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09-10-1-a毛特色理论试题

    • 资源ID:11361578       资源大小:59.5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09-10-1-a毛特色理论试题

    2009-2010 学年第 1 学期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试题(卷)A 课程代码 BB106011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长 100 分钟 姓名 序号 学号 教学班号 专业 年级 班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合计 满 分 20 10 10 10 35 15 100 得 分 阅卷人 考生须知:1.必须准确填写姓名、序号、学号等内容,否则扣分。2.必须在规定位置答题, 否则答题无效。3.试卷上不准做任何标记。考试期间,试卷不准拆开,否则按作弊处理。 一、单项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多项选择题答题卡(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三、判断题答题卡(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 2 个小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长征:献给世界的壮丽史诗 美国时代生活出版公司出版人类 1000 年一书中将中国的火药发明、成吉思汗帝国和长征 列为 100 件重要事件中。将长征列入,他们当然不是从中国共产党党史和中国红色武装的军史角 度来看待长征的。但它表明他们肯定了长征的影响。 我们在回首长征的时候,应该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去探寻中国历史上这一重要事件。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罕见的不畏艰难险阻、不畏牺牲、传播理想的远征,是信念不朽的象征, 它虽然过去了多年,但依旧被世人追寻不已。曾任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的布热津斯基于 1981 年 秋天宣布,他要来中国进行一次“沿着长征路线”的跋涉。他带着他的全家走上了 1934 年中国工 农红军走过的路。当这位西方政治家走到大渡河渡口的悬崖边时,他被这条湍急的河流和两岸险 峻的崖壁震惊了,他被 3 万多中国工农红军在十几万国民党军的追堵中渡过这条大河的壮举震惊 了。他后来说:“对崭露头角的新中国而言,长征的意义绝不只是一部无可匹敌的英雄主义史诗, 得分 得 分 得分 得 分 得分 得 分 得分 得 分 2 它的意义要深刻得多。它是国家统一精神的提示,它也是克服落后东西的必要因素。”发生在 20 世纪 30 年代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是中国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重要事件 之一,是中国献给世界的一部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长征突破了国度、阶级和政治界 限,成为中国人民的精神丰碑和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象征,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价值 取向。历史可以过去,但精神光照千秋。无论是哪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无论持有何种意识形态,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给予人类的精神财富是走向理想所必需的永不磨灭的精神。 长征精神就是把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 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同人民生死相 依的精神,有了这种精神,就会知道生命为什么历经苦难与艰险依然能够拥有快乐和自信,就会 知道当一个人把个人的命运和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时,天地将会那么广阔,生命将会何等光荣。 长征永载人类史册!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 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89-292 页)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长征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在材料中用横线标出)(2 分) (2)当代大学生应怎样领悟长征精神? (3 分) 2.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 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统一是历史的主流,是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历史上虽然有过分裂时期, 但分裂时间较短。历史证明,则兴统,分则衰。凡在统一问题上有所作为的人,都得到历史的承 认,出卖国家利益、制造分裂的人,历来被人民所唾弃。 统一有着坚实的基础,它是各民族、各地区之间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加强并相互促进发展的 结果。统一,推动了国家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各民族、各地区的交流,社会生产力 得到进一步提高。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证明,统一是发展的重要条件。 历史表明,我国各族人民都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都心向祖国,愿意亲和共处。无论在 什么情况下都不愿意从祖国大家庭中分裂出去。实现和维护国家统一是人心所向,民意所在,是 不可阻挡的历史大趋势,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的光荣传统。维护统一,反对分裂,是中华民 族世世代代极为珍视的价值观、民族魂,完成祖国统一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为 了实现祖国统一大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构想,在中国大陆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港、澳、 台保持原有资本主义刲度长期不变。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这一 构想既体现了坚持祖国统一、为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性,也体现了照顾历史实际和现实可能的灵 活性。 山 东 农 业 大 学 课 程 考 试 专 用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 3 页 共 7 页 (摘自魏晓文、杨慧民: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教学案例 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 289-292 页) 根据上述材料请回答: (1)简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背景(3 分) (2)实现祖国统一的基础和前提是什么?(2 分)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7 分,共 35 分) 1简述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 化 的 科 学 内 涵 及 其 重 要 意 义 ? 2. 怎样全面、准确地把握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得分 得 分 4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 4.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山 东 农 业 大 学 课 程 考 试 专 用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 5 页 共 7 页 六、论述题: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得分 得 分 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 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答题卡内。) 1.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旧民主主义革命,根本的标志是 A 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还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 B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范畴还是世界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 C 革命的领导者是无产阶级还是资产阶级 D 革命的前途是建立资本主义制度还是经过新民主主义逐渐过渡到社会主义 2.最早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是毛泽东的 A 中国社会各阶级分析 B 新民主主义论 C 论新阶段 D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3.就全党来讲,对把马克思主义应用到中国实际中去这个问题形成统一认识是在 A 中共十二大以后 B 中共十七大以后 C 延安整风以后 D 遵义会议以后 4.邓小平正式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命题是在 A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 中共十二大 C 中共十三大 D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5.“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是在( )提出的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五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三大 6.邓小平抓住( )根本问题,并作了系统回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7.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其本质是 A 执政为民 B 坚持与时俱进 C 坚持党的先进性 D 发展生产力 8.“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的回答了 A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B 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 C 什么是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 D 什么是社会和谐,怎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9( )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A 可持续发展 B 以人为本 C 全面发展 D 协调发展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 A 理论联系实际 B 实事求是 C 理论创新 D 一切从实际出发 11.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重新确立是在党的 A 十四大 B 十二大 C 十三大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12.我国改革的性质是 A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根本改变 B 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革命 C 经济制度的变革与政治制度的坚持 D 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13.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在党的( )会 议上确定的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4.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 A 效率 B 兼顾效率与公平 C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D公平 15.人民行使权力的最高机关是 A 国务院 B 最高人民检察院 C 最高人民法院 D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是 A 保障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事务的权利 B 高度自治繁荣稳定 C 民族平等,共同繁荣 D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 山 东 农 业 大 学 课 程 考 试 专 用 注:考试期间试卷不允许拆开。 第 7 页 共 7 页 17. 自 1996 年福建省与宁夏回族自治区建立对口扶贫协作关系以来,闽宁之间实现了从政府援助 到社会帮扶,再到产业及人才技术的交流合作等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协作。闽宁协作的主 要目的在于 A 建立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B 消除各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隔阂 C 解决东西部教育科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D 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和共同繁荣 18.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 A 坚持独立自主 B 反对霸权主义 C 维护世界和平 D 促进共同发展 19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精髓的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A 马克思主义 B 集体主义 C 社会主义 D 爱国主义 2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推进社会建设的重点是 A 改善民生 B 增加城乡人民收入 C 扩大公共服务 D 扩大就业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 或两个以上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选项前的字母填在答题卡内,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科学发展观 2.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表明 A 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B 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 C 世界已经成为一个和平与平等的大家庭 D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平等发展的机会 3.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问题上,邓小平强调 A 改革也是一场革命 B 改革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变革 C 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 D 改革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4.任何一种社会制度存在下去都需要发展生产力,但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方式和 目的却不相同,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生产力具有的特点是 A 是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基础上发展生产力的 B 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生产力的 C 为了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 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5.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是 A 生产力总体水平落后 B 商品经济不发达 C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不完善 D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健全、不成熟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用对错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内) 1.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走的是一条城市包围农村、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贯穿于这个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与“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说法显然是矛盾的 5.2000 年 12 月,在经过长达 15 年的谈判后,我国正式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国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 2020 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 7.党风问题和反腐败问题是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8.两制并存、高度自治,这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核心 9.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力量 10.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注意事项

    本文(09-10-1-a毛特色理论试题)为本站会员(341****677)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