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苏洵为什么不经商

    • 资源ID:11345464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苏洵为什么不经商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苏洵为什么不经商 苏洵、苏轼、苏辙,爷儿仨都是 文坛大腕,并称“ 三苏” ,但是苏洵的成 就离两个儿子可就差远了。 中国论文网 /5/view-4547305.htm 后人读苏洵文章,什么太玄论 ,什么洪范论 ,猛一看,气度宽广, 好像胸怀天下似的,细一瞧,那些气度 都是硬挤出来的。不像苏轼的文章,行 云流水,进退自如,纯粹出于自然。 苏洵本来就是个没有气度的人。 换句话说,他格局太小,不能容人。他 早期的政论鼓吹变法,狠批守旧派,后 来进京求官,遭到王安石奚落,立即恨 上了王安石,事事跟王安石反着来。见 王安石也鼓吹变法,他就从鼓吹变法变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成反对变法,并让两个儿子跟王安石绝 交。后来王安石的老母亲在开封病逝, 京城名人都去拜祭,只有苏洵不去,还 写了篇辨奸论到处散发,把王安石 骂了个狗血淋头,说他吃的是猪食和狗 粮,长了一张囚犯的脸,注定不会有好 下场。 一个没有气度的人,为什么非要 在文章里装着有气度的呢?因为苏洵想 用这些有气度的文章做敲门砖,敲开官 场的大门。 苏洵是四川人,祖上三代都是农 民。农民最大的兴趣是土地,几乎每个 农民都想让自家的田地不断增多,好从 佃户变成自耕农,再从自耕农变成小地 主,从小地主变成大地主。然而苏洵的 父亲和祖父似乎对土地的兴趣并不大。 北宋初年,蜀国被宋军攻破,高 官显贵被宋军俘虏,他们的土地被低价 出售,稍有积蓄的农民都争相买进,唯 独苏洵的祖父苏杲无动于衷。邻居劝他 买田做地主,他说:“ 当地主有什么神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气?要当就当官!” 可惜他是个文盲, 当不了官,只能把自己的儿子苏序送进 私塾。 苏序就是苏洵的父亲,此人在私 塾里读了几年书,学会了写诗,一生写 下几千首诗,堪称北宋最多产的诗人。 可惜他写的诗作质量太差,连乾隆都不 如,只能算作顺口溜。在北宋初年,一 个不会写诗的人不太可能通过科举考试, 所以苏序也没当上官。 苏序生了三个儿子,把他们全部 送进私塾读书,盼望其中能有一个儿子 通过科考、混上官职。他的愿望没有落 空,二儿子苏涣很顺利地考中了举人, 然后又考中了进士,去陕西宝鸡当了县 政府办公室主任(主簿) 。 苏家在四川眉山是大族,苏涣则 是从这个大族里走出的第一个官员,他 给家族带来了荣耀,也给苏洵造成了刺 激。苏洵管苏涣叫哥哥,眼见哥哥成了 老爷,而自己还是白丁一个,他暗暗下 定决心,不当上官誓不为人。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也不知道是因为成绩太差,还是 因为运气太差,苏洵从十几岁起就开始 参加科举考试,一直考到年过半百,始 终没有考中进士。 三字经拿苏洵给 小朋友励志,说他原先是个文盲,年近 三十才发奋读书,最后终于一举成名, 那都是瞎扯。实际上苏洵不到六岁就被 望子成官心切的父亲送进私塾读书,三 十岁前已经参加过很多次科举考试,直 到去世前也没有考中进士。 按照北宋选官制度,做官有五种 途径:一是考上进士,二是通过恩荫, 三是花钱买官,四是从小吏做起,五是 参军立功。苏洵考不上进士,他父亲和 祖父都不是官,没办法靠恩荫混上乌纱 帽,想花钱买官又没有钱,所以他选择 参军立功这条道路。 他是文士,打仗是不会的,只能 去部队里当幕僚。而当幕僚又需要有一 定名气,不然将军们不可能让他代写奏 章和文书。于是苏洵从三十岁起开始发 奋写书,既写变法改革的政论,也写扩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土封疆的兵法。他模仿孟子的文风,力 图把文章写得大气、辛辣,并在书里把 自己描述成一个足智多谋、神勇无敌、 胸怀天下、报国无门的世外高人。他自 己出钱把这些书刻印出来,通过二哥苏 涣送给朝中大佬,希望能打动某个高官, 使自己得以去军中当幕僚,或者直接被 破格提拔为官员。 四十岁之前,他一直这样写书、 送书、求见高官,他失败了。 五十岁之前,他仍然这样写书、 送书、求见高官,还是失败了。 他认为自己之所以失败是因为缺 乏人脉,所以一直想法设法结交官员。 他把女儿嫁给一个无赖(后来女儿在婆 家被虐待致死) ,只因为那个无赖的父 亲是个进士。他做主让儿子苏轼娶了一 个不爱的女孩(这个女孩在二十多岁就 去世了) ,只因为那个女孩的父亲是个 举人。他求见老家的知县,求见成都的 知州,求见韩琦、文彦博等朝中大佬。 他一边痛骂变法派王安石,一边却去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交同样支持变法的韩氏兄弟,只因为韩 家世代为官,树大根深,可以帮他一把。 最后还是欧阳修帮了他一把。 欧阳修鄙夷苏洵的人品,不看苏 洵的书信,说自己没有时间,并规劝苏 洵不要挟私求名。但苏洵像最有毅力的 推销员一样继续去敲欧阳修的门,猛拍 欧阳马屁,夸他是继孔子、孟子和韩愈 之后的第四位大师,整个大宋无人能比。 后来欧阳修看在门生苏轼的面子上,保 举他去太常寺编撰礼书,那是北宋前期 未入流小官所做的工作。 当官以后没几年,苏洵就去世了, 朝廷拨给苏轼和苏辙一笔安葬费,让他 们回老家埋葬父亲。苏轼却说:“能不 能把这些安葬费换成一个官职赠给亡父, 好安慰他的在天之灵呢?”说明他非常 了解父亲一生当中对官职的渴望。 从今人角度看,苏洵度过了非常 不划算的一生,同时也度过了非常不负 责任的一生。他出身农民家庭,但却从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来不去田里劳作。他虽有三个儿子(大 儿子死得早) ,却把养家糊口的重担交 给了妻子。他没有立过战功,也没有干 过民政,他没有给人民造过福,好像也 从来没有想过要为人民造福。他活着只 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做官。 苏洵的故乡眉山纺织业发达,商 业繁荣,他妻子程氏独自一人挑起养家 的重任,并且还要负担起丈夫到处求官 的路费,其经济来源主要就是靠从事纺 织品贸易。苏轼回忆说:“我家最贫穷 的时候,先母卖掉了嫁妆,带着孩子去 县城租房定居,用五年时间贩卖织物, 赚了很多很多钱。 ”其实这些工作本来应 该是苏洵来做的,可他没有做,也不屑 做,因为在他眼里,只有当官才是光荣 的,经商和务农都很低贱。 我不认为苏洵是个特例,在人治 代替法治、权力大于一切的古代中国, 做官确实比从事任何行业都要划算。而 经商则有太多风险,即使赚的钱再多, 也能被一个小小的芝麻绿豆官儿踩在脚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底下。所以在宋朝以及其他朝代,商人 赚了钱首先想到的不是去扩大再生产, 而是怎样买到一官半职,用官位来保卫 自己的财富,这就是中国为什么不可能 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因。 即使在现代中国,上述风气仍然 存在。大学生毕了业,考公务员的积极 性远远超过创业的兴趣。商人赚了钱, 一定要当人大代表或者政协委员。归根 结底,还是因为官职在中国大陆仍然是 剥削别人和奴役别人的有效工具,而不 是服务大众的有效工具。只要这个现象 不彻底改变,中国就永远不可能发展出 真正的自由市场,而只能走向官僚资本 主义。

    注意事项

    本文(苏洵为什么不经商)为本站会员(月****)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