累与创造表演就是要求学生辅以表情、动作,将课文所表达的资料透过自己的言谈举止表现出来。透过表演学生不仅仅能够积累课文中的语言,更能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因为用怎样的动作、神态,用什么样的语气,都要经过学生的思考与创造。在某种程度上说,演得像不像,直接反映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潜力。我要得是葫芦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适合表演。教师要营造一种简单的氛围,让学生都来做演员,都来做导演,在这一导一演的过程中,语感得到了训练,个性得到了张扬,创造性也得到了培养。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六):教学目的要求:1.观察图画、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培养观察、理解潜力。2.结合自然课所学知识,理解重点词句,懂得本课所讲道理,明白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在语言环境中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5.突出说话、写话训练。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重点词句,懂得道理。2.运用识字方法自学生字,培养独立识字潜力。3.分析事物之间关系,懂得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教学思路:这篇看图学文由四幅图和四段文组成,课文的第一、二、三、四段都分别与第一、二、三幅图相对应。教学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1.从图入手,整体感知课文资料。指导观察图画要对照相应的课文。2.图文对照,分段理解课文资料。注意引导学生划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子,加深理解。3.透过讨论总结,突破课文难点。教学准备:抽拉投影片、生字生词卡片。教学时间: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占一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谈话。(出示小葫芦实物)这是一个小葫芦,这头圆,这头长,多可爱啊!喜欢吗?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种了一棵葫芦,常对别人说:“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二、指导看图。1.看书上四幅图: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指出)怎样明白?(三幅图上都有他)他就是题目上的哪个词?(我)2.逐图说“我”在干什么。三、初读。1.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哪段讲哪幅图的意思?2.指名轮读,评议。四、图文结合,理解第一自然段。1.图上这个人是什么时候的人,从哪明白?(衣著及“从前”这个词)“从前”是什么意思?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后第一题第一问。(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画、读句子)(出示投影)一架葫芦,叶不多。(2)这是那个人种的葫芦吗?(不是,因为书上说“长满了绿叶,而这棵葫芦叶子不多,也没有雪白的小花和葫芦)(3)(覆盖一投影片上去)是这棵葫芦吗?(对)“花谢”的“谢”是什么意思?(板书:绿叶、开花、葫芦)(4)(抽拉投影片,使“我”出此刻投影上)种葫芦的人看了情绪怎样?从哪两句明白?(板书“可爱”)读出高兴语气。3.小结:这自然段讲什么?第二课时一、读第一自然段,主要讲什么?二、指名读第二自然段:葫芦开始长得好,之后有什么变化?1.(答上问)(老师在投影片的叶片上点上黄点)蚜虫是怎样的虫?哪课学过?(在庄稼的好朋友学过)2.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用换一个说法的方法理解这句话。(有几个虫子不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要紧!)(2)观察书上图2,那个人的表情怎样?自言自语是什么意思?读出这样语气。3.这自然段讲什么?之后又怎样了呢?三、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思考:邻居让他治虫,他是怎样说的?1.指名两人分主角读,评议(重音盯、快、奇怪,及奇怪的语气是否读出来)。2.“叶子上的虫还用治?”用换说法的方法说说你的理解。(叶子上的虫是不用治的)这句与上面哪句有联系?3.看图,那个人表情怎样(满不在乎)读出语气。4.这一自然段讲什么?四、结果怎样?指名读第四自然段。1.回答(演示:抽拉投影:小葫芦落了)(板书:黄、落)2.读到那里,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可惜)指导读出婉惜的语气。五、总结课文1.老师不明白,葫芦叶子上生了虫子,虫子吸了叶子上的汁,和葫芦有什么关系呢?它怎样会掉呢?请学生回答。(在回答过程中教师提示自然课所学关于植物的知识)2.在讨论的基础上总结(画出表示事物联系的线段)。(板书:造养料、不能造养料)六、作业:自学“葫、每、言”第三课时一、读课文思考: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1.在口答的基础上写下来。2.指名读所写的,评议、修改。二、学习生字1.读生字词卡片。2.检查所写自学的三个生字,订正时从写得对不对,写得好不好两方面看。3.重点指导字教学:线上,第一丿在竖中线上起笔。书空,学生写字。(2)教“谢”,同上。4.课堂自学“芦、治、慢、变”(1)学生自读、说记字方法,按田字格写字。(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5.利用生字,进行语言训练。三、完成课后二、三题,做完读一读,自改。四、总结:学完这课,我们懂得了世界上很多事物都是有联系的,注意它们之间的联系,才能把事情做好。学习这课,我们用了换一种说法和联系上文的办法来理解句子,在后面的课文学习时,大家还能够用这个方法。五、作业:读自读课本第15课长不大的红杉树,把课后题的答案在课文中画出来。附:板书设计(陈明锦)第四课时(说话写话训练)一、指导学生分析理解说话写话要求。要求中共有四句话,边读边理解:第一、二句话指明了这次说话写话的范围和主要资料。范围: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资料:找出课文中哪个地方能说明种葫芦的人有错误。第三句要求先说一说,然后用笔写在纸上。二、引导学生结合课文第二、三段的资料和讲读课中的理解,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1.复习课文二、三段,明确要点。(1)他不懂得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所以叶子长了虫子,他认为没有必要去治。(2)葫芦叶子已经长虫了,邻居劝他治虫,他不听,因为他要的是葫芦,不是叶子。2.指导学生抓住要点,先一句句说,然后连成一段连贯完整的话。(1)透过提问,揭示要点,指名回答。(2)归纳要点,连起来说一说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注意说的语气。(同桌说,分组说,指名说)(3)教师及时点拨,纠正学生的发音和语病。三、指导学生把说过的话写下来。1.提出书写要求:格式正确,语句连贯,字迹工整。2.学生书写,教师巡回指导。3.展示所写的资料,师生评议。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七):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藤、哇、盯、邻”6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学习重点:有感情朗读,领悟寓意。课前准备:制作课文插图课件。学习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看过动画片葫芦兄弟吗?这天我们学习一个有关“葫芦娃”的故事,故事的题目就叫: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齐读)(二)指导看图,观察,比较:首先请同学们看两张“葫芦娃”的图片,找一找,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的地方?(课件出示两幅图,比较、说话师相机板书)(三)设疑、朗读感悟:请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方法,把整个故事读一读,并找一找,故事的哪一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哪一段是写第二幅图的。(读读、找找)1.找到了吗?朗读学习第1段(1).请同学们认真地把第一段读两遍,看看谁能把这三个词组补充完整。出示:细长的雪白的可爱的(2).填得多好啊!来,一齐读读。(指导读词组,并结合识字“葫、芦、藤”)除了葫芦藤,你还明白哪些藤?(指名说)(3).这么可爱的小葫芦,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一段,句中结合学习“哇”)2可爱的小葫芦最后怎样了呢?指导有感情朗读第四段设疑:读了这两段话,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吗?(鼓励学生自由提问)3学们问得真好!此刻就请大家带着问题读读故事的第二、三段。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领悟寓意(1).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练读第二、三段。(2).指名说说“为什么可爱的小葫芦最后会掉下来呢?”提示:同学们说得真不错!想听听葫芦兄弟是怎样说的吗?(课件出示:葫芦兄弟的话)(3).讨论:听了葫芦兄弟的话,谁能把刚才的问题回答得更好呢?指名说(4).指导有感情朗读第二、三段。(结合学习“盯、邻”)师范读生模仿读多种形式练读你们喜欢这个种葫芦的人吗?为什么?(四).迁移运用听故事,说道理从前,有一只勤劳的啄木鸟常常去给森林里的大树治病、捉虫。有一棵大树却总是怀疑啄木鸟没安好心,以为啄木鸟看起来是捉虫,其实是存心想要破坏自己美丽的皮肤。啄木鸟一次又一次耐心地给它讲虫子的危害,但是都没有用。之后,啄木鸟真的不再来捉虫了。最后,大树的树心被虫子蛀烂了,成了一棵枯树。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八):设计理念教材是教学的平台,更好的利用这个平台需要我们对教材作适当的组合、拓展或延伸。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学习空间,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体会到教学资料的价值取向。把教学、教师、学生三者和谐的统一齐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潜力的提高。学习目标:1、会认“葫、芦、藤”等六个字,会写“言、每、治”等八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3、透过课文的学习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2、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出示课件,看图说话。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了解“葫芦”。(了解葫芦的茎、藤、叶、花、果,认识生字“葫芦”。)板书课题-我要的是葫芦提问:这个“我”是谁啊?他得到了葫芦吗?二、学习生字,感知课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认识生字,能把生字读准,并能组成词语。巩固生字认识。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葫芦花,可爱的小葫芦。朗读课文试回答:1、葫芦长的怎样样啊?之后有什么变化?2、那个人得到了葫芦了吗?三、首尾比较朗读感悟。1、引导朗读理解第一段。2、用一用量词。从前,有个人种了一()葫芦。花谢后,葫芦藤上挂了几()小葫芦。3、比较句子。“葫芦藤上长满了叶子,开出了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葫芦。”“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朵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引导学生感受第二句话把葫芦的形状、颜色和果实的大小写得更具体,更仔细。4、朗读体验。指导朗读第4、5句,从“每一天”“好几次”几个次要中感受那个种葫芦人急切期望葫芦快快长大的情绪。5、设疑导出第4段。那个人那么喜欢小葫芦,期望它快快长大,而结果呢?看图片设疑:为什么没过几天,那可爱的小葫芦会慢慢变黄落了呢?四、感悟体会,深究原因。1、导读课文2、3段。(当叶子上爬满了一些蚜虫时,那个人怎样想?怎样说的?)2、指导学生读好描述人物语言的句子,感悟人物的内心,进行语言转换训练。“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体会那个人说“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时,心里怎样想的?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设计意图:课文第2、3段是课文的重难点。我透过问题的设置导出课文,凸现重点。透过朗读的指导和训练,提高了学生语言的感知潜力,突破了课文的难点,情感的体验。五、设置情景,拓展语言思维。那个种葫芦的人见到了葫芦变黄落下,心里十分难过,他后悔当初不听邻居的劝告。第二年,他又种下几棵葫芦,以后他会怎样做呢?设计意图:创设一个新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借以巩固学习成果,拓展学生的语言思维潜力。练习设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句话说明那个古代人()。透过这课文的学习,我懂得了()。板书设计:我要的是葫芦细长的葫芦藤-可爱的小葫芦-雪白的葫芦花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九):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资料,明白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懂得只有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丰硕的果实。懂得看问题要全面。2.学会本课8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每一天、可爱”造句。3.渗透学法“顺序学习法”。4.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教学重点透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悟出事与事有联系,句子与句子有联系。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资料,懂得这个故事说明的道理。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准备1.六张小葫芦图。2.一张教学用图。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借助拼音自读课文1.“芦”字在本文中读轻声。2.“邻”是后鼻音,要读准字音。二、认识自然段学生边读边标出自然段。三、熟读课文思考:1.葫芦开始长得怎样?之后有什么变化?结果怎样?2.从哪些句子能够看出种葫芦的人很爱葫芦,期望葫芦快快长大?3.种葫芦的人错在哪里?4.画出描述小葫芦的词语。第二节一、导入你们喜欢做游戏吗?这天老师带领大家做一个小游戏“摘葫芦”。挂图请六位同学到前面来,每人摘一个葫芦,看一看背后的字,在黑板上组成一句话“我要的是葫芦”。这天我们学习第九课我要的是葫芦板书9我要的是葫芦齐读课题二、理解课文资料展书学生自由读课文弄清课题在第几小段?课题中的我指的是谁?范读全文有几小段?(四小段)挂板先写什么?葫芦开始长的怎样在第几小段?(第一小段)读一段这段有几句话?每句什么意思?请学生读一句,说一句。读第一句什么意思?(种葫芦的人,先搭一个架子)板书贴葫芦架子读第二句什么意思?(细长的藤上长满了叶子。)长满什么意思?(个性多,茂盛。)板书贴叶子读第三句什么意思?(花谢了,长出小葫芦。)板书贴葫芦读第四句什么意思?(那个人喜欢小葫芦。)读第五句什么意思?(那个人每一天都去看几次。)板书贴人我们明白这五句话的意思,还要明白它们之间的联系。板书:长满绿叶挂小葫芦(叶子)(果实)请学生用因为所以说说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因为藤上长满了绿叶,所以藤上挂了小葫芦。)那个人每一天都要去看几次。板书看种葫芦的人每一天去看什么?(去看小葫芦。)多么可爱的小葫芦,怎样可爱?师问1.架上爬了什么样的藤?2.藤长满了什么样的叶子?3.开出什么颜色的花?4.小葫芦长得这么好,你喜欢吗?导读把喜欢的情绪读出来。种葫芦的人一心想得到葫芦,得到了吗?挂板再写什么?之后小葫芦有什么变化,在第几小段?读二、三段小葫芦有什么变化?板书生虫种葫芦的人怎样想?板书怕什么盯自言自语什么意思?(自己对自己说话。)种葫芦人的表现说明什么?(不懂叶子果实的关系。)师讲植物的叶子是吸收阳光和养料用的。叶子长得好,才能结出果实好。这时候,谁来告诉种葫芦人这个道理?板书贴邻居听了邻居的话,种葫芦的人怎样说的?板书还用治要还用治什么意思?(根本不用治。)种葫芦的人这种说法,说明什么?(不懂叶子的重要,不听别人的劝告。)说话种葫芦的人错在哪儿?导读分主角读二、三小段由于种葫芦的人错了,还不听劝告结果如何呢?挂板最后写什么?结果如何,在第几段?读第四段:结果如何呢?板书变黄落了贴图说话:用“因为所以”说出结果如何(因为种葫芦的人,只要葫芦,不管叶子,所以小葫芦变黄,全落了。)小葫芦开始长得多好呀,之后都落了多可惜呀!种葫芦的人会怎样想?(怨自己不听劝告不治虫子。)以后再种葫芦怎样办呢?(明白叶子和果实的关系,既要葫芦又要叶子。)这篇课文告诉我们什么?(事与事之间是有联系的,看问题不要看一方面、要全面。)读全文小结:透过课文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叶子和果实是有关系的。生活中事与事之间有联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有联系。三、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板书设计第三节一、读生字卡片葫芦慢慢治邻居变黄自言自语二、找出哪些字能够用学过的方法来记忆。芦加部首方法。“户”加一个“草字头”念l*组词:葫芦居加部首方法。“古”加一个“尸字头”念j&组词:邻居葫形声字记忆法。草字头形旁表义,胡声旁表音。组词:葫芦治换部首方法。“抬”提手旁,换成三点水念zh。组词:不用治言部首字组词:自言自语三、找出易错难写的字邻左右结构,右耳刀旁。左边容易写“今”。要与岭、领加以区分。组词:邻居慢左右结构,竖心旁。右中象“四”不是四。组词:慢慢变又字底。注意中间两个点的写法。组词:变黄四、课后作业1.造句每一天我每一天坚持锻炼身体。可爱图上画的小葫芦真可爱。2、填上适宜的词语。()小花自言自语地()()葫芦藤一个一个都()()小葫芦慢慢地()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十):教学目标:一、教养目标: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2、理解课文资料,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发展目标:培养观察、思维、口头表达潜力和朗读潜力。三、教育目标:明白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看问题要全面,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2、了解课文内在的含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课时: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边看第一幅图边讲)从前有个人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长满绿叶,开出雪白的小花,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这个人天天都去看几次,但是最后一个葫芦也没结。这是怎样回事呢?板书课题,导入新课。二、看图读课文。说说这课书讲的是什么事。三、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应注意的读音。2、记忆字形。葫:上边是草字头,下边是“湖”字去掉三点水。组成“葫芦”。挂:提手旁加双“土”。组成“挂着”。些:横部,左上容易错,不能丢掉竖。组成“一些、有些”,表示不定的数量。盯:左边是眼目旁,右边是“丁”,指不错眼珠地看。居:上边是尸字头,下边是“古”,组成“邻居、居住”。四、巩固练习。1、读生字词卡片。2、读课文。3、读二类字并组词。第二课时一、边看插图,边读课文。这课书有几段:(四段)看看每段都讲的是什么?二、看图理解课文资料。1、学习第一段。(1)看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他的样貌是怎样的?(看葫芦,很高兴、很得意)(2)读第一段,这个人种的葫芦怎样样?“细长”说出了葫芦的形状,“长满”说明什么?(长得好,枝叶茂盛)说说小葫芦长成的过程。(长叶、开花、结葫芦)这个人对小葫芦的态度怎样?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喜爱,每一天看好几次)这个人当时想什么?(快长大)2、自学第二段。注意这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蚜虫:植物上的害虫。“一些”说明蚜虫还不多。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3、小组讨论第三段。(1)那个人听了邻居说的话以后,“感到很奇怪”,“奇怪”是什么意思?(纳闷,不理解、不明白)(2)那个人“奇怪”的是什么?(还用治虫?我要的是葫芦。)(3)“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叶子上的虫不用治。)(4)那个人的话说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因为叶子能够帮忙植物输送养料,进行光合作用,植物才长得好。叶子都掉了,植物就没法生长了,也就不能结葫芦了。)4、学习第四段。(1)看第四幅图,这个人这时的样貌是怎样的?(垂头丧气,后悔极了)(2)读课文,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多、黄、落)三、巩固练习。看图读课文。第三课时一、总结课文资料。1、读课文。2、看看图上的这个人的表情有什么不同?得意盼望满不在乎垂头丧气3、你从哪儿看出这个人喜爱这棵葫芦?(每一天看、盼长大)4、这个人得到葫芦了吗?为什么?(他的眼睛只盯着葫芦,有了虫子也不治。虫子吃叶子,影响了植物生长,所以没得到葫芦。)5、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1)植物的叶子直接影响果实的生长,叶子掉了,就不能结葫芦了。(2)要听别人劝告。这个人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早点治蚜虫,葫芦就能够保住。由于他不听人的劝告,所以才使自己的想法落空。二、巩固练习。1、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喜悦之情。第二段读出急切盼望小葫芦快长大的情绪。第三段邻居的话读出诚恳,这个人的话读出奇怪、不解、满不在乎的口气。第四段读出失望、后悔的语气。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板书设计:7、我要的是葫芦(可爱)葫芦蚜虫叶花(黄落)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十一):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葫、芦、藤、哇、盯、邻”。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叹句的语气。3、学写“挂、哇、每、慢”这四个字。教学重点: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资料。学习课文的第一节和最后一节。教学难点:体会感叹句的语气。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出示图画-葫芦,这是什么?葫芦能够入药,能治病。2、这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芦: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想一想怎

    注意事项

    本文(我要的是葫芦教学设计12则)为本站会员()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