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卡通的发展史.doc

    • 资源ID:13442894       资源大小:60.50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卡通的发展史.doc

    重点:什么是卡通?卡通起源于什么时候?它有着怎样的发展轨迹?11卡通的起源111什么是卡通?卡通,是英语“cartoon”的汉语音译。对于这个词的词源,有两种不同说法:其一是说它来自法语中的“carton”(图画);其二是说它源自意大利语中的“cartone”(纸板)。1.1.2卡通的源头卡通的故事开始于十七世纪阿塔纳斯珂雪(AthanasiusKircher)发明的“魔术幻灯”,这个人是个耶稣会的教士。到了十七世纪末,由钟和斯桑(JohannesZahn)扩大装置,把许多玻璃画片放在旋转盘上,出现在墙上的是一种运动的幻觉。中国唐朝发明的皮影戏,是一种由幕后照射光源的影子戏,和魔术幻灯系列发明从幕前投射光源的方法、技术虽然有别,却反映出东西方不同国度,对操纵光影相同的痴迷。皮影戏在十七世纪,被引介到欧洲巡回演出,也曾经风靡了不少观众,其影像的清晰度和精致感,亦不亚于同时期的魔术幻灯。1824年彼得罗杰(PeterRoget)出版的一本谈眼球构造的小书移动物体的视觉暂留现象(PersistenceofVisionwithRegardtoMovingObjects)。书中提出了视觉暂留现象理论,加速了卡通和影视的发展进程。1877年。巴黎的光学家兼画家爱米尔·雷诺根据“视觉暂留”的原理制成一种新的玩具活动视镜,1878年在巴黎世界博览会获奖。1879年雷诺绘制了喂小鸡,游泳女郎,猴子音乐家等二十多个动画小节目。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原始卡通片。1888年,爱米尔雷诺制成了“光学影碟机”,并拍摄了世界上第一部卡通片一杯可口的啤酒,1892年10月,雷诺将这些片子在巴黎格雷万蜡像馆公工演出,获得成功。雷诺以他非凡的创造,成为世界卡通片的创始人。113第一部卡通影片1906年,在爱迪生实验室工作的布雷克顿制作了滑稽脸的幽默相(TheHumorousphasesofFunnyFaces),这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卡通影片。此后,来自法国的埃米尔·科尔(EmileCohl)进一步发展了动画片的拍摄技巧,并且先后制作了250余部卡通短片。同时,他也是第一个利用遮幕摄影的方法,将卡通和真人表现结合起来的先驱者。正是因为科尔对于动画片发展的杰出贡献,他也被奉为当代卡通片之父。12卡通的发展历史卡通制片厂兴起在美国,由于布雷克顿和温瑟麦凯的成功,卡通制片厂也如同卡通角色般的逐渐兴起。1913年,第一间卡通公司在纽约设立,拉乌巴瑞(RaoulBarre)为他的卡通片钉子(pegs),发展了第一套固定绘画的系统。早期有许多卡通是由流行连环漫画搬上萤幕,譬如马特和杰夫、疯狂的猫,原本就是观众喜爱的人物,现在动了起来,宛如真人,更增添其魅力。1915年易尔赫德发现了赛璐璐胶片,取代了以往的卡通纸,画家不用每一格的背景都重画,将人物单独画在赛璐璐上而把衬底背景垫在下面相叠拍摄,建立了卡通片的基本拍摄方法。这一年,在巴瑞公司工作的麦克斯佛莱雪(MaxFleischer)发明了“转描机”(Rotoscope),可将真人电影中的动作,一五一十地转描在赛璐璐片或纸上。他在1916年到1929年创作的墨水瓶人(OutoftheInkwell)和小丑可可(KokotheClown),也就是利用转描机和卡通技巧大显身手的成绩。广为流传的菲力猫1919年,菲力猫在派特苏利文(PatSuliivan)公司的奥图梅斯麦(OttoMessmer)的孕育下在猫的闹剧(FelineFollies)中首次登台。菲力猫受欢迎的程度足可和后来的狄斯奈公司的卡通人物媲美,特别是在知识份子的观众群中也广为流传。菲力猫的影片包含了很多表现卡通特性的视觉趣味,梅斯麦沿袭了麦凯创造葛蒂的诀窍,赋予菲力猫独特的个性,以及一种无法复制的移动力式,并设计了好几款的表情和姿势,使得菲力猫在众多卡通角色中脱颖而出,成为美国连续十年内最受欢迎的卡通明星。菲力猫也是首只成为商品的卡通角色,菲力猫玩具、菲力猫唱片、菲力猫贴纸,满目琳琅的商品,一个以儿童为对象的新市场,一套有创意的电影销售模式,也因此建立起来。同步声音的发明同步声音的发明带绐欧洲和美国的卡通发展显著的区别。在美国声音主要用来改进角色的特征和个性。而在欧洲,声音却是用来做为实验的原始素材,影片中的音乐、动作的影像和音效之间的关系被探索到极致。如奥斯卡费辛杰以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HungarianDances,1931)为主旋律表现的抽象动态图案,和音乐中的特定元素产生同步对位的效果。美国卡通的“黄金时代”当欧洲的卡通往前卫的方向发展时,一个完全不同的运动却在美国崛起了。从早期卡通在性格塑造和技巧的实验开花结果,而进入所谓的美国卡通的“黄金时代”。无疑的最著名的卡通片厂是沃尔特迪斯尼(WaltDisney)的片厂。迪斯尼片厂崛起成为国际知名的卡通卡通中心,同时也意谓着它即将成为未来许多年轻有潜能艺术家的摇篮。1920年代末以来,迪斯尼片厂就开始致力于发展大众化的卡通卡通。由于天时地利人和,卡通艺术家有充足的时间、足够的空间做绘画训练、题材讨论、大众娱乐电影分析,大量的付出,成效和影响举世公认,现代卡通所使用的每一项技术,大多是当时那里发明出来或想出来的。迪斯尼出品最引人入胜的地方在于他精密周详的前制作业,特别是故事版的企划。迪斯尼的短片大约七到十分钟,情节紧张,而且画面细腻,远超过竞争对手的产品。自1928年推出以米老鼠为主角的卡通卡通汽船威利(SteamboatWillie)也是第一部音画同步的有声卡通,获得成功后;1932年推出第一部综艺彩色体卡通花与树(FlowersandTree),也是第一部获得奥斯卡卡通短片奖的影片;1927年的老磨坊(TheOldMill),则是首度用多层式摄影机营造视觉深度的影片。这一年制作的白雪公主(SnowWhiteandtheSevenDwarfs),除了是第一部彩色卡通长篇剧情片外(注八),她的卖埠也令迪斯尼的经营方针由短片转至制作长片。跟着1940年的木偶奇遇记(Pino-cchio)与幻想曲(Fantasia)则被视为迪斯尼最优秀的长片。当时,狄斯奈影片的标准成为其他片厂衡量卡通影片出品的标准,但是,其他片厂生产的卡通人物很少像迪斯尼公司出品的米老鼠、Minnie、Pluto、Goofy、和唐老鸭(DonaldDuck),那样国际扬名。迪斯奈片场以艺术的号召为最初成立的目标,但随着片场制度的建立,初期的研究和发展阶段,这个曾经是充满企图和挑战的片厂变得定型化,逐渐走向以观众观众品味为主的趣味写实风格。到了1950年代初期,更因此发生了几起内部的艺术家叛离事件,最著名的是约翰胡布理(JohnHubley)离开,并成立稍后甚具影响力的“美国联合制片公司”(UPA,UnitedProductionsofAmerica)。另一方面,迪斯尼片厂本身也面临了激烈的竞争。为了因应新兴的卡通市场,许多卡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纷纷成立。好莱坞遂成为卡通工业的中心。如1930年成立的凡伯伦制片厂(VanBeurenStudio),也网罗了一批忧秀的年轻卡通家,如比尔利托约翰(BillLittlejohn)、约瑟巴贝拉(JosephBarbera),和杰克然德(JackZander),该公司于1937年推出的一对猫鼠汤姆和杰利(TomandJerry),也大获成功。此外,华纳制片公司(WanerStudio)则在1934年成立卡通部,迎合大众需要以产生喜剧卡通为主,在里昂雪利辛格(LeonSchlesinger)主导下,以恰克琼斯(ChuckJones)、泰克斯艾佛利(TexAvery)、鲍伯克莱皮特(BobClampett)和亚伯雷夫托夫(AbeLevitov)负责艺术创作,而推出的快乐旋律(MerrieMelodies)、疯狂曲调(LooneyTunes)、猪豆子(PorkyandBeans)、达菲鸭(DaffyDuck)、邦尼兔(BugsBunny)系列作品等。此时,卡通变成一项专门的职业,直到今天,随着科技的发展,走得越来越有活力和深远。卡通家或许貌不出众,甚至害羞内向,一旦拿起笔来就成了创造之神,随着他们的想像刻划出精彩的角色和场景,而卡通艺术的精髓,往往就在于操纵笔下人物的功力。“二战”带来的卡通“中兴”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了欧洲动画业一次“中兴”的机会。由于大战的影响,原本连成一片的世界卡通市场被分割成了若干块,客观上刺激了各国卡通业的独立发展。同时,因为许多国家的政府都把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和宣传的重要手段,所以开始出现了以政府投资来扶植本国动画业发展的局面。在战时的英国,新成立的“哈拉斯和巴契乐”动画公司受英国当局的委托,前后共制作了七十多部支援战争的动画宣传短片。这些短片在英国各地的影院和剧场里放映,对鼓舞英国人民的斗志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类似的“战争动画”,也曾经出现在美国、日本这样的参战国家里。战后,虽然不必再将动画片作为战争动员的手段,但是它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宣传媒介,因而受到政府和民间机构的广泛重视。动画片作为一种媒介被运用在公众关系、企业广告、文化教育,乃至政治竞选等方方面面。这使得欧洲的动画业找到了新的支点。与西欧国家相比,东欧和前苏联的动画业稍显滞后,但却有着属于自己的风格和体系。亚历山大·巴斯克金、布拉姆帕格姊妹等都是前苏联动画界的杰出代表。其中,布拉姆帕格姊妹在1925年完成中国烽火(ChineseonFire),更是为中国观众所熟知。虽然有的西方评论家认为俄国的动画片过于刻板,但是从总体上看,前苏联的动画家还是从本国的丰富文化遗产中发掘了大量优秀的素材,拍摄出了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二次战后,日本卡通正式如火如荼的展开,从手冢治虫的漫画发展出来的日本风味的卡通卡通,再到宫崎骏的崛起,日本卡通,从个人独立制作路线,到卡通工业的建立,不仅是在本国市场受欢迎,在全世界都造成了一股旋风。商业盈利模式的巩固这一时期,美国卡通业发展的另一个突出的表现就是商业盈利模式的巩固。美国漫画业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就已经初步形成了“漫画作者出版商分销网(含专卖店)读者”的商业运作模式。在战后,这个运作模式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变动,所不同的是,销售网络的规模和对读者群的覆盖面有了明显的扩大。而一些原本不大介入漫画销售的普通书店也开始涉足漫画的经销。除了漫画期刊和图书出版以外,对于漫画周边产品的开发和知识产权的再开发(形象授权)也正在成为美国漫画业新的利润增长点。到了二十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动画片的生产和制作面临新的革命。迪斯尼公司再次充当了新技术的弄潮儿,推出一系列大制作的动画巨片,包括取材于安徒生童话的小美人鱼(1990)、根据阿拉伯古典名著改编的一千零一夜故事(1992)、根据莎翁名著改编的狮子王(1994)、反映早期北美殖民生活的风中奇缘(1995),以及第一部全部采用数字技术制作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等等。这些动画大片的推出不但体现了迪斯尼驾驭新技术的能力,而且还引发了“剧场传统”的回归,人们不再守着家里的电视机而是买票到影院里去观看动画片。这是电视取代电影成为最重要的动画媒体之后从没有过的现象。另一方面,以“梦工厂”为代表的业界新锐也在与迪斯尼的竞争中逐渐崛起,不断为世界各国的卡通迷们奉上精美的“动画大餐”。百花齐放的卡通产业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一些非欧美国家的卡通业也正在获得长足的发展,其中最为典型的就是以中、韩、日三国为代表的东亚卡通业的崛起。在中国,“中国学派”的出现,把民族文化与动画艺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部部美轮美奂的动画精品,在世界上为中国卡通界赢得了尊重与赞誉。韩国的卡通艺术基础相对薄弱,但是通过与日本卡通界的交流与合作,也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风格和影响。日本卡通业在经历着半个世纪的高速发展之后,不但确立了独具特色的卡通风格,而且还建立了完整的产业链条,成为日本文化娱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推进,日本卡通也正在以新的姿态走向全世界。13中国卡通发展史中国卡通的发展经历了6个时期。19221945年是萌芽和探索时期。1918年从墨水瓶里跳出来等美国卡通片陆续在上海登陆,使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对神奇的卡通片着迷。1922年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卡通人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卡通片舒振东华文打字机,成为中国卡通片的开山祖。之后,1924年中华影片公司摄制了卡通片狗请客、上海烟草公司摄制了卡通片过年。这两部影片是中国最早的卡通片。但它们都没有产生影响,产生影响的是万氏兄弟于1926年绘制的大闹画室。1935年,万氏兄弟推出了中国第一部有声卡通片骆驼献舞,1941年又推出中国第一部长卡通片铁扇公主。这些卡通片不仅再国内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走出了国门,在国际上也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创作初期,中国卡通的创作水平跟世界是同步的,产品质量跟当时迪斯尼公司的产品几乎没有差距。但在卡通制作技法和动态样式上却一直深受美国模式的影响;由于处于战乱年代,经济落后,中国卡通片未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卡通片也只有在上海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城市上映,致使中国卡通起步后未能迅速形成市场,走上产业化道路。1946-1956年是中国卡通片的稳定发展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电影制片厂生产力木偶片皇帝梦(1947)、卡通片瓮中捉鳖(1948),为建国后的生产奠定了基础。1950至1956年这一时期,中国卡通片的创作和生产呈现以下特点:在题材上,用童话的故事服务于少年儿童,拍摄了小猫钓鱼(1952)等;风格上,踏上民族化的道路,制作了木偶片神笔(1955)、卡通片骄傲的将军(1956);技术上,由黑白片向彩色片转化,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彩色木偶片小小英雄(1953)、第一部彩色传统卡通片乌鸦为什么是黑的(1955)。新中国为卡通艺术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曾出现了一支完整的创作团队。1957-1965年是中国卡通片第一个繁荣时期。1957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建立,使中国有了第一家独立摄制美术片的专业厂。在毛泽东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艺方针指引下,艺术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调动,使中国卡通片生产进入繁荣昌盛的发展时期。产量上升,在艺术上和技术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的平,不少影片在国际电影节获奖,形成了被世界公认的中国卡通学派。这一时期,生产出享誉世界的经典大片大闹天宫(上下集,1961、1964)。新片种不断问世:1958年,第一部中国风格的剪纸片猪八戒吃西瓜试制成功;1960年,创作出第一部折纸片聪明的鸭子;1961年,第一部水墨卡通片小蝌蚪找妈妈诞生,为世界卡通影坛增添了最能代表华夏风范的新片种;1963年,又拍出水墨卡通片牧笛,用水墨表现人物、家畜和山水,扩大了水墨卡通片的表现领域。此外,题材多样化,也是这一时期卡通片生产的一大特点。但是,新的体制也清洗了卡通艺术家脑海中日益培养起来的市场概念,卡通作品不再是一种商品,而是一种政治需要。这一时期,虽然制作出了具有国际顶尖水平的经典卡通片,在国际上屡屡获奖,但在光芒的背后,中国卡通并没有被引向市场,实现大众化,反而使这些艺术家认为获奖才是第一要义,至于有没有观众并无多大关系。19661976年,是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卡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1967年、1969年和1970、1971年这4年时间全国的卡通片生产厂家都“停产闹革命”,创作每况愈下,中国卡通市场化产业化再次被搁浅。1972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率先恢复生产,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共摄制卡通片17部。这一时期的卡通片,如小号手(1973)、小八路(1973)、东海小哨兵(1973)等,都以描写建国前的革命战争,描写社会主义社会的阶级斗争、路线斗争和思想斗争,歌颂工农兵为内容。在表现手法上,遵循写实主义。1976年摄制的水墨剪纸片长在屋里的竹笋,将中国的水墨画与民间剪纸巧妙结合,为世界卡通片的百花园地又增添了一棵新苗。19761989年是中国卡通片第二个繁荣时期。从1978年底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年代。这一时期,是20世纪中国卡通片最繁荣的年代。这10年间,涌现出多家新的卡通片生产部门,改变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一枝独秀的局面;全国共生产电影卡通片219部,产生了批代表中国卡通片最高水平的优秀影片,如哪吒闹海(1979)、天书奇谭(1983)、鹿铃(1982)、山水情(1988),以及狐狸打猎人(1978)、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南郭先生(1981)、鹬蚌相争(1983)、草人(1985)、夹子救鹿(1985)、女娲补天(1985)等;首次生产卡通系列片,也产生了一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优秀的作品,如葫芦兄弟(1987)、邋遢大王历险记(1987)、黑猫警长(19841987)、阿凡提的故事(19811988)等。中国卡通片的社会影响和国际声誉也大幅度跃升,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但是,相对于经过长期市场磨炼的国外卡通片,中国卡通片逐渐失去观众,卡通市场被国外给淹没了。19902002年是中国卡通业陆续扩大规模的时期。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卡通片开始走上有别于传统的道路。与国外卡通片生产厂家的经验交流,数字生产手段的大量介入,各种体制的制作单位的多元发展,一专多能卡通人才的不断成长,等等,这些都使中国卡通片的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出现了飞跃。由于中国突出的人力资源成本优势,各卡通大国把目光纷纷投向了中国,大量的卡通原创人员从本土层面的创作转入到卡通加工行业,国内制片公司成了外国卡通片的加工基地,中国“一跃”成为了美国、日本等卡通大国的重要代工基地。近年来,在我国生产销售的玩具产品中,八成左右用于出口,且大部分是美国、日本卡通网游品牌的形象和产品,玩具企业大多只扮演加工制造的角色,只能拿小份额的加工费。中国卡通企业在为他人缝制嫁衣的同时,却失去了创作知名原创品牌的时机,以致与国际卡通间的距离越拉越大。这不得不说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本章小结对卡通艺术发展历程的简要回顾,有助于我们把握其中的规律性因素。从宏观上看,现代卡通艺术是一个系统的文化产业,它的发展与繁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与大众文化消费观念。因此,如果一个国家的卡通事业希望取得快速发展甚至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就必须首先从建立完善的产业链条开始做起,逐步实现卡通产业投入与产出的良性循环。卡通在中国的发展历史已经快一个世纪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卡通始终处于产业化的边缘,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值得欣慰的是,近十年来,中国的卡通业也正在朝着“产业化”和“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这让所有关心中国卡通的人都看到了希望。第二章卡通产业的现状重点:什么是卡通产业?卡通产业的发展形势如何?中国卡通产业发展遭遇哪些因素的制约?卡通产业的出路在哪里?湖南卡通为什么走在全国前面?宏梦卡通凭什么独领风骚?第一节全球卡通的产业现状一、什么是卡通产业?卡通产业,是指以“创意”为核心,以卡通、漫画为表现形式,包含卡通图书、报刊、电影、电视、音像制品、舞台剧和基于现代信息传播技术手段的卡通新品种等卡通直接产品的开发、生产、出版、播出、演出和销售,以及与卡通形象有关的服装、玩具、电子游戏等衍生产品的生产和经营的产业。二、全球卡通的产业概况2004年,全球数字内容产业产值达2228亿美元,其中网络游戏业产值达800亿美元,卡通业产值达450亿美元,与其相关的周边衍生产品产值则在5000亿美元以上。目前,全球数字娱乐产业已经形成欧美、日、韩等列强割据态势。美国数字娱乐产业每年营收超过4000亿美元,占GDP的4%,网络游戏业已连续4年超过了好莱坞电影业,成为全美最大娱乐产业。在日本,它以年营业额230万亿日元的产值成为仅次于旅游产业的第二大支柱产业。即使是后起之秀的韩国,其卡通产值已占了全球的30%,已成为韩国国民经济的六大支柱产业之一。第二节中国卡通行业发展现状一、我国卡通产业发展取得重大突破目前,中国卡通形成了上海、杭州、深圳、成都、长沙等五大卡通生产基地,中国卡通产业取得了重大突破,焕发出蓬勃生机。1、卡通片产量逐年增长迅速。1993年至2003年,国产卡通片总产量是4600分钟,平均每年国产卡通产量不到4200分钟;2004年,国产卡通片产量达到了21800分钟;2005年,国产卡通片产量达42700分钟;2006年国产卡通片产量达到802300分钟。2004年2006年间,每年的国产卡通片产量大体翻一番。今年一季度,国产卡通片产量达到22000分钟,比上一年同期产量增长7000分钟。2、产业带初具规模。区域发展格局初步形成,大体可以分为以哈尔滨、长春、大连为中心的东北卡通产业发展带;以北京、天津、河北为中心的华北卡通产业发展带;以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常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卡通产业发展带;以福州、厦门、广州、深圳为中心的南方卡通产业发展带;以成都、重庆、昆明为中心的西南卡通产业发展带;以长沙、武汉、南昌为中心的中部卡通产业发展带。3、产品质量明显提高。自2005年广电总局实行优秀国产卡通片推荐播出制度以来,共推荐优秀国产卡通片72部万余分钟。如围棋少年、天上掉下个猪八戒、虹猫蓝兔七侠传、奇奇颗颗历险记等。这些优秀国产卡通片构思新颖别致,语言丰富生动,情节曲折动人,画面精致优美,收视大幅攀升。4、初具产业链雏形和国际影响力。蓝猫淘气3000问以全长3000集的规模打破了吉尼斯纪录,诞生了“蓝猫”这一品牌,初步形成了“卡通片卡通品牌衍生产品市场”这样一条产业价值链。虹猫蓝兔七侠传也已经成功打造了“虹猫蓝兔”这一卡通形象,衍生品正在开发中。我国优秀国产卡通片在海外也受到观众青睐,目前蓝猫淘气3000问系列节目的电视播出、音像制品和图书出版版权、衍生产品授权已分别输出到科威特、约旦、卡塔尔、印度尼西亚、韩国、以色列、美国、英国、泰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累计出口量为4400集、6.5万多分钟,成交额为550万美元。二、国家政策大力扶持卡通产业2006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财务部等十部门关于推动我国卡通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建设卡通生产大国、出口大国的战略目标。国家“十一五规划”,也明确要求大力发展创意文化产业,高附加值的卡通产业就在其中。2006年8月,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电视卡通片播出管理的通知规定,自2006年9月1日起,全国各级电视台所有频道在每天17时至20时之间均不得播出境外卡通片和介绍境外卡通片的信息节目或展示境外卡通片的栏目,并且,国产卡通片与引进卡通片每天播出比例不低于64,在播出环节上为国产卡通片赢得了空间。各地政府也相继出台了推动卡通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政策,大力扶持卡通产业。三、民族原创卡通仍有待突破我国现有卡通企业的节目生产能力将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调查统计显示,我国3.8亿青少年人均拥有的国产卡通片不到0.3部,而日本是58部;在中国青少年喜爱的卡通作品中,日本占60%,欧美占29%;在我国电视台播出的卡通作品中,中国原创(含港台地区)的比例只有11%;中国内地卡通市场80%以上的赢利流向了日本、韩国、美国的卡通厂商。可见,用5至10年时间跻身世界卡通大国和强国行列的目标依然任重道远,民族原创卡通亟待突破。四、中国卡通产业面临的突出问题1、关键性人才匮乏,团队精神缺失我国卡通原创人才严重匮乏,原创人才缺口在80万人左右。关键性人才匮乏已成为国内卡通产业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卡通行业人才结构性问题尤为突出。目前的业界对卡通人才结构比例还没有深刻认识,还局限于单打独斗的阶段,我国卡通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构如下图所示:团队精神缺失是目前整个卡通行业面临的严峻问题。2、民族品牌匮乏,国际竞争乏力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卡通市场长期被美日韩侵占。调查显示,国外出品的卡通、影院片和电视连续剧占据了90的中国市场。卡通产品和衍生产品被严重侵占。国内青少年被“洋卡通”俘获,成为忠实受众和产品消费者。据统计,在中国青少年最喜爱的卡通作品中,日本卡通占60%,欧美卡通占29%,而国产(包括港台)卡通只占11%,这种现象实在是令人担忧。我国卡通市场秩序被严重扰乱。在发达国家卡通产业越做越强、市场占有率越来越大的情况下,中国卡通如果不能树立起民族品牌,将在竞争中越来越处于不利的地位。3、浮躁和投机扰乱产业发展当前,整个卡通行业都弥漫着急功近利的气氛,严重干扰了产业的良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卡通艺术家只争“功名”,不问产业。市场无序竞争,恶性循环。卡通衍生产品开发混乱。卡通交易平台良莠不齐。4、缺乏有效赢利模式,尚未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一级市场由于我国现有播出机构的垄断地位,所有卡通公司的节目播出基本上是免费的,几乎没有盈利收入,所以这个市场几乎“不存在”;以卡通图书、影像制品为代表的二级市场盗版猖獗,还很不成熟,导致卡通公司也几乎很难生存;三级市场有着巨大的赢利空间,却尚未得到很好的开发。我国卡通企业过分注重作品制作技法,往往忽视市场,从而形成了卡通产品开发意识不强,对于相关的卡通衍生产品缺乏开发的积极性。一直以来,许艺术家特别是学院派一心只想获奖,而忽略了市场和衍生品的开发,卡通产业缺乏赢利模式,产业链断裂,使卡通产业尚未进入可持续性发展阶段。目前,虽然蓝猫淘气3000问以全长3000集的规模打破了吉尼斯纪录,诞生了“蓝猫”这一品牌,初步形成了“卡通片卡通品牌衍生产品市场”这样一条产业价值链,稍微走在市场前面。宏梦卡通的新作虹猫蓝兔七侠传也是大片,已经初步创造了“虹猫蓝兔”这一卡通形象,已经塑造了卡通品牌,有着良好的商品形象和开发前景,但是还有没有走出成功的路来,衍生产品还有待开发。五、中国卡通产业的出路在哪里?中国卡通已经走过了81年的风雨历程,曾经创造出了许多经典的作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卡通始终处于产业化的边缘,没有能够实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值得欣慰的是,近十年来,中国的卡通业也正在朝着“产业化”和“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这让所有关心中国卡通的人都看到了希望。然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卡通业也无可避免的要面对众多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而如何处理和应对这些新问题和新情况就成为了中国卡通业的当务之急。1、政策与思路一是重点支持原创产业发展。二是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三是支持国家卡通产业基地建设,大力培养高端人才。四是发挥产业引擎,培育完整的卡通产业链。五是保护知识产权,提升行业自律意识。2、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中国卡通未来的腾飞点一定是在衍生产品上做文章。中国卡通要发展,必须在政府的扶持下,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以品牌为基础,大力开发三级市场,构建“衍生源”,进一步从衍生品上完善产业链,形成“生产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的完整格局,进入市场可持续循环发展。原因分析:卡通产业运作的真正成功,在于其产业链的整体策划、合理布局以及协同调配。生产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收益再生产,各个环节紧密协作,持续循环发展,是卡通产业崛起的有力保证。而其真正意义上的赢利在三级市场,在于瞄准市场需求,开发衍生品,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因此,如何在品牌的基础上,建立其衍生产品的产业链,是业界亟待思索的问题。根据国外的成功经验,卡通生产、播出、衍生产品开发是紧密衔接的。在国外,卡通创作首先考虑的就是能不能做出优秀的衍生产品。国内外以往经验证明,以卡通漫画刊物为先导,以卡通漫画图书为依托,培养本土的卡通漫画家,在市场中打造成功的品牌,并以此向电视片、电影、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延伸,进而扩展到玩具、文具、服装、食品、游戏、手机产品等领域,以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是卡通产业赖以发展的基本路径。在美国、日本等卡通产业发达的国家,衍生产品开发已经成为卡通产业链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环,据统计,其盈利占整个产业链的70%以上。3、关键性人才的培养是决定性因素品牌是构建产业链的基础,而品牌的打造是以150集以上的大片为前提的,只有这样上百集的大片,才有可能诞生品牌。而我国目前除了蓝猫淘气3000问和虹猫蓝兔七侠传之外,再也找不出其它能够称得上大片的作品了。因为它的制作难度太高,比如制作150集的片子,每集以25分钟计算,总时长就有3750分钟,它需要拥有好几百人的制作团队花1年以上的时间来创作,不仅要求这些制作人员有着精湛的技能,而且还要专注务实,具有团队和无私的精神,能够协同作战,坚守制作流水线上的岗位。而我国现有卡通企业的制作团队还很难做到这一点。第三节湖南卡通产业的发展现状一、湖南卡通产业概貌湖南现有卡通研发、制作、出版、发行、教育机构70余家,卡通工作室60多个,原创人员3600多人,其中高级策划制作人员384人,相关从业人员2万多人;年产原创卡通20492分钟,占全国产量70%左右,出口4400分钟,创汇1730万美元。衍生产品种类达17975种,产值达53.7亿元,总盈利3253万元。9个教育培训机构年培训卡通专业学生2800多人;与境内外21家机构开展了合资合作;金鹰卡通卫视是全国首批上星的三家卡通卫星频道之一,其年播出量为40万分钟。从卡通原创、制作、出版、发行,到衍生产品生产、卡通教育、媒体播出等较为完整的卡通产业体系已在长沙形成。二、湖南在全国卡通产业中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优势1、先发优势。湖南卡通萌芽于1993年。1996年王宏等人组建了湖南第一家专业制作卡通的湖南东方卡通公司,标志湖南卡通正式诞生。湖南卡通整体先发于全国5至6年之久,在业内具有先发优势。几年来,湖南形成了声势浩大的卡通湘军团。2、原创优势。湖南卡通受到关注时,已开始被标注“中国原创卡通”的标签。它能够达到影响中国的力量,其核心字眼就是原创。根据广电总局2006年12月份发表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全国共有国产卡通片7万多分钟,其中湖南省共19000多分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3、品牌和舆论优势。长沙卡通自成一脉,“卡通湘军”已经成为了中国卡通业一个叫得很响亮的名字。卡通形象“蓝猫”是全国卡通领域唯一驰名商标。“虹猫蓝兔”响遍全国,其虹猫蓝兔七侠传的图书在短短三个月销量达到1035万册,远远超过原来排名第一哪咤闹海的600万册销量,“虹猫蓝兔”再次成为中国少年儿童追捧的形象。湖南拥有得天独厚的电视播出平台资源,金鹰卡通作为第一家开播的专业卡通卫视,现已覆盖全国17个省会城市、33个重点城市以及湖南全境,覆盖人群1.5亿。4、创新优势。湖南卡通企业为中国的卡通产业创立了一条全新的产业发展模式。成功打造了一条以卡通形象为龙头、跨行业的“艺术形象品牌商标生产供应整合营销”的完整的产业生态链。通过计算机处理技术和互联网功能,在网上构筑了一个“网络卡通军团”。目前,这种网上平台已具备了1万人同时在局域网进行生产创作的能力,理论上的卡通节目年产量可达20万分钟。另外,湖南拥有先进的制作技术和充满活力的生产机制,在全国独创了无纸化全电脑卡通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原创卡通的生产能力。5、结构优势。湖南卡通现在已基本形成研发、制作、发行、教育培训、播出、衍生产品开发等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宏梦卡通公司积极开发药品经营,现全国建立终端药店1万多家。哆咪七彩着力开发电影卡通和手机卡通,将以其“天降小子”卡通形象为核心,推出湖南第一部卡通电影大片和手机卡通、手机游戏产品。三、湖南卡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1、知名品牌少,影响力不够大。品牌是卡通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也就不会有影响,就不会形成产业链。目前,除了蓝猫和虹猫蓝兔外,其它品牌影响力和左右市场的能力还不足。2、从业人员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一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多是从其它行业转向过来的,熟悉卡通产业的还不多;二是顶级原创力量不足,懂艺术、熟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缺乏。3、市场机制不健全。卡通产业的播出市场、版权市场、中介服务等滞后,严重制约了其发展。4、产业链亟待完善。没有构建“衍生源”设计衔接管理中心是湖南卡通产业化的瓶颈问题。“蓝猫”曾经作为中国唯一的卡通品牌打开了衍生产品这个巨大市场的大门,形成了巨大的市场需求,但迅速衰落。现在湖南的“虹猫蓝兔”又一次打开了这扇门,但衍生品还有待开发。四、中国卡通第一品牌宏梦卡通案例分析1、宏梦卡通集团简介湖南宏梦卡通传播有限公司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专业从事计算机卡通软件研究、卡通影视节目制作及卡通衍生产品开发的大型高科技文化企业。公司于2004年6月成立,总部位于长沙市星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占地300亩的卡通制作基地。公司主要创建者、国家一级导演王宏,被誉为“中国卡通领军人物”。公司艺术创作负责人、国家一级编导贺梦凡,有“中国电视剧岭南派代表”之称。公司自成立以来,先后组建了湖南宏梦银河传媒有限公司、湖南虹猫蓝兔医药有限公司、湖南宏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虹猫蓝兔卡通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及宏梦数码有限公司,已形成多领域、专业化经营的产业格局。虹猫蓝兔卡通天地是宏梦卡通推出的国内第一部按照迪斯尼标准制作、工艺达到“一拍一”的电视卡通。虹猫蓝兔七侠传被誉为国产卡通的颠峰之作,该片曾在全国300多家电视台播出,赢得亿万少年儿童对虹猫蓝兔卡通形象近乎痴迷的喜爱和追捧,形成了有力的品牌冲击波。目前,宏梦卡通已成为技术领先、生产规模大、综合实力强的全国最大的卡通生产制作基地。2006年,宏梦卡通获得“2005中国卡通产业最具影响力品牌”称号。2006年12月,中国动画学会年会上,国家广电总局通报了宏梦卡通在国产卡通业界获得的“四个第一”:原创卡通节目年产量全国排名第一;获得广电总局“优秀卡通片”推荐数量第一;卡通节目播出规模全国第一;卡通节目产生的效益全国第一。2、宏梦独领风骚的原因(1)创新意识技术创新:首创的无纸化全电脑卡通,经提升改造,其工艺更为先进,流程更为优化,更大地提高了卡通生产效率。开发推出了既能诞生高质量艺术作品、又能实现大规模生产的“艺术家网上合作平台”。现在,该平台的第一期工程已经完成,具备了1万人在局域网上同时进行生产创作的能力,理论上的卡通节目年产量可达20万分钟。故事创新:虹猫蓝兔七侠传基本跳出了传统的教育“主流”,以卡通形式演绎中华武侠文化,将影视文化引入卡通制作,强调以成人的视角、思维与少年儿童平等交流。虹猫的“粉丝”中,既有青少年,也有不少成年人。央视在去年重播这个卡通片时,还专门为成年观众开辟了晚上点半的时间段。营销模式创新:宏梦卡通集与张家界市共同打造的我国第一部武侠卡通大片虹猫蓝兔七侠传以张家界的自然风光为背景,制作投入5600万元,总投资约达9400万元,实现了卡通文化与旅游经济的战略联动。此外,宏梦卡通集团启动了奇奇颗颗历险记与江苏常州的全国第一个以恐龙为主题的中华恐龙园的互动合作,形成了跨行业跨区域的合作。宏梦还将与湖南著名药品连锁企业养天和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全系列的儿童药品、保健品,致力于打造中国儿童药品、保健品的第一品牌。(2)“精品战略”宏梦卡通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卡通经历过数量缺乏、供不应求的时代,但这种时代已经过去,随着国产卡通数量的激增和青少年高档卡通消费能力的增长,中国卡通正跨入一个精品时代、大片时代。在这种“做大片”、“出精品”的理念指导下,虹猫蓝兔七侠传应运而生并一炮走红。(3)团队运营理念“科技创新团队”:宏梦与美国英特尔公司合作,成立了全球第一个电脑卡通技术发展中心,将电脑卡通的“工业化流水线生产”推进到网络时代的“艺术家网上合作”。“艺术家团队”:联合著名作家余华、福娃作者美术大师韩美林等,组成了强劲的宏梦卡通艺术家团队,使宏梦保持长久充足的原动力“资本运营团队”:红杉资本沈南鹏、魏东、许广跃等资深专家组成了王牌“资本运营团队”,保障了宏梦卡通在全球化竞争中始终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企业家团队”:国内零售行业专家王敬(原华润万佳首席执行官)等优秀企业家的产业运营,保障了宏梦卡通在每一个产业链的延伸领域都具有很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网上虚拟卡通军团”:2005年年初,王宏陆续鼓励甚至资助一些宏梦设计团队中的骨干人员独立创业。这些设计人员围绕宏梦,纷纷成立了自己的卡通工作室。而宏梦则设立了一个网络系统,通过互联网定期向这些工作室发布外包项目。到目前为止,公司已在国内外组建起150多个独立创作的卡通工作室,形成了人数达到3200多、规模居全国卡通企业首位的卡通原创队伍。

    注意事项

    本文(卡通的发展史.doc)为本站会员(T**)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