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35例疗效观察.doc
-
资源ID:13909903
资源大小:2.23M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3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 扫描成功!重扫
-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35例疗效观察.doc
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35例疗效观察首席医学网 2010年12月03日 14:24:41 Friday · 医师杂志征稿 · 普通外科文献 · 呼吸疾病会议 · 网站运营 · 核心期刊征稿 · 帕金森病 ·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 内蒙中医药 · 心律失常会 · 危重病诊治 · 心血管医师 · 内科诊疗班 · 方剂组成原理 · 亚健康学会 · 风湿关节炎 作者:程炜宗,刘光丽 作者单位:(兰州市西固区人民医院,甘肃兰州730060) 加入收藏夹 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华医学会主办,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 护理考试在线助手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写作技巧 |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摘要】 目的观察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小儿再发性腹痛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用乌梅丸加减,对照组35例常规口服颠茄片0.2 0.6 mg/(kg·次)。结果治疗组在腹痛改善时间、总有效率上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梅丸加味治疗小儿再发性腹痛效果显著。 【关键词】 小儿;再发性腹痛;乌梅丸加味小儿再发性腹痛以反复性腹痛且持续数月为特点,患儿腹痛明显,但在发作间期缺乏异常体征。诱发腹痛的病因很多,分为症状性、消化道功能性与器质性。功能性再发性腹痛最多见的病因是饮食不当、乱吃零食、过食冷饮、过度紧张或压抑,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引起胃肠痉挛而出现腹痛,临床多见,易造成小儿及其家长的恐慌,也影响了患儿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我院儿科对收治的35例再发性腹痛患儿采用乌梅丸加味治疗,收效显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 1临床资料本研究所观察病例70例,均为我院儿科2008年2月至2010年1月门诊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8月至14岁,平均5.6岁;病程3月以内2例, 36月10例,>6月至1年12例,1年以上6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6例;年龄6月至14岁,平均5.7岁;病程3月以内4例, 36月18例,>6月至1年11例, 1年以上2例。70例患儿经胃镜及X线检查均排除器质性病变。2组患儿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2诊断标准1(1)腹部反复疼痛超过3月而在发作间期缺乏异常体征;(2)腹痛部位多不固定或不明确;(3)腹痛无规律性,程度轻重不一,间歇时间不等;(4)腹部触诊少数可有轻微压痛,发作时偶可触及痉挛的条索状肿物,常有腹胀,肠鸣音亢进;(5)偶伴消化不良症状; (6)非侵入性检查排除腹内脏器器质性病变。70例再发性腹痛患儿均符合以上诊断标准。2治疗方法2.1治疗组采用乌梅丸加味,方药组成:乌梅10 g、花椒10 g、细辛3 g、使君子10 g、白芍10 g、延胡索6 g、川楝子10 g、焦山楂10 g、炒麦芽10 g、神曲10 g、木香6 g、甘草6 g。煎药取汁100300 mL,口服,3次/d。2.2对照组对照组患儿腹痛发作时常规口服颠茄片0.20.6 mg/(kg·次)。2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分别随访3月,观察患儿腹痛改善情况。3结果3.1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随访3月以上无复发。有效: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消失,随访3月偶有腹痛发作。无效:腹痛及其他消化道症状无改善,随访3月腹痛仍反复发作。3.2治疗结果3.2.12组腹痛改善所需时间比较治疗组腹痛改善时间为(4.5±2.7)d,对照组为(7.8±2.6)d,治疗组腹痛改善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1。表12组腹痛改善所需时间比较3.2.22组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2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 %,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2。表22组总疗效比较4讨论再发性腹痛是小儿的常见临床症状,发病率高,病程长,临床常表现为突然发病,来势迅速,腹痛明显,部位多在脐周,也可在少腹等其他部位,发作程度及时间轻重不一,间歇期则如正常儿,临床检查并无器质性病变。目前具体病因尚不清楚。祖国医学认为小儿脏腑娇嫩,经脉未盛,易为内外因素所干扰。由于小儿饮食不知自节,寒暖不知自调,如若长期过食生冷,致寒伏脾胃,运化失司,气机不畅,邪正相搏致使气机郁滞,血流不畅,经络不通而致腹痛。幼幼集成·腹痛证治说:“夫腹痛之证,因邪正交攻,与脏气相击而作也。”故气机不通是该病的基本病机。乌梅丸方源于伤寒论,其中乌梅安蛔止腹痛,活血止瘀痛;花椒散寒燥湿,温通中焦;细辛煎剂及挥发油药理研究证明有麻醉镇痛作用2;白芍配甘草,酸甘相合,缓急止痛,有良好地解除平滑肌痉挛、舒挛止痛之用;现代药理研究大鼠腹腔注射白芍可有镇痛作用,但口服效果不明显2;焦三仙消积化滞,开胃健脾;川楝子、木香通畅气机,行气止痛。我们采用乌梅丸加味治疗35例小儿再发性腹痛,治疗组在腹痛改善时间、总有效率方面经统计学处理,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证明乌梅丸加味可以改善胃肠动力功能失调,解除痉挛,从而达到治疗腹痛的作用。【参考文献】 1陈秀霞.学龄儿童再发性腹痛的病因与治疗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1998, 32(4): 396.2李广勋.中药药理毒理与临床M.天津: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2: 54, 6.欢迎您下载我们的文档,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致力于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感谢您下载我们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