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源县大河镇祥达煤矿实施方案.doc
富源县祥达煤矿有限公司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实施方案矿 长:覃晓斌编 制 人:陈世美编制日期:二O一二年一月 目录一、煤矿基本情况- 3 -(一)交通位置。- 3 -(二)矿井范围。- 3 -(三)开采煤层及储量。- 3 -( 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 4 -(五)矿井建设情况。- 4 -(六) 组织机构。- 4 -(七)开采技木条件。- 4 -二、工作目标- 14 -三、系统规范化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 14 -(一)采煤方法和工艺。- 14 -(二)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5 -四、瓦斯综合治理- 16 -(一)瓦斯治理方针和工作体系。- 16 -(二)瓦斯综合治理措施。- 16 -(三)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8 -五、计划与投资- 18 -六、保障措施- 19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系统标准化建设是矿井求生存、谋发展的关健,矿成立系统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 19 -(二)加强督促、协调。由组长负责,每月对各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召开专门会议,对工期拖后的进行督促,并协调解块好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按期完成。- 20 -七、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考核办法- 20 -(一)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考核办法- 20 -(二) 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考核办法- 20 -(三)掘进工程竣工验收考核办法- 21 -(四)其它考核规定- 22 -附: 云南省煤矿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试行) 祥达煤矿系统规范化建设实施方案 根据富源县委、县人民政府的工作要求及县煤炭工业局2010 年总体工作思路,为认真落实本矿系统标准化建设,完善矿井生产系统及辅助安全保障系统,改进采、掘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确保达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从根木上改善矿井安全生产条件,杜绝和减少矿井重大安全隐患,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创建本质安全型矿井,结合本矿实际,编制本系统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煤矿基本情况 (一)交通位置。 祥达煤矿位于富源县大河矿区,行政区划属大河镇白马村委会管辖。矿区地处富源县城南东131度,地理坐标为:东经104°1900,北纬25°351525°3630。矿区内已形成畅通的公路运输网络;距大河镇6Km,距富源县城约11Km,距曲靖70 Km,外围有富源至兴义、曲靖省级公路,交通较为方便,运输条件较好。 (二)矿井范围。 矿井开采范围处于硐上勘探区南东部,走向长约1.1km, 倾向宽约0.9Km,开采面积1.6081Km2。 (三)开采煤层及储量。 矿井设计可采煤层5层(M4+1、M7、M9、M13、M16),经国土资源部门核实资源总量2171万吨,计算工业储量2171万吨、可采储量1655.9 万吨。 ( 四)矿井设计生产能力及核定生产能力。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5万吨/年,核定生产能力15万吨/年。 (五)矿井建设情况。 祥达煤矿于2007年8月开工建设, 2008 年12月通过验收投产。矿井通风、供电、排水、提升运输、安全监控、通讯及瓦斯抽放等系统装备到位,运行正常。 (六) 组织机构。 煤矿设矿长1人;设安全副矿长、生产副矿长、机电副矿长、总工程师各1人,均经云南省安培中心培训,并取得资格证书;配有采矿、通风、机电、地测技木人员各1人;配有瓦斯检查员、安全员、放炮员等特殊工种人员96人。 (七)开采技木条件。 1、煤层赋存情况。祥达矿设计可采煤层5层,各煤层特征简述如下: M4+1煤层:位于长兴组(P2C)下部,距M3煤层10.0416.63m,煤厚为0.731.41m 左右,平均厚度为:1.15局部可采,煤层夹矸为泥岩,局部为高岭质泥岩顶底板岩性为泥岩和砂质泥岩,煤层倾角2533°。M7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上部,煤厚为1.683.65m 左右,平均厚度为:2.53全区可采,煤层夹矸为泥岩,局部为高岭质泥岩顶底板岩性为泥岩和砂质泥岩,煤层倾角2533°。M9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中部,距M7煤层10.6625.91m,煤厚为1.072.34m 左右,平均厚度为:1.45局部可采,煤层夹矸为泥岩,局部为高岭质泥岩顶底板岩性为泥岩,煤层倾角2533°。M13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二段(P2l2)下部,距M9煤层5.0336.8m,煤厚为0.983.26m 左右,平均厚度为:1.96,煤层含14层夹矸,顶底板岩性为泥岩和砂质泥岩,煤层倾角2533°。M16煤层:位于龙潭组第一段(P2l1)上部,距M13煤层16.5254.84m,煤厚为0.931.41m,平均厚1.09m,单一结构,顶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泥岩,煤层倾角2533°。 2、煤层顶底条件。 M4+1煤层顶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单一结构,稳定性较差。M7煤层顶底板为泥质粉砂岩和粉砂岩,遇水浸泡易产生底鼓现象。M9煤层顶底板为泥岩,遇水浸泡易产生底鼓现象。M13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底板为泥质粉砂岩、质粉砂岩、菱铁岩。M16煤层:顶板为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底板泥岩。本矿区可采煤层顶、底板属软弱岩层,硬度低,稳固性差,易发生冒顶、片帮。 3、水文地质。 矿区属低中山区,无常年性河流,以季节性山沟为主,无地表水体,地面排泄条件良好。本区主要隔水层节飞仙关组一段(T1f1)主要含水层有:卡以头组(T1k)裂隙含水层、龙潭组上段(P2L2+3 )弱含水层、龙潭组下段(P2L1)弱含水层及玄武岩组(P2)弱含水层;断层富水性和导水性较差。 矿井开采深度较深,不受老窑水威胁,与邻近矿井相距较远,不受影响,在开采过程申主要防治本矿老空、老巷水。 据邻近矿井井下掘露开采涌水情况显示,井下水动态变化受降雨量变化有一定影响,矿区最大涌水量出现在 7、8月,最小涌水量出现在3- 4月份。 区内降雨量虽然充沛,但因岩层渗透性差,且地形切割强烈,降雨量多以地表经流形式排出区外,故矿区内地下水不丰富,各含水层水力联系不密切。矿井充水通过浅部风化裂隙和塌陷裂隙充水,水文地质属简单类型。 矿井最大涌水量为68m3/h,正常涌水量为44.4m3/h。 4、地质构造。矿区内共发现褶曲1组(即B1、S1),大小断层8条,其中,地层断距小于50米的有6条(即F17 、 F52 、F53 、F54、F55、 F78),地层断距大于50米的有2条(即F16、 F18 ),该两条断裂构成矿区东西边界;隐伏断层5条,其中造成煤层重复的有2条,造成煤层缺失的有3条。(1)褶曲 1)跑马梁子背斜B1:在矿区内延伸长1000米以上,该背斜被F53 、 F18断裂破坏,背斜西翼地层倾角为:3040;东翼地层倾角为:2740度。据地表地层产状判断,该背斜有向北倾伏之势。核部和两翼均由T1K、T1F1、T1F2地层组成,据12线剖面显示,七幅度为370米,该背斜较紧密,地面位置已基本查明。2)鹦哥咀向斜S1:该向斜北自1线延入矿区至16 线北消失。区内延伸长2000m;据12线部面显示,其幅度为370m;该向斜宽缓、并向北撤开,向南仰起并消失;两翼地层倾角一般为20°30°,核部地层倾角5°15°;核部和两翼由P21、P2C、T1K 、T1f、T1y等地层组成。南部被F18、F53断裂所切。为一轴向近南北向,南端仰起并消失,北段撤开倾伏的宽缓、开阔对称短轴向斜,地表地面位置已基本查明。(2)断裂F16:该该断裂已基本査明,是区域上大水沟营上断裂在矿区的一部分,构成矿区的西部自然边界。它与F15断裂组成透镜状断裂束。F17裂位于该断裂束东侧。该断裂自南向北纵贯矿区西缘,延伸长大于1000m,断裂走向近南北向,倾向西,倾角58°80°,其走向与倾向均呈舒缓波状延伸,局部地段地表显反倾斜(如TC1402);西盘由P21、P2C、T1K 、T1f及T1y等地层组成,地层倾角多为35°45°,局部地段达60°70°(如TC1402);东盘由P2ß、P2l、P2C、T1K与T1f等地层组成,地层倾角35°45°,该断裂破碎带发育,一般15m,地层断距为140180m,破坏了煤层,但属矿区西部边界断裂。该断裂在矿区10线以南约700m处交并于F15断裂上,在往南归并为F15断裂。F18:断裂地表已基本查明,是区域上龙潭头新街断裂在矿区的一部分。它与F76、F19 、等两条断裂组成透镜状断裂束,F18断裂位于该断裂束西侧。该断裂自南至北贯穿矿区东缘,延伸长1700m,断裂走向呈近南北向。断裂破碎带明显,一般为1050m,地层短距为160240m,破坏了煤层,倾角54°75°之陡倾斜压扭性断裂。该断裂在矿区10线附近交于F19断裂,再往北归并F19断裂;它与F76、F19断裂组成一南北长近1700m,宽约800m之透镜状束,断裂束内构造极其复杂。F53:已基本查明,位于矿区东南部14线附近,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50°53°之张扭性断裂,延伸长约800m,地层断距2030m;断裂上、下盘地层倾角为15 °20°。该断裂切割F18断裂;断裂破碎带宽约0.510m,该断裂对深部煤层无影响。F54:已基本查明,位于矿区12线与10线间的西侧。为一走向北东倾向北西,倾角75°之陡倾斜张扭性断段裂。延伸长约300m,该断裂发生在T1f1与T1k界面附近,地层断距20m ,破碎带宽12m,该断裂对深部煤层无影响。F7:已基本了解,为于矿区南端,为一走向北东、倾角45°之张扭性断裂。延伸长约300400m,地层断距48m,破碎带不甚明显,但见上盘与下盘地层产状呈近直角相交,断裂可靠,对深部煤层无破坏性。F78:已基本査明,位于矿区12线与10线之间,东偏中部T1f13地层中。为一走向北西、倾向北东、倾角42°70°之张扭性断裂,延伸长300400m地层断约20m,断裂破碎带宽0.20.8m,该断裂对深部煤层无影响。隐伏构造:钻孔中所见隐伏断裂5条,其中f10-2、f12-1系压扭性断裂,f1-1、f1-2、f10-1系张扭性断裂,并均已切割了煤层,造成重复或缺失。在此,仅对钻孔中所见隐伏断裂的特征加以扼要说明。5条断裂均系一孔所见,f1-1断距及f10-2左右,其余3条断距均小于10m,隐伏断层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5. 瓦斯、煤尘、煤层自燃倾向性、地温及冲击地压。 (1)据2009 年云南省煤矿安全技术中心瓦斯等级鉴定结果:CH4相对涌出量为 50.97m3/t, CH4绝对涌出量为9.38m3/min,属高瓦斯矿井。 (2) 2009年经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重庆研究院鉴定,M7煤层水份0.64%、灰份13.04%、挥发分27.49%、抑制煤尘爆炸最低岩粉量80%,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 (3) 2009年经煤炭科学研究院总院重庆研究院鉴定,M7煤层水份 0.64%、灰份 13.04%、挥发分31.61%、真密度1.38g/cm,、吸氧量0.57ml/g 干煤,属自燃倾向为级。 (4)根据大河矿区地质报告及邻近矿井多年开采的实际情况,矿井无冲击地压。 (5) 根扰矿井实际观测,地温正常18- 20,变化较小,未见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区。 (八)开拓开采现状。 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现有三个合法井筒,有关参数如下:1)主斜井:X=3832855, y= 35431232,z=1804,=75°,=2502)副斜井:X= 2832889, y= 35431244,z=1804,=75°,=2503)回风井:X= 2832878, y=35431279,z=1808,=75°,=250主斜井担负全矿井煤矸的运输。副斜井担负全矿井的材料设备的提升运输、人员升降。主副井均兼作进风井。 风井担负全矿井回风。矿井划分为一个采区二个水平开采,一水平为+1620m水平(服务于M4+1、M7煤层开采),二水平为+1530m水平(服务于M4+1、M7、M9、M13煤层开采)。采煤方法:采用倾斜长壁式采煤法,炮采用爆破落煤,单体液压支柱配铰接顶梁支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综采用采煤机落煤,液压支架支护,全部陷落法管理顶板。 (九)现有生产系统。 1、提升运输系统。 主井:主要担负全矿井的煤炭、矸石的提升运输任务,同时兼做进风井主井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井筒断面为:8.5m2。矿井原煤采用胶带机运输,工作面原煤经采区运输机进入水平煤仓,再经主井皮带升井。主井装备大倾角强力皮带输送机,输送机型号为:B3SH 11 C ,皮带宽度为800mm,设计能力为150t/h,皮带转速为:1470r/min。配套电机型号为:Y315 L2-4,功率:185KW,电机转速:1485r/min。 副井: 担负全矿井的材料设备的提升运输、人员升降,同时兼做进风井主。副井巷道采用锚网喷支护。井筒断面为:8.5m3。井下所需材料由副井下放到各水平再经人力推车到各工作面。副井采用液压绞车单钩串车提升。绞车型号为:JKY2/1.5型液,滚筒直径2.0m,宽度1.5m,配套电机功率220KW,型号为Y355L-6,最大速度3m/s,转速为990r/min。一次提升0.7t翻斗车7辆,人员采用XRC15-616型人车进行提升,头车重量为1756kg,挂车重量为1903kg。井下大巷采用1.0吨矿车人力推车运输材料、矸石。 2、供电系统。矿井供电系统采用双回路供电,两回路来自大河变电站、营上变电站,电压等级为35KV。一用一备。本矿现有变压器6台,其中地面两台井下4台。地面变压器型号分别为:KS11-1250和S11-315,井下变压器型号为:KBSG-400/10两台,KBSGZY-315/10和KBSGZY-800/10各一台。自备MX-700-4型柴油发电机一台,转速为1500r/min。地面供电等级220/380V,井下供电等级为660/1140V。矿井总负荷量为:5080KW。其中地面为:1034KW,井下为:4050KW。 井下所有电器设备均已实现了三大保护,同时也是采用矿用防爆型电器设备,井下各用电设备供电均已使用MA型矿用阻燃电缆,实现了“三专”和“两闭锁”。3、通风系统。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机械抽出式通风,主、副井两斜井进风,风井回风。安装两台FBCDZ-6-NO19型对旋轴流式通风机,一台工作、一台备用。通风机风量为2838 m3/h -4980m3/h,风压为989-3353 pa。转速为985r/min。配套电机功率132KW,电机型号:YBFe-315L2-6。矿井实际供风量为:4171 m3/h,能满足正常生产需要。通风设施和通风构筑物齐全完好,主要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能正常连续运转,矿井漏风率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 4、排水系统。矿井各含水层均接受大气降水,也是主要的水源。矿井最大流量在7-8月,最小流量在雨季到来之前3-4月份。矿井平均涌水量为44.4 m3/h,最大涌水量为68 m3/h。矿井采用斜井开拓,由于各煤层含水量较小,各作业地点的积水经水沟自流,汇集到1530水仓,最后由水泵抽出地面。矿井在1530水平建有水仓,排水管路两趟。一路为100,长为750米;一路为125,长为750米。水仓容积为:300m3。.装备了D85-45×8型水泵三台,配套电机为YB315M-2,功率为132KW,扬程270m。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 5、监测监控及人员定位系统。 矿井监控系统:安装KJ90NB 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重庆煤科院),设 10个分站,型号为BFDZ-2,甲烷传感器29台,设备开/停传感器37 台,风速传感器5 台,温度传感器4 台,液位传感器2 台,负压传感器2 台,远程瓦斯断电仪10台(采面-台,掘进一台),瓦斯监控系统能有效准确的反应井下瓦斯、通风等情况。 人员定位系统:安装型号为KJ251型人员定位系统,配有KJ251-F传输分站6台;KJ251-D读卡器22台,KJ251-K无线通信识别卡450个。 6、综合防尘系统。 煤矿建有地面和井下消防水池一个,地面消防、防尘水池容量200m3。地面井下设有洒水降澌尘设备装置和消防供水龙头,管路系统基本完善,各采掘作业点、各煤矸运输转载点均安装了喷雾降尘装置,井下巷道每隔100米设置了净化水幕。 7、瓦斯抽放系统。矿已建成高、低负压抽放系统,装备了4台瓦斯抽放泵。一号、二号抽放泵型号为2BEC62,抽放泵最大转速350m3/min,转速345r/min。配套YB2-4001-4型电机,电机功率450KW,转速1471r/min ,功率因素为0.9。二、三号抽放泵型号为2BE1303-0,抽放泵最大转速60m3/min,配套YB2-280M-4型电机,电机功率90KW,转速1480r/min ,功率因素为0.87。低负压抽放管路12寸,高负压抽放管路8寸。瓦斯抽放方法:抽放方法,即,本煤层抽放,采空区埋管、插管抽放。 8、压风系统。 矿井配有JG110LA型号螺杆式空气压缩机2 台,气量为20.7m3/min,电机功率为110Kw,转速2970 rpm,机组重量2250kg。主供风管为125mm,分管为路50mm,分管延接到井下各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井下配有一台压风机,型号为:MG-21/7G-132,配套电机型号为YBK2-315M-2,功率为132KW。 9、通迅系统。 矿井配有矿用通信机一台,井下各作业点、各碉室、各皮带溜子机头处,地面各主要办公场所、各机房均装有电话机。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现有生产系统的保持和改进,加上下一各水平的开拓延伸,逐步完善矿井的生产系统,改进采煤方法和工艺,强化矿井瓦斯治理工作,确保达省一级安全质量标准化矿井。 三、系统规范化建设内容与实施计划 (一)采煤方法和工艺。 根据矿井开采范围、储量规模、煤层赋存特征、地质构造条件,M7煤层推广机械化采煤工艺,其余各煤层采用炮采(普采)工艺采煤。 矿井井巷工程质量较好,矿井运输装备水平较高,提升运输能力较大。进过全矿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在矿井通风和瓦斯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采用综合机械化采煤时,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形成了有针对性、有祥达特色的综采工作面。在炮采(普采)工作面,除了在原有的技术水平上,做到精益求精,能根据地质条件的变化及时调整布置工作面,从而保证了矿井的正常生产。 (二)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通风系统。 原有通风系统的风井因在建井初期只掘至1620水平,随着采掘工作的进一步展开,对1530以下布置的采面回风比较困难,为保证和为满足矿井的生产需,煤矿正在进行风井延伸建设,严格按单项设计组织施工,确保1530水平以下工作面的回风要求,以达到矿井的安全、高效、正常生产。 2、运输系统。 采区辅助运输系统不完善,以至于设备、材料运输困难。为保证矿井的正常生产,计划在采区接替开拓过程中,规范采区巷道布置,完善采区辅助运输系统,开掘机轨合一运输巷道,安装采区提升设备,以达到完善矿井的运输系统。 3、综合防尘系统。 地面供水水源不足。煤矿计划计划施工一口深水井,确保有足够的地面供水水源。各巷道洒水降尘设施不足,不能有效的洒水降尘,煤矿拟严格要求设置洒水降尘设施,并进行有效管理。 5、地面生产系统。 (1)地面生产设施不全。煤矿计划新建机修房、材料库、压风机房。 (2)职工生活住房不足。煤矿计划新建一幢职工综合楼。 (3)地面生产、生活区域有部分未进行硬化,绿化面积少,环境差。煤矿计划在地面生产设施完成建设后,对地面生产、生活区域进行硬化,并增加绿化面积。四、瓦斯综合治理 (一)瓦斯治理方针和工作体系。 矿在瓦斯治理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先抽后呆、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瓦斯治理方针和“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 (二)瓦斯综合治理措施。1)一般规定。 (1)严格执行煤炭行业管理部门及安全管理部门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可靠的通风系统。回风井必须安装两台同种型号的主扇,并保持24小时正常运转,每月交替使用。 (2)完善监测监控系统,确保系统使用正常,瓦斯探头等各类传感器必须按要求设置,并按规定按时检校,保证显示数据准确。各采掘工作面必须悬挂瓦斯传感器和报警仪,实行安全监测监控,杜绝瓦斯超限作业。(3)瓦斯抽放泵保持24小时运转,保证抽采达标,井下各分支抽放管必须按系统完善。 (4)配齐配足瓦检员、安全员等各种特员,并经安全技术培训,考试合格,持证上岗。各种特员及安全管理人员必须认真工作,积极完成工作任务,遵章守纪,坚守工作岗位,努力学习有关煤矿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5)必须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的相关规定,瓦检员每班瓦斯检查不少于3次,并做好瓦斯“三对口”和“三签字” 管理。 2)回采工作面瓦斯治理。 (1)采用通风方法排放瓦斯,稀释瓦斯浓度和排除有害有气体,保证井下作业人员有足够的新鲜空气。 (2)暂不使用的巷道用两道密闭墙密闭,掏槽0.5m,中间用黄泥夯实。按规定每班必须检查1次有毒有害气体浓度,并规范填写牌板。 (3)工作面上隅角容易产生瓦斯聚积,加强瓦斯抽放管理同时采用导风筒和风障供风吹散聚积的瓦斯,随时清理工作面及两端头的障碍物,保证巷道畅通,减小风阻。(4) 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采用埋管抽放的方法抽放瓦斯;同时,上隅角切顶线设置隔离挡墙,随工作面推进,沿回风巷敷设管路;将抽放管埋入采空区抽放瓦斯。 3)掘进工作面瓦斯治理。 (1)掘进巷道采用边掘边抽的方法抽放瓦斯,在煤巷掘进工作面后5 米处的巷道两帮备布置一个钻孔,每掘进 12m,布置一组对应的钻孔。 (2)在每一组钻孔内,沿掘进方向布置 3个钻孔(孔深不小于50m)边掘边抽,两帮各布置3个钻孔(孔深不小于40m),钻孔方向和位置在工作面前方煤层中部,进行本煤层的瓦斯预抽。 (3)在掘进工作面打顺层钻孔,沿煤层走向布置3个孔(孔深30-40m),进行本煤层瓦斯预抽。 (4)在各组钻孔内打5-7个孔(孔深不小于本煤层进行瓦斯预抽)。 (5)本煤层掘进中打顺层钻孔抽放,在掘进联络巷中打倾向钻孔和走向钻孔对煤体进行瓦斯抽放,打倾向顺层钻孔时,终孔位置保证在煤体内,尽量靠近回风巷的掘进巷道。 (三)瓦斯治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1、矿井虽实行了本煤层抽放、采空区抽放,但抽放效果达不到最佳状态。 2、严格按本矿瓦斯抽放方案实施,探钻抽放施工人员素质低。煤矿计划举办一期探钻人员培训班。探钻分三班进行,并负责对本煤层和邻近煤层瓦斯预抽工作及管路安装维护工作。五、计划与投资总计建设、改造投资:2771.2万元。其中 1、通风系统160.6万元; 2、运输系统66.5万元; 3、供电系统106.8万元; 4、综合防尘系统25.3万元; 5、瓦斯抽放系统12万元; 6、生产系统1200万元;7、监测监控、人员定位系统、通迅联络系统160万元。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系统标准化建设是矿井求生存、谋发展的关健,矿成立系统标准化建设领导小组:组长:覃晓斌 (祥达煤矿矿长)副组长: 陈炳清、程灿文(祥达煤矿生产副矿长) 陈世美(祥达煤矿安全副矿长)伍健云(祥达煤矿机电副矿长)寇水岭 (祥达煤矿总工程师)成 员:康建明 祥达煤矿安全科负责人 竺诗学 祥达煤矿采煤队长 谌明利 祥达煤矿掘进队长 李忠宝 祥达煤矿通风队长 徐高平 祥达煤矿抽放队长 姜国鹏 祥达煤矿机运队长 系统标准化建设办公室,由总工程师兼任办公室主任,生产扶术科长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系统标准化建设的检查、督促、指挥、协调。 (二)加强督促、协调。由组长负责,每月对各建设项目进行一次检查验收,召开专门会议,对工期拖后的进行督促,并协调解块好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各项目按期完成。 七、工程质量检查验收考核办法(一)采煤工作面安全工程质量考核办法1、对每月矿组织的四次安全质量标准化大检查,检查人员要严格按照标准打分评定等级,存在的问题要提出处理意见,对重复出现的问题或较严重的问题加倍处罚。2、月度质量考核由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依据平时考核结果进行综合考核,考核结果进一体化考核。3、采煤工作面月度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到100%奖励1000元,出现一次合格品罚款500元,出现不合格品时要停产整顿,并罚款2000元。4、管理人员在平时检查中如有考核罚款的,除书面及时通知被考核单位,还要将处罚结果送质量标准化办公室,以便月度一并汇总考核。(二) 掘进工作面工程质量考核办法1、掘进工作面(单个掘进班组)月度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到100%奖励800元,出现一次合格品不奖不罚,每增加一次合格品罚款400元,出现一次不合格品罚款600元; 2、对管理人员的日常检查处罚结果和矿组织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处罚结果一并送标准化办公室汇总,进一体化考核。3、日常检查存在问题如有罚款的,还要及时书面通知施工队。(三)掘进工程竣工验收考核办法1、竣工验收时间和人员由调度室平衡组织,巷道竣工验收移交资料由生产技术中心负责,机电运输工程(包括铺轨、绞车基础、设备安装等)由机电动力中心负责。2、工程竣工后,施工队要进行自检,确认符合竣工移交条件后,方可申请竣工验收移交。个别遗留工程经矿平衡同意移交接收单位或其它单位处理的例外。2、不申请竣工验收的工程不得完全结算,已结算的要从其它工程中扣除。竣工遗留工程或存在问题较多,不符合竣工移交条件申请竣工移交验收未通过验收的,根据验收结果,对施工队处以600元的罚款处理,其中队长承担60%;经过再次验收依然不能通过验收的,要对施工单位加倍处罚。3、掘进工程移交时必须全部合格,优良品率达到50%以上的,矿按规定给予工程款结算,优良品率达到100%,被评为优良掘进单位工程的,可根据检查组意见,工程按101%-105%进行结算。优良品率达不到50%的,要扣除工程款的1%-5%。出现不合格品不予结算。4、掘进单位工程出现不合格品时,施工队必须按规定进行返工处理,达到合格要求;由于巷道超挖等原因造成的不合格品,如不影响使用,可让步接收,视为合格品。5、返工所发生的材料、工资等费用均由施工单位承担。6、施工单位第一次没有通过验收移交,要及时按检查要求进行处理,并罚款100-200元,第二次问题整改落实不力,不能通过验收罚款500-1000元,不能通过验收,不得完全结算工程款。7、如发现竣工验收结果较平时检查结果出入较大时,要核对该段工程的检查人员,如证实有弄虚作假,检查不负责任的现象,要在竣工验收中一并通报并处罚。(四)其它考核规定1、施工队由于管理不善,破坏一处导线点罚施工队200元,破坏一组中腰线点罚款50元;检查验收时每缺少一组检查中腰线罚款50元,喷浆巷道缺少一组检查孔罚款50元,由于缺少中腰线导致巷道无法验收时,该次检查按不合格品处理。2、煤巷锚杆支护巷道每缺少一处顶板离层检测点罚款100元,有一处检测点没有按规定监测罚款50元。3、检查时没有锚杆测力计,不能进行锚杆锚固力测试时,每次罚款300元。4、检查时巷道每50米设一距离标志牌(点),以便检查时确定巷道检查位置,每缺少一处罚款20元。5、各采掘队要结合本队实际情况制订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考核办法,严格工程质量自检;生产技术中心每月要对采掘区队工程质量自检和考核情况进行抽查,发现工程质量管理流于形式,弄虚作假的要在矿组织的安全质量标准化检查会上通报处理。6、对无故不按时参加矿组织的安全工程质量检查或采掘单位工程验收的单位,每次罚款50元。7、以上考核结果均纳入矿月度一体化考核。8、本办法根据我矿的实际情况有不适宜的地方在进行修改和调整,修改后再另行通知。9、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富源县大河镇祥达煤矿 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