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医内科学--哮喘

    • 资源ID:168257540       资源大小:41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3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内科学--哮喘

    2021-11-25中医内科学哮哮 病病2021-11-25中医内科学 概概 述述1、定义定义l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l临床特征:发作时喉中哮鸣有声,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2、范围范围l支气管哮喘l喘息性支气管炎l嗜酸性细胞增多症2021-11-25中医内科学3、历史源流、历史源流 内经素问阴阳别论“起则熏肺,使人喘鸣”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咳而上气,喉中水鸡声,射干麻黄汤主之”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必有伏饮” 诸病源候论呷嗽候 圣济总录普济方上气、呷嗽 丹溪心法 “专主于痰”,“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医学正传“哮以声响言,喘以气息言” 2021-11-25中医内科学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病因病因外邪侵袭外邪侵袭外感风寒或风热之邪,失于表散,邪遏肺气,气布不津,聚液生痰。吸入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等,肺失宣降,津液停聚,痰浊内蕴。饮食不当饮食不当过食生冷,津液凝聚,寒饮内停。嗜食酸、咸或甘肥甜腻之类,积痰蒸热。进食海膻发物病后体虚病后体虚素质不强,易受邪侵。(幼稚天哮)病后体弱,阳虚阴盛,气不化津,痰饮内生;或阴虚阳盛,热蒸液聚,痰热胶固。 2021-11-25中医内科学病机病机 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病理因素以痰为主 痰为夙根 肺不能布散津液 脾不能运输水精 肾不能蒸化水液 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病位在肺,关系到脾肾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 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痰气搏击,壅阻气道,肺失宣降。证治汇补哮病“内因有壅塞之气,外有非时之感,膈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病”2021-11-25中医内科学病理性质病理性质 发作期以邪实为主 病因于寒(素体阳虚,痰从寒化)寒痰冷哮 病因于热(素体阴虚,痰从热化)痰热热哮 痰热内与郁,风寒外束寒包热哮 寒痰内郁化热或热证久延转从寒化 间歇期以正虚为主 从实转虚 寒痰伤及脾肾之阳,痰热灼伤肺肾之阴。 虚实互为因果 肺脾肾脏气虚弱,因虚生痰,因痰发病,愈发愈虚。 大发作期正虚与邪实并见 肺肾同病,病及于心,甚则喘脱。2021-11-25中医内科学 诊查要点诊查要点1、诊断依据、诊断依据l反复发作。l发病先兆:鼻痒、喷嚏、咳嗽、胸闷等。l发时喉中痰鸣有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甚则面色苍白,唇甲青紫,数分钟、数小时后缓解。l平时一如常人;病久正气亏虚,常有哮鸣,甚至大发作持续难平,出现喘脱。l诱因:气候突变,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累等。l家族中有哮病史。 2021-11-25中医内科学2、病证鉴别、病证鉴别哮病与喘证哮病与喘证 联系:哮必兼喘;哮病久延,可发展为痰喘。 区别:哮以声响言,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疾病;喘以气息言,为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哮病与支饮哮病与支饮 联系:均有痰鸣气喘的症状。 区别:哮病呈间歇发作,突然起病,迅速缓解;支饮病情时重时轻,发作与间歇界限不清。2021-11-25中医内科学3、相关检查、相关检查l血常规:WBC总数、N、El血清IgEl肺功能:PEFl血气分析l胸部X线检查2021-11-25中医内科学 辨证论治辨证论治1、辨证要点辨证要点邪实 寒痰 热痰 或兼表证正虚 肺、脾、肾(心)阳(气)虚 肺、肾阴虚2021-11-25中医内科学2、辨证思路、辨证思路l明确哮证诊断后,应分清哮证属发作期或是缓解期l发作期哮证应先辨清寒热l缓解期以虚证为主,需辨明肺、脾、肾之别 2021-11-25中医内科学3、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发时治标,平时治标。发时治标,平时治标。 发时(邪实)攻邪祛痰利气寒痰温化宣肺 热痰清化肃肺 寒包火温清并用 平时(正虚)扶正辨其阴阳阴虚滋养 阳虚温补 区别脏腑补肺 健脾 益肾2021-11-25中医内科学3、证治分类、证治分类 (发作期发作期) 冷冷 哮哮 症状:喘憋气逆,喉中哮鸣有声寒痰伏肺,遇寒触发,痰升气阻,壅塞气 道,肺失升降。 胸膈满闷如塞,咳不甚,咯痰量少肺气闭郁,不得宣畅。 痰色白、稀薄而多泡沫痰从寒化为饮。 口不渴,或喜热饮病因于寒,内无郁热。 形寒怕冷,面色青晦阴盛于内,阳气不得宣达。 天冷或受寒易发外寒引动伏饮。 舌苔白滑,脉弦紧寒痰内盛。 病机:寒痰伏肺,遇感触发,痰升气阻,肺失宣。 治法:温肺散寒,化痰平喘。 方药:射干麻黄汤、小青龙汤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热热 哮哮症状:喘而气粗息涌,喉中痰鸣如吼,胸高胁胀,咳呛阵作痰热壅肺,肺失清肃,肺气上逆,阻塞气道。 咯痰粘浊稠厚,排吐不利,或黄或白热蒸液为痰,痰热胶结于肺。 汗出,面赤,口苦痰火郁蒸。 口渴喜饮病因于热,肺无伏寒。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痰热内盛。 病机:痰热壅肺,壅阻气道,肺失清肃。 治法:清热宣肺,化痰定喘。 方药:定喘汤、越婢半夏汤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寒包热哮寒包热哮症状:喉中痰鸣如声,胸膈烦闷,呼吸急促,喘咳气逆痰 热壅肺, 肺失清肃,肺气上逆,阻塞气道。 咯痰不爽,痰粘色黄,或黄白相兼热蒸液为痰,痰热胶结于肺。 烦躁,口渴,便干痰热内郁。 恶寒,发热,无汗,身痛风寒外束。 舌边尖红,苔白腻罩黄,脉滑弦紧风寒夹有郁热。 病机:痰热壅肺,复感风寒,客寒包火,肺失宣降。 治法:解表散寒,清化痰热。 方药:小青龙加石膏汤、厚朴麻黄汤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风痰哮风痰哮症状:喘咳胸满,不能平卧痰阻气道,肺气不降。 痰涎壅盛,喉如拽锯,咯痰粘腻难出,或白色泡沫 不爽痰浊伏肺。 起病多急,常 忽来去,鼻、咽、耳发痒,喷嚏,鼻 塞,流涕,迅即发作风邪引触,善行数变。 舌苔厚浊,脉滑实痰浊之征。病机:痰浊伏肺,风邪引触,肺气郁闭,升降失司。治法:祛风涤痰,降气平喘。方药:三子养亲汤加味。2021-11-25中医内科学虚虚 哮哮症状:发作频繁久病正虚。 发时喉中痰鸣如鼾肺虚痰蕴。 声低,气短不足以息肺不主气,肾不纳气。 咳痰清稀气不化津,津液成痰。 面色苍白,形寒肢冷,口不渴阴虚阳盛。 或咽干口渴,烦热病久气阴不足,阴虚生热。 口唇、爪甲青紫痰气瘀阻。 舌质淡或偏红,或紫黯,脉沉细或细数。气阳或气阴不足之征,或气虚血瘀之象。 病机:痰气瘀阻,肺肾两虚,摄纳失常。 治法:补肺纳肾,降气化痰 方药:平喘固本汤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证治分类证治分类 (缓解期)(缓解期) 肺脾气虚肺脾气虚 症状:喉中时有轻度痰鸣痰饮伏肺,气道不利。 气短声低,咯痰清稀色白肺虚不能主气,气不化津,痰饮内蕴。 自汗,怕风,常易感冒,气候变化诱发卫气虚弱,卫阳不能充实腠理,外邪易侵。 倦怠无力气短中气不足。 食少便溏脾虚健运无力。 舌淡苔白,脉细弱肺脾气虚之征。 病机:肺脾气虚,气不化津,痰饮蕴肺,肺气上逆。 治法:健脾益气,补土生金。 方药:六君子汤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肺肾两虚肺肾两虚 症状:短气息促,动则益甚,吸气不利久病肾虚,摄纳 失常,气不归元。 咯痰质粘起沫肾虚水泛,或虚火灼津为痰。 脑转耳鸣,腰膝腿软,不耐劳累肾虚精气亏乏,不能充养。 心慌肾虚水泛为痰,水饮凌心。 或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舌苔淡白,质胖,脉沉细阳虚外寒。 或五心烦热,颧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阴虚则生内热。 病机:肺肾摄纳失常,气不归元,津液为痰。 治法:补肺益肾。 方药: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 病案分析 杨某,男,20岁,工人。经常发作性喉间哮鸣气急6年,入夏即发。最近哮喘又作,喘息抬肩,喉中痰鸣如锯,不能平卧,痰黄粘稠,咳吐不利,口渴喜冷饮,胸闷、心悸,疲乏无力,舌红,两侧糜烂,舌苔薄白,脉象细数。2021-11-25中医内科学病例思维程序示范第一步:明确哮喘的诊断。 根据患者经常发作性喉间哮鸣气喘,不能平卧,诊断为哮证无疑。第二步:分清患者是缓解期还是发作期哮证。 根据患者喘息抬肩,喉中痰鸣如锯,不能平卧,胸闷、心悸等症,当属哮喘发作期。第三步:分清患者属寒哮还是热哮。 根据患者入夏即发,痰黄粘稠,咳吐不利,口渴喜冷饮,舌红,两侧糜烂,舌苔薄白,脉象细数等症,有热象表现,故属热哮。第四步:确立治疗。 辨证属热哮,痰热郁肺,治疗应清热化痰,降气平喘。方可定喘汤加减。2021-11-25中医内科学 结 语l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l痰为夙根l痰气搏击,壅阻气道,肺失宣降l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2021-11-25中医内科学 谢 谢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内科学--哮喘)为本站会员(5****)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