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干线公路网规划(2003~2020年)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20032020 年) 宁波市交通局(港口管理局) 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 二四年十二月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20032020 年)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 - 目 录 一、概述1 1. 规划背景与研究过程1 2. 规划编制依据2 3. 规划编制目的3 4. 规划编制期限与范围5 二、宁波市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5 1.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5 2.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 3. 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6 三、宁波市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11 四、运输需求预测12 五、总体目标13 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合理规模13 2. 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13 3. 总体目标14 六、公路网布局15 1. 公路网重要度布局法16 2. 公路网层次16 3. 规划断面与预留用地19 2 4. 规划公路网布局形态分析20 七、干线公路网建设序列安排21 1. 干线公路网路线交通量分配21 2. 干线公路网路线技术等级配置分析22 3. 建设项目序列安排23 八、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评价35 1. 可持续发展评价35 2. 宁波市公路网规划技术评价36 九、建设资金38 十、实施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对策和措施39 1. 实施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对策与措施39 2. 建议40 附图、表 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现状图(2002 年) 2.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布局形态图 3.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布局节点覆盖图 4.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5.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示意图 6.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典型横断面图 7. 江北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3 - 8. 镇海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9. 北仑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10.余姚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11.慈溪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12.鄞州区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13.奉化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14.象山县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15.宁海县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032020 年)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 - 一、概述 1、规划背景与研究过程 宁波市交通局(原为宁波市交通委员会)多年来对宁波市域的 公路网规划一直十分重视,宁波市交通委员会于 1995 年编制完成了 宁波市公路网规划 ,于 1998 年编制了宁波市综合运输网规划 , 这两个规划对指导宁波市公路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为 “九五”期的公路建设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原来制定的规 划在新世纪对公路交通发展要求发生了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与时代 发展要求已不相适应,急需修订完善。根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个 阶段的宏伟目标,宁波市社会经济还将保持一个相当长时期的高速 发展。新世纪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公路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建设以“适应交通需求”和“改善交通性能”为目的向“促进 社会持续和谐地发展”为目的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因此,迫切需 要对公路网规划建设进行滚动调整,以适应下一步发展的需要。在 这一背景之下,2003 年 7 月下旬,为做好宁波市 20032020 年干 线公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由宁波市交通局成立了规划编制领导小 组,宁波市交通设计研究院协助,开始本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编 制小组于 2003 年 8 月到各县(市、区)调研并收集资料,召开了交 通、规划、计划、国土等部门参加的座谈会,结合各县(市、区) 交通发展规划,提出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或设想。在各有关部门积 极配合、各方面资料的多次收集整理基础上,于 2003 年 10 月完成 了宁波市 20032020 年的公路网规划研究报告初稿,于 11 月完成 报告征求意见稿。报告征求意见稿发至各县(市、区)交通局、规 2 划局,大榭开发区交通局、东钱湖管委会建设局和局所属有关单位, 广泛征求意见,共收到返回的意见十几份,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研究, 在充分吸收反馈意见的基础上,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征求意见 稿进行认真细致的修改,于 2004 年 2 月完成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送审稿。2004 年 3 月由宁波市交通局组织召开了宁波市干线公路网 规划(送审稿)征求意见会,项目组根据会议的精神,对送审稿又 进行了认真的修改,于 2004 年 5 月完成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报告。 该报告又一次发至各县(市、区)交通局、规划局,大榭开发区交 通局、东钱湖管委会建设局和局所属有关单位,对规划中的每一条 路都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讨论和研究,在充分吸收反馈意见的基础上, 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报告进行了再次认真的修改完善。 2、规划编制依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1998.1) ; ( 2) 交 通 部 公 路 网 规 划 编 制 办 法 ( 90) 交 计 字 225 号 文 件 ; (3)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 B01-2003) ; (4)21 世纪宁波市交通发展展望; (5)公路路线设计规范 (交通部,1994 年) ; (6)浙江省公路水路交通建设规划 (20032010,浙江省计 委、浙江省交通厅,2003 年 9 月) ; (7) 宁波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总体要求 和发展目标 ; (8) 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 、宁波市环杭州湾产业带发展规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3 - 划和相关的工业园区发展规划; (9) 宁波市综合运输网规划 (宁波市交通委员会,1998 年) ; (10)宁波市绕城公路规划方案论证 (宁波市交通委员会, 2001 年) ; (11)宁波市现代物流系统发展规划报告 (宁波市发展计划委 员会等,2002 年) ; (12)宁波市高速公路网规划 (宁波市交通局等,2004 年 1 月) ; (13)东钱湖地区总体规划 (宁波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2 年) ; (14) 宁波市公路普查路线明细表 ; (15) 宁波市统计年鉴 (2002 年) ; (16) 宁波市交通统计年鉴 (2000、2001、2002 年) ; (17) 东钱湖镇中心镇城市建设总体规划 (20002020 年) ; (18) 各县、市、区统计年鉴 (2002 年) 。 3、规划编制目的 近几年来,随着公路网规划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不断深入, 人们已经对公路网规划的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认为公路网规划 应在调整生产力布局、优化土地利用形态、保持区域社会经济及环 境和谐发展等多方面发挥作用。 4 本规划研究总的目的是:以干线公路交通可持续性发展的思想 为指导,通过干线公路网规划可持续发展研究,为干线公路网规划 调整提供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指导各县(市、区)的公路网规划, 整合、协调好各县(市、区)的公路网规划,做好各县(市、区) 跨行政区域的干线公路衔接工作,为新的历史时期宁波市交通发展 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为宁波市干线公路率先实现现代化提供指导, 为公路交通与其他相关社会经济事业协调发展提供基础,使宁波市 干线公路网建设规划管理科学化。 本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结合国民经济与公路交通发展的新变化,通过对干线公路 网规划目标的全面思考,建立干线公路网规划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对现状公路网做出评价。 (2)结合现实情况分析二十一世纪宏观经济发展对宁波市公路 交通发展趋势的影响,分析研究公路交通需求特征,为干线公路网 布局提供基础。 (3)通过对国内外公路网规划布局理论和方法的分析,根据宁 波市的交通区位特点,应用合理的布局理论,对宁波市干线公路网 进行布局分析,充分发挥公路对国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使宁波 市的公路交通事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4)确定宁波市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分期实施序列,以指导宁波 市的公路建设; (5)通过对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和政策的各种影响效果进行综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5 - 合评价,包括干线公路网布局方案对综合交通运输和社会经济的影 响效果分析,使其能形象地体现公路网空间分布特征,反映公路交 通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满足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的需求, 反映公路交通与产业布局、资源开发、人口分布间关系等方面的指 标,并能紧密与宁波市城市规划相结合。 (6)根据干线公路网规划方案,提出实施干线公路网规划的对 策、措施和建议。 4、规划期限与范围 本规划的编制期限为 20032020 年,基年为 2002 年,规划期 分为近、中、远三期,近期 2007 年、中期 2015 年、远期 2020 年。 规划范围覆盖全市行政区划。根据发展需要和干线公路网规划层次, 确定本次规划的重点是区域内国省道公路网(不包括高速公路网) ; 高速公路连接线;在县(市、区)路网中地位突出、交通量较大的 县道和跨县(市、区)的重要道路。 二、宁波市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发展评价 1、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和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 21 世纪世界发展的主题。所谓可持续发展,是指 人类社会、经济、人口、环境和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联合国可持 续发展委员会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 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公路交通发展在满足社会发展对其 更高需求的同时,保证自身发展和社会大系统发展可持续要求的实 现。 6 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概念,公 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公 路 交 通 系 统 的 供 给 能 力 与 经 济 发 展 的 交 通 需 求 相 平 衡 ; 公路交通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公路交 通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公路交通的社会可持续性。 2、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结构可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层次(总目标):适应和适当超前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 要,消除因交通要素制约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以达到最优的社会 效益和经济效益,适时、适度、适量地服务于又先行于社会经济发 展总体目标的要求。 第二层次(分目标):分目标是对总目标的细分,具体体现在 以下三个方面: (1)合 理 的 规 模 。 (2)合理的技术等级。 (3)协调的结构。 3、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 现 状 公 路 网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 见 表 1。 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发展评价。 可持续发展指数的分级标准如下: EQI0.9,强可持续发展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7 - 宁波市公路网截止 2002 年底,全路网通车总里程为 5506.2 公 里,其中按行政等级分,国道 320.6 公里,省道 672.5 公里,县乡 道 4441.9 公里,专用道 71.1 公里;按技术等级分,高速公路 183.8 公里,一级公路 442.6 公里,二级公路 597.3 公里,三级公 路 1264.8 公里,四级公路 2939.0 公里,等外公路 78.8 公里,宁波 市公路网行政、技术等级里程见表 2。 8 表 1 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性发展评价指标表 道路特征(S 1) 网容量(C N) 网等级(J N) 路面铺装率(R N) 交通特征(S 2) 网流量(Q N) 网车速(V N) 网交通密度(K N) 网时间(T N) 服务水平(S 3) 网拥挤度(网饱和度)(S N) 里程饱和率(P N) 技术性评价(P 1) 通达深度(S 4) 网连通度(D N) 公路网密度() 节点通达性(P K) 经济性评价(P 2) 公路与综合运输的协调程度(Q 1) 公路建设与经济发展的适应度(Q 2) 公路建设投资力度(Q 3) 社会性评价(P 3) 促进社会进步程度(L 1) 促进政治稳定程度(L 2) 公路部门人员素质水平提高程度(L 3) 公路 网规 划可 持续 发展 总目 标 (U) 环境、管理评价(P 4) 环境影响程度(R 1) 环境控制力度(R 2) 土地资源合理化利用程度(R 3) 高等级公路信息化水平(R 4)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9 - 表 2 宁波市现状(2002 年)公路网里程统计表 (单位:公里) 技 术 等 级 公路性质 总里程 (km) 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等外 所占比例 (%) 国道 320.64 183.75 94.3 41.58 1.00 5.82 省道 672.5 149.10234.99 144.30 144.11 12.21 县道 2380.57 195.88297.79 827.54 1009.27 50.1 43.23 乡道 2061.35 3.31 21.60 275.37 1737.87 23.2 37.44 专用公路 71.14 1.3 16.57 47.77 5.5 1.29 小计 5506.2 183.75442.59597.26 1264.78 2939.02 78.8 100 所占比例 (%) 100 3.34 8.04 10.85 22.97 53.38 1.43 宁波市公路网的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如表 3 所示。 表 3 2002 年宁波市公路网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 序号 特征参数 全路网 高速网 干线网 县乡网 1 网流量 Qn(辆/日) 3983 13438 6598 3129 2 网容量 Cn(辆/日) 4670 27500 8059 3133 3 网技术等级 Jn 3.19 0 2.23 3.49 4 网饱和度 Sn 0.85 0.49 0.82 1.00 5 网里程饱和率 Pn(%) 49.65 24.78 47.82 51.12 6 网连通度 Dn 1.79 / / 7 面积网密度(公里/百平方公里) 58.80 1.96 8.64 48.19 8 路面铺装率(%) 100 100 100 100 9 总里程(公里) 5506.2 183.8 809.3 4513.1 通过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如下的评价结果: 10 ·通达性较好,面积网密度较高。全路网密度高达 58.80 公里/ 百平方公里,远高于全国的 18.4 公里/百平方公里,宁波市干线路 网密度为 8.64 公里/百平方公里。全路网连通度 1.79,节点连通情 况较好,但作为干线路网集散与辐射的县乡路网,应进一步提高其 连通性和通达深度,才能更好的发挥干线路网乃至整个路网的优势。 ·服务水平不高,网容量不足。从网饱和度分析来看,全路网 饱和度为 0.85,属于一般水平,里程饱和率为 49.65%,说明目前有 近 1/2 的公路处于饱和状态,路网上时常出现拥挤和阻塞现象。宁 波市干线公路网的饱和度为 0.82,里程饱和率为 47.82%,说明目前 有近 1/2 的干线公路处于饱和状态,宁波市县乡公路网的饱和度为 1.0,也处于饱和状态,导致了运输车辆延误增大,运输成本提高, 交通事故率上升等不良后果,从而降低了整个公路网的运输效率。 ·公路网技术等级较低,等级结构配置不够合理。宁波市现状 公路网技术等级为 3.19,接近三级水平,干线网的平均技术等级为 2.23,接近二级水平,干线网技术等级较低,不能充分发挥干线公 路作为公路运输主干道快速、便捷、安全、舒适、经济的作用。县 乡路网的平均技术等级为 3.49,技术等级较低,起不到县乡路网作 为支路网为干线网及时集疏客货流的作用。现状公路网等级结构配 置与公路网的交通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从网流量分析来看,全路网流量仅为 3983 辆/日,而干线网流 量却高达 6598 辆/日,这说明交通量主要是集中在干线公路上,但干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1 - 线公路里程仅占全路网的 14.70%,不能满足要求。现状公路网的混 合交通严重,各种道路功能不清,干线道路不畅,交通事故频繁发 生,整个路网的平均营运车速仅为 36.5 公里/小时,达不到快速行 车的要求。 根据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得到宁波市现状公 路网可持续性发展指数(见表 4) 。 表 4 宁波市现状公路网可持续性发展指数计算表 综合评价值 U 0.626 大类指标评价值 PI 0.630 0.561 0.709 0.626 权重 wi 0.58 0.19 0.115 0.115 单项指标评价值 0.680 0.6050.5390.8040.167 0.500 0.333 0.500 0.333 0.167 0.50 0.603 0.70 0.640 单项指标 SN DN PN JN Q1 Q2 Q3 L1 L2 L3 R1 R2 R3 R4 大类指标 pi P1 P2 P3 P4 由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判别依据(分级标准)可知,目 前宁波市现状公路网的可持续性发展综合评价为弱可持续性发展。 从大类指标评价值来看,公路网现状的社会可持续性评价指标 值一般,为基本可持续性发展;公路网的经济性、技术性,环境、 管理可持续性评价指标值较差,均为弱可持续性发展。这说明宁波 市还需加快公路建设步伐,使公路建设的增长速度适应甚至超前于 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并提高公路网的技 术指标,同时也要关注公路交通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负面影响, 最大限度地降低公路交通的负面效应,促进公路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12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现状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现状图(2002 年) 。 三、宁波市公路交通发展面临的形势 中共十六大以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成为社会共识。小康社会 在效率优先的基础上,需要更多的兼顾社会公平。省交通厅提出了 交通建设的两个重点: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宁波市提出了“建设 大港口、发展大产业、构筑大都市、繁荣大文化”的小康社会与现 代化建设之路。这一发展思路对交通的引导作用十分明显,宁波市 交通建设为此迎来了以杭州湾跨海大桥、 “1124”集疏运网络体系为 重点,改变交通区位,形成长江三角洲南翼交通枢纽的“第三轮大 交通建设”时代,对交通运输提出了新的要求。 面对以上新的变化,宁波市公路交通在保证公路交通功能的基 础上,将通过以下发展策略适应经济社会的新要求: ·通过交通建设带动宁波市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城市化与工 业化是实现宁波市现代化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途径,城市化 与工业化新区对交通条件都有强烈的需求,需要交通基础设施的超 前建设来带动土地开发,宁波市公路网络的规划将充分考虑经济发 展的这一现实需求,适度超前,当好新区开发先行兵。 ·重视公路景观,配套搞好公路绿色通道规划,为“实力宁波” 、 “绿色宁波” 、 “文化宁波” 、 “富裕宁波”提供大量的都市化地带的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3 - 风貌展示轴。 ·公路建设要体现“三个代表”精神,要关心弱势群体,重视 边远地区群众生活状态,遵循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突出重点、兼 顾一般、鼓励先进、加快实施、拼盘投入、注重环保的原则开展农 村公路建设。 四、运输需求预测 根据宁波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结合 19912002 年的数据,运 用三次曲线模型、对数模型及增长率法等对公路的运输量进行预测, 经综合分析后,得到宁波市公路运输量预测结果如表 5: 表 5 宁波市公路运输量预测最终确定值 年份 运输量 2002 2007 2015 2020 客运量(10 4人) 23160 36660 63054 79113 货运量(10 4 t) 8630 12495 20517 26022 客运周转量(10 4人·km) 867830 1026912 1891218 3185476 货运周转量(10 4 t·km) 492170 541472 1052034 2110845 根据基年的公路网流量值,结合未来年的公路客、货运输量值, 根据路网流量模型,可以得出未来年公路网流量的预测值如表 6。 表 6 宁波市未来年公路网流量预测值 年份 2002 2007 2015 2020 QNF(Veh/d) 3983 4957 5230 6095 由表 5、6 可见: 2007 年,公路客货运量达到 36660 万人和 12495 万吨,客货运 14 周转量达到 1026912 万人公里和 541472 万吨公里,公路网流量达到 4957 辆/日。 2015 年,公路客货运量达到 63054 万人和 20517 万吨,客货运 周转量达到 1891218 万人公里和 1052034 万吨公里;公路网流量达 到 5230 辆/日。 2020 年,公路客货运量达到 79113 万人和 26022 万吨,客货运 周转量达到 3185476 万人公里和 2110845 万吨公里;公路网流量达 到 6095 辆/日。 五、总体目标 1、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合理规模 采用国土系数模型、生长曲线模型和相关分析及趋势线拟合法 确定宁波市的公路网发展规模。经综合比较得到宁波市公路网规模 的预测推荐值见表 7。 表 7 宁波市公路网规模预测推荐值 单位:公里 年份 2002 2007 2015 2020 全路网 5506 8761 10267 11056 干线网 809 1760 2680 2850 高速网 184 332 678 759 2、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 运用多目标规划理论,对各等级公路结构组合方案进行优化, 寻求一种近似最优的公路网等级结构方案,以此指导公路网建设, 使公路网满足交通需求。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5 - 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结果见表 8: 根据干线公路网规模预测值以及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结果,可 得到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的等级构成预测建议值,如表 9。 表 8 宁波市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最终建议值 单位:公里 等级 年份 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等外 总里程 等效里程 网等级 2002 184 443 597 1264 2939 79 5506 3425 3.19 2007 332 1350 721 2437 3921 0 8761 6989 2.94 2015 678 1850 1078 2512 4149 0 10267 9802 2.76 2020 759 1867 1225 2933 4272 0 11056 10776 2.73 表 9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建议值 单位:公里 等级 年份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总里程 等效里程 网等级 2002 243 277 145 144 809 869 2.23 2007 1190 330 100 140 1760 2791 1.54 2015 1820 860 2680 4500 1.32 2020 1830 1020 2850 4680 1.36 3、总体目标 宁波市公路网到 2020 年,将形成“一环五射三连三复三疏港” 高速公路主骨架和“八横五纵三沿海”的干线公路网主骨架,完善 以宁波市区为中心,沟通南部沿海主要城市和华东、华中、西南地 区的快速运输通道。宁波市区至各县(市、区)之间至少有一条以 上高速公路相连,各县(市、区)至中心镇及重要联网线达到一级 公路标准,中心镇至一般镇和中心村主要连网线达到二级公路标准。 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 11056 公里,公路网密度 118.1 公里/百平方公 里,高速公路里程达 759 公里,干线公路网(不含高速,下同)总 16 里程 2846 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 30.39 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交 通适应并超前经济的发展,实现“213”对外交通圈,即至上海、杭 州、金华、温州的 2 小时交通圈,市域 1 小时交通圈,都市区 30 分 钟交通圈。达到公路现代化标准。公路网可持续发展指数大于 0.90,达到强可持续性发展,形成快速、便捷、畅通、安全、经济 的公路网络。 分阶段目标如下: 2007 年,公路网总里程 8761 公里,公路网密度 93.6 公里/ 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 332 公里,干线公路网总里程达 1768 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 18.88 公里/百平方公里。完成与大区域交通 设施的配套公路建设,加快建设全市范围内各县(市、区)的干线 公路、各乡镇所在地与高等级公路相连接,力争实现村村通等级公 路,初步完善干线公路主骨架体系。公路交通基本适应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对交通运输的需求。 2015 年,公路网总里程达 10267 公里,公路网密度 109.6 公 里/百平方公里,高速公路里程达 678 公里,干线公路网总里程达 2682 公里,干线公路网密度 28.64 公里/百平方公里。形成以北仑 港为起点、宁波市区为中心的环形放射状的主干线公路网络,建立 功能清晰、结构完善、布局合理的地方道路系统,实现村村通等级 公路,使公路交通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并适当超前,提前基本 实现现代化。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7 - 六、公路网布局 结合宁波市在全省的区位优势和宁波市的城市总体规划,采用 区位法对宁波市交通区位线进行分析,并用节点重要度法对公路网 布局进行优化,提出宁波市公路网的最优布局方案。 1、公路网重要度布局法 公路网重要度布局法是在规划区域内分析运输集散点,选择路 网节点,在将实际路网简化为抽象路网的基础上,选择能反映节点 重要程度的各项指标,通过主成份分析修正分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并得出其权重,计算各节点的重要度,然后以此为基础,通过系统 聚类分析,将节点分类,并运用图论求解路网的最优树,在路网最 优树的基础上运用逐层展开路网布局的方法最终形成公路网布局优 化结果。 共在宁波市取实节点 128 个(其中宁波市区作为一个最为重要 的节点不参加重要度计算) ,虚节点 2 个(宁波机场和北仑港) ,共 计 130 个节点。 通过节点重要度的计算和聚类分析可将宁波市公路网的节点划 分为四个层次,即为最重要节点,很重要节点,重要节点和一般节 点,宁波市两个虚节点为宁波机场和北仑港,考虑到其交通枢纽的 重要性,也将其列入很重要节点。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节点覆盖情况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节点覆 18 盖图。从图中可以看到,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全部覆盖了最重要节点, 基本覆盖了很重要节点和重要节点,一般节点的覆盖率也在 95%以 上。 2、公路网层次 宁波市公路网从结构上讲大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高速公路网。形成“一环五射三连三复三疏港”布 局,主要承担宁波市对外快速交通、城市组团之间快速交通。它能 够在区内广大地区及城市组团交通集结后,满足城市组团、区内一 般地区与省内及外省长距离运输需求,高速公路网规划已作专题研 究,详见有关报告。 第二层次:干线公路网。是本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这些线路 以国省道为主,辅之以重要县道和高速公路连接线,在区域内纵横 交错,都有一定的经济辐地,联系的节点较重要,道路规划等级也 较高,起到了区内经济社会活动集散与组织的作用,是沟通和联系 高速公路与农村公路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车辆在高速公路和农村 公路之间进行集疏转换的重要通道,与高速公路一起,构成区内的 重要公路网络。干线公路网主要道路形成“八横五纵三沿海”布局 (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布局形态图) ,这些路线的情况分别是: 八横: 一横:余姚、慈溪中横线(韩家四丘(市界)范市) 韩家四丘(市界)小曹娥长河坎墩胜山范市 二横:G329 国道(黄家埠澥浦)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19 - 黄家埠泗门郎霞低塘浒山观城师桥澥浦 三横:牟山霞浦 S319(甬余线)一段+慈骆线+S320(骆霞 线) 牟山余姚三七市慈城骆驼贵驷霞浦 四横:梁辉白峰 S318(甬梁线)一段+ G329 国道一段 梁辉陆埠大隐宁波邱隘五乡霞浦白峰 五横:梁弄东吴 梁弄横街东钱湖东吴 六横:沙溪横溪 沙溪溪口奉化西坞白杜横溪 七横:S311 省道(马岙丹城) 马岙深圳梅林大佳河西周墙头丹城 八横:S215(盛宁线) (双峰东陈) 双峰黄坛宁海越溪茶院力洋胡陈泗洲 头茅洋东陈 五纵: 一纵:S213(浒溪线)及延伸段(崇寿溪口) 崇寿坎墩浒山横河余姚梁辉梁弄 四明山溪口 二纵:胜山大岚 其中胜山329 国道(一级) ,329 国 道 大岚(二级) 胜山329 国道陆埠鹿亭大岚 三纵:S214(甬临线)及延伸段(龙山桑洲) 20 龙山骆驼庄桥宁波江口奉化西店梅林 岔路桑洲 四纵:澥浦-明港 澥浦庄市邱隘东钱湖塘溪西周泗洲头 明港 五纵:五乡定塘 S215(盛宁线)一段+S216(茅石线) 五乡东吴瞻岐咸祥横山西泽贤庠 大徐丹城茅洋新桥定塘 三沿海: 一沿海:(沿海北线)黄家埠北小港 黄家埠北小曹娥庵东崇寿新浦附海 澥浦镇海小港 二沿海:(沿海中线)白峰下陈 白峰郭巨瞻岐松岙下陈 三沿海:(沿海南线)东陈宁海 东陈昌国石浦定塘长街越溪宁海 八横五纵三沿海合计里程为 1454 公里,占干线公路网总里程 2846 公里的 51.09%。 第三层次:农村公路网。已作专题研究,这些道路具有地区内 相互衔接,丰满干线公路网结构,主要由各乡镇至中心村、行政村 之间联系的公路组成,这些公路沟通了骨架公路与主要山区的联系, 加密了骨架公路与平原区广大地区路网,为农村城市化和农村特色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21 - 经济发展服务。 3、规划断面与预留用地 依据公路在地区路网中的交通需求大小,本规划所列机动车行 车道数量介于 26 个车道之间,根据公路所在不同的区域,道路横 断面形式分为 A-F 六种。考虑到宁波市内大量的快速都市化地域, 规划中所列许多公路增设了机非分离的非机动车道。这些非机动车 道在城市化初期可供非机动车行驶,在城市化形成规模后可作为辅 道供低速车辆、主线出入车辆行驶。 全面小康要求公路设施不仅是满足人们交通要求的通行设施, 还是体现以人为本、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人文景观,为此,在规划 中继续推行建一条公路形成一条绿色通道的做法,不同规划公路断 面中设置了必要的绿化用地。不同规划公路的规划断面介于 16.5 68.5 米之间,在城市附近的道路采用 A、B 断面,开发区范围的道 路采用 B、C 断面,城市以外的平原区道路采用 D、E 断面,城市以 外的山岭区道路采用 F 断面。具体情况详见标准横断面图。 要保证规划公路行车通畅,需要避免在公路两旁建设过多的临 街建筑,为此,公路用地的控制范围,对于二级以上公路两旁各 30 米距离要控制用地性质,原则上不宜进行建设。对于规划立交位置, 距交叉点 300 米以内路段要进行规划控制,对于二级以上道路交汇 点,交叉点 150 米以内要进行用地控制,以便在发展过程中为交叉 口的渠化、路口拓宽处理预留用地。 4、规划公路网布局形态分析 22 对应于不同层面的交通需求,服务路网及其格局会有所差别。 (1)对外快速交通系统由五条放射形高速公路和宁波绕城高速 公路等组成,呈现“一环五射三连三复三疏港”的高速公路网格局, 其功能主要是集散宁波市内及周边地区交通,实现大区域交通往来 的快速化。 (2)对外主干线交通系统主要由 “八横五纵三沿海” 公路组 成的干线公路网格局,实现宁波市对相邻地区的辐射。 (3)区内有一些重要的路网连接线,能够有效地连接高速公路 和干线公路网,加强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之间的交通联系;有效地 连接一些重要节点,使其能快速地进入高速公路和干线公路网系统。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详见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图(2020 年) 。 七、干线公路网建设序列安排 公路网规划的分期实施,就是要按照公路网规划布局的原则方 针,以适应宁波经济的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交通需 求为依据,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根据公路网路线交通量分配结果和 路线功能地位分析,合理确定各条路线的拟建等级,科学安排规划 期内各待建项目的前后顺序,保证公路网发展建设的连续性和完整 性,充分发挥公路建设投资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1、干线公路网路线交通量分配 根据规划期路网交通流量 、 现状路网交通流量和现状路段上的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23 - 交通流量,结合“现在状态法”和专家经验法进行调整,得到 2007 年,2015 年和 2020 年各规划期末的路段交通量分配结果见表 10。 表 10 宁波市干线网主要道路交通量预测表 交通量(veh/d) 路名 观测站 里程(km) 2002 2007 2015 2020 G329 临山 30.3 9206 12914 16636 18807 师桥 43 13705 18215 20748 27482 骆驼 17.1 12139 16019 19273 26131 盛垫 16.2 9634 12505 15295 19728 穿山 28.5 9922 14131 17773 21358 S213 横河 26 12476 16491 19807 26857 大岚 65 623 850 989 1341 溪口 18 2493 3498 3958 5366 S214 横涨 15.9 11693 15392 19979 23757 大桥 54.7 9728 14050 15445 19285 黄坛 30 6158 8659 9777 13256 S215 莫枝 40.9 9550 13195 15162 18538 续表 10 宁波市干线网主要道路交通量预测表 交通量(veh/d) 路名 观测站 里程(km) 2002 2007 2015 2020 S215 汤家店 19 2440 3221 3874 5253 力洋 77.3 1783 2501 2932 3838 S216 蒋家湾 47.4 1135 1693 1953 2616 S309 溪口 15 9245 12867 14678 19901 六诏 23.4 3955 5548 6279 8513 S311 墙头 37.8 2402 3470 3915 5777 桥头湖 18 3886 5380 6170 8365 方前 37.1 2490 3493 3953 5360 S318 高桥 15.7 12783 16922 23325 26002 陆埠 26.5 5888 8361 9349 12674 S319 慈城 19.6 7961 11168 12639 17138 城郊 27 14021 18659 20240 26143 S320 后施 13 5208 7376 8269 12019 北仑 22.7 12372 16749 20652 27643 沿海中线一级 / / / 21160 26020 29366 沿海南线一级 / / / 18916 22657 25779 四洞闸-马渚 / / / 9826 13566 15583 24 杭州湾镇-梁辉 / / / 9012 12214 14511 余甬连接线 / / / 8405 12556 14778 宁波-镇海 / / / 12154 15556 18012 宁波-松岙 / / / 5013 6255 7357 奉化连接线 / / / 7910 9557 11139 庵东-梁辉 / / / 12230 17943 20030 章水-茅山 / / / 5031 6296 7262 黄避岙-丹城 / / / 6698 9826 11310 越溪-海游 / / / 7400 9032 10761 强蛟连接线 / / / 3123 5982 6303 石浦镇-坦塘 / / / 5377 7946 8316 大榭大桥 大榭大桥 / 4000 10441 20359 22478 2、干线公路网路线技术等级配置分析 在合理确定规划期公路网的合理规模和等级结构以后,规划期 各条线路的技术等级配置利用定量计算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来 确定,对于干线公路网主要通过干线公路的区位功能分析,明确其 在宁波市公路网中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同时参考路线交通量来确 定其技术等级。公路网规划中确定的各条线路的技术等级,只是初 步的结果,最终公路技术等级的确定,应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作出。 只有根据政治、经济、地理等因素对布局方案做出定性分析修正后, 才能得到较为满意的等级结构配置,最终达到干支结合、四通八达、 布局合理、效益最佳的要求。 3、建设项目序列安排 采用路段建设迫切度的概念进行干线公路建设项目的序列安排 在具体安排项目的建设序列时,除考虑路线建设迫切度外还应遵循 以下准则: (1)交通量大或运量大的线路,需求能力大的线路应优先; (2)完备城市重大生产力要素所需的线路应按时实现; (3)城群化地带生成树干线应优先;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25 - (4)互联经济区的联系道路应优先。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总的实施准则是:统筹规划、分步实 施、相互衔接、形成网络,依照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的总目标、 总布局和分阶段目标,根据路线的具体功能、地位和交通量的发展 水平,结合资金的可能状况,综合考虑外部环境的约束条件可能发 生的政策变动因素,安排干线公路网建设序列。干线公路建设项目 的序列安排按干线公路网规划的阶段目标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20022007 年,第二阶段为 20082015 年(分成两个小的阶段, 20082010 年和 20112015 年),第三阶段为 20162020 年。各 阶段的公路主要建设项目及其资金估算分别见表 11、12、13、14 和 15 所示。 干线公路网规划项目一览表见表 16。 24 表 1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 20032007 年主要建设项目建议表 序号 路线名称 重要控制点 建设性质 原有等级 拟建等级 里程(km) 投资框算(万元) 建议开工时间(年) 备注 项目性质 推荐断面 公 路 用 地( 亩 ) 所 属 县 ( 市 、 区 ) 1 牟山黄家埠 牟山、黄家埠 新建 一 10 30000 2004 高 速 公 路 连 接 线 B-B(6 车道) 936 2 古乍线 古路头、乍山 新建 一 21.5 64500 2003 区间干线 D-D(4 车道) 1451 3 甬余线(S319) 余姚、三七市、宁波 改建 二 一 54.2 124727 2006 省道 C-C(4 车道) 4197 4 余姚东连接线延伸段 冶山、芦城(329 国道) 新建 一 11.3 33990 2004 区间干线 D-D(4 车道) 765 5 余姚 329 复线 小曹娥、黄家埠 新建 一 15.3 45900 2006 区间干线 B-B(6 车道) 1432 6 马渚沿海北线 马渚、泗门 新、改建 三 一 17 40850 2004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1148 7 329 国道(朗霞)沿海北 线 朗霞、小曹娥 新建 一 9.4 28200 2004 高 速 公 路 连 接 线 B-B(6 车道) 880 8 余姚梁弄(除上虞段) 永和(上虞境内) 改建 二 一 9.3 21493.5 2006 区间干线 D-D(4 车道) 631 小计 148.1 389660 / / 11440 余姚市 9 杭甬高速慈溪连接线延伸段 横河、胜山 新建 一 13.9 41670 2002 高 速 公 路 连 接 线 B-B(6 车道) 1300 10 慈溪中横线 胜山、坎墩、长河 续建 一 44.4 133200 2002 区间干线 B-B(6 车道) 4156 11 梁周公路延伸 周巷 新建 一 11 33000 2005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851 12 观附线(X108) 观海卫、附海 改建 三、四 一 10.2 23460 2003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689 13 浒崇公路 浒山、坎墩、崇寿 改建 一 一 11.5 26450 2004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776 14 三海线 三七市、海黄山 新建 一 7.8 23460 2003 区间干线 D-D(4 车道) 528 15 七塘公路 高背浦龙山段 新建 二 15.5 6975 2003 区间干线 E-E(2 车道) 558 16 周西线 周巷、西三码头 改建 三 二 10.6 4452 2006 区内干线 E-E(2 车道) 382 小计 124.9 292667 / / 9240 慈溪市 17 庄浦线延伸段 前洋 新建 一 20 60000 2004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1548 江北区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25 - 18 慈骆线 慈城、骆驼 改建 三 一 14 32200 2003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1084 小计 34 92200 / / 2632 19 长邱新线 长石、九龙湖、邱王 新建 一 10.4 31200 2003 区间干线 A-A(6 车道) 1282 20 沿海北线镇海段 招宝山、澥浦 新建 一 15.3 45900 2004 区间干线 B-B(6 车道) 1432 21 镇海新区主干道 保国寺、骆驼 新建 一 10 30000 2005 区间干线 B-B(6 车道) 936 小计 35.7 107100 / / 3650 镇海区 22 骆霞线(S320) 骆驼、霞浦 改建 二 一 15 34500 2005 省道 B-B(6 车道) 1404 23 329 国道 陈华、白峰 改建 二 一 16.9 38778 2003 国道 B-B(6 车道) 1578 24 329 国道 力隆、烟墩 新建 一 2.5 7500 2003 国道 B-B(6 车道) 234 25 江南公路(北仑段) 小港 改建 二 一 8.8 20295 2003 区间干线 B-B(6 车道) 826 26 沿海中线(北仑段) 郭巨、三山 新建 一 25.9 77700 2003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2005 27 通途路 北仑段 改建 二 一 10.7 24573 2005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827 28 太河路 大碶、三山 新建 一 15 45000 2006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1013 29 白中线 穿山 新建 一 10 30000 2006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675 北仑区 续表 11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 20032007 年主要建设项目建议表 序号 路线名称 重要控制点 建设性质 原有等级 拟建等级 里程(km) 投资匡算(万元) 建议开工时间 (年) 备注 项目性质 推荐断面 公 路 用 地( 亩 ) 所 属 县 ( 市 、区 ) 30 白洋线 郭巨 新建 一 10 30000 2006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675 31 穿咸线 穿山、桂池(沿海中线) 改建 二、三 一 20 46000 2007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1350 小计 134.8 354383 / / 10587 北仑区 32 329 国道 邱隘、育王 改建 二 一 10 23000 2004 国道 D-D(4 车道) 675 鄞州区 26 33 盛宁线(S215)改造 邱隘、东钱湖 新、改建 二 一 14.6 38410 2006 省道 C-C(4 车道) 1130 34 甬梁线(S318) 望春桥、高桥 改建 二、三 一 5.3 12190 2004 省道 C-C(4 车道) 410 35 明州大道 龙观、鄞江、茅山、东钱湖 新、改建 二 一 29.5 84050 2004 高 速 公 路 连 接 线 B-B(6 车道) 2761 36 联丰路延伸 联丰路、横街 新建 一 10.4 31140 2003 区内干线 C-C(4 车道) 803 37 沿海中线(鄞州段) 瞻岐、咸祥、塘溪 新建 一 19 57000 2005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1471 38 鄞中横溪 桃江、石桥、横溪 新建 一 9 27000 2005 区间干线 D-D(4 车道) 608 39 洞桥岐山 洞桥、横街、岐山 新建 一 16.4 49200 2007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1107 40 横溪裘村 横溪、裘村 改建 三、四 二 24.8 10408 2005 区间干线 E-E(2 车道) 892 41 宝幢瞻岐 五乡、东吴、瞻岐 新建 二 17 39100 2002 区内干线 E-E(2 车道) 612 小计 156.0 371498 / / 10469 42 三高连接线 西坞 新建 一 31.5 94500 2004 高 速 公 路 连 接 线 C-C(4 车道) 2438 43 奉化溪口 奉化大成路、溪口(江拔线) 新建 一 11 33000 2004 区间干线 D-D(4 车道) 743 44 奉化莼湖 尚田 新建 一 11 15150 2005 区内干线 C-C(4 车道) 851 45 沿海中线(奉化段) 松岙、莼湖 新建 一 39.2 117600 2005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3034 46 西坞钱湖 西坞、横溪 改建 三、四 二 14 5880 2005 区间干线 E-E(2 车道) 504 47 宁波西坞(奉化段) 西坞 改建 三 二 2.8 1176 2006 区间干线 E-E(2 车道) 101 48 江拔线(S309) 江口、溪口 改建 三 二 9 3780 2004 省道 E-E(2 车道) 324 小计 118.5 271086 / / 7995 奉化市 49 甬临线(S214)改造 梅林、黄坛、岔路、桑洲 改建 二、三 一 44.5 102350 2005 改线 16km 省道 C-C(4 车道) 3444 50 临港公路 强蛟、桥头胡 新建 一 12.1 36300 2003 区内干线 C-C(4 车道) 937 51 桥头胡宁海 桥头胡、宁海 改建 二 一 12 27600 2004 区内干线 C-C(4 车道) 929 宁海县 宁波市干线公路网规划 - 27 - 52 同三高速前童连接线 岔路、前童 新建 一 15 45000 2006 高 速 公 路 连 接 线 C-C(4 车道) 1161 53 宁海绕城线 宁海东 新建 一 21 63000 2006 区内干线 C-C(4 车道) 1625 54 力洋明港 力洋、明港 新建 一 15 45000 2005 区内干线 D-D(4 车道) 1013 小计 119.6 319250 / / 5664 55 沿海南线 石浦、台宁 续建 一 19.3 57900 2000 区间干线 C-C(4 车道) 1494 56 茅石线(S216) 茅洋、石浦 改建 三 二 34.9 14641 2005 省道 E-E(2 车道) 1255 57 象山南部陆岛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