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局云南日报20050412第6版
-
资源ID:11422477
资源大小:64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 扫描成功!重扫
-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云南省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云南省统计局云南日报20050412第6版
云南省 2004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云南省统计局 云南日报 20050412 第 6 版 2004 年,在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 四中全会精神,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宏观调控 的决策和部署。在发展中顺应调控,在调控中谋求发展,突出加快发展这一主题,努力克 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缓解能源、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在工业、投资和消费的强劲拉 动下,全省国民经济在上年巩固恢复增长的基础上取得了多年来难得的既好又快的明显成 效,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协调发展,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经济发展处在 10 多年来最 好的时期。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除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超出预期调控目 标以外都顺利完成。 一、综合 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初步核算,2004 年云南省生产总值(GDP)完成 295948 亿元, 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15,增幅比上年提高 29 个百分点,是 1995 年以来 增长最快的年份。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60433 亿元,增长 56,对 GDP 增长的贡 献为 11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 131419 亿元,增长 150,对 GDP 增长的贡献 为 65 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 104096 亿元,增长 107,对 GDP 增长的贡献为 39 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由上年的 204:434:362 调整为 204:444:352。人均 GDP 为 6733 元,提前一年完成 人均 800 美元的阶段性目标,比上年增长 l05。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活力增强。 2004 年非公有制经济创造的增加值 1021 亿元,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达 345,比上年 提高 29 个百分点。 全省积极推进城市化战略,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年末全省城市化水平达 281,比上年提高 15 个百分点。 全年社会劳动生产率 12498 元人,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 102。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基础不够稳固,资 金和土地的供需矛盾比较突出,能源、交通的瓶颈制约还未得到有效缓解,市场物价上涨 压力依然较大,低收入居民生活仍比较困难。 二、农业 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全年粮食总产量达 15095 万吨, 比上年增长 26,保持了连续 11 年增产的良好势头。人均占有粮食 342 公斤,比上年 增长 12。油料产量 33 万吨,增长 125;烤烟产量 692 万吨,增长 87;蔬 菜产量 885 万吨,增长 55;水果产量 1155 万吨,增长 197;茶叶产量 95 万 吨,增长 107;鲜切花产量 336 亿枝,增长 280。 林业生产与造林绿化稳步发展。全年造林面积 25926 千公顷;年末实有封山育林面 积达 219958 千公顷,本年新增封山育林面积 14376 干公顷;橡胶产量 219 万吨,比 上年下降 19。 畜牧业、渔业生产全面丰收。全省肉类总产量达 2778 万吨,比上年增长 95; 牛奶产量 26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02;水产品产量 221 万吨,比上年增长 79。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继续改善。全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4694 千公顷,新增农田有效灌溉面积 1258 千公顷。年末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 160848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42;农用大中型拖拉机 915 万台,比上年增长 59,农用运输车 455 万辆,比上年增长 162;农村用电量 4034 亿千瓦时,比 上年增长 86。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省实施新型工业化发展战略和工业强省战略步伐加快,工业经济实现了速度与效益 的同步快速增长,成为带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 105336 亿元, 比上年增长 139;其中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非国有工业 增加值完成 88119 亿元,增长 166。从规模以上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增加值 498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8;重工业增加值 38259 亿元,增长 264。在规模以上企业 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完成增加值 6940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8。分经济类型看, 国有企业完成增加值 52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05;集体企业完成增加值 3338 亿元, 增长 275;股份合作企业完成增加值 668 亿元,增长 176;股份制企业完成增加 值 2663 亿元,增长 300;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完成增加值 3597 亿元,增长 248;其他企业完成增加值 1457 亿元,增长 135。 主要能源、原材料生产快速增长。全年原煤产量 531661 万吨,比上年增长 296;发电量 54378 亿千瓦小时,增长 149;粗钢产量 34931 万吨,增长 184;钢材产量 35055 万吨,增长 226;十种有色金属产量 12942 万吨,增长 133;水泥产量 229656 万吨,增长 120。分行业看,全年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增 加值比上年增长 19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 228,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增 长 275,黑色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分别增长 372和 225,电力、热力 的生产和供应业增长 220。 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全省全部独立核算国有及年产品销售收入 500 万元以上 非国有工业经济效益指数为 21866,比上年提高 349 个百分点。全年实现利税 55752 亿元,比上年增长 289,实现利润 18914 亿元,比上年增长 756;其中国有及国 有控股企业实现利润 15169 亿元,增长 678。亏损企业亏损额为 2419 亿元,比上 年下降 256;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亏损企业亏损额 1637 亿元,下降 286。亏 损面 385,比上年下降 47 个百分点。 建筑业保持较快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改善。全省建筑业完成增加值 26083 亿元,比 上年增长 199。全省具有资质的建筑企业完成总产值 41996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4;实现利润总额 9 亿元,比上年增长 50;实现税金 18 亿元;全员劳动生产率 76093 元人;施工房屋面积 40956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1 62;竣工面积 233012 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 298。 四、固定资产投资 以大项目带动大发展战略取得实效,全省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跨越 1300 亿元新台阶。 2004 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计完成 1331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3,全省固定资产投资 进入加快发展的时期。按管理渠道分:基本建设投资 648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5;更 新改造投资 180 亿元,增长 226;房地产开发投资 158 亿元,增长 370;其他投资 345 亿元,增长 314。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拉动 作用。 全省重点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取得新成就。2004 年全省“双百”重点建设项目共完成 投资 58832 亿元,为年度计划的 101;资金到位 50917 亿元,资金到位率 876。 有 12 项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基本实现年内竣工投产目标。其中:曲靖电厂二期、宣威电厂六 期扩建工程、文山马鹿塘电站、昭通高桥电站顺利实现竣工投产,全省新增发电装机容量 79 万千瓦;鸡街至石屏高速公路试通车,全省新增高速公路 9838 公里;昆明客站改造 工程竣工投产,正式交付使用。 全省房地产市场供求两旺,发展势头良好。2004 年全省房屋施工面积 182873 万平 方米,比上年增长 399;商品房屋销售建筑面积 5381 l 万平方米,增长 176;商 品房屋销售额 1064l 亿元,增长 225。 五、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热点持续升温,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 88487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31。按销售地区分,城市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48205 亿元,增长 134;全省农村(县及县以下 )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402 82 亿元,增长 128。按经济 成份分,国有及国有控股经济 11707 亿元,比上年下降 131;集体及股份合作经济 6368 亿元,增长 05;个体私营经济 53411 亿元,增长 237;其他经济 170 亿 元,增长 115。按行业分,批发零售贸易业 70752 亿元,增长 113;餐饮业 14991 亿元,增长 203;其他行业 2744 亿元,增长 225。 消费结构升级加快。在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销售额中,汽车类销售额比上年增长 587,通信器材类增长 182 倍,家用电器及音像器材类增长 377,书报杂志类增 长 417。 市场物价涨幅较大。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上涨 60,涨幅创 1997 年以 来新高。其中食品类价格总水平上涨 148,居住类价格上涨 77。商品零售价格总 水平上涨 47;工业品出厂价格总水平上涨 88;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总水 平上涨 96;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总水平上涨 80;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上涨 63。 六、对外经济 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外贸进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全省进出口总额 375 亿美元,比 上年增长 404。其中出口完成 224 亿美元,增长 336;进口完成 151 亿美元, 增长 521。一般贸易进出口完成 28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41.4;加工贸易进出口完成 395 亿美元,增长 712;边境贸易进出口 524 亿美元,增长 250。全年对亚洲 出口 1804 亿美元,增长 332;对欧盟出口 23 亿美元,增长 336;对东盟出口 962 亿美元,增长 247;对非洲出口 021 亿美元,下降 127。 全年共批准利用外资项目 167 个,合同外资 318 亿美元,比上年下降 286,实 际外商直接投资额 14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688。全年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 作及设计咨询合同 85 份,合同金额 316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27;完成营业额 336 亿美元,增长 378。2004 年第十二届昆交会外经贸业务成交总金额 2066 亿美元,国 内经协协议总金额达 3007 亿元。 七、交通、邮电和旅游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业继续较快发展。全年交通运输邮电仓储业增加值为 21256 亿 元,比上年增长 180。 交通运输业稳步发展。全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物周转量 62889 亿吨公里,比上年增 长 55。其中,铁路 26051 亿吨公里,增长 105;公路 36508 亿吨公里,增长 21;航空 118 亿吨公里,增长 311;水运 212 亿吨公里,增长 377。旅客 周转量 31783 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 206。其中,铁路 3737 亿人公里,增长 243;公路 22721 亿人公里,增长 178;航空 5237 亿人公里,增长 322; 水运 091 亿人公里,增长 34。 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全省邮电业务总量 21187 亿元,比上年增长 325;其中 邮政业务总量 817 亿元,下降 40;电信业务总量 20370 亿元,增长 344。全 省年末局用交换机总容量为 7493 万门,比上年增长 95;其中本年新增局用交换机 647 万门。固定电话普及率达 128 部百人。年末全省固定电话新增用户 642 万户, 达 5474 万户,比上年增长 133;移动电话新增用户 937 万户,达到 8817 万户, 增长 118。 旅游业较快增长。全年接待海外游客 1101 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 422 亿美元,分 别比上年增长 101和 242。接待国内游客 6011 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 3341 亿元, 分别比上年增长 163和 201。全省旅游业总收入 36927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4。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证券 全省财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财政总收入达 6663 亿元,比上年增长 202。其中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 263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50;在地方一般预算收入中,增值税 4556 亿元,增长 165;营业税 5657 亿元,增长 252。一般预算支出 6618 亿元,比上年增长 127。 金融机构存贷款继续增长。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达 440436 亿元,比年初增 加 63259 亿元,增长 168。其中企业存款余额 168881 亿元,比年初增加 2893 亿元,增长 207。信贷资金继续向重点行业和薄弱环节倾斜,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 的发展。年末全省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 339829 亿元,比年初增加 4493 亿 元,增长 152。其中短期贷款余额 148811 亿元,比年初增加 7646 亿元,增长 54;中长期贷款余额 156918 亿元,比年初增加 35373 亿元,增长 291。现金 投放适度。全年金融机构现金收入 913335 亿元,现金支出 916397 亿元。 保险业稳步发展。全省各种保费收入 7422 亿元,比上年增长 07;其中:财产 险保费收入 2653 亿元,增长 206;寿险保费收入 4003 亿元,下降:107;意外 伤害保费收入 354 亿元,增长 289;健康险保费收入 412 亿元,下降 13。全年 保险赔付额 2591 亿元,比上年增长 25;其中:财产险赔付额 1584 亿元,增长 39.5;寿险赔付额 636 亿元,增长 21.1;健康险赔付额 271 亿元,下降 23.6;意 外伤害险赔付额 1 亿元,增长 754。资本市场在规范中平稳发展。年末全省共有上 市公司 22 家,总股本 5039 亿股,流通股 1815 亿股;总市值 367 亿元,流通市值 129 亿元。全年新上市公司 3 家,共发行 A 股 13l 亿股,募集资金 827 亿元。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有 43 所,招生 75 万人,比上年增长 206;在校学生 2163 万人,比上年增长 234。中等职业教育学校有 400 所,招 生 977 万人,比上年增长 162;在校学生 2715 万人,比上年增长 04。普通高 中 429 所,招生 1673 万人,比上年增长 209;在校学生 4198 万人,增长 155。普通初中 1851 所,招生 634 万人,比上年下降 64;在校学生 19309 万 人,增长 05。普通小学 19752 所,招生 7325 万人,比上年增长 02;在校学生 44065 万人,下降 03。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 9615,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 8885。成人高等学校 5 所;在校学生 1232 万人,增长 243。全年扫除文盲 1927 万人。 科技发展取得新成果。全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 575 项,其中基础理论成果 23 项,应用 技术成果 506 项,软科学成果 46 项。已建立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 1 个,省级高新技术开 发区 3 个。专利申请 2132 件,获专利授权 1264 件;签订技术合同 1857 项,成交金额达 216 亿元。全省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 126 亿元,增长 145,促进了 重点科技计划和技术创新工作的顺利开展。 十、文化、卫生、体育 和环境保护 文化事业日益繁荣。全省各种艺术表演团体 117 个,文化馆 143 个,公共图书馆 149 个,博物馆 28 个。全省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分别达到 9065和 9207。中、短波 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 50 座,广播电台 16 座,电视台 17 座,有线电视用户 297 万户。 卫生事业持续发展。全省卫生机构 9436 个,医院 594 个,拥有床位数 712 万张;卫 生技术人员 1139 万人,其中医生 532 万人,护师、护士 365 万人。乡镇卫生院 1485 个,床位数 242 万张,卫生技术人员 214 万人。卫生防疫、专科防治机构 177 个, 卫生技术人员 5823 人。妇幼保健院、所、站 146 个,卫生技术人员 4578 人。农村有医疗 点的村占总村数的比重为 980。乡村医生和卫生人员数为 34 万人。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取得新突破。云南运动员在 国际比赛中获金牌 4 枚,银牌 7 枚,铜牌 3 枚;国内比赛获金牌 47 枚,银牌 44 枚,铜牌 50 枚。 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发展加快。全省环境保护系统人员 3471 人,各级环境监测站 92 个,环境监测人员 1055 人。全年完成限期治理项目 264 个,项目总投资 148 亿元;烟尘 控制区 13 个,环境噪声达标区 26 个。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为 6975;工业固体废物结 合利用率 3984;农村水改受益率为 8631。 自然保护区建设稳步推进。年末全省共有自然保护区 181 个,比上年增加 1 个。其中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13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 45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 3268 万公顷,比上年 增长 07。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1387,万公顷,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 1065 万公顷。列入国家一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43 种;列入国家二类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 151 种。列入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植物有 114 种,其中列入一级保护植物有 22 种。 十一、人口、劳动就业与 社会保障、居民生活 控制人口增长取得积极成效。2004 年,全省人口出生率为 156,死亡率为 66,自然增长率为 90,比上年下降 08 个千分点。年末全省总人口为 44152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396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1240 万人,乡村人口 31752 万人。 劳动就业规模大,再就业工作成效显著。年末全省就业人员 2368 万人,比上年末增加 15 万人。其中农村就业人员 2014 万人,增加 118 万人;城镇就业人员 354 万人,增加 33 万人。年末全省国有企业下岗实现再就业职工人数 4484 人。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173 万人。年末全省城镇实有登记失业人数 1195 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 43。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根据抽样调查,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 887088 元,比上年实际增长 94;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683701 元,比上年 实际增长 7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864 元,实际增长 6;农民人均消费支出 1570 元,比上年增长 117。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即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 出比重),城镇为 424,比上年提高 08 个百分点;农村为 540,比上年提高 1 个 百分点。 居民储蓄存款继续增加。年末全省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 205212 亿元,比年初增加 2856 亿元,增长 162。 扶贫攻坚取得新成绩。2004 年全省认真落实各项扶贫措施,多方筹集资金,净解决 131 万绝对贫困人口的温饱,稳定解决了 295 万农村低收入人口的温饱问题。 社会福利事业不断发展。全省有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床位 191 万张,全年收养 327 万人次。全省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人数 6836 万人。城镇建设各种社区服务设施 709 个, 便民、利民服务网络 1537 个。全年销售社会福利彩票 523 亿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 195 亿元,接受社会捐赠 5669 万元。 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 25526 万人,其中职工 17588 万人,离退休人员 7938 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实行社会化管理率达到 92。全省 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 17316 万人,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 1607 万人。全省参加基本医疗 保险人数为 30234 万人。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比例为 100,企业离退 休人员按时领到基本养老金比例为 100。 注:1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正式统计数据以2005 年云南统计年鉴为准; 各项指标对比基数均为2004 年云南统计年鉴公布的年报统计数。 2根据国家统计局新的规定,各省市区原使用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改为 “生 产总值” ,仅只是中文名称的改变。 3生产总值、各项增加值的绝对值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附表 1 各类价格指数(以上年为 100) 类别 2004 年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6.0 其中:城市 106.1 农村 105.9 其中:食品 114.8 粮食 126.6 烟酒及用品 101.4 衣着 97.8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 99.7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99.8 交通和通讯 98.5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02.2 居住 107.7 商品零售价格指数 104.7 农业生产资料零售价格指数 106.3 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 108.8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 109.6 固定资产投资价格指数 108.0 附表 2 2004 年工农业主要产品产量 产品名称 单位 2004 年 比上年增长(±) 主要农产品 粮食 万吨 1509.5 2.6 油料 万吨 33 12.5 甘蔗 万吨 1688 0.4 烤烟 万吨 69.2 8.7 蔬菜 万吨 885 5.5 鲜切花 亿枝 33.6 28.0 水果 万吨 115.5 19.7 茶叶 万吨 9.5 10.7 橡胶 万吨 21.9 1.9 肉类总产量 万吨 277.8 9.5 牛奶 万吨 26.1 20.2 水产品产量 万吨 22.1 7.9 主要工业产品 精制茶叶 万吨 3.79 14.0 纱 万吨 1.42 24.0 布 亿米 0.2l 2.7 糖 万吨 195.26 3.2 卷烟 万箱 621.38 1.1 原煤 万吨 5316.61 29.6 发电量 亿千瓦小时 543.78 14.9 粗钢 万吨 349.3l 18.4 钢材 万吨 350.55 22.6 十种有色金属 万吨 129.42 13.3 水泥 万吨 2296.56 12.0 平板玻璃 万重量箱 313.34 6.9 人造板 万立方米 63.20 14.6 硫酸 万吨 456.89 32.8 烧碱 万吨 4.80 51.0 化肥(折纯量) 万吨 262.67 16.3 化学农药 吨 436 33.6 变压器 万千伏安 819.63 44.0 发电设备 万千瓦 59.88 117.2 汽车 万辆 5.12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