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2015年高分突破化学课件第五部分专题一第三节.ppt

    • 资源ID:14533837       资源大小:2.29MB        全文页数:2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5年高分突破化学课件第五部分专题一第三节.ppt

    第三节 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命题趋势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是化学知识在一个较高层次的巩 固和应用,是学科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平台,是化学学科 重要且独特的考试形式。 从近五年的广东省考试内容来看,本节内容涉及的知识主 要是离子、气体和一些常见物质的检验和鉴别,重要物质 及离子的鉴别是经久不衰的考查热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 和实验探究题,注重考核学生运用化学知识、科学方法来 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命题趋势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主要有以下几种考查方式: 1. 常见物质、气体的鉴别如O2、CO2等气体的鉴别,羊毛 等合成纤维的鉴别,黄金与假黄金的鉴别等等,常在选择 题中考查,是广东中考最常见的考查方式。 2.围绕试剂的考查:根据物质的特性和特有的反应,通过 自选试剂、指定试剂或不加其他试剂来鉴别物质,要求达 到反应灵敏、现象明显、操作简便、结论可靠的效果,前 两者又涉及用一种试剂或一组试剂鉴别数种物质,常以选 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 3.围绕评价的考查:要求从试剂正确、步骤合理、操作简 便、现象明显等角度评价鉴别方案或结论等,常以简答题 的形式出现。 1.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2.常见离子的检验 3.物质的鉴别原理:根据物质的性质差异,将 组内各物质一一区分开来。 (1)物理方法:据组内各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差异 进行鉴别。如: Na2SO4溶液和CuSO4溶液(颜色); CO2和NH3(气味); 浓H2SO4与浓盐酸(挥发性); NaOH固体与NH4NO3固体(溶解时的温度变化) 。(2)化学方法:利用组内物质的化学性质的 差异进行鉴别。如: 酸碱性:借助紫色石蕊试液区分 离子的特殊性检验(见上表) 4化肥的鉴别 (1)铵态氮肥:白色,易溶于水,与熟石灰 研磨会闻到刺激性气味。 (2)磷肥:多呈灰白色,不溶于水。 (3)钾肥:白色,易溶于水,与熟石灰研磨 没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 5羊毛与化学纤维的区别 灼烧闻气味:羊毛:有烧焦羽毛气味,残留 物易碎。 化学纤维:有刺激性气味,残留物较硬。 十年母题集训 1.(2009广东,7,2分)以下家庭小实验不 能成功的是( ) A闻气味鉴别酒和醋 B用含氧化钙的干燥剂制取石灰水 C用食醋鉴别蔗糖和食盐 D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化学纤维 解析:鉴别物质时,利用物质之间的性质不 同,通过出现两种不同的现象加以区别。A. 白酒有特殊的香味,白醋有酸味,味道不同 ,可以通过闻气味的方法区分,故A正确;B. 氧化钙溶于水发生反应CaO+H2O=Ca(OH) 2,所以B正确;C.蔗糖和食盐都溶于食醋, 没有明显现象,不能鉴别,所以C不正确;D. 蚕丝成分是蛋白质,灼热有烧焦羽毛味,所 以D正确。 答案:C 2.(2010广东,9,2分)下列各组物质对 应的鉴别方法正确的是( ) A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B合成纤维和羊毛用手触摸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 盐酸 D食盐水和白糖水观察颜色 解析:A.硬水和软水的鉴别方法用肥皂水; B.合成纤维和羊毛的鉴别方法用灼烧的方法 ;C.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滴加稀盐 酸的方法正确,假黄金中的锌与稀盐酸反应 ;D.食盐水和白糖水的鉴别方法用AgNO3溶液 。 答案:C 3.(2013广东,9,2分)下列实验方法错 误的是( ) A用稀硝酸除去NaCl中混有的Na2CO3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 C用水区分NH4NO3和固体NaOH 两种固 体 D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区别CO和CO2 解析:A.碳酸钠能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 水和二氧化碳,氯化钠与硝酸不反应,所以 该方法能除掉碳酸钠,但引入了硝酸钠新的 杂质,故该方法不可取;B.氧气具有助燃性 ,所以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别空气和O2时,氧 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该方法可行; C.NH4NO3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降低,固体 NaOH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故利用溶解 时温度的变化可以区分两者;D.二氧化碳溶 于水会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变色,而一 氧化碳不能,所以用湿润的石蕊试纸可以区 别CO和CO2。答案:A 母题变式训练: 4.下列区分物质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酒精和食醋 B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 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生石灰 D用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解析:可利用物质的性质进行不同物质的鉴别 。A选项酒精和食醋都是具有挥发性的溶液, 酒精气体和醋酸气体的气味不同,可采用闻气 味的方法区分。B选项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且不 可燃烧,能灭火,所以可用带火星的木条区分 。C选项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而生石灰能与水 反应,且放出大量的热,可利用它们溶于水后 的热效应不能同,用水去区分。D选项硫酸溶 液呈酸性,氯化钠溶液呈中性,酚酞不能区分 酸性和中性溶液,所以酚酞溶液区分硫酸和氯 化钠溶液是错误的。答案:D 5. 鉴别O2、CO、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 的方法是( )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 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解析: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能 鉴别出CO2;不能将O2、CO鉴别开来,所以 此方法不可行;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只能鉴别出CO2;不能将O2、CO鉴别开来 ,所以此方法不可行;C.用实验测定气体在 水中的溶解程度能够鉴别三种物质,但是比 较麻烦,所以此方法不可行;D.将燃烧的木 条分别伸入三瓶气体中,木条燃烧更剧烈的 是O2,木条火焰熄灭的是CO2,气体能燃烧 的是CO比较方便所以此方法可行。 答案:D 6.日常生活中,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用的 方法错误的是( ) A棉线和羊毛线灼烧,闻气味 B白酒和白醋观察颜色 C黄铜和黄金灼烧后再观察颜色 D硬水和软水肥皂水 解析:A.羊毛线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 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线没有,可用燃烧法 区别棉线和羊毛线,故选项错误;B.白酒和白 醋均为无色液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无法区分 ,不能鉴别,故选项正确;C.黄铜是锌和铜的 合金,铜在加热条件下生成黑色的氧化铜,灼 烧后观察颜色,变黑的是黄铜,无明显变化的 是黄金,可以鉴别,故选项错误;D.硬水和软 水的区别在于所含的钙镁离子的多少,生活中 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产生泡沫较多 的是软水,较少的硬水,可以鉴别,故选项错 误。 答案:B 考点分析:进行物质的检验与鉴别可采用 物理方法或化学方法。我们在进行物质的 检验与鉴别时,应根据物质的性质去选择 合适的方法。初中常考的被检验物质有: O2、CO和CO2、H2、NH3、硬水和软水、 碳酸盐、化肥、合成纤维与天然纤维、以 及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如酒和醋、蔗糖和食 盐)等;初中常考的被检验的离子有H+、 OH-、Cl-、CO32-、SO42-、NH4+等,我们应 熟练掌握这些常考物质和离子的检验方法 。

    注意事项

    本文(2015年高分突破化学课件第五部分专题一第三节.ppt)为本站会员(jun****875)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