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浅谈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

    • 资源ID:11492178       资源大小:48.50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浅谈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浅谈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 【摘 要】李可染先生是中国近 现代的国画大师,是开宗立派的一代宗 师。曾师从齐白石、黄宾虹,得前者 “墨线”、 “墨块”,后者“ 积墨” 、 “渍墨”之 诀,丰富了传统技法的表现力。他擅山 水,重写生,并后来将西画中的明暗处 理方法引入中国画,创山水画黑、满、 重、亮的新画风,让中国山水画变的浑 厚有力,大气磅礴,别具一格,震撼人 心,他的山水画是无人逾越的一座高峰! 中国论文网 /5/view-5652771.htm 【关键词】积墨;渍墨;别具一 格;黑 引 言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李可染先生已经作古多年了,然 而他的名字如同他的山水画一样响亮。 一提起他的山水画,眼前便会浮现一幅 幅厚重而又光亮的山水,李可染先生山 水画面中的黑是他独有的笔墨风格,是 在皴擦点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墨的千变 万化,来塑造着不同的光、色、形、体 的画面结构,生动地演绎着万象。 一、李可染生平 李可染(19071989)先生从小 就喜欢绘画,13 岁从师乡贤钱食芝,正 式启蒙书画,学习王石谷一派山水,学 习传统技法和传统山水图式。后又幸得 林风眠和法籍油画家克罗多二位教授的 教诲,专攻素描和油画,接受西方外来 艺术绘画的精华,拥有良好的西画功底 和艺术素养。1947 年春,李可染先生又 先后拜齐白石、黄宾虹为师,得前者 “墨线”、 “墨块”,后者“ 积墨” 、 “渍墨”之 诀,丰富了传统技法的表现力。李可染 先生在艺术道路上取得的巨大成就和这 些经历是分不开的,李家山水独有的特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色与这些良师的帮助是紧密相连的。 二、对李可染山水画中黑的解读 李可染先生山水画中的黑是中国 画借鉴西洋素描兴中的典范。李可染山 水画作品整体充斥着一种素描感,和重 量感。画面浓淡是黑白之间无限的层次 性表现,从淡的到浓的变化中,显示了 墨的无限层次。在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 作品中,正是那以悲沉的黑色所形成的 特有的基本色调,才会深深地把人们的 感觉捉住,在这悲怆旋律的制约下,画 面即使偶有淡淡的幽雅,也会被这“黑 色世界”所造成凄迷的基调所包容,所 容纳,让观者无不震撼,无不动容。 李可染先生山水画中的黑并不是 简单的黑颜色所构成的“ 黑色世界 ”,而 是通过继承传统,又敢于突破,善于创 新后,在团团墨墨中不断地寻找自己的 精神家园时,才达到的随心所欲而不越 矩的“最高境界 ”。 三、李可染山水画中的“三黑” (一)方形的大块黑山体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李可染先生的山水画作品中最常 见的就是方形的大块黑山体。这种方形 的大块黑山体主要运用积墨法和渍墨法, 李老曾说:“ 画浓墨的时候要用淡墨破, 画淡墨的时候要用浓墨破,最好不要等 到画面墨太干,要反反复复地进行。 ”这 就是使得整幅画画面重墨不会污浊,淡 墨不会很薄的原因,因为在重视以墨为 主的画面中,在进行笔触叠加的时候, 第二遍不是第一遍的重复,而要像是没 有套准的套版印刷一样,笔笔交错,逐 渐形成了物体的体积、空间、明暗和气 氛。从而让整体画面单纯而又内中丰富, 浓重浑厚,深邃茂密,含蓄沉雄。从某 种意义上看减弱了意与形式趣味的独立 性,山水画作品更靠近了写生对象的感 性真实。李可染又说:“ 我最喜欢黑颜 色,黑色可以和万物相合。 ”积墨法才能 显示出黑和厚,黑和厚才能显示出山河 之魄和民族之魂。这种积墨法和逆光的 表现相结合,形成了李家山水“黑色逆 光”的特有图式。李可染先生山水画作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品常用巨碑式丰满构图,这种顶天立地 式的构图方式为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提 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施展平台,这种画 面结构,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 中国山水。在这种极具张力的饱满式山 水画构图里,整座黑山体拔地而起,让 整幅山水画作品变得浑厚有力、大气磅 礴、别具一格、震撼人心。 (二)黑树 李可染先生山水画中的树很是神 秘,在造型准确的基础上,抛弃了传统 画树的各种僵硬死符号,力求把握树的 总体印象。树与树的相互关系似若即若 离,叶与叶之间、树与树之间的连接点 似清楚又似不清楚.对于树的处理并不是 很具体,好似李老画树的目的就是要介 乎在具体和不具体之间,但李可染先生 的山水画面中也总会出现几棵主要的树, 这些突出的树都是经过细心经营的,在 数笔寥寥、看似简单的笔墨里表现了空 间的距离,给人的感觉往往显得既生动 又悠远无尽。通过山水画中对树的艺术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性表现,让人们从画中似乎看到了一个 兢兢业业作画的老人,正运用自己毕生 的艺术修养,把最自然的树的真实形象 通过艺术表现形式带给大家。 李可染先生山水画中的黑树,感 觉好似一个个“ 黑圈圈” 的连接,也好似 一个个黑色的光环,极具趣味性和生动 性。李老也常常给树上颜色,通过有心 经营,不仅没有削弱水墨本身的黑白反 差所造成的视觉上特有的力度和美感, 还能从艺术效果上肯定了水墨用墨主要 性原则,这种表达方式不仅没有削弱用 墨,还能增加笔墨的美。使李可染山水 画别有风采,给李可染山水画中的增 加了更多看点。 (三)强烈的黑白对比 李可染山水画中的第“三黑” ,并 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黑,而是通过黑白对 比后使得山水画画面更黑的“黑” 。李可 染山水画中还常常会出现小白屋,和长 白条瀑布。这些纵横在“ 黑色世界 ”的白, 使得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为更黑。所以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说没有黑与白的对比,再黑也只能是灰, 而不能说是黑。这种强调黑白对比的画 面处理方式,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 是李可染先生对于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把“白”具体的有形象的形式引进到自己 的画里面,就是借鉴了西画中黑白灰的 处理方式,目的就是为中国画服务,使 现代中国山水画有时代所需要的内容, 更赋予了时代精神的意境。 四、对我的启示 李可染先生开创了一条表现性、 写意性与现代性相统一的中国画新路, 李可染先生山水画中的黑是他不断进行 艺术探索的成果,他一生经历的道路给 我们留下了及其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在 追求艺术的道路上,不仅得深入学习传 统,还得要在传统的巅峰上进行新的创 作;不断地深入生活,从生活中汲取营 养,要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 活的艺术理念;开阔视野,不断的学习 新的知识,学会吸收和借鉴优秀的外来 文化;同时,要坚持实践创新,总结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验,形成理论,再指导实践。立身当今 浮躁的画坛,我觉得应该先黑下去,踏 踏实实地用功,以画言志,以笔抒怀。 在皴擦点染的操作过程中通过墨的千变 万化,来不断的寻求“ 精神上的自由, ” 最后达到笔尖上的“ 真正自由。 ” 结束语 李可染先生的艺术创新精神将随 着历史的进程,越来越成为学画青年跋 涉旅途上的启明星。凡是真诚的求艺悟 道者,都无法离开他绕行。李可染先生 是一个对待绘画十分认真的画家,十年 如一日的坚持每天作画,每天构图,所 以现今流传在世的作品幅幅都是精品, 幅幅都倾注了李可染先生的心血,这种 作画态度值得我们这些后辈们认真学。 【

    注意事项

    本文(浅谈李可染山水画中的黑)为本站会员(月****)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