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任振鹤同志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第三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 资源ID:11429580       资源大小:27.50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任振鹤同志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第三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任振鹤同志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第三次座谈会上的讲话 统筹城乡发展正当时 2010 年 9 月 20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市委在鄂南经济强市建设提速提质的关键时期,抢抓城乡一体化建设历史性机 遇,高起点、全方位谋划我市新一轮科学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会前,认真阅读了楚平书记在 光明日报上发表的科学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文章;昨天,又听了市“四大家”领导同志 和县市区、市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的发言,翻阅了会上印发的相关材料。这些文章、发言和材料, 登高望远、探幽发微、颇具见地,让我很受启发、很受鼓舞。今天的会上,楚平书记还将作重要 讲话,请大家务必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抓好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结合外出考察见闻和 学习感悟,就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谈点肤浅认识,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点认识:统筹城乡发展,正当其时。统筹城乡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是加快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必由之路。 (一)统筹城乡发展是大势之趋。统筹城乡发展是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文明的大趋势。20世纪 90年代,英国著名城市学家霍华德在其名著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指出:“城市和农村必须成婚, 这种愉快的结合,将迸发出新的希望、新的生活、新的文明”。美国、德国、法国等西方发达国 家在二战结束后,先后经历了城乡统筹发展的特定阶段。日本、韩国等新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从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起,就开展“新村运动”,不断提高城乡一体化水平。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 先后出现了城乡规划统筹的上海模式,以乡镇企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的苏南模式,工农协作与城 乡结合并举的北京模式,城镇建设与社会保障并进的重庆模式。我省鄂州城乡一体化试点示范取 得了明显成效,仙洪试验区建设也是一个很好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我市也不乏其例,如嘉鱼的 田野、通城的宝塔、赤壁的沧湖、通山的吴田就是样板。即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城 乡二元体制创新方面将提出改革方案。我们务必把握国际国内发展大势,顺应社会发展的规律和 人民群众的期待,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步伐。 (二)统筹城乡发展是创优之举。大家知道,咸宁最大的优势、最大的看点、最漂亮的一面, 就是生态环境。置身北纬三十度,临空鸟瞰,咸宁是一块翡翠;伫立幕阜山脉之巅,居高远眺, 咸宁是一片绿洲。如此美丽的一块宝地,应当怎样建设好、经营好?我看,关键在于统筹发展。 在统筹发展方面,咸宁有基础、有条件、有机遇。之所以说有基础,是因为撤地建市以来,特别 是近几年来,我市经济社会、城市农村发展均取得了明显成效,尤其是“百镇千村”工程的实施, 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为统筹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所以说有条件,是因为从国际通行标准看, 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6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工业反哺农业的参考经济指标是: 人均 GDP 高于 1000美元,农业在 GDP 中的比重低于15%,农业劳动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低于30%, 城镇化率高于40%。2009年,我市人均 GDP 已达到2064美元、农业占 GDP 的比重为21.5%、农 业劳力在总就业中的比例为28%、城镇化水平为48.1% 。这就意味着我市不仅应当而且有条件迈 入城乡发展加速融合的新阶段。之所以说有机遇,是因为从发展阶段看,机遇来自胡锦涛总书记 “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从发展方向看,机遇来自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从 发展路径看,机遇来自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改试验;从发展政策看,机遇来自国家国民 收入分配调整、扩大内需和重视“三农”的政策取向;从发展动力看,机遇来自全市人民的巨大期 盼与创造活力。我们的农民群众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吃饱喝足,对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的要求越来 越高,向往像城里人一样生活;而城里人也开始向往返朴归真的原生态乡村生活。只要我们顺势 而为,把这两个方面融合好,就能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否则,我们就愧对上天的恩赐、百姓的热 望。 (三)统筹城乡发展是补短之需。咸宁建市较晚,城镇发展不足、带动功能不强,尤其是工 业化水平较低、服务业发展不够,体制性结构性矛盾较为突出。国内外发展经验表明,城镇化发 展无一不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之上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产业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城镇化水 平。虽然目前我市城镇化率并不很低,但这是建立在一个低起点、低层次的统筹发展基础之上的, 是统计层面的。客观地讲,我市二、三产业占比还较低,反哺“三农”的能力还比较弱。同时,农 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的比例为0.85:1,农民家庭经营能力较弱, 现代农业发展任重道远。农村社区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滞后,存在诸如见新房易见新村难的规划 问题,农民洗脚上岸不多的产业、就业问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低的投入问题等。从某种意义 上讲,土地流不动、农民流不动,关键在于产业培育不够、就业不充分。解决以上这些问题,还 得有赖于统筹发展。 第二点认识:统筹城乡发展,重在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统筹兼顾是根本方法。统筹城乡 发展,关键在于加快发展。 (一)在发展架构上,重在坚持“两强促一强”。咸宁要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强市 区、强县域一起抓,把城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统一于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的大局之中。一方面, 要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舞活龙头。中心城市是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在统筹城乡发展中 应把中心城市建设摆在核心地位,强力促进城市规模扩张、城市经济膨胀,真正把中心城市建设 成为充满活力、独具魅力、创新创优、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大城市和现代产业基地。在发展市区经 济方面,我市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务必继续实施好“五城二区”建设工程, 年复一年、届复一届地抓下去,特别是要借助交通条件的改善、同城速度的加快,在文化创意产 业、健康休闲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方面加速发展,并通过推进国家级的相关城市创建,不断提升 城市竞争力和发展水平。同时建议逐步探索市区行政区划的调整和管理体制的改革,使咸宁市区 更具活力、更具潜力。另一方面,要坚定不移地做大做强县域经济,舞活龙身。县域经济是统筹 城乡的基础,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关键。各县市区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谋好局、定 好位、提好速、接好力,加快构建和发展临城、临江、临港、临路经济带(圈) ,不断提升县域 经济综合实力,力争在全省的位次前移。 (二)在发展策略上,重在做实“三化一体”。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既是发展县域经济的 最佳载体,也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要素。近几年来,我市经济发展势头良好,与省内其他地方 相比,实现新一轮跨越发展不乏资源、不乏交通、不乏区位优势。我们务必进一步强化打基础的 意识,加大对外开放的力度,在区域一体化格局下,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农村城 镇化,并将三者统一于城乡发展一体化之中。要坚持区域融合、整体联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的原则,推进市域发展的差别化布局、无障碍协作,不断增强区域发展活力,提升区域竞争力。 要坚持解放思想抓园区、诚心诚意抓招商、义无反顾抓环境、扎扎实实抓服务,尤其要在引进大 项目、培育大企业、发展大产业上下功夫,壮大工业规模,提升工业质效。要跳出“三农”抓“三 农”,加强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建设和品牌培育,把农业的种养、加工、销售诸环节作为企业的不 同“车间”,实行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产业化带动,不断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和发展活力。要 坚持沿江突破、垂江延伸、临路抱团、跨域融合的原则,推进县市城区、重点镇和口子镇及中心 村产业化、组团式、特色性发展,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在此进程中,以城镇建设为平台,以产 业发展为引擎,以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为依托,加快实施农民变市民工程。只有这样,才能夯 实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拓展人口聚集的载体,增强社会保障的实力,提高城乡一体化的水平。 同时,必须认识到,统筹城乡发展,关键在县城发展。县城是一个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是县域发展的龙头;县城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对农民的吸引力远大于集 镇;县城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工业企业及园区一般都聚集在县城周围,可发挥联动效应;县城还 是一个县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集散中心,加上文化设施和科技力量等要素的聚集,有利于提 升县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综合竞争力。可以说,县城是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也是工业化发展的 重要平台。如果连县城都建设不好,就谈不上城乡一体化建设。县城建设一定要搞好规划,明确 功能定位,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基础设施,促进人口聚集,使之真正成为宜业宜居宜赏的中小城 市。同时,要坚持集约发展,注重分类指导,选择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心城镇,集中力 量加强培育,打造一批功能完善、特色鲜明、充满活力的经济强镇。只有这样,城乡发展一体化 才能提速提质,城镇化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三)在发展路径上,重在推进“四个融合”。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尽快在城乡规划、 产业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一体化等方面取得突破。贯彻落实中央精神,重中之重是要 以“四个一体化” 为主攻方向,加大城乡发展融合力度。一是推进城乡规划融合。潍坊市、鄂州市 的基本经验就是“全域潍坊” 、 “全域鄂州”,坚持规划的全覆盖,注重前瞻,强调统筹,彰显特色,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型城镇规划体系。我们要积极探索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完善, 该延伸的延伸,该加强的加强,真正形成规划一张图、城乡全覆盖、市域一盘棋的发展格局。二 是推进城乡产业融合。产业是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基础,是促进就业的关键,是转移农民的前提。 没有产业支撑,一切皆无从谈起。目前,我市产业发展种类多而杂、链条短而窄、块头小而弱的 问题仍然存在。我们之所以在承接转移中方向不明确,是因为产业发展定位不明确;之所以在招 商引资中优势不明显,是因为产业集群度不高;之所以在区域发展中特色不突出,是因为特色产 业块头小、效益低。务必按照大区域谋划、大产业构建、大企业支撑的思路,采取招商引资、兼 并联合、改造升级、引导扶持等措施,加快培育发展一批引领行业发展潮流、产品辐射国内外市 场的产业集群。必须明白一个道理:招商引资始终是咸宁生产力发展的基础和根本。三是推进城 乡设施建设融合。务必坚持远近结合、城乡对接、科学规划、有序推进的原则,统筹推进城乡道 路、港口、通讯、供水、供电、供气、排水、排污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增强基础设施与公共设施 的功能性、配套性和服务性,有效促进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群发展、要素集约利用。四是推进 城乡公共服务融合。城乡发展一体化,至关重要的是公共服务一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什么 样的公共服务水平,就有什么样的城镇化水平。鄂州市出台了公共服务“三十条”,致力改善民生, 打造舒心、安心、放心的生产生活环境,让老百姓进得来、留得住。潍坊市连续六年实施城乡就 业“双十万”工程,推动“ 十项公共服务 ”进农村社区。这些都是推进城乡公共服务融合的成功范例。 我们务必按照城乡一体、逐步提高、全面覆盖的思路,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基础教育、基本医 疗、文化建设、科技服务等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覆盖,加强面向农民的就业增收和社会保障体系 建设,真正在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实现统筹。 (四)在发展机制上,重在破解“四大难题”。实现统筹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必须坚 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这是大家的共识。正是因为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中国才跻身于大国行 列,咸宁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未来的发展同样如此,要走得快、走得好、走得稳,根本 出路还是在于改革开放。从全球发展进程看,大开放的趋势不可逆转;从经济增长动力看,尽管 咸宁是内生型经济,但外需拉动作用不可忽视;从市场经济本质看,市场经济就是开放型经济; 从创新驱动路径看,创新驱动离不开对外开放,科技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其实就是一个开放的 过程;从衡量地区竞争能力看,开放是唯一的检验标准;从开放的实质看,开放是人类文明活动 的交流互动;从咸宁的发展实际看,扩大开放是必然的选择。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进程同 样离不开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当前,咸宁要突破瓶颈制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关键在于坚 持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破解以下四个方面的难题。 一是土地怎么用。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也是瓶颈。解决土地怎么用的问题,总的原则 是在保护和节约耕地的前提下,实行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一要进一步完善土地利用规划,以时 间换空间,合理确定城镇规模,力求合理、节约用地。二要实现土地总量动态平衡,探索边建设、 边复垦,先建设、后复垦,先复垦、后建设的“占一补一”机制,逐步利用200多万亩耕地后备资 源,通过土地整理,获取地票指标,开展流转交易,既增地、又筹资,一举多得。三要实行土地 置换,用新造地置换建设用地,鼓励开发非耕地资源,鼓励更新旧村老镇,盘活存量。四要在用 地政策上向重点城镇倾斜,在总量指标不变的情况下,可探索将一个乡、一个县乃至全市的宅基 地、公益事业用地、产业发展用地等指标捆绑起来,集中使用。只有这样,才能控住一头、网开 一面。五要严格划分小城镇土地的权属关系,允许集体土地使用权通过转让、租赁、作价入股等 方式直接进入小城镇土地市场。 二是资金怎么来。统筹发展,没有投入,只能是空口白话、无稽之谈。务必建立多元化投融 资体制,形成政府、集体、市场、企业、个人一齐上,国内投资与国外投资一齐要的格局。一要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积极作为、量力而行,逐步提高公共财政的覆盖范围,并向城乡一体化 建设方面重点倾斜。二要创新投融资机制,搭建有利于城乡发展的投融资平台,各地可考虑利用 “三农”的优质资源,整合资源、资产,组建农发投资公司和农业产权担保公司,开展投融资。三 要本着“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只求所在,不求所有,大胆吸引外来资本参与建设, 四要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发挥资金的最大效益。五要通过财政贴息,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 用,鼓励金融机构提供中长期贷款支持。六要广泛吸纳社会闲散资金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七要 争取项目支持,争取更多项目纳入全省“十二五”规划。八要结合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的改 革过渡,筹集发展资金。 三是社会保障怎么办。加速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变市民,必须坚持两条腿走路:产业发展 解决就业问题稳身,社会保障解决后顾之忧稳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农民洗脚上岸、 进城入镇。我们务必顺应城乡社保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对国家已有的政策要全力实施,逐步提 标;不能覆盖的方面也可在城镇建设费用、农村土地流转收入、村镇集体经济收入和国有土地出 让金中提取相应的比例,用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让进城农民真正享受一体化的保障政策。同时, 要积极做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住房、治安、城管等方面的统筹工作,为提高进城农民素 质、推进城镇文明建设提供全面支撑。 四是农村社会怎么管。潍坊市对中心镇赋予一定的县级管理权限,下放84项县级管理权,促 进乡镇管理能力与活力的提升。各县市区要结合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优化县市部门统筹城乡发 展的职责配置,改革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下移管理重心,下放管理权限,形成城乡工作相互对 接、良性互动的管理格局。有条件的地方还可积极探索、培育发展镇级市。要以“百镇千村”示范 工程建设为引领,全面开展综合整治,逐步实现城乡共同繁荣、一体化发展。 第三点认识:统筹城乡发展,贵在实干。发展说明一切,发展证明一切。发展是硬道理,实 干是硬保障。这次市委大力度地组织外出考察、开阔视野,全方位地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研究 出台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的若干意见 ,下一步关键在干。 (一)务必坚持统筹的方法。统筹城乡发展,重在统筹二字。就工作谋划而言,务必坚持发 展理念与发展阶段相统一,既不能跨越发展阶段而不切实际,又不能错失发展良机而慢人一拍; 务必坚持发展路径与发展理念相统一,路径对了头,更上一层楼;务必坚持发展保障与发展路径 相统一,政策措施是为决策思路服务的,只有集中精力抓好政策措施的落实才能确保又好又快发 展。市委即将出台的有关统筹城乡发展方面的文件,提请大家认真研究,就是要确保实施得了、 操作得好。就工作推进而言,务必坚持城乡发展政策措施的统筹、区域工作的联动;务必本着实 事求是的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避免急于求成、盲目攀比的作法,一定要看到统筹城 乡是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量力而行、共享发展成果,更要尽力而为、激发发展 活力,处理好长期目标与近期重点的关系,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务必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 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做好政策引导、舆论引导、产业引导与保障引导,发挥好农民的主体作用; 务必坚持依法推进的原则,既要抓发展,更要守章法;务必坚持示范带动的方法,一级做给一级 看,一级带着一级干,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二)务必构建管用的平台。平台阔,天地宽。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组织领导上,要着力构建 有利于推进统筹发展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真正形成党委统领、政府实施、部门服务、社会参 与的体制机制,尤其要在领导挂点、部门结对、干部蹲点、政策保障上下真功夫、下硬功夫。在 统筹城乡发展的效能保障上,既要在扩权强县上作好文章,又要在扩权强镇上探索新路,充分调 动和发挥基层干部群众的创造力。没有“胡思乱想”、 “朝思暮想 ”,就没有创新的思想、正确的思 想。在统筹城乡发展的绩效管理上,要突出实绩考核,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把各级干部放到统 筹城乡的实践中磨砺锻炼,真正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干部管理使用机制。在统筹城乡 发展的氛围营造上,既要宣传推介外地的先进经验,又要总结宣传本地的探索实践,形成全方位、 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化的舆论氛围,引导广大干群、社会力量参与城乡一体化建设。 (三)务必发扬创争的精神。事在人为,人在精神。创先争优是当前各级党组织正在开展的 一项实践活动,理应成为一种时代精神、一种发展动力、一种力量支撑。各地各部门要弘扬勇闯 善为的拼搏精神,放大独具特色的发展优势,敢于拼搏、勇于争先、善于争优。敢于拼搏,就是 要拼见识、拼干劲、拼实绩,努力把每一天应做的事情做好。勇于争先,就是要创特色、创亮点、 创先进,玩活市场经济魔方,做实统筹发展文章,努力形成点上有创新经验、面上有创新成果的 良好局面。善于争优,就是要争效能、争作为、争贡献,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使咸宁的经 济份额增大、发展质效提升、综合位次前移。 同志们,统筹城乡发展、推进一体化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 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楚平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定信心, 扎实工作,奋力开创咸宁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局面。

    注意事项

    本文(任振鹤同志在建设鄂南经济强市第三次座谈会上的讲话)为本站会员(漫****)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