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2011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综合测验题库(附答案)

    • 资源ID:11381125       资源大小:85KB        全文页数:3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1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综合测验题库(附答案)

    大学语文 综合测验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中孟子先批评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不当,然后再提出实行王 道的具体措施使用的手法是( ) 。 A.象征法 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 2.五代史伶官传序中先赞庄宗成功时意气之“壮” ,再叹其失败时形势之“衰” ,这里 使用的写作手法是( ) 。 A.烘托铺垫 B.托物言志 C.先抑后扬 D.先扬后抑 3.蔡元培先生在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中提出“抱定宗旨” ,其宗旨是指( ) 。 A.研究高深学问 B.教育青年志士 C.研究西方学问 D.做官致富 4.论毅力一文中,引孔子的话说:“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 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这里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和类比 B.演绎和类比 C.归纳和演绎 D.类比和对比 5.寡人之于国也中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 ) 。 A.统治者把“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 B.梁惠王的治国方法与邻国没有什么区别 C.梁惠王的治国方法 D.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 6.秋水中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得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 这种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7.“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出自( ) 。 A.秋水 2 B.寡人之于国也 C.五代史伶官传序 D.论毅力 8.秋水开头有一段河伯和海景的描写,其主要作用是( ) 。 A.赞美河海的雄伟壮观 B.表现作者的宽广胸怀 C.增强行文说理的磅礴气势 D.暗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9.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中心论点是( ) 。 A.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B.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C.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D.满招损,谦得益 10.从整体上看, 五代史伶官传序的主要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1.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用庄宗得失天下、先盛后衰来证明论点属于(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12.论毅力一文中列举了五种人的五种结果,其目的在于( ) 。 A.比较不同层次的人生态度 B.阐明有无毅力的重要意义 C.显示毅力大小结果的差异 D.突出只有毅力至强方能事业成功 13.论毅力的核心观点是( ) 。 A.人生历程大抵逆境居十六七 B.小逆之后必有小顺 C.人生历程顺境亦居十三四 D.只有毅力至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 14.论毅力中自始至终贯穿全文的说理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正反对举 C.层递 3 D.演绎 15.在蔡元培担任北京大学校长之前,学生们大多数就读( ) 。 A.文科 B.理科 C.法科 D.医科 16.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明确提出大学性质是( ) 。 A.为做官提供方便 B.研究高深学问 C.有利于学生得到毕业文凭 D.为发财提供方便 17.蔡元培教育当时北大的青年学生不要( ) 。 A.以诚相待 B.敬礼有加 C.不敬师友 D.互相亲爱 18.容忍与自由中陈独秀的例子证明的观点是( )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年龄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批判“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的观点 19.容忍与自由的中心论点是( ) 。 A.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B.勿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 C.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 D.容忍比自由更重要 20.容忍与自由中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证明观点的方法属于( ) 。 A.例证法 B.类比法 C.对比法 D.演绎法 21.容忍与自由中“人类的习惯是喜同而恶异的”来证明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观点属于 ( ) 。 A.类比法 B.概括法 C.例证法 D.演绎法 4 22.咬文嚼字的作者认为:字的难处在于( ) 。 A.感情的起伏不定 B.所述事物的千变万化 C.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古今字的意义不同 23.下列咬文嚼字的文句中,概括了全文中心论点的是( ) 。 A.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 B.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C.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D.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 24.咬文嚼字运用“推敲”典故所说明的是( ) 。 A.更改一两个字是要文字顺畅些或是漂亮些 B.在文字上推敲,骨子里实在是在思想感情上“推敲” C.“敲”比“推”更与全诗调和些 D.韩愈的修改确实很妥当 25.吃饭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说明的观点是( ) 。 A.吃饭有很多功用 B.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附属品 C.表达了作者“和而不同”的社会理想 D.嘲讽吃菜者的自讨苦吃 26.作者写吃饭这篇文章的最主要目的是( ) 。 A.表明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 B.说明可口好吃的菜还是值得赞美的 C.表达吃饭有时很像结婚,名义上是最主要的东西 D.发表他对人生、社会诸种现象和问题的看法 27.吃饭中,作者展开联想的主要途径是( ) 。 A.时间统一性联想 B.地点统一性联想 C.相似性联想 D.对比性联想 28.如何避免愚蠢的见识中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 A.归纳法 B.演绎法 C.类比法 D.对比法 29.在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第三次“弹铗而歌”的原因是( ) 。 5 A.长铗归来乎!食无鱼 B.长铗归来乎!无以为家 C.长铗归来乎!出无车 D.长铗归来乎!食无肉 30.在冯谖客孟尝君这篇文章中,凿成“三窟”的最主要人物是( ) 。 A.冯谖 B.孟尝君 C.齐王 D.梁王 31.在垓下之围中,表现了项羽勇猛无比的英姿的场面是( ) 。 A.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 B.无路可逃时冲冠发怒 C.愧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乌江 D.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 32.在垓下之围中, “虞兮虞兮”的悲歌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 A.自刎乌江 B.决战楚汉 C.东城快战 D.霸王别姬 33.在垓下之围中, “瞋目而叱” 是下面哪一个场景的典型情节( ) 。 A.东城快战 B.决战楚汉 C.自刎乌江 D.霸王别姬 34.在张中丞传后叙中,当南霁云抽刀断指时,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 ,对刻画 南霁云的形象来说,这里所运用的表现方法是( ) 。 A.正面描写 B.侧面描写 C.心理描写 D.行为描写 35.种树郭橐驼传中,郭橐驼种树的根本经验是( ) 。 A.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 B.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 C.吾不害其长而已 D.不抑耗其实 36.种树郭橐驼传中采用了大量的对比,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A.以郭橐驼善于种树与他植者不善种树进行对比 6 B.郭橐驼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而他植者却使“木之性日以离” C.郭橐驼种树 “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 ,而他植者“根拳而土易” D.他植者“爱之太殷,忧之太勤 ”与“长人者好烦其令” 37.下列关于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有( ) 。 A.揭开了我国古代战争史上由车战转变为 “骑射”的重要一页 B.体现了古代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C.是古代思想文化方面的一场改革 D.改变了人们的穿衣打扮 38.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主要人物描写方法是( ) 。 A.行动描写 B.语言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39.在前赤壁赋中,作者最后肯定的是( ) 。 A.积极乐观的人生观 B.消积避世的人生观 C.纵情山水的人生观 D.随遇而安的人生观 40.在先妣事略中作者写到了( ) 。 A.母亲生前的众多重大事情 B.当时社会的动乱 C.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 D.父亲对母亲的关爱 41.先妣事略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 ) 。 A.语言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细节描写 42.下列作品中,属于人物传记的是( ) 。 A.归有光先妣事略 B.侯方域马伶传 C.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 D.韩愈张中丞传后叙 43.马伶传一文的关键情节是( ) 。 A.马伶与李伶的第一次技艺较量 B.马伶与李伶的第二次技艺较量 C.马伶偷以当朝宰相顾秉谦为师 D.华林部夜访马伶相与罗拜而去 7 44.在西湖七月半中,最能表现作者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的一句话是( ) 。 A.装假醉,唱无腔曲 B.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 C.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D.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45.散文秋夜最主要的艺术特点是运用了( ) 。 A.夸张手法抒情 B.比喻手法抒情 C.象征手法抒情 D.借代手法抒情 46.散文诗秋夜中,天空象征着( ) 。 A.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B.具有坚韧战斗精神的斗士 C.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 D.黑暗暴虐势力 47.散文诗秋夜中,象征“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的是( ) 。 A.枣树 B.天空 C.小青虫 D.小粉红花 48.在香市一文中,重兴香市冷落的主要原因是( ) 。 A.因“破除迷信” ,香市地盘被侵占 B.打拳头卖膏药,武术表演不精彩 C.商人不太热心,市场商品不丰富 D.农村破产,香市主角农民来得少 49.香市中,今昔香市主角的转移指的是( ) 。 A.从江湖班变为“南洋武术班 ” B.从“南洋武术班”变为江湖班 C.从小商人变为农民 D.从农民变为小商人 50.在香市中,往昔香市的主角是( ) 。 A.农民 B.官吏 C.工人 D.小商人 8 51.在爱尔克的灯光中,文中出现的“灯光”共有( ) 。 A.一种 B.二种 C.三种 D.四种 52.纪念傅雷中,因为作者认为黄宾虹晚年的画越来越像个墨猪而引起了傅雷的( ) 。 A.第一怒 B.第二怒 C.第三怒 D.第四怒 53.根据纪念傅雷这篇文章,下面有关傅雷“怒”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一怒”是在昆明“不知怎么一回事 ”和滕固吵翻了,竟一怒之下回上海去了 B.“一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C.“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D.“最后一怒”导致轻生 54.哭小弟中作者抄录了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这在全文中属于( ) 。 A.事件描写 B.行为描写 C.直接描写 D.侧面描写 55.哭小弟中“是好党员,是好干部,斗志未酬,洒泪岂只为家痛;能娴科技,能娴艺 文,全才罕遇,招魂也难再归来”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 。 A.排比、对偶 B.对偶、反诘 C.反诘、排比 D.对比、反诘 56.都江堰中“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都江堰) 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 ” 这句话所用的手法是( ) 。 A.对比 B.夸张 C.层递 D.排比 57.都江堰:“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 ”“金杖玉玺” 指代的是( ) 。 A.发动战争 B.兴修长城 9 C.积累财富 D.追逐权位 58.我与地坛中描写古园中“那些谁也改变不了”的落日余辉,象征( ) 。 A.“我”倔强心魄 B.我对这种幽静生活的喜爱和深深的眷恋 C.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思念 D.象征多种体验,多种心情 59.蒹葭选自诗经中的( ) 。 A.魏风 B.秦风 C.小雅 D.大雅 60.蒹葭中的“溯洄从之” 、 “溯游从之” ,属于( ) 。 A.借典故抒情 B.借景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事抒情 61.有关汉乐府诗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汉乐府”即汉代的乐府诗 B.汉乐府表现出现实主义传统 C.汉乐府以四言为主 D.是一种具有口语化特色的新题诗 62.饮酒的作者是( ) 。 A.王维 B.陶渊明 C.谢灵运 D.李白 63.饮酒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的抒情方式是( ) 。 A.借比喻抒情 B.借典故抒情 C.直抒胸臆 D.借景抒情 64.行路难中用行为细节来抒情的典型诗句是( ) 。 A.将登太行雪满山 B.停怀投箸不能食 10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直挂云帆济沧海 65.李白行路难中运用典故抒情的诗句式( ) 。 A.金樽清酒斗十千 B.拔剑四顾心茫然 C.闲来垂钓碧溪上 D.将登太行雪满山 66.其诗被后人称为“诗史”的是( ) 。 A.杜甫 B.辛弃疾 C.李白 D.王安石 67.秋兴八首 (其一)中“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这两句诗属于( ) 。 A.直接抒情 B.自然天成 C.移情于景 D.融情于景 68.秋兴八首象征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的是( ) 。 A.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B.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C.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D.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69.下面关于秋兴八首 (其一)错误的是( ) 。 A.该诗用了融情于景、移情于景的手法 B.该诗用了对偶的手法 C.该诗用了语意双关的手法 D.该诗议论、抒情融为一体 70.长恨歌的作者是( )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柳宗元 71.下列有关白居易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他关心朝政 B.他倡导过新乐府运动 C.他写过不少讽谕诗 D.晚年自号六一居士 11 72.鹧鹄天中用了借比喻抒情的一句是( ) 。 A.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晞 D.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73.鹧鹄天中用来比喻人生短暂的是( ) 。 A.半死梧桐 B.鸳鸯失伴 C.清霜后 D.原上草,露初晞 74.声声慢 (寻寻觅觅)这首词的作者是( ) 。 A.李煜 B.柳永 C.李清照 D.辛弃疾 75.下列有关李清照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是一位卓越的女词人 B.早期词作内容狭窄 C.晚期词风清丽婉转 D.著有漱玉词 76.声声慢 (寻寻觅觅)中“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所用的抒情方式是( ) 。 A.移情于景 B.借事抒情 C.借举止抒情 D.借比喻抒情 77.下列有关辛弃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才兼文武 B.想依靠南宋实现恢复中原的壮志 C.词风以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为主 D.长期受到主和派的排斥打击 78.摸鱼儿中“休去倚危栏”的抒情方式是( ) 。 A.借事抒情 B.直接抒情 C.借比喻抒情 D.借举止抒情 12 79.辛弃疾摸鱼儿的下片主要使用的抒情方式是( ) 。 A.借象征抒情 B.借典故抒情 C.借景抒情 D.直接抒情 80.辛弃疾摸鱼儿词的风格是( ) 。 A.缠绵悱恻 B.豪放悲壮 C.委婉沉郁 D.清丽明快 81.一句话这首诗选自( ) 。 A.死水 B.望舒草 C.新月 D.红烛 82.一句话中大量运用了隐喻象征手法,其中“霹雳”象征( ) 。 A.隐藏的火种 B.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 C.民众的革命 D.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 83.再别康桥中“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一句用的抒情方法是( ) 。 A.融情于景 B.移情于景 C.借比喻抒情 D.借象征抒情 84.再别康桥中“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的抒情方法是( ) 。 A.借事抒情 B.移情于景 C.借比喻抒情 D.借象征抒情 85.雨巷这首诗中最富象征意味的是( ) 。 A.撑着油纸伞 B.丁香姑娘 C.雨的哀曲 D.颓圮的篱墙 86.雨巷这首诗的主要抒情方式是( ) 。 A.借景抒情 B.直抒胸臆 13 C.借举止抒情 D.借象征抒情 87.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最能表现为祖国而献身的诗句是( ) 。 A.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 B.是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 C.是“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 D.去取得你的富饶、你的荣光、你的自由 88.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第一节中营造了一意象群,这些意象表现出陈旧、颓败、贫 瘠、阻滞的整体色彩,下面不属于这个意象群的有( ) 。 A.破旧的老水车 B.失修的路基 C.熏黑的矿灯 D.雪白的起跑线 89.中国古典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是( ) 。 A.水浒传 B.聊斋志异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90.有关婴宁小说的线索说法错误的是( ) 。 A.小说的表层线索是王生遇美女、寻美女、娶美女 B.小说的线索分为深层和表层两条来展开 C.小说的深层线索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 D.小说以王生寻娶美女单线展开 91.婴宁中的婴宁主要性格特征是( ) 。 A.扭捏作态 B.自然天性 C.喜恶作剧 D.喜发脾气 92.下面有关婴宁的个性说法错误的是( ) 。 A.爱笑 B.痴憨 C.深谙世事 D.不解人情 93.小说婴宁中“无时无地的笑” 、 “千姿百媚的笑”的人是( ) 。 A.王生 B.鬼母 C.婴宁 D.王母 14 94.婴宁中外在情节和内在意理的策划者( ) 。 A.鬼母 B.王子服 C.婴宁 D.吴生 95.当王子服初次遇到婴宁,在她离去之后,王子服是( ) 。 A.欣喜若狂 B.怏怏遂返 C.没有反应 D.紧脚跟随 96.婴宁文中最后一段的“异史氏”是指( ) 。 A.鬼母 B.作者 C.王母 D.王生 97.下面关于曹雪芹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性放达,能诗善画 B.身处“康乾盛世” C.是清代伟大浪漫主义作家 D.创作了石头记 98.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的是( ) 。 A.红楼梦 B.聊斋志异 C.三国演义 D.西游记 99.宝黛吵架与红楼梦其他章节的最大差别是( ) 。 A.以行为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 B.以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情节 C.采用了直接心理描写方法 D.采用了间接心理描写方法 100.宝黛吵架中宝玉心中又想着“我不管怎么样都好,只要你随意,我就立刻因你死 了,也是情愿的”这句话属于( ) 。 A.语言描写 B.行为描写 C.间接心理描写 D.直接心理描写 101.宝黛吵架中说出“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是( ) 。 A.林黛玉 15 B.贾宝玉 C.贾母 D.王熙凤 102.宝玉又听见林黛玉说“好姻缘”三个字时,他的表现是( ) 。 A.转身而去 B.手舞足蹈 C.欣喜若狂 D.摔“通灵玉” 103.断魂枪中的王三胜,是一个( ) 。 A.较多体现旧江湖艺人落后面的形象 B.较多体现旧江湖艺人积极面的形象 C.与时代潮流顽固对抗的形象 D.在新的时代潮流冲击下已经觉醒的形象 104.断魂枪中的王三胜与沙子龙相比,性格显得( ) 。 A.没落保守,孤傲执着 B.豪爽乐观,积极进取 C.争强好胜,性情外露 D.老成持重,谦恭礼让 105.孙老者跟王三胜过招的真实原因是( ) 。 A.争强好胜 B.想练练身手 C.闲得无聊 D.想与沙子龙比武 106.哦,香雪中,列车上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最有可能是( ) 。 A.上海人 B.天津人 C.北京人 D.山西人 107.哦,香雪中,在做买卖时,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是( ) 。 A.凤娇 B.秋英 C.香雪 D.春香 108.在金鲤鱼的百裥裙这篇小说中, “金鲤鱼”去世前的最大遗憾可能就是( ) 。 A.没能在临死前见上亲生儿子一面 B.没能在亲生儿子的婚礼上穿上百裥裙 C.没能参加亲生儿子的婚礼 16 D.没能在百裥裙上绣个喜鹊登梅 109.“金鲤鱼”令人心碎的遭遇及其凄惨一生的最深层原因是( ) 。 A.许大太太明定规矩的阻止 B.龚嫂子不动声色的反对 C.周围其他人的质疑 D.当时人们具有的身份意识和等级意识 110.下面关于林海音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生于日本大阪 B.曾就读于北平女子师范学校 C.创办世界日报 D.曾担任报社编辑、副刊主编 111.金鲤鱼的百裥裙这篇小说的叙事中心线索是( ) 。 A.金鲤鱼的一生 B.珊珊的疑问 C.百裥裙 D.振丰的婚礼 112.苦恼这篇小说的主题是( ) 。 A.反映了当时的俄国政治动荡,社会极度不稳定 B.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 C.表现当时人们通过自力更生达到丰衣足食 D.反映沙皇专制统治下上层人物的专横跋扈 113.苦恼中有深化主题和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作用的一组对比是( ) 。 A.青年与军官的对比 B.车夫与青年的对比 C.军官与车夫同行的对比 D.人与马的对比 114.在苦恼中,车夫姚纳的真正苦恼在于( ) 。 A.年老多病 B.儿子死了 C.生活艰难 D.苦恼无处诉说 115.苦恼中平静地听完了车夫姚纳痛苦诉说的对象是( ) 。 A.小母马 B.军官 C.三个青年 D.看门人 17 116.麦琪的礼物的故事结局是( ) 。 A.皆大欢喜的大团圆 B.留下许多未决的悬案 C.出人意料而合情合理的巧合 D.因无悬念而淡然无味 117.小说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语言特色是( ) 。 A.严峻客观 B.幽默诙谐 C.委婉含蓄 D.冷嘲热讽 118.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的创作风格是( ) 。 A.悲凉的辛酸 B.皆大欢喜的喜悦 C.含泪的微笑 D.痛心不止的伤痛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人物属于儒家代表人物的是( ) 。 A.墨子 B.庄子 C.孔子 D.老子 E.孟子 2.下列秋水中的论据,都是用来阐发“宇宙无限,人的认识有限”这一观点的,其中 同时包含类比和对比两种论证方法的是( ) 。 A.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B.吾在天地之间,犹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 C.万川归于大海,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D.中国之在海内,不似稊米之在大仓乎 E.号物之数谓之万,人处一焉 3.“井蛙不可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 束于教也。 ”这句话表明( ) 。 A.人的认识受到时间的限制 B.人的认识受到个人的习俗的限制 C.人的认识受到空间的限制 D.人的认识受到性格的限制 E.人的认识受到所受教育的限制 4.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所阐述的办大学的理念是( ) 。 A.抱定宗旨 18 B.研究学问 C.以德感人 D.敬爱师友 E.砥砺德行 5.容忍与自由一文中主要事实论据包括( ) 。 A.作者年少之时痛骂小说西游记 和封神榜 B.宗教史上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 C.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 ” D.郭沫若改屈原剧本中的台词 E.王若虚改动司马迁史记中的原话 6.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文章中,爱因斯坦认为照亮他的道路,并且不断给他新的勇气去 愉快地正视生活的理想,是( ) 。 A.真 B.善 C.美 D.诚 E.德 7.我的世界观中爱因斯坦认为人们努力追求下列哪些目标是可鄙的( ) 。 A.奢侈 B.勤劳 C.虚荣 D.正直 E.财产 8.议论文的三要素包括( ) 。 A.论点 B.立论 C.驳论 D.论据 E.论证 9.论毅力中,下列有关论证,属于对比论证的有( ) 。 A.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 B.非至强之人,未有能善于其终者 C.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 D.其间风潮之或顺或逆,常相参伍 E.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复一篑,进,吾往也 10.属于钱钟书创作的作品有( ) 。 A.人兽鬼 B.围城 C.写在人生边上 19 D.谈美书简 E.谈艺录 11.吃饭中,下面属于比喻修辞手法的句子有( ) 。 A.吃饭有时很像结婚 B.一碗好菜仿佛一只乐曲 C.舌头拣精拣肥 D.做宰相比为“和羹调鼎” E.治国如烹小鲜 12.在我的世界观这篇演讲词中,爱因斯坦阐述了自己的( ) 。 A.人生理念 B.政治理想 C.宗教感情 D.娱乐方式 E.生活爱好 13.冯谖客孟尝君中冯谖三次而歌的原因是( ) 。 A.食无鱼 B.无家 C.食无肉 D.出无车 E.不能养家 14.在垓下之围这篇文章中,主要描写的三个场面是( ) 。 A.霸王别姬 B.乌江自刎 C.东城快战 D.败走彭城 E.放逐义帝 15.在种树郭橐驼传中,作者用以阐明道理的途径和方法有( ) 。 A.抒情形式 B.描写方式 C.象征手法 D.类比方法 E.对比手法 16.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中赵武灵王改革成功的途径有( ) 。 A.抓住关键 B.重点击破 C.耐心说服 D.以理服人 E.强令推行 17.下列有关前赤壁赋中的主、客对话,说法正确的有( ) 。 20 A.文中的主客对话,实则代表了作者思想中两个不同侧面的矛盾斗争 B.作者把政治失意的苦闷通过“客”来宣泄 C.作者把乐观旷达的情怀通过“主”来表现 D.“主”终于说服“客” E.“客”终于说服“主” 18.前赤壁赋中借以抒情、说理的景物有( ) 。 A.明月 B.白露 C.清风 D.江水 E.太阳 19.在先妣事略中作者( ) 。 A.悲伤母亲短暂而艰辛的一生 B.歌颂母亲朴实而崇高的品德 C.主要写了母亲对我的关心 D.主要写了母亲对姐姐的关心 E.歌颂了母亲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 20.在先妣事略中可以看出,母亲的性格是( ) 。 A.勤劳 B.俭朴 C.待人厚道 D.严以教子 E.高枕无忧 21.马伶传中马伶的经验说明( ) 。 A.文艺创作要获得成功,必须了解和热爱生活,到生活中去学习 B.作者对阉党的痛恨 C.作者是明末的遗老 D.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就必须有吃苦耐劳、潜心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 E.讽刺当朝的权贵 22.西湖七月半的写作特点有( ) 。 A.语言生动传神 B.善于运用心理描写 C.笔调轻松随意,富有诙谐意味 D.善于用不同的情景作对比 E.采用了倒叙的方法 23.爱尔克的灯光三种灯光是( ) 。 21 A.故居内大门亮起的灯光 B.爱尔克的灯光 C.我心灵的灯光 D.家里点的灯光 E.山野里的灯光 24.下列不属于施蛰存短篇小说集的有( ) 。 A.灯下集 B.待旦集 C.上元灯 D.梅雨之夕 E.小珍集 25.在我与地坛中,作者表现深挚母爱的方式有( ) 。 A.无声的行动描写 B.借“我”之口进行直接描写 C.借“邻居”之口进行直接描写 D.借“朋友”之口进行直接描写 E.侧面烘托 26.湘夫人这首诗中所用到的抒情方法有( ) 。 A.因情造景 B.借举止抒情 C.融情入景 D.移情于景 E.直接抒情 27.陌上桑中罗敷的形象是( ) 。 A.美丽 B.坚贞 C.聪明 D.炫耀 E.虚荣 28.下面有关李白诗歌所表现的内容主要有( ) 。 A.对当时社会腐朽势力的猛烈抨击 B.对处境困厄的愤激抗争 C.对美好理想的执著追求 D.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情讴歌 E.对田园生活的十分向往 29.李白行路难抒写情怀的艺术表现手法是( ) 。 A.细节描写 B.比兴 C.用典 D.夸张 22 E.排比 30.“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中用到的典故是( ) 。 A.吕尚遇到周文王 B.吴起被楚王重用 C.管仲遇到齐桓公 D.百里奚被秦王重用 E.伊尹被商汤所用 31.下面鹧鹄天中的句子用了反诘修辞的有( ) 。 A.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 B.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鸳鸯失伴飞 C.原上草,露初晞 D.旧栖新垅两依依 E.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 32.李清照声声慢词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蕴含的情怀主要有( ) 。 A.故国故园之思 B.家破人亡之痛 C.对亲友音讯的盼望 D.对往昔伉俪相得的追怀 E.羁旅行役之苦 33.声声慢 (寻寻觅觅)这首词中属于移情于景的句子有( ) 。 A.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B.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C.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D.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E.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34.声声慢 (寻寻觅觅)这首词中的呼告句是( ) 。 A.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B.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C.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D.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E.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35.下列诗词通篇采用了比兴手法的是( ) 。 A.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 B.声声慢 C.八声甘州 D.早雁 E.行路难 36.在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这首词中,具有象征意蕴的意象有( ) 。 23 A.几番风雨 B.落红无数 C.天涯芳草 D.脉脉此情 E.春又归去 37.一句话这首诗中反复句的表达作用有( ) 。 A.具有一唱三叹之妙 B.体现了人们所受的苦难 C.表现了当时中国的黑暗 D.强化了全诗高昂自信的激情和格调 E.突出了主题 38.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以赏心悦目的诗性美感著称,其诗性美感主要体现在( ) 。 A.语言朴实直率不用修辞 B.诗歌体式的建筑美、音乐美 C.韵脚时有时无 D.诗情画意的意象美 E.抒情手法的精彩多样 39.下列属于戴望舒诗集的有( ) 。 A.我的记忆 B.红烛 C.雨巷 D.望舒草 E.死水 40.与等待、希望和追求的象征意义相对应的意象是( ) 。 A.独自彷徨 B.丁香姑娘 C.撑着油纸伞 D.默默彳亍 E.颓圮的篱墙 41.聊斋志异在创作中所继承的传统作品主要有( ) 。 A.史记 B.六朝志怪小说 C.三国志 D.唐传奇 E.汉书 42.婴宁这篇小说依据表层叙事线索展开的情节是( ) 。 A.娶美女 B.嫁狐女 C.养狐女 D.寻美女 24 E.遇美女 43.婴宁中描写婴宁先前所居住环境的语句有( ) 。 A.“人烟兴旺”闹市 B.“枝朵探窗”居室 C.“夹道红花”石径 D.“花架满庭”院落 E.“桃杏尤繁”小村 44.宝黛吵架的实质是( ) 。 A.假意试探 B.反复试探 C.相互试探 D.彼此厌恶 E.感情不深 45.宝黛吵架中属于描写林黛玉的句子有( ) 。 A.你心里自然有我,虽有金玉相对之说,你岂是重这邪说不重人 B.你只管你就是了,你好我自然好 C.你要把自己丢开,直管周旋我,是你不叫我近你,竟叫我远了 D.你知也罢,不知也罢,只由我的心,那才是和我近,不和我远 E.你不能为我解烦恼,反来拿这话堵噎我 46.下列断魂枪中的人物行为描写,属于沙子龙的有( ) 。 A.镖局改客栈 B.到土地庙卖艺 C.夜深人静熟悉枪法 D.登门求艺 E.坚持“不传” 47.在哦,香雪这篇小说中,香雪是原始质朴美的化身,她的质朴美主要体现在( ) 。 A.性格执著 B.不畏强权 C.遇事大胆 D.生性胆怯 E.心地纯真 48.下列作品属于林海音的是( ) 。 A.玫瑰门 B.金桥 C.城南旧事 D.红屋顶 E.晓云 25 49.金鲤鱼的百裥裙这篇小说中写“金鲤鱼”的故事的小标题有( ) 。 A.金鲤鱼有一条百裥裙 B.一去十年 C.绣个喜鹊登梅吧 D.六岁来到许家 E.现在算不得什么了 50.下面关于苦恼这篇小说的主题说法正确的是( ) 。 A.揭示出当时俄国社会下层小人物悲惨无援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 B.反映沙皇专制统治下上层人物的专横跋扈 C.表现当时人们可以通过自力更生,达到丰衣足食 D.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关系的自私、冷漠 E.反映了当时的俄国政治动荡,社会极度不稳定 51.苦恼这篇小说将人与马类比,类比的两方是( ) 。 A.军官 B.姚纳 C.青年 D.小母马 E.看门人 52.小说苦恼的主要写作特点有( ) 。 A.情节十分巧合 B.人与马相类比 C.采用倒叙方式 D.主题以小见大 E.对话生动传神 53.德拉夫妇特别引以为自豪的两样东西是( ) 。 A.德拉的首饰 B.德拉的头发 C.祖传的项链 D.祖传的戒指 E.祖传的金表 54.欧亨利麦琪的礼物的主要艺术特点是( ) 。 A.喜剧故事浸染悲剧色彩,形成 “含泪的微笑”的风格 B.善于通过外部行动和表情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C.一虚一实双线并行,造成强烈的悬念 D.出人意料但又合乎情理的巧妙结局 E.语言幽默诙谐,妙语连珠,意趣横生 55.下面有关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中的两条线索叙述正确的是( ) 。 A.一条是德拉卖表买发梳 26 B.一条是杰姆卖表买发梳 C.一条是杰姆卖发买表链 D.一条是德拉卖发买表链 E.两条线索“一虚一实、双线并行” 综合测验题库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4 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11 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18 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55。 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A 是指拿刀杀人,说 “不是我杀的,是刀杀的” ,选项 C 不全面,选项 D 是指“涂有饿莩而不知发” 。所以答案选 B。 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先说明在无限的宇宙中人的认识是十分有限的,而孔子、孟子是人,因此按照 三段论孔孟之道也是有限的了。 7.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秋水中有“望洋向若而叹曰” ,望洋兴叹由此而来。 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掌握“开头景物描写的作用”的情况,开头的景物描写主要是暗 示两种不同的认识境界。 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B 是本文的中心论点,其余可以看作是论据。 1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庄宗盛与衰、兴与亡、得与失、成与败的强烈对比来说明道理 的。 1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得与失、盛与衰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1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记忆情况。文中列举了“志力薄弱之士” “其次弱者” “稍强者” “更稍强者” “至强之人”五种人的五种结果,用以突出毅力至强才能事业成功 的道理。 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在提出“有毅力者成,反是者败”的中心论点后,又强调了“只有毅力至 强方能取得事业的最终成功”的观点。 1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文章中始终贯穿着成与败、顺与逆、强与弱等等的对比。 1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16 页文章第二段内容。 16. 正确答案:B 27 答案解析:本文作者提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不是为做官发财提供条件的。 1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 C 明显错误,选项 ABD 都是蔡元培所提倡的。 1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文章通过陈独秀的例子说明了“必以吾辈所主张者为绝对之是”的态度是很不 容忍的态度的观点。 1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 BCD 是本文的分论点,本文的中心论点是“没有容忍就没有自由” 。 2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章引用高尔文活活烧死塞维图斯的例子说明了容忍异己是最难得的,属于例 证法。 2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一般说来,在议论文中,凡引进普遍性原理或名家名言的地方,都是运用演绎 论证法来证明论点的。文章在第二层的议论中,提出了“人类的习惯总是喜同而恶异的” 观点,这一观点可谓是普遍性的原理,接着通过塞维图斯的惨史印证这一观点,最后演绎 出“容忍异己是最难得,最不容易养成的雅量”的结论。 2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章有:“无论是阅读或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 ,可以看出答案 为 C。 2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文章的中心论点,只有 B 符合题意,其余选项也是作者的观点,但不 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有关议论文课文内容的知识,不过换成了“从论据来找论点”的角度。 考试大纲明确指出;对咬文嚼字一课,应“识记文中所采用的典型例证,简要说 明这些例证分别证明了什么论点” 。在四个备选项中,只有熟读课文,就应该知道:A.C.D 三项不是作者的论点。只怕有些自学应考者不注意审题,把自己对“推敲”典故的理解当 成答案而误选了。 2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中用“吃饭有时很像结婚”来类比论证了“名义上最主要的东西,往往是 附属品”的观点。 2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的论点即是提示、嘲讽隐藏在“吃饭”背后的名实背离、相互掩饰的人情 世态,写作本文的目的也在此。 2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38 页提示部分。 2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用了归纳法来证明论点。 2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A 是第一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 C 是第二次弹铗而歌的原因,选项 D 教材没有提到。 3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的三窟是由冯谖凿成的,答案选 A。 31. 正确答案:A 28 答案解析:东城快战中连斩数将表现了项羽的勇猛无比,同时也体现了其爱逞匹夫之勇。 3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这是项羽在四面楚歌中霸王别姬时唱到的,参见教材 64 页。 3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瞋目而叱”是东城快战中项羽对赤泉侯的怒视和呵斥。 3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南霁云抽刀断指”属于细节描写, “一座大惊,皆感激为云泣下”是从侧面烘 托其形象,属于侧面描写。 3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选项 BCD 也是其种树的经验,不过它们都是具体体现,根本经验是能顺木之 天,以致其性焉。 3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选项 D 构成的是类比关系,不是对比关系,所以答案为 D。 3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考试大纲要求掌握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历史意义,其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即 选项 ABC 的内容,选项 D 不是其历史意义。 3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来表现主题思想的。 39.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反映了作者积极乐观的人生观,文中虽然有作者政治失意时的苦闷, 但最终作者还是战胜了消极的一面。 4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文主要是通过母亲生前的一些生活琐事,来表达深沉的悼念之情,于日常细 微之处见精神。 4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在刻画母亲形象时,多用细节描写,于日常细微之处见精神。 4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AC 都是记叙文,选项 D 是“叙” ,通“序” 。 4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文的关键情节是马伶如何转败为胜而且借此情节讽刺朝中权奸的,熟悉课文 的应该能选出答案为 C。 4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选项 ABD 主要体现了语言的生动传神。 4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运用象征手法抒情,是本文主要的艺术表现特点。 4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文章中天空象征着黑暗的势力、黑暗的社会。 4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中小青虫象征着投奔光明却无谓地牺牲的幼稚的人们。 4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文章的中心是通过今日香市的冷落反映了农村经济的凋敝及其对市镇的影响, 答案选 D。 4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熟读文章应该知道往昔香市的主角是农民,重兴香市的主角是小商人。 29 50.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文中写到:赶香市的群众,主要是农民,所以答案为 A。 5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章提到了三种类型的灯光:爱尔克灯光、心灵的灯光、故居的灯光。 5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文章写了傅雷的三次发怒,分别是:第一怒回了上海, “二怒”是作者与傅雷关 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讨论的都是学术问题, “最后一怒”导致轻生。 53.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作者与傅雷关于翻译方法和黄宾虹画的争论,引起的是傅雷的第二怒。 5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通过小弟同事的信来表现小弟的忘我工作属于侧面描写。 5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洒泪岂只为家痛”是反诘句。 5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把长城的文明和都江堰的文明作对比,答案为 A。 5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金杖、玉玺、铁戟钢锤”象征争名夺利、追逐权位的政治。 5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描写古园中“那些谁也改变不了”的落日余辉,雨燕高歌,孩童脚印等等:象 征“我”的倔强心魄。 5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蒹葭选自诗经秦风 ,即秦地民歌。 6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有关抒情方式的知识。诗歌中,凡描述社会人事的地方,都是借事抒 情。 6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汉乐府打破了传统的四言格式,采用杂言和五言,长短随意,整散不拒。 6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饮酒的作者是晋代陶渊明。 6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用了借景抒情中的自 然天成的抒情方式。 64.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选项 B 中的“停杯投箸 ”属于行为细节。 6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长风破浪会有时”属于借典故抒情。 6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杜甫的诗歌有着丰富的社会政治内容和浓郁的时代气息,被后世称为“诗史” 。 6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用了移情于景的抒情方式。 6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诗中“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暗寓时局动荡和心潮翻卷,象征 国运黯淡和心情沉闷。 69. 正确答案:D 30 答案解析:全诗绘景抒情联系密洽、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议论。 7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长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要求了解。 71.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白居易自号香山居士, 六一居士是指欧阳修。 7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用连理树的半死、双栖鸟的失伴来寓意中老年丧偶,形象的表达了自己的寂寞 凄凉。 7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原上草,露初晞”借草上易干的露水,喻比人生的短促。选项 A 喻丧偶之痛, 选项 B 喻老年丧偶,选项 C 喻自己年老。 7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声声慢 (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词代表作之一。 75.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李清照早期词风清丽婉转,后期词风沉哀凄苦,所以选项 C 错误。 76.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不是真的酒淡,而是由愁情深重难解所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属于移情于景的 方式。 7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辛弃疾的词以豪放悲壮为主,也有不少清丽明快、缠绵妩媚之作。 7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词中“休去倚危栏”是反举止的借举止抒情方式,类似学过的还有“不忍登高 临远” 。 7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摸鱼儿的下片主要用了借典故抒情的抒情方式,用汉武帝时陈皇后的宫闱 旧事比兴,抒发了作者年华虚度、抱负成空的苦闷激愤。 8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词抒情委婉沉郁,答案为 C,参见教材 198 页提示部分。 81.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篇选自诗集死水 ,要求了解。 8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突然晴天里一个霹雳”中的“霹雳”比喻革命爆发时的雷霆万钧的声威。 8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把河畔的金柳比喻成夕阳中的新娘,属于借比喻抒情。 8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慢溯”整体上属于借事抒情,参见教材 220 页。 8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象征手法是这首诗的显著特点,其中最主要的象征当然是“丁香姑娘” 。 86.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雨巷是一首用象征手法写成的抒情诗,其抒情方式主要是借象征抒情。 87.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诗在第四节中抒发了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的情感。 88.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第一节中用了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瘀滩上 31 的驳船这一意象群来表现陈旧、颓败、贫瘠、阻滞的整体色彩。 89.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参见教材 225 页。 9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婴宁这篇小说的线索分为表层和深层,表层线索是王生遇美女、寻美女、 娶美女,深层线索是鬼母养狐女、教狐女、嫁狐女。 91.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反映的婴宁的主要性格特征是未经世俗污染的自然天性。 92.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婴宁个性的表层是爱笑:“无时无地的笑” 、 “千姿百媚的笑” ;内里是痴憨:不 解人情,不谙世事。所以答选项 C 的说法错误。 93.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爱笑”是婴宁的个性,她“无时无地的笑” 、 “千姿百媚的笑” 。 94.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232 页提示部分。 95.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当王子服初次遇到婴宁,在她离去之后,王子服是神魂丧失,怏怏而返。本题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情况,只要熟读课文,不难得出正确答案。 96.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异史氏”是作者自称,参见教材 232 页注释部分。 9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曹雪芹是清代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参见教材 234 页。 98.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红楼梦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 聊斋志异是中国古代短篇文言小 说的顶峰之作。 99.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红楼梦通常是以行为和对话来刻画人物性格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本文则采 用直接心理描写方法,深入展现了人物内心世界细腻而微妙的心理变化。 100.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文的最大特色就是使用了直接心理描写,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不同于红 楼梦其它章节的主要特点。 101.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参见教材 P237 102.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掌握情况,只要熟读课文不难得出答案。 103.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王三胜仍然沉潜在“东方的大梦”之中,是一个较多体现旧江湖艺人落后面的 形象。 104.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文章中的王三胜的主要性格特点是:粗俗浅薄,争强好胜。所以选答案 C。 105.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孙老者与王三胜比武,主要目的是通过王三胜接近沙子龙,与沙子龙比武。 10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说中姑娘们都称呼列车上那个白白净净的年轻乘务员为“北京话” ,可见他应 32 该是北京人。 107.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说写到:香雪平时话不多,胆子又小,但做起买卖却是姑娘中最顺利的一个。 108.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金鲤鱼去世前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在亲生儿子的婚礼上穿上百裥裙,每能改变 自己的身份。 109.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纲明确要求,理解金鲤鱼悲剧的主客观原因。其主要原因周围的人和金鲤鱼 本人都有身份意识和等级意识。 11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林海音曾担任过世界日报记者,创办纯文学 。 111.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大纲明确要求,认知小说以百裥裙为叙事中心线索的独特视角。 112.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大纲明确要求概括本文的主题思想。本文表现了黑暗现实中的小人物悲惨无援 的处境和苦恼孤寂的心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和人与人之间的自私、冷漠。 113.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小说中,作者将“人无情”而“马有情”进行强烈对比,冷峻地揭示了当时的 世态炎凉和小人物命运的悲惨,发人深思。 114.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大纲明确要求,认知车夫姚纳苦恼的内容,姚纳真正的苦恼是没有倾诉的对象。 115.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小说中只有小母马安静的听完了车夫姚纳痛苦诉说,人与马相类比。 116.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小说的结局出人意料而又合情合理,体现了“含泪的微笑”的风格。 117.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文的语言特色是诙谐幽默,参见教材 285 页。 118.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麦琪的礼物这篇小说充分体现了欧亨利小说的特点,即含泪的微笑的风格。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CE 答案解析: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有:老

    注意事项

    本文(2011年10月自考《大学语文》综合测验题库(附答案))为本站会员(341****677)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