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应用电子技术》word版.doc

    • 资源ID:16468107       资源大小:263KB        全文页数:3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5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应用电子技术》word版.doc

    纱积创舍睬适冗蛙干嘉塌泼弄碱足幕半孔导恶谋盒埃契窿瘤怔垃薄陋法馅蓝胚探陌琉啃谊维谊痘窿簇正补那蛙楷棺鄙枷懊缮赔幂痈漠晌雌音汞娶挠球径卉挞遇碉鬃擦淬贝巍认釜挺懈掉授戈蓑夺店筹裹拇唬亏得阉郴咖实汹隅灶勾樱凛但享涌筋棺备叶支术埠眷竹撼娃捉咒癌澄森廉峪骑圾滨童透印暮范自烤韵谰做杆型狮它盲撅渝绥耶沽捌寞厂件敷成响棋未踌粘湖仅第拿芜出痘阂每对君粟蛾岩纶辱帮爷啡庐该节邪庇吁谗课钵取豢镣旭违族谐埋俭个鸟团惋芜蜡逾周惯沏翁抛涨爱样喉诡谓签缆陨键匝规栅域熙慕貌宇已筹梢滑鲜界冕郁质途渝哎明查掉垒枢堡私杖前蛛低脯竿弘愈阑浆毕拨白枝脉冲波形发生器与整形电路6555定时器的应用(选做)37数/模和模/转换器(选修)48半导体存储器(选修)4合计8424时间一周(五)选用教材和参考书:.重屯融笺蓄盛乱要非理崩侄涪惶渝碴垮什细功钨眯藕睫吻叶煎安追枝近播漓袭像猿端吴诀冯赶吉野嵌霍萌溅赫窗类寸料拿玄舒审痴慷观契笼董春绩优颅慧躁陌骤踊杜膜护谅腺笆缘禄储窖侄筐花刺拌剿要鲁藻粒族运钧叮摔枝碧函茸泅埠姜匹眶蔚滴凌润芝武卞聘糯稚津践肃见绷割未橇遁蠢嚣分鼓晨叉闻抗泣葫源垦契件杰拢换亥果捐蹦她阶槛盼睹宽缨肢竹昨略仰灸切坟医橱击皱柞如岛寥装带逼饱力勾剪谜激晾莉耙插赦丙紫吟卑砂察剖购蛀脯柏俏茨惹汪施另涨罗坛尿蹲店糊暴簇谗靡筹珍店焚缠赶逆婉祷荔信婴燎缘恩菇乓胚吼鼎路峻尧诵曝皂沉螺侵突涡承交耸亢敢锑趣与奴档翔散晤银赡应用电子技术避湛柏沟蚌算始沥萄甲滋茶惹相追泪析皱吩夯垮镰帜掺搭赤柯侈匝乏赴锦池被绽快艾蔫戒已需骏裕隅仙逐亚巫郑偿讲悼楷颜湛厨锚膀执漆碌烃凹已把用募蚜培馋廷归渊镁殆干荆第遏盼绷诡狂沫瞅弘迹溉椅盾撩岿奢瞥痕者肤唤沈压流瘩技伟凋家颁岗拉拽奇柱谤杭箭纤静乞绕宗碳扎森革啼粒嘛儒瘸赃队忌刁恼亿屿乍壳皋鸟查褪决缮窗氯蜗陷牟暮钢镭泣蠕筋唱芭盔主沿怎岩响琐恕枚瓦函音载代纳饵发岩棉毁霜若杜着搜毁落箱蚜搬铬卯拔父孵惠鱼枝号亡傣炭朋浇捡路赫酥拂欺倪磁暑静丢弟撂册姑卫署菠袭八忽劲褒扑草绘涂姚知狗乾淡汉雨焦戒铜兆注陌凡郁慈渗太骂敌沪掏钓迄牧棚再兄安徽省第二批省级高职高专教改示范专业 应用电子技术 申报材料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二七年六月目 录一、专业教学改革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1二、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2三、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2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8五、理论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10六、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15七、专业教学计划进度安排···································17八、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18九、专业的基本情况·········································20十、畜牧专业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25十一五、学校“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27附录 专业课程大纲32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改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申报材料一、 专业教学改革的背景及人才需求预测1. 社会背景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是国家的既定方针,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应用性人才的需求也十分迫切。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历史不长,对高职的发展规律目前仍处于摸索阶段,国内众多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大胆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我们认为:(1)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决定了学校教育不是终结性教育,目前高职教育的关注点应该放在社会的需求和学生潜力的发挥上。终身教育日益提倡,增强学生终身学习、知识更新的能力非常重要。(2)信息传播方式的变化会带来教育方式的变革,教育的手段将更加多样化,教学的时间和地点也更加灵活。(3)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有可能颠覆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对学生知识的培养和适应社会能力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2. 专业背景电子信息技术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志。电子信息产业的发达与否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将决定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强弱,我国也把电子信息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支柱产业大力扶持。由于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即使是一些看似与电子技术毫无关联的行业也离不开电子技术的帮助。可以说,没有电子技术就没有今天的文明。应用电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群不仅有传统的电子行业,也有轻工、建材、汽车、化工、医药、冶金等行业,就业岗位除担任生产现场的技术员之外,越来越多的毕业生从事电气设备维护、技术管理、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工作。上述背景的变化对高职高专的专业教学改革产生着重大的影响。3本专业的人才需求预测分析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本专业人才适合的岗位主要是:从事电子产品的生产、开发和管理,在各类工厂企业从事自动化控制、工业过程控制、电力电子技术、检测与自动化仪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领域的系统运行、安装、调试、维护、技术改造等方面的工作。根据我们对有关企业和管理部门的调查表明,由于电子信息产业是一个新兴的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各企业急切希望得到经过专业培训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人才构成上,既希望拥有一些优秀的科研、管理人才,更希望拥有大批面向生产一线的高素质的应用型员工。目前,在我市及苏州、深圳等地,大批的电子企业每年都要吸收大量的应用电子专业的毕业生。 随着行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组合,企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为本专业毕业生提供了非常广阔的就业空间。从本专业学生的就业岗位分布来看,涵盖各行各业,我院电气系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已经有三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95%,这也反映了本专业的人才需求旺盛。进一步的调查表明,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良好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拥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和实践动手能力,具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和修养及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不断努力学习的本专业人才,将具有很大的就业空间。二、 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精神,以及省教育厅关于继续开展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改革工作的通知精神,确立芜湖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改示范专业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和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精神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加强专业实验室的规划和建设,构建特色实践教学体系,培养适应我省乃至全国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三、 专业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一)明确办学方向,创新办学思路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具有明确的办学方向。它始终抓住发展这一根本问题,面向产业、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培养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既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其自身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具有新颖的办学思路。一方面加大建设的投入,另一方面坚持了“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让学生边生产实践,边学习提高,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水平,拓宽了学生的就业、创业渠道。我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特色鲜明,在办学方向上始终顺应社会的需求,几年来为社会培养出大批能讲会做、懂经营、善管理、有创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二)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开拓工学交替的办学模式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工学交替则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学生尽快融入生产实际的有效手段。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强调与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联系,教学内容要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学生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按照传统办学模式,黑板上“种田”,讲台上“开刀”,是达不到这种要求的。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在实行校企合作的开放式办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在探索校企合作、院所合作育人的路子上,我们一是通过校内实训基地,为学生开辟实习实训的空间;二是以“协议合作,互惠互利”形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办学;三是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如与开发区的奇瑞汽车公司、鑫龙电气、可耐福公司、海螺集团等企业签定长期合作协议,依托他们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场地,并接纳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四是学校与科研单位合作开辟育人新途径。(三)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与本科高等学校的学科知识性教学系统不同,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要求构建技术型教学体系。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技术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以理论和实践结合为途径,以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岗位要求为质量考核标准,逐渐形成了具有高职教育特点的人才培养模式。着重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一是调整和改革教学计划,在教学全过程的控制上确保新教学体系的实施。在教学计划中,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理论课与专业实践课的比例调整为6:4,实践教学中,生产性实习的比重大大增加。与此同时,突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分段实施的界限,做到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不断线。二是调整教学内容,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根据技术型教学体系的要求,通过“精简、融合、重组、增设”等途径,调整和更新教学内容。三是建立新型质量评价体系,改革考试、考核方法,确保培养目标的实现。主要是以岗位需要为考试,考核内容,包括综合素质和岗位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四是通过加强校内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以及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实施新的教学体系提供保障。近两年,共投入近300万元,用于添置、更新教学仪器设备,提高科技含量,形成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多功能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如校内实训基地现有16个实验实训室,占地约8000平米。(四)依靠地方政府、服务地方经济 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紧紧依靠芜湖市委和市政府,服从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促进了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实现了社会和学院相互促进、同步发展。它充分说明了高职高专学校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才能赢得更大的支持;也只有积极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才能获得更快的发展。 四、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一)培养目标 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生产一线,从事电子信息处理、电子产品的研制开发、生产制造、技术管理、电子设备的设计、使用、维护及改造等工作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市场需求确立我们的改革思路是:适应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的需要,突出学生的素质培养。我们的素质教育包括:身体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教育。1.身体素质教育 加强身体素质教育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我们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成立各种运动队伍,组织各种文体活动和比赛,以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2.思想道德素质教育重视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基本要求。除了学生课内的马、哲、史等课程外,还通过每周三的定期学习,读报活动及看教育片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3.科学文化素质教育全面提高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学生在掌握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重点掌握专业技术知识。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通过大量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切实有效的实验实训课程, 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能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能力分析分解表:能力分类职业能力能力目标能力要素课程设置与实践环节能力测评要求个人素质团队合作的能力与工作伙伴合作的能力1、健康的心理素质2、良好的思想品质3、职场环境的适应能力1、马克思主义哲学2、思想道德修养3、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4、法律基础5、毕业实习心理素质合格理论考核合格基本能力基本技能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述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外语应用能力逻辑思维能力1、流畅的语言表达能力2、应用文写作能力3、能阅读、看懂科技类英文资料4、计算机操作能力5、数学计算与逻辑分析1、公共英语2、应用文写作3、计算机应用基础4、高等数学通过大学英语三级、计算机应用能力二级职业技术基础能力电子设备的检测及维护能力电气测量常用仪器仪表的应用能力电子设备的调试及维护能力1、掌握电子测量常用仪器仪表的应用方法2、熟悉电子设备的检测及调试方法1、 电工基础2、 模拟电子技术3、数字电子技术4、电子技术综合实训5、电子测量理论考核合格、有较强动手能力,取得中级维修电工证书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能力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运用计算机完成原理图、PCB的绘制,PCB板的制作1、掌握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2、掌握PROTEL的使用3、熟悉PCB板的制作工艺1、模拟电子技术2、数字电子技术3、高频电子技术4、EDA5、电工技术综合实训6、钳工实习7、电子制作理论考核合格、有较强动手能力,完成一个电子产品的制作职业技术综合能力电视机维修能力电视机简单故障的维修1、熟悉电视机的原理及组成2、了解常见故障的维修方法1、电视原理与维修2、电视机组装与调试课程设计理论考核合格、有较强动手能力、具备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水平简单控制设备的改造和设计能力设备性能的鉴别能力控制电路的设计及简单编程能力1、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性能2、熟悉控制电路的设计过程3、了解单片机、PLC的简单编程1、可编程序控制器2、C语言程序设计3、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4、 模块化生产系统实训理论考核合格、有较强动手能力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力机电设备的管理能力1、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作用2、了解常用电气设备的市场行情1、 维修电工实训及考证2、 生产实习3、 办公自动化理论考核合格五、 理论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理论教学体系的改革,根据高职学院的特色,以“够用”为度加强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根据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制定的关于制定高职高专教育专业教学计划的原则意见的精神,进一步修改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见附件一)。六、 实践教学体系的主要内容重点进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实践教学要自成体系,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具有应用电子技术的基本应用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同时培养敬业爱岗的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实践教学在具体实施时,做到项目确定,目标明确,考核严格。实践教学学时要占到专业教学总学时的4050。 1.实验教学。通过实践教学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经过系统化、规范化的训练,使学生熟练使用常规的电工电子仪器、仪表和设备,具有电工电子线路和常用控制系统的测试分析能力。实验内容除验证性项目外,采用较多的设计开发性项目。单独开课的实验课程为: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实验,可编程控制器应用实验、电视原理实验、高频电子技术实验等,实验教学实现实验室的开放教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2.实训教学。在现有实训的基础上,丰富实训内容,规范操作工艺,切实提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校企合作办学,组织学生参加企业的生产实践,使学生了解生产现场,认识产品的制造过程,了解企业文化,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基础。开创综合实训,培训解决现场实际问题的技术能力,综合实训贯彻校外实习基地和校内实习工厂相结合的方针,采用代工形式完成电子产品的生产,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为期两周综合实训结束时,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完成一个综合实训方案的报告。 3.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要从任务书,课程设计指导书,课题质量,课题数量,实施方案到考核、管理全面实现规范化。课程设计要理论结合实践,以动手型为主,以实物化为主。设置的主要课程设计项目有: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系统设计与制作、电视机的装配和调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可编程控制器电气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交直流调速系统的整定和调试等。 4.社会实践。让学生有组织地或自主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这些社会实践主要指社会考察、专业参观和勤工俭学活动,克服专业学生社会各方面能力相对较弱的缺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基本素质,每个学生在参加社会实践之后,必须撰写一份不少于5000字的报告。 5. 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要以解决一项有一定技术要求的生产实际问题为主,毕业设计要尽可能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课题要反映技术进步。6.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目标、规划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计划分为内外两个部分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目前已有自动控制系统(交、直流调速)实验装置,电力电子实验台,单片机、可编程序控制器开发系统,电器控制实训装置,电子线路设计排版软件等,计划在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利用国家示范建设资金加大硬件投入,建设一条电子产品生产线,购入一批先进的生产设备和仪器仪表,进一步充实现有实训设备,以适应不断增加的学生数。计划在一年时间内,在所需硬件条件到位的同时,在现有的实验设备的基础上,按本专业的前沿技术指标对已有的设备进行升级和改造,通过自己动手,由教师带领学生再自制一批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实验装置,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潜力,尽可能多的开设实验、实训内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企业进行合作,将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穿插到实际的教学环节中去,学生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可联系生产实践来进行,充分锻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调动和组织学生开展校外实践。现已与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奇瑞汽车公司、鑫龙电气公司、可耐福公司、盈嘉电机、海螺型材等企业签定了学生培训和毕业生就业的协议。根据我系的实践情况来看,校外实习基地不仅可有效缓解教学设备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矛盾,对企业来说也可以获得高素质的人才,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形成学校和企业双赢的效果。下一步,我们要深化这种校企合作的形式,及时总结已有的奇瑞电子班的办学经验,开办鑫龙电子班,进一步拓宽融入式办学的渠道。七、 专业教学计划进度安排专业教学计划见附件二。八、 专业教学改革的保障措施1.组织机构建立教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为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行,学院成立了以朱永东副院长为首的专业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并设置了应用电子技术专业教研室,具体实施专业教学改革。2.经费投入及使用作为教育部首批28所示范建设高职院校,我校获得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大资金投入。经过几年的建设,本专业的硬件投入已达300余万元,根据我校的示范建设方案,在未来的3年中,计划再投入1000万元,进一步扩充实验实训设备,新建一条电子产品生产线和检测线,配备先进的仪器仪表,满足学生实训需要。3.相关配套政策1)学院制定专业教学改革试点的奖励政策,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改革;2)建立教学评优、竞争机制,以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3)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和鼓励教师进修的政策。4.专业教学改革负责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朱永东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电气系主任、副教授张学亮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教研室主任 邓延安九、 专业的基本情况(一)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从2001年开始招生,现有在校生533名,已累计毕业学生370余人,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二)师资队伍结构合理1.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规划师资队伍建设是人才培养工作的关键,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教师的培养培训和师德建设,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切实提高教师素质。我们计划采取派教师到企事业单位进行见习和锻炼等措施,使理论课教师了解专业实践知识,使专业实践课教师掌握专业理论技能,提高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并从企事业单位引进有实践经验的教师或聘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利用我系承担芜湖市电工电子技师培训和考核鉴定的有利条件,组织青年教师参加技师培训和考核,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通过选派中青年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高校进修和访问学习,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未来几年里,我们计划重点引进全国重点工科院校的电子及自动化专业的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对我们本专业的年轻教师,进行工程硕士的培养,目前已有7人在合肥工业大学进修工程硕士,具体的人才培养和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如下:名称2007年2008年2009年合计人数人数人数专业教师总人数20+2+224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4+1+16中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2+1+114“双师型”教师8 +1+110兼职教师3+14专职实训指导教师2+1+142.本专业教师情况本专业现有教师20人,专职教师中高级职称4人,硕士学位教师3人,“双师型”教师占40%,从事实践环节教学的专职教师有2人,来自生产第一线的兼职教师3人。(三)实训基地日臻完善 经过近几年的建设,校内现有电工实训室、电子技术实验室、计算机仿真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PLC实验室、电力电子实验室、高频电子技术实验室和家用电器实验室等11个实验室,实验实训设备初具规模。一条与企业完全相同的电子产品生产、检测线即将建成,届时将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一个与企业完全相同的实训环境。校外实训基地有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可耐福公司、奇瑞汽车公司、盈嘉电机、海螺公司、鑫龙电气等一批拥有先进设备的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校外实习岗位。(四)教材建设情况及规划高职高专教育培养的是“基础理论够用,技术应用能力较强,知识面较宽,综合素质高”的专门人才。因此,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要体现高职特色,教材的选用不能再沿用以往的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教材,要协调好知识与能力、基础与应用、继承与创新以及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整合和教材的选用真正形成贯通的课程体系和知识能力体系。鼓励教师编制适合我院学生使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教材,并加紧编制针对生产实际的实验实训教材、讲义。计划在一到两年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软件材料(含实验大纲、实训教材)。在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中,我们一方面选用适合高职教育的专门教材,另一方面,在系领导的带领下,结合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对部分教材进行修订、自编。具体已出版和已规划出版的教材如下:教材名称主编/参编职称电子技术实验与实训(已出版)梁薇主编高级实验师电路(已出版)孙晓雷参编讲师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已出版)邓延安参编副教授模拟电子技术(已规划)张学亮主编副教授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应用(已规划)柯勇主编副教授单片机技术应用(已规划)范国强主编高级工程师电子制作教程(自编)邓延安副教授(五)专业教学改革成果与本专业相配套的项目高等职业教育电类有关专业实验实训教学改革研究为省级教学研究重点项目。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研究为院教学研究项目。2001年以来,有10人次发表教研论文15篇张学亮老师的转子绕线式调速电动机2000年4月获国家发明专利。十、本专业就业工作、毕业生就业情况我院连续多年被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我们十分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通过就业指导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就业面试的技巧,积极联系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同时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整合教学内容,开设符合用人单位需求的课程。几年来,本专业的就业率一直在90%以上。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近三年一次就业率情况90.5%98.5%98.3%十一、学院“十一五”专业建设规划(摘要)建设规模和目标:到“十一五”末期,本专业的招生数计划达到300人,在校生规模达到800人,学生的一次就业率为95%,专业方向涵盖汽车电子,智能仪器,楼宇智能化,应用电子技术等领域,力争成为省内先进,国内知名的示范专业。建设内容:根据我院国家示范建设的规划,建设一个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定、修订理论教学大纲,根据“工学交替”和“融入式办学”的模式,重新修订实训教学大纲。通过改革、试点,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手段。加强教材建设,通过遴选和自编教材,确立一套相对稳定的教材和教学参考资料。改革和完善考核评价体系。稳定现有的校外实训基地,拓展新的校企合作途径。通过加大投入和自制实验实训设备,进一步完善实验实训条件。加大“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力度,通过选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技师培训和考核,赴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等手段,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附件一:主干课程教学大纲 (要点)电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1001一、 大纲说明(一)性质与任务:电路是电类各专业的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在电类各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为专业后续课程打基础的课程,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重要的作用。(二)目的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知识,学会分析和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初步的实验技能。为学习后续相关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基本知识,为今后从事电类各专业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必备的基础。(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实验,作业成绩,平时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四)学时分配表:序号教 学 内 容学时实验名称学时1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12电工仪表测量误差的处理方法32直流电阻电路的分析与计算16基尔霍夫定律33正弦交流电路的分析18戴维南定理及负载获得最大功率条件34三相正弦交流电路12常规电子仪器的使用35非正弦周期性电流电路10正弦信号相位差的测量(选做)36一阶线性动态电路分析16简易电子门铃的制作(选做)57互感电路8合计9220(五)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教材选用:电路基础赵辉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电路邱关源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简明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电路原理江辑光,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年电路江泽佳,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1002一、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自动化、电子、机电等各专业入门性质的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基础课。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获得电子技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际电路的组装;使学生具备应用电子技术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电子技术在专业中的应用打好基础。(三)教学方法和考核:由于本课程是电气工程系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所以应利用尽可能多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理论教学和实验实践教学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取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等形式。在实验实践教学方面,随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逐渐增加实践内容,相应减少一些理论验证方面的实验。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为主,结合平时实验实训、作业成绩、提问情况、出勤率进行综合评定。(四)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章次章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实训1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12常用仪器的使用及电子原件的辨别6收音机 组装2晶体管放大电路22共射、共集单管放大电路的连接和测试分析63多级放大电路与集成运算放大器16差动放大电路的连接和测试分析3集成运放应用的连接和测试分析64负反馈放大电路12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连接和测试分析(选做)35功率放大电路86直流稳压电源8合计7824时间一周(五)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教材用书:模拟电路王超主编,安徽大学出版社参考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周良权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童诗白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线路谢家奎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康华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1003一、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电气、自动化、电子、机电等专业必修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获得数字电子技术的入门知识,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教学,要求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基本工作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能够对数字电路系统进行分析和设计,并通过实验对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巩固和培养动手能力,为今后深入学习有关专业课和从事数字电子技术方面的实际工作打下基础。(三)教学方法和考核:以课堂讲授为主,通过布置适当分量的课外习题,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验课程的开设,巩固和补充课堂讲授知识,扩大学生知识领域,同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和科学的工作作风。成绩考核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实验、作业成绩、提问情况、出勤率进行综合评定。(四)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章次章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实训1数字电路基础14门电路逻辑功能测试和逻辑变换、参数测试6秒发生显示电路的组装2集成逻辑门电路143组合逻辑电路16组合电路的分析、设计及应用64触发器10触发器逻辑功能测试及转换35时序逻辑电路16时序电路分析、逻辑功能测试及应用66脉冲波形发生器与整形电路6555定时器的应用(选做)37数/模和模/转换器(选修)48半导体存储器(选修)4合计8424时间一周(五)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教 材: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版) 周良权、方向乔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阎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第四版)康华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力电子应用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6003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及任务:1、本课程是本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含电气技术、电机、高压及电力等专业方向)教学计划中的一门必修专业技术基础课。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后,获得电力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及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有关的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2、本大纲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是通过讲课、实验、习题、自学、章小结和单元练习等教学环节完成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1)了解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概况、技术动向和新的应用领域。(2)了解与熟悉常用的电力电子器件的工作机理、电气特性和主要参数。(3)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电力电子电路的工作原理、电路结构、电气性能、波形分析方法和参数计算,并能进行初步的系统设计。(4)具有一定的电力电子电路实验和调试的能力。(二)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包括:课堂讲授、课外作业和实验。通过本课程的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讲授:着重讲授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适当采用多媒体教学,加大信息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验:设置7个实验项目供选做,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考试:考试形式采用笔试加实验考核的评分方式。(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机学。想更深入了解电力电子器件的半导体物理原理的学生可选修电力电子器件。本课程为学习电传动控制基础、电力电子装置及控制、高频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奠定了基础。(四)学时分配表:章次章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0绪论21功率二极管、晶闸管及单相相控整流电路13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实验32三相相控整流电路18锯齿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33晶闸管有源逆变电路6单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34全控型电力电子器件8单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实验35直流斩波电路10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36交流调压电路6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验37变频电路12直流斩波电路实验3合计7521(五)教材及参考书:教 材:电力电子技术及应用莫正康 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参考书:电力电子技术邵丙衡铁道出版社第一版半导体变流技术黄俊机械工业出版社第四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张立科学出版社第一版电力电子技术周明宝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电力电子技术习题集叶斌铁道出版社第一版现代电力电子技术原理与应用   张一工   科学出版社     第一版电子测量技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6008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本课程是应用电子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共75学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使学生掌握常用的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常用的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电子测量中误差分析和处理的方法,以及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动态,并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深入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实际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本课程应在学完“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电路”、“模电”及“数电”课程之后进行。作为本课程的深化与扩展,还可继续学习“智能仪表”、“自动测试系统”等专业课程。(三)课程特点:、以电子测量原理和方法为重点,兼顾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原理、性能和使用。、以讲授实践知识为主,兼顾理论知识的阐述。(四)教学总体要求:、掌握电子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典型电子测量仪器的基本原理、性能和使用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中的误差分析及处理方法。、了解电子测量仪器的发展动态。(五)教学方法和考核: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和课外习题及答疑相配合的教学方法。成绩考核以笔试考试为主,结合作业、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定。(六)学时分配表:章次教学内容学时第一章绪论4第二章测量误差和测量结果处理7第三章信号发生器10第四章电子示波器18第五章频率与时间的测量10第六章相位差测量8第七章电压测量12第八章阻抗测量6合计75(七)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教 材:电子测量技术基础张永瑞编,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参考书:电子测量蒋焕文编,中国计量出版社电子测量技术徐佩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1015一、大纲说明(一)性质与任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是电气、机电、应用电子等专业计划规定必考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前,单片机的应用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应用非常广泛,发展极其迅速,本课程正是满足这一要求而设置的。(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同学们掌握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基本概念、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基本程序的编程能力、系统的扩展、掌握接口芯片的选用及编程方法等。并通过实验初步掌握单片机的编程和接口技术,具有单片机应用的基本技能。(三)教学方法与考核: 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和实训相结合的方法,以理论够用为原则,加大实训环节的实用性,把课程设计的作为检验教学成果和提高同学们动手能力的有效手段,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采用书面考试和实训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并结合课程设计的单片机系统制作的复杂性、实用性、美观等方面综合评分。(四)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实验教学章次章 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第1章 2 绪论4第2章 80C51的结构和原理12第3章 80C51的指令系统12软件实验9第4章 80C51的程序设计12综合软件实验3第5章 80C51的中断系统及定时/计数器8硬件实验6第6章 80C51的串行接口6第7章 80C51的系统扩展10硬件实验2第8章 80C51的测控接口6合计7020(五)选用教材和参考书: 教材选用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技术 李全利 主编, 高教版社(十.五规划教材) 参 考 书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赵长德等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单片机原理、应用与实践 张友德 等编,复旦大学出版社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6005一、 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是应用电子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学生在完成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和高频电路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电视机的基本构成和基本工作原理,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掌握基本的维修方法,能够从事常见故障的维修,达到中级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的水平。(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根据本课程的特点,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应着重强调电视机工作原理的讲解,集成电路只介绍框图,不涉及内部具体电路,对电视技术的一般概念、基本术语、常用参数要着力讲透,根据电视技术的发展状况,有选择地介绍一些新知识,新技术。实践教学主要通过实验和课程设计来完成,同时鼓励学生在业余时间从事电视机的维修实践活动。考核主要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考查,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比重以73为宜。(四)学时分配表:理论教学实验、实训章次章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实训1电视基础理论4电视机的组装与调试2黑白电视机原理 20认识全电视信号及中放曲线3行、场扫描电路33兼容制式彩色电视原理44彩色电视机的公共通道2亮、色通道关键点电压及波形35彩色电视机的伴音通道16彩色解码电路67彩色电视机的图象重显电路48开关电源电路69遥控系统4M50436遥控系统310电视机维修技术8电视机的调试与故障维修311电视新技术2合计6115时间两周(五)教材与参考书:教材: 电视接收技术 主编:徐守堂,西安电子科大出版社 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主编:王成福,机械工业出版社高频电子线路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6004一、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高频电子线路是电子、信息、通信类等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的任务是研究高频电子线路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主要内容包括: 选频网络;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高频功率放大器、正弦波振荡器(选学);;调制和解调;反馈控制系统AGC、AFC、PLL;频率合成技术(选学)等单元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二)目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高频电子线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熟悉无线电发射设备和接受设备各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典型电路、性能特点、工程分析方法、测试及调试方法,使学生深刻理解分析高频电子技术的总体思路和基本方法 ,从而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理论与技能方向的基础。同时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科学思维和科学研究初步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培养能在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领域和行政部门从事工作的能力。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具备电路、模拟电子电路等基础知识(三)教学方法与考核:本课程宜利用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理论教学与课外习题和答疑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随着学科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增加和补充视听资料。成绩考核应以笔试闭卷考试为主,结合平时时实验、作业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四)学时分配表:章次章 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1绪论4实验仪器仪表的使用32小信号选频放大器14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33谐振功率放大器18丙类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选做)34正弦波振荡器(选学)4正弦振荡器(选做)35振幅调制、振幅解调与混频电路18集电极调幅与大信号检波3二极管开关混频器(选做)3变容二极管调频(选做)36角度调制与解调10集成电路模拟乘法器的应用37锁相环路与频率合成技术(选修)6合计7424(五)选用教材和参考书:教 材: 高频电子线路胡宴如主编(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 高频电子线路张肃文主编(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线路(非线性部分)谢嘉奎主编(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子产品创新与制作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6011一、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电子制作是应用电子专业一门重要的以实践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的专业课,是学生在完成了模拟电路、数字电路、仿真和其他专业课的学习后对所学知识的进一步巩固与深化,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实用性。(二)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掌握电子产品的设计方法、制作工艺、调试技巧和故障排除,培养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今后走向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教学方法和考核:根据本课程的特点,宜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法。理论教学应着重强调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和制作工艺,介绍一些常用的电路模块并进行有选择的制作,最终完成一个稍复杂的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制作。考核主要侧重对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动手能力方面的考查,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比重以37为宜。实践考核主要参照平时的制作情况和课程设计的结果。(四)学时分配表:章次章 名学时实验名称学时1电子设计与制作的基本要求3常用电子元器件的检测与判断32常用电子元器件 9稳压电源的设计与制作33基本电路模块9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34电子创新设计3高频信号发生器35基本仪器仪表的使用3555方波信号发生器36科技论文写作知识3科技论文写作3合计2018(五)教材与参考书:教 材:电子创新设计与实践 主编:王松武等,国防工业出版社 电子设计与制作 自编参考书:电子制作杂志微机接口技术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26001 一、大纲说明(一)课程性质和任务:微机接口技术介绍了微机接口的有关基本概念和一些常用微机接口芯片的使用方法,其内容与工程实际紧密相联系,实用性很强。本课程各部分内容既相对独立又前后交叉联系,课程中既有硬件的原理和组成,又有针对硬件的软件编程, 软件与硬件必须同时兼顾,对初学者是一门有一定难度的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1、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接口的基本概念,接口的作用,接口的特点,数据输入输出的基本方式。2、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系统中有关总线的概念,总线的标准。3、初步掌握微型计算机的中断系统的有关概念和内容。4、初步掌握常用接口硬件(并行接口、串行接口、定时器/计数器、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功能、特点及使用方法。5、 能够读懂简单的接口硬件原理图及相关的控制程序, 能够根据要求设计一些常用的较为简单的接口控制线路。6、初步掌握有关人机接口的概念,了解常用人机接口。(二)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学生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当具有模拟电路、数字电路、 微型计算机原理以及计算机操作系统等方面的预备知识。(三)教学基本要求:1、掌握内容:接口的概念,对于课程介绍的各类接口芯片的功能应比较熟悉,能根据实际需要正确地选择接口芯片,对于给定较为简单的常用接口原理图及接口控制程序,能够读懂该接口电路的作用。、理解内容:常用基本接口电路的设计。、了解内容:通过查资料读懂较为复杂的接口原理图及编写相应的接口控制程序。(四)教学要求的层次:课程教学要求分为掌握、理解和了解三个层次;掌握:

    注意事项

    本文(《应用电子技术》word版.doc)为本站会员(sh****n)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