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儿童发展理论第一章

    • 资源ID:11433036       资源大小:21.50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儿童发展理论第一章

    第一章绪论 发展的含义:获得新结构或引起心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 发展包括三个要素:1发展是一个在个体内部进行的变化。发生在 个体之外的变化不能称之为发展。也不是所有的内部变化都可以称 之为发展。如:当你从明处走入暗处,视网膜上的光化学物质会发 生变化,使视觉感受性大大提高,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暗适应。反之, 从暗处走入明处,又会发生过程相反的明适应。这种内部变化是为 了重建机体的正常平衡,其最终结果是回复到原先的状态。这不能 称为发展。2这种变化是连续的、稳定的。即使是内部的、稳定的、 持久的变化也不能称之为发展。如:3 岁孩童会唱“一二三四五、 上山打老虎”这并不代表孩子懂得了数的序列。一个四岁孩子会背 乘法口诀,也并不代表这孩子懂得了数的组成。所有这些内部的、 持久的、稳定的变化,只是靠模仿和强化,是一种机械学习的积累 并没有进入意义理解的水平。只有当儿童把所学的知识与头脑中原 有的知识体系相互联系起来,并能将整个系统中相关联的对象联系 起来,才能说这种变化导致了结构的变化,才可称得上是发展。 3发展最终导致结构性改变(如获得一个新结构或由一个旧结构演 变为一个新结构). 什么是理论:1、理论是对通过观察所收集的经验事实加以假设后形 成的一套由术语组成的句子。例如:华生通过观察认为:人的任何 复杂行为,说到底,不外乎是一套反射。人对来自内外的刺激作出 反应,达到对环境的适应。这些句子就成了行为主义的理论。2、我 2 们也可以把理论看作一个模型。模型是科学理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 一个中介,是对世界高度的理想化、局部化的模拟。3、将理论看作 是每一个科学家都根据他对科学“主题”的分析,进行与主题有关 的研究。主题是激励和指导科学家进行研究的元理论信奉。主题总 是由正反两个方面的命题组成的,如心理学中的遗传决定与环境决 定、成熟与学习、大脑的机能定位与整体功能等。主题的概念是以 内容为基础的。 理论的分类:理论的分类是介绍有关理论的几种形态。无论哪一种 理论形态,都是理论与资料(数据)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模型 (例如:记忆流程图:瞬间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2.功能理 论:针对某一研究领域或某一心理过程的小型理论。 (如吉布森的知 觉学习理论只限于知觉研究范围,并不是一个大的理论体系。 ) 3演绎理论:.归纳理论 (如: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的理论) 什么是发展理论?心理发展理论,简称“发展理论“,是关于论述心 理发展的全过程和探索心理发展机制的理论。 发展理论的任务:1描述一个或几个心理领域的发展过程。人的心 理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相互之间的联系是不可分割的。但为了研究 的方便,研究者不得不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个或几个具体过程中, 以探求其规律性的东西。对心理过程的描述,来源于观察与实验。 观察与实验的资料,是构成发展理论的基础。2描述几个心理领域 的变化关系。为了揭示心理的本质,势必要探索不同心理过程之间 的相互关系。3解释发展的因素(动力)和机制。解释发展变化的 第 3 页 共 6 页 常用方式是假设一种连续的变化在导致发展不断地进行,其一般的 方式是行为 A 变化成行为 B,成为 AB;然后 AB 由变成 C,成了 ABC,从而使心理过程越来越复杂。 发展理论的作用:人类的科学史已经证明,科学不是事实的单纯积累。 只有当事实被整理成一个概念体系时,才能变成有用的知识。这个 概念体系就是理论。发展理论具有组织信息和研究的作用。1.组织 信息.理论具有系统性,而构成理论的事实可能会缺乏、中断。 研究者在以自己的观点解释事实时,往往受个人的哲学观点、方法 论、个性特征、生活经验等因素的影响,即蒙上浓厚的主观色彩。 我们从事学前教育的教师,每天工作在第一线,与幼儿生活在一起, 对学前儿童的行为特征、兴趣、游戏内容、生活规律都有丰富的经 验。如果我们不去总结、概括这些经验,那么,它们永远是个人的 感受,既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只有把这些感性经 验纳入一定的理论框架,用一定的理论指导去整理、分析、归纳, 才能形成理性认识,才能从纷繁、零散的事实中揭示出规律性的东 西,从而正确地认识事物、解释现象、预测趋势。概而言之,达到 科学的“解释“ 功能。所谓解释,就是把一些现象归纳到一个理论体 系之中的过程。这就是发展理论的第一个作用:组织信息。通俗地 讲,你所掌握的大量事实,就好比拥有大量的砖头瓦片。砖头瓦片 并不具备房屋的功能。只有当你根据蓝图将砖瓦搭成一定的结构才 能充当房屋的主人。建筑蓝图就是理论,没有它,无论你占有多少 材料,也只是一个“无房户“。 4 2.指导研究:理论能启发思考、指导观察和产生新信息。幼教工 作者具有从事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研究的独特条件。但事实上并不 是每一个幼教工作者都能开展真正的科学研究。之所以出现这种情 况,并不是她们没有科研的兴趣,也不是缺乏科研的条件或方法, 在大多数情况下,她们缺乏一个用以指导科研的明确理论。没有 理论指导,就提不出问题、提不出假设、甚至也看不见事实,更谈 不上分析综合了。爱因斯坦说:“你能不能观察到眼前的现象取决于 你运用什么样的理论,理论决定着你到底能观察到什么。“ 这就是 说,凡是要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必须选定一个理论,并在这个理 论的指导下从事具体的资料收集(如观察、实验等) ,然后,又在这 个理论的指导下分析、整理和解释资料,证实或修正假设。因此, 理论具有指导研究的功能。综上所述,理论与事实的关系是对于任 何科学家来说,单独的事实都是暂时的,关键在于你要能运用理论 来分析资料、探究事实中蕴涵的规律性的东西,从而使理论得到证 实、得到运用、得到充实、得到发展。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关系,可 以用德国哲学家康德的一句话加以概括。康德说:“没有理论的具体 研究是盲目的,而没有具体研究的理论是空洞的。“ 发展理论的主题:四个主题(一)心理的实质:在这个问题上存在 两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把人当作机器-机械论。它的理论基 础是牛顿力学。其哲学来源是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和休谟的理论。 他们把人当作内部静止的、必须由外部力量推动的机器。儿童成了 可以根据人的意志任意塑造的原料。儿童只是像海绵吸水一样被动 第 5 页 共 6 页 的接受现实。机械论就是应用物理学的定律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 (包括心理现象) 。把人当机器的机械论,在心理学中,表现为重视 心理的构成要素,倾向于对个体心理过程作孤立的研究,重视人对 外部刺激作出的反应。机械论的观点,在很大的范围内对生命现象 的研究带来了重大的成果。行为主义心理学便是贯彻机械论的典型。 这个学派认为,所有的有机体,包括人类,都严格地按照机械论的 原理作出反应。具体表现为一个刺激会产生一个行为反应,每一个 行为的发生,都是由于刺激所致,刺激与行为的关系,构成了行为 主义标志性公式:S-R(刺激-反应) 。第二种是当代与机械论抗衡的 主要观点-机体论。这一思想起源于莱布尼茨 。他认为,物质处于 从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连续的转变中,结果是在不间断地变化中 引出超出自身的状态。它把人看成一个整体(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 和) ,它具有内在的活动和自我调节的功能。机体论强调生命有机体 是一个系统,它发挥整体的功能。整体功能不是各个部分简单相加 的总和,而是具有自动调节功能的复杂机制。如人有补偿、代替功 能,即一部分失灵,另一部分会补偿那部分的功能(例如没有手, 脚会代替手做很多事情) ,而机器少一部分就不行。系统不仅接受外 部环境的刺激,更重要的能自主地活动,主动适应和调整自己的行 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就是以机体论为指导思想的代表。从心 理学的角度探讨人的本质,是心理学最高层次的难题之一,需要心 理学家们作不懈的努力。 (二)量变与质变:量变与质变是发展变化 的两个状态。个体心理发展不排斥量的变化,量变为质变做准备。 6 但正如前面讲发展含义时所说,发展理论更重视质的变化,也就是 结构的变化。发展是质的飞跃,不同的质构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的 观点已被发展心理学家广泛接受。 (三)遗传与环境(或称成熟与学 习):在心理学的发展早期,绝大多数心理学家都承认人心理的发 展是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理论自身的建设 发展理论与学期教育: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儿童心理发 展理论,是学前教育学的重要理论支柱之一。无论是学前教育的教 育目标,还是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估手段,都能从发展心 理学的研究成果中找到理论上的支持和帮助。两个学科之间的关系 是良好。虽然发展心理学肯定不是学期教育的唯一支柱,但至少是 一个重要的支柱。我们教育工作者应该学会用理论来解释教育现象 和指导教育实践,那么我们学前教育领域就会呈现理性、全面、和 谐的新气象,幼儿快乐、健康、终身发展的目标也才有真正实现的 可能。

    注意事项

    本文(儿童发展理论第一章)为本站会员(漫****)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