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松茸产业的发展(开题报告)
本科学生毕业论文 开题报告书 题 目 云南松茸产业的发展 姓 名 朱亦瑾 学 号 1240517005 院 系 经济学院 专 业 经济学 指导教师 陈敏 职称 2015 年 7 月 2 日 1 论文(设计)题目 云南松茸产业的发展 学科分类(二级) 题目来源(a.教师拟题;b.学生自拟;c.教师科研课题;d.其他) B 本选题的根据:1)说明本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2)简述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一、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一)研究意义 松茸是非木材产品之一,为林下资源,是产区居民重要的就业渠道和收入来源。由于 经济价值较高的松茸目前仍为野生珍稀物种,不能进行人工繁殖,全靠天然资源满足市场 需求。如果开发利用合理,可加强资源保护,改变濒危状况,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生物多样 性保护,因此,松茸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均倍受重视。松茸资源最初并不广为人知,只是 在产区森林周边的内部经济中循环,然而,随着对松茸资源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 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松茸资源经历了从产品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受到了国际消费 市场的青睐。这种情况,使得现实对对松茸产品的需求剧增,从而引起了生态、社会和 经济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如掠夺性采集导致松茸处于濒危状态,数量减少、质量下降。 针对这个情况,想要明确这些问题背后的原因、形成机理,进而寻找有效解决的方法 和途径,促进对松茸资源的合理、可持续开发利用,提高松茸资源对当地社区经济发展及 居民收入的贡献,均离不开松茸产业的具体发展分析。因此,本文研究具备一定的现实意 义。 (二)应用价值 松茸资源的生境通常处于边远、偏僻和闭塞的山区,地域性明显、经营分散,规模小, 缺乏有效的流通和信息渠道,再加上松茸资源属易损易腐新鲜产品,贸易困难比较大。从 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角度看,首先,松茸资源管护、产品采集、采后处理和加工等经营管理 技术相对落后,粗放经营现象普遍。其次,在生产经营上只取不予,采取掠夺性经营,侧重 于追求产品数量,没有形成可持续利用资源的良胜循环,生产、加工、包装、保鲜及运销 等诸环节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本文在现实情况中以云南产区为例,对松茸业的发展进行具体的研究,通过文献查 阅和实地调研,发现云南松茸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还是,仍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 这也使得本文研究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本选题的研究现状和自己的见解 (一)研究现状 2 目前,国内对松茸产业的发展问题较为重视。其中,国内学者赵琪(2013)认为, 松茸出口的价格远远高于国内市场价格,优质和合乎出口标准的松茸通常销往国外,质量次 之、不合乎出口标准的童茸和过熟茸在国内销售,之后,学者通过具体研究得出结论, 当国际的松茸市场价格走低或者遭遇非关税贸易壁垒时,也有相当数量的松茸在主产地或 周围区域销售。 国内学者霍建国(2008)经过研究得出结论,除了出口,包括松茸在内的野生食用菌 大多仍是在产区内自产自销,国内市场比较薄弱。 于富强(2013) 认为,目前包括松茸在内的野生食用菌消费还停留在大餐馆里走高端 路线,直接进入百姓厨房的较少,想要发展松茸产业,就必须使其更加平民化。 针对学术界的上述研究现况,本文从云南地区具体情况进行研究,发掘新的观点, 填补学术界研究现状的不足。 (二)自己的见解 我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为松茸资源提供了良好生长环境,集体 林权制度改革明确了包括松茸在内的林下资源产权,有效激励了经营主体,林业产业振兴 计划的出台和实施则为松茸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然而,松茸产业获得较好发展机遇的 同时也面临诸多挑战。 本文以云南松茸产业发展为切入点,借鉴国外农产品产业链运行的先进经验,分析云 南松茸产业的发展趋势,可以保证顺利完成论文的同时寻求研究创新,并取得预期的研 究成果。 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松茸产业理论研究 (一)松茸的概念 (二)松茸产业的概念 二、松茸的价值体系 (一)营养价值 (二)生态价值 (三)药用价值 三、云南地区松茸产业发展现状 (一)形成阶段 (二)发展阶段 3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 资源产权问题 2 过度采集 3 质量信息不完全 4 政府补贴缺失 四、促进云南松茸产业发展的对策 (一)制定相关制度 (二)加强培训 (三)完善质检平台 (四)强化政府职能 五、结束语 主要研究方法: 1、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形式,收集云南松茸产业发展历程、发展特 点等相关资料,对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研究,探讨对策。 2、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网络、图书、报刊、等资料,了解松茸产业发展意义,广 泛收集有关云南松茸产业发展的相关资料。 研究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选题阶段(2015 年 5 月至 6 月上旬) 。确定的毕业论文撰写指导教师, 并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选题。 第二阶段:开题答辩阶段(2015 年 6 月中旬) 。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开题答 辩,顺利通过开题报告。 第三阶段:初稿阶段(2015 年 6 月下旬至 10 月上旬) 。通过认真调研、资料检索等, 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初稿并提交至指导老师处,由指导老师提出修改意见。 第四阶段:定稿阶段(2015 年 10 月中旬至 12 月上旬) 。依据指导老师的意见,对 论文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认真修改,进行定稿。 第五阶段:结题答辩阶段(2015 年 12 月中旬) 。根据安排学院统一安排,进行论文 结题答辩。 4 主要参考资料: 1曾东方,傅伟杰等.珍稀濒危物种松茸在我国东北的植被研究J.中国食用菌,2012(6): 3-5 2赵光强.松茸的人工栽培J.食用菌,2012(5):44 3赵琪,徐中志,张灵等.云南省松茸产业初步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3(1):226-229 4周三多,陈传明等.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5周选围,吴三桥,王智.汉中地区松茸资源分布状况的调查研究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2014(6):79-94. 6黄海魁,刘志强等.云南松茸经济与资源可持续利用J.浙江食用菌,2008(2):18 一 21 7霍建国.积极稳妥地发展中国野生菌产业J.浙江食用菌,2008(1):22-25 8于富强,王向华,刘培贵.云南食用菌资源应用开发前景与展望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2(4):21-25 8于富强,刘培贵.云南讼林野生食用菌物种多样性及保护对策J.生物多样性,2013(l): 58-69 10于莉.松茸香飘宾客来第二届龙井松茸节开幕侧记N.延边日报/2010 年/9 月/l0 日/第 001 版 11迈克尔.波特著,陈小悦译.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2010. 12梅洪常,邓莉.绿色食品产业化研究M.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 13穆立菩、马大龙等.黑龙江省松茸适生环境调查分析J.食用菌,2012 (3): 9-10 14彭友贵,沈西林,张玉光.野生食用菌资源利用与山区农户收入云南省武定县插甸 乡案例调查J.林业经济,2012(6):28-30 15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指导教师意见(含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应用价值、结合本专业知识的情况以及具体 指导意见等): 指导教师签名: 年 月 日 5 开题会议纪要 时间 地点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 姓名 职称开题 小组 成员 开题小组意见(含开题基本情况及结论): 组长签名: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分管领导签名: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