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女孩,谁说你不适合学数学

    • 资源ID:11714910       资源大小:20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2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女孩,谁说你不适合学数学

    数学不好不是你的错 女孩,谁说你不适合学数学 韩晓晨 中国青年报 ( 2014 年 03月 25日 11 版) 女孩不适合学数学?不过,这个信条在科学家眼中却不是那么回事。现象和根源层面 的研究纷纷显示,女孩学数学的“天生劣势”其实是无稽之谈。 “女孩不适合学数学”这个说法,据说来自老师、学生和家长们的亲身感受。美国威 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心理学教授珍妮特·海德博士可以用她基于 700万大样本的观察 轻易粉碎这个谣传。 海德博士与同事曾对来自 10个国家的 700万名学生进行了标准化的数学测试,并对其 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发现男女生在数学平均分数上并无不同,甚至连高分和低分分布也 不存在显著差异。当该研究结果发表于 2008年的科学杂志后,海德博士收到了数学教 师们的热烈响应,很多人打来电话,只为告诉她:“是的,我们班上的男女生在数学上的 表现的确没有半点区别”。 对于人们普遍抱有的“女孩不适合学数学”的刻板印象,海德博士评价称,这多半是 受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些研究观点的影响不过当时的研究也只是说,男孩比女孩在 数学上“似乎存在一点点”优势。海德博士坦言,这种数学性别歧视杀伤力巨大,因为 “它会挫败女孩们从事数学或工科专业的勇气,也会影响数学教师对待男生和女生的态度” 。 你的脑袋没有“不开窍” 一些在数学上秉持女性性别劣势观点的顽固分子大概会抛出生理基础论断:不是说男 女两性的大脑构造并不相同吗?女孩学数学的劣势难道不是与生俱来的吗?对此,哈佛大 学心理学教授伊丽莎白·斯佩尔克博士举起了反牌:虽说确有一小撮研究显示男女两性在 某些认知任务的表现上存在差异,但海量的研究表明,决定男女两性数学运算和科学能力 的生理学基础均在其儿童早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而在此阶段,男女婴儿和儿童在数学 与科学方面的能力并未呈现任何差异。 对于男性和女性成年后的数学差异,斯佩尔可博士认为这主要是“选择”的力量:由 于社会文化因素等影响,在大学时选择学习数学和科学的女性相对男性较少,从而造成了 女性在数学方面“弱势”的表象。 性别歧视造就数学国际差距 另一个反对“数学性别歧视”的声音来自美国维拉诺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尼科尔·埃尔 斯-奎斯特博士。 作为一名女性科学家,她坚持只要女孩接受了适当的教育,就完全可以在数学上与男 孩们不相伯仲。事实上,关于“女孩不适合学数学”的传说使男孩们信心爆棚,从而可能 有更好的表现,但在性别更加平等的国家,在数学测验中胜出的反倒更可能是女孩。 埃尔斯-奎斯特博士及其同事考察了“国际数学和科学学习趋势研究”及“国际学生能 力评估项目”中的数据,并分析了其中来自 69个国家的 493495名学生的成绩,这些学生 的年龄均在 14岁至 16岁之间。结果发现,样本学生在数学基础知识和实际运用技能平均 水平上的性别差异很小,但不同国家之间的数学性别差异却非常显著。 埃尔斯-奎斯特博士同时分析了各国学生在数学上的自信水平,以及他们认为学好数学 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发现虽然男孩们的数学并不比女孩们优秀,却对自己的数学能力 充满信心,并对学好数学动力十足。此外,研究者还发现,女孩们所在国家的女性教育水 平、政治参与度、社会福利和收入水平都将影响到该国女性对数学的态度。举例来说,如 果某个国家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数量较多,该国女孩的数学成绩往往会更好,并有更强的 自信从事相关工作。 对于这样的结果,埃尔斯-奎斯特博士告诉人们:影响女孩数学成绩的因素不仅在于教 育质量,更在于学校、教师和家庭对女孩学习数学的态度。如果大环境鼓励女孩们在数学 上光荣绽放,她们自然会和男孩们平分秋色。 社会角色分工让女孩绕开数学 在一项发表于美国心理学会心理学公告的研究中,科研团队回顾了 35年间关于数 学性别差异的 400余篇文献,以探究为什么相对于男性,拥有良好数学素养的女性在工科 等倚赖数学的领域却不那么显山露水,她们当初为何试图回避这些领域,又为何倾向于在 事业进展期急流勇退? 通过整合分析之前的文献成果,该研究主要作者史蒂芬·J·塞西博士认为,使女性远 离数学或相关科学领域的是她们的职业偏好和生活方式上的需求女性中的大多数选择 生育,而育儿期恰好处于其事业上“最要劲儿”的阶段,因此,即使女性选择进入与数学 相关的领域,哺育和照料孩子的需求也促使她们在事业上升期退居二线。美国科学基金会 对科学和工科博士的调研则显示,家中有 18岁以下子女的女性工作量和论文发表数均少于 男性同行,由此揭示家庭和事业间的权衡才是导致女性较少从事数学相关工作的关键。 相比这种社会角色分工因素,荷尔蒙水平和大脑构造等两性差异倒不是造成男女两性 在数学和科学事业上差距的主要原因。 心理学研究为女孩们撕掉了“不适合学数学”的标签,但更牢固的标签其实还黏腻腻 地贴在女孩们自己的心里:当她们想起斯托夫人是位女性作家时,大概会觉得情理之中, 但若知道抽象代数的奠基人诺特居然也是薇“夫人”时,大概会有“人中异类,女中豪杰” 的感慨吧。 数学考试的噩梦 有媒体报道,一项调查显示,80%左右的人都做过与考试有关的噩梦,而考试的噩梦中 又有 70%左右是关于考数学的。在微博和论坛里,很多人把自己称为“数学恐惧症”患者。 根据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系伊恩·莱昂斯博士的说法,全世界大约每 5个人中就有一个 数学恐惧症患者。 有数学老师认为,让学生产生恐惧的不是数学本身,而是应试教育和以往的数学教学 模式,考不完的数学考试,做不出的难题、怪题,以及由此备受摧残的自信心才是噩梦挥 之不去的根源。业内人士也说,“在升学压力下,数学教学中出现大运动量的解题训练和 解题技巧,把数学学习内在的、规律性的东西放在了次要位置。短期内的确可以提高成绩, 但这是以牺牲学生的自信心为代价的。” 都知道问题出在哪儿,但真正落实在行动上,却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推理能力的较量 这是一场特殊的数学考试。 据媒体报道,3 月 19日下午,中法两国各有 25所中学的近 3万名高一、高二学生完 成了同一份数学考卷。这份试卷由中法两国的资深数学教师共同出题,旨在选拔优秀学生 参加今年暑期的科学夏令营。 一名参加了本次考试的学生说,这份联合试卷的题目并不难,考查侧重于“推理、变 通能力”,并不是中国学生习惯的套公式。据了解,即便在平时,法国老师也绝不会出难 题、偏题来为难学生,否则会引起抗议。相比之下,法国学生更习惯于慢悠悠地进行推导, 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而中国学生如果离开公式,不仅做题速度慢很多,成绩也会受 到很大影响。 数学是思维体操,它的乐趣就在于严谨的逻辑和环环相扣的推导。中国学生的数学成 绩在国际上声名显赫,但更多的人对这门学科的感情却是又恨又怕。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情,远比督促他们苦练多少偏题怪题、逼着他们在考试中拿高分 更有价值。 白马王子的概率 说到兴趣,眼下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数学的美在于它深深镶嵌于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可以通过数学找到心目中的白 马王子。”陈思齐是典型的“学霸”,曾获得全美高中数学竞赛国际组冠军,并成功拿 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她在网上看到有人说可以用概率论找“白马王子”,觉得 很有意思,就研究了一下,发现多位追求者陆续出现的时间段内,在黄金分割点上出现的 人,“白马王子”的概率最高。 不明觉厉。 更让人感动的是这种热情,它能让你时时刻刻以数学的视角观察生活、解决问题,并 从中感受到无限的乐趣。相比之下,找没找到白马王子、拿没拿到名校 offer、得没得国 际大奖,这些都是浮云。 遗传基因的风险 一项对数学焦虑的最新研究显示,某些人更有可能害怕数学,不仅因为负面经历,也 是因为与普遍焦虑及数学技能有关的基因风险这些人对数学的恐惧让他们较难解决数 学问题或在学校取得好成绩。研究发现,基因可以解释个体数学焦虑差异的 40%,而其余 大部分引发数学焦虑的原因是环境学校、家庭或者其他地方。 有没有得到一点安慰?当你被数学弄得心神不宁时,先别忙着沮丧懊恼,也不必和自 己没完没了地较劲儿,而是大可把这一切看成基因差异。你一旦真正接受了人和人存在先 天不同的这种说法,给自己一个可以不那么优秀的借口,或许那个挡在你和数学之间的心 结就会慢慢打开,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注意事项

    本文(女孩,谁说你不适合学数学)为本站会员(我****)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