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地籍调查四邻签字规定

    • 资源ID:114313007       资源大小:36.50KB        全文页数:1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地籍调查四邻签字规定

    地籍调查四邻签字规定篇一:地籍调查规程 地籍调查规程 TD/T 1001-2012地籍调查规程 组名 :第二组 成员 :申江涛 王海林 史亚强 陶雪梅 刘浩兵 霍晓亮 指导教师 : 田桂娥 1总则 1.1目的和依据:为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土地使用者的合法权益,加强土地管理,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规程。 1.2内容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地籍勘丈。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1.3调查单元 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个地块内由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1.4地籍编号 1.4.1地籍编号以行政区为单位,按街道、宗两级编号,对于较大城市可按街道、街坊、宗三级编号。 1.4.2地籍号统一自左到右、自上而下由“1”号开始顺序编号。 1.4.3同一街道、街坊、宗地被两幅以上基本地籍图分割时,应注记同一地籍号。 1.4.4界址点应按街坊或图幅统一编号。 1.5地籍勘丈方法 地籍勘丈在现阶段可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别采用:解析法;部分解析法;图解法。 用部分解析法和图解法建立初始地籍后,都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用解析法进行更新。 1.6基本地籍图及比例尺 基本地籍图包括分幅铅笔原图、着墨二底图。基本地籍图比例尺一般为1500或11000.城镇宜采用1500,独立工矿和村庄也可采用12000. 1.7规程适用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全国城镇和独立工矿区。原则上也适用于集镇和村庄。1.8实施单位 开展初始地籍调查的市(县)要成立以主管市(县)长为首的地籍调查、登记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地籍调查、登记工作,处理土地权属和地籍调查、登记中的其他重大问题。 地籍调查、登记的具体工作由市(县)土地(国土)管理局负责组织实施。 1.9地方补充规定 省级土地管理部门必要时可对本规程某些条款作补充规定,报国家土地管理局批准后实施。 1.10规程解释权 本规程由国家土地管理局负责解释。 2土地分类 2.1分类依据 土地分类以土地用途为主要依据。 2.2分类体系 根据土地用途的差异,城镇土地分为10个一级类,24个二级类。 3 初始地籍调查 3.1 准备 3.1.1 制定计划 地籍调查前必须制定周密计划,包括调查的范围、方法、经费、时间、步骤、人员、组织等。 3.1.2 确定范围 在12000?110000(个别地区150000)比例尺的地形图上预先标绘调查范围,其范围应以图上已有的实地地物为界,整个调查范围的标绘要与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范围相互衔接,不重不漏。 3.1.3 收集资料 a.经过初审的土地申报材料,现有的地籍资料; b.控制点资料,已有的大比例尺地形图、航摄资料; c.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非农业建设用地清查资料;d.房屋普查及工业普查中有关土地的资料; e.其他有关资料。 3.1.4 技术设计 应根据已有资料和实地踏勘的情况进行地籍调查项目技术设计,包括下列内容: a.调查区的地理位置和用地特点; b.地籍调查工作程序及组织实施方案; c.地籍控制网点的布设和施测方法,以及与城镇平面控制总体布局的关系,坐标系统的选择;d.地籍图的规格、比例尺和分幅方法; e.选用的地籍勘丈方法; f.地籍调查成果的质量标准、精度要求和依据。 3.1.5 表册及仪器 准备所需表格及簿册,置备地籍调查所需仪器和用品。 3.1.6 人员培训 地籍调查人员必须熟悉有关地籍的政策法规和技术规程,明确调查任务,掌握调查方法、要求和操作要领,确保调查工作质量。 3.2 权属调查 3.2.1 调查工作图 用已有地籍图或大比例尺地形图复制图做为调查工作图;无上述图件的地区,应按街坊或小区现状绘制宗地关系位置图,做为调查工作图,避免重漏。 3.2.2 划分调查区 根据调查范围,在调查工作图上依行政界或自然界线划分调查区。 3.2.3 编制地籍号 依据1.4条规定,调查前逐宗预编地籍号,通过调查正式确定地籍号。 3.2.4 指界通知 按调查工作计划,分区分片公告通知或邮送通知单,通知土地使用者按时到场指界。3.2.5 现场调查核实 核实各宗地的土地使用者、地籍号和实际用途等。 3.2.6 界址调查 3.2.6.1 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 3.2.6.2 单位使用的土地,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见附录A);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 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及委托书(见附录B)。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 3.2.6.3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3.2.6.4 有争议的界址,调查现场不能处理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的规定处理。 3.2.6.5 所有界址要按规定设置界标(见标录C)。 3.2.6.6 一宗地有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时,要查清各自使用部分和共同使用部分的界线。 3.2.6.7 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 a.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b.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 c.将确界结果以书面形式送达违约缺席者,如有异议,必须在15日内提出重新划界申请,并负担重新划界的全部费用,逾期不申请,a、b两条确界自动生效。违约缺席定界通知书见附录D. 3.2.6.8 指界人在认界后,不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来自:www.xLtKwj.coM 小 龙 文档网:地籍调查四邻签字规定)盖章的,参照3.2.6.7条的规定处理。 3.2.7 记载调查结果 调查结果应在现场记录于地籍调查表上,并绘出宗地草图。 3.2.8 地籍调查表主要内容: a.本宗地地籍号及所在图幅号; b.土地坐落,权属性质,宗地四至; c.土地使用者名称;篇二:使用权地籍调查表填写规范 1地籍调查表填写要求 1.1 地籍调查表由封面、基本表、界址标示表、界址签章表、宗地草图、界址说明、调查审核表和共用宗地面积分摊表等组成。 1.2 地籍调查表以宗地为单位填写,每宗地填写一份。所有宗地的地籍调查都应填写此表。 1.3 地籍调查表必须做到图表内容与实地一致,表达准确无误,字迹清晰整洁。 1.4 表中填写的项目不得涂改,每一处只允许划改一次,划改符号用“”表示,并在划改处由划改人员签字或盖章;全表划改不超过2处。 1.5 表中各栏目应填写齐全,不得空项。确属不填的栏目,使用“/”符号填充。 1.6 文字内容一律使用蓝黑钢笔或黑色签字笔填写,不得使用谐音字、国家未批准的简化字或缩写名称。 1.7 项目栏的内容填写不下的可另加附页。宗地草图可以附贴。凡附页和附贴的,应加盖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印章。 2 地籍调查表填写方法 2.1 封面 2.1.1编号。可以是流水号,也可以是预编宗地号,用自然数编制。 2.1.2宗地代码。填写按照本细则3.1.4的规定预编宗地代码,其中县级行政区代码可省略。 2.1.3土地权利人。填写集体土地使用权人名称。共用使用权宗地,填写任意共用人名称。2.2 基本表 2.2.1土地权利人。填写宅基地使用权人或者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人名称。 2.2.2单位性质。 (1)宅基地填写个人。 (2)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使用单位的性质分别填写。行政事业单位填写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填写国有、集体、私营、外资、港澳台、联营、股份制、个体或其他(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管理总局关于经济类型划分的暂行规定)。 2.2.3证件类型。 (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 (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居民身份证、军官证、护照等。 2.2.4证件编号。 (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 (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自然人的填写公民身份号码、军官证号码、护照号码等。 2.2.5通讯地址:填写集体土地使用权人的通讯地址及邮政编码。 2.2.6权属性质。 (1)集体建设用地按照使用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归属分别填写乡镇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 (2)宅基地填写宅基地使用权 (3)设施农用地填写集体农用地使用权。2.2.7使用权类型。(1)集体建设用地分别填写批准拨用、集体土地入股(联营)、无手续。(2)宅基地填写批准拨用、无手续。(3)设施农用地填写核准使用。 2.2.8土地坐落。 按照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土地坐落填写。 2.2.9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1)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法人单位的,填写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的姓名,应与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身份证明书的内容一致。(2)集体土地使用权人为个人的,填写“/”。 2.2.10证件类型。填写居民身份证等。 2.2.11证件编号。填写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身份证号码等。 2.2.12代理人姓名。填写代理人名称,应与直接委托书的名称一致。无代理的填写“/”。 2.2.13证件类型。填写居民身份等。 2.2.14证件编号。填写代理人的身份证号码等。 2.2.15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代码。根据GB/T4754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大类标准,填写类别名称及编码;没有的填写“/”。 2.2.16预编宗地代码。填写按照本细则3.1.4的规定预编宗地代码,其中县级行政区代码可省略。 2.2.17宗地代码。填写确定的十九位宗地代码。 2.2.18所在图幅号。(1)比例尺。填写1:500。(2)图幅号。填写宗地所在的地籍图的图幅号;破宗时,填写宗地各部分地块所在地籍图的图幅号。2.2.19宗地四至。与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相邻的,填写相邻宗地的使用权人名称。相邻土地未确定集体土地使用权,填写集体土地所有权人名称。与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相邻的集体土地使用权宗地填写地物名称。与空地、荒山、荒滩等未确定使用权的国有土地相邻的,应准确描述相应地物、地貌的名称、不得空项。 2.2.20批准用途。填写土地权属来源材料或用地批准文件中经政府批准的土地用途,用汉字表示。无批准文件或者批准文件批准用途不明确的,填写“/”。 2.2.21实际用途。(1)集体建设用地。填写经现场调查后按照GB/T21010 2007土地利用现状分类二级类确定的宗地主要地类,用汉字表示。地类编码用阿拉伯数字表示。(2)宅基地。填写“宅基地”,地类代码为“072”。 2.2.22批准面积。填写用地批准文件中经政府批准的宗地面积。无批准文件或者批准文件批准面积不明确的,填写“/”。 2.2.23宗地面积。填写根据权属调查结果,经测量得到宗地土地面积。此项由测绘单位在测量完成时提供,由调查人员填写,单位为平方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 2.2.24建筑占地面积。填写宗地内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 2.2.25建筑面积。填写宗地内建筑总面积,单位为平方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 2.2.26使用期限。填写政府批准的使用期限。未明确土地使用期限的,填写“/”。 2.2.27共用权利人情况。应全称填写共用权利人的名称。无共用情况的,填写“/”。如因权利人过多填写不下时,可填写一个共用人名称,后面加“等几人”,将详细情况填写至共用地面积分摊表。 2.2.28说明。需要说明的相关情况。2.3 界址标示表 2.3.1界址点号。按顺序填写界址点编号,不得遗漏。引用以往调查资料、批准文件、登记文件确定的界址点,调查人员应按顺序填写界址点编号,并在“签字”栏注明“号至号界址点资料见附件”。从宗地某界址点开始按顺时针编列。例如:1、2、23、1。 2.3.2界标种类。根据实际埋设的界标种类在相应位置画“”。表中没有明示的界标种类,补充在界标种类栏空白格中。 2.3.3界址间距。填写实地丈量的界址边长(间距),单位为米,小数点后保留2位。 2.3.4界址线类别。相邻两界址点之间以实地地物为界,将实地地物的种类填入相应栏目。可补充填写三种,超过三种的,两种填写具体名称,其他的填入其他。界址线类别为路、沟、渠、田坎时,填写宽度,其他宽度不填。 2.3.5界址线位置。按照本细则3.3.2.4的规定标记在对应位置标记“”。 2.4 界址签章表 2.4.1界址线起点号、终点号:按照相邻宗地界址线包括的界址点,逐点填写界址点号。 2.4.2邻宗地指界人宗地代码:本宗地与使用权宗地相邻的,填写相邻使用权宗地的宗地代码;无相邻使用权宗地的,填写所处的集体土地所有权宗地代码。邻道路、河流等线状地物,且线状地物单独划宗的,填写线状地物宗地代码;未单独划宗的,填写“/”。 2.4.3邻宗地指界人姓名(签章):邻宗地指界人签字、盖章或按指印。 2.4.4日期:填写外业调查指界日期。 2.5 宗地草图篇三:地籍调查流程 地 籍 调 查 流 程 1、 地籍调查前提条件 资料收集后经国土局地籍测绘股审核达到登记发证的相关要求,并提交登记发证申请书。 2、地籍调查所需仪器及设备 全站仪、三脚架、棱镜、地籍调查表、印泥、草稿纸、铅笔、中性笔、记号笔、测距仪。 3、地籍调查内容 地籍调查包括权属调查、界址调查、地籍测量。地籍调查要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满足土地登记的需要。 3.1、权属调查 通知土地使用者及四邻按时到现场指认权属界线。 3.2、界址调查 界址的认定必须由本宗地及相邻宗地使用者亲自到现场共同指界。单位使用的土地,须由法人代表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个人使用的土地,须由户主出席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和户籍簿。法人代表或户主不能亲自出席指界的,由委托代理人指界,并出具身份证明及委托书。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并出具委托书及身份证明。经双方认定的界址,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3.2.1、违约缺席指界的,根据不同情况按下述办法处理: a.如一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以另一方所指界线确定; b.如双方违约缺席,其宗地界线由调查员依现状界址及地方习惯确定。 3.3、地籍测量 地籍测量采用全站仪并配合测距仪完成。有控制点的利用控制点架设全站仪测量。对于没有控制点的,如果已经有电子底图,可采集明显房角点进行校正;如果没有电子底图,则需要采集明显道路或建筑物,利用影像进行校正。 4、建筑物状况调查 建筑物状况调查包括:地块内建筑物的结构和层数。 4.1、建筑物结构建筑物结构根据建筑物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主要 分为破房、简易房、棚房、在建房屋、木房、砖房、铁房、钢房、砼房等。 4.2、建筑物层数 建筑物层数是指建筑物的自然层数,从室内地坪以上计算,采光窗在地坪以上的 半地下室且高度在2.2米以上的算层数。地下室、假层、附层(夹层)、假楼(暗楼)、装饰性塔楼不算层数。 5、地籍调查分类 地籍调查是土地管理的基础工作,分初始地籍调查和变更地籍调查。初始地籍调 查在初始土地登记前进行,变更地籍调查在变更土地登记前进行。 6、调查单元 调查的单元是一宗地。凡被权属界址线所封闭的地块称为一宗地。一个地块内由 几个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而其间又难以划清权属界线的也称为一宗地。大型企事业单位用地内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经济核算单位用地应独立分宗。 7、宗地草图 宗地草图是描述宗地位置、界址点、线和相邻宗地关系的实地记录,是处理 土地权属的原始资料,应在现场绘制。 8、宗地草图记录的内容 a.本宗地号和门牌号; b.宗地使用者名称; c.本宗地界址点(包括相邻宗地落在本宗地界址线上的界址点)、界址点号及界址线,相邻宗地的宗地号、门牌号和使用者名称或相邻地物; d.在相应位置注记界址边长、界址点与邻近地物的相关距离和条件距离; e.确定宗地界址点位置、界址边方位所必须的或者其他需要的建筑物和构筑物;17

    注意事项

    本文(地籍调查四邻签字规定)为本站会员(xins****2008)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