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山东省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刘振娟.doc
-
资源ID:17316682
资源大小:165.80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14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微信扫一扫登录
- 扫描成功!重扫
- 请在手机上确认支付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圆明园的毁灭》(山东省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刘振娟.doc
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 案 设 计21圆明园的毁灭 刘振娟 山东省潍坊市昌乐育才双语学校·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3课时:1· 教学课题1认识并会书写课文的六个生字:珑、剔、莱、瑶、宏、烬,认识新词。2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爱国热情、振兴中华的责任感。(重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4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提高自主探究的能力;拓展训练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五年级第七组的一篇课文,课文先总述圆明园的毁灭是个损失,然后描写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最后介绍圆明园的毁灭。课文语言精练,从园林的分布、建筑宏伟、珍贵文物三方面描写了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可以感受到这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以此可感受民族情结与信念。但由于时代原因,圆明园的残垣断壁成了一段屈辱历史的记忆,他的毁灭是损失,也是激发学生爱国的沉重教材。教学重点难点及突破:教学重难点:1整理课文主要内容。 2在读书中感知内容,受到爱国教育。教学理念: 1创设民主、开放的氛围,落实“三维”目标。2创设情境,启发思维,体现教学创新性。教学突破:利用课件创造情景,展示图片,引导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前后变化,深刻痛惜,激发学生爱国情绪。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利用“百度搜索”搜集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方法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习为主,并辅助以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从图入手,形象感知。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D4%B2%C3%F7%D4%B0%B5%C4%BB%D9%C3%F0%BA%F3%CD%BC%C6%AC(【百度图片】圆明园毁灭后的图片)同学们,刚才大家看到的是圆明园毁灭后西洋楼的一片废墟,史书记载,西洋楼是宫廷画家意大利人郎世宁和法国蒋友仁、王致诚等人设计、监造的,是圆明园一处西洋景观。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景物并抓住其特点进行叙述。下面再请大家看一遍圆明园被毁灭前的图片【百度图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712/22/62878_1424052.shtml【百度搜索资料】有关圆明园的介绍: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8717511.html如今,我们只能看到荒草丛中、乱石堆上几根劫后残留的烟痕犹存的石柱,石柱上雕饰的长青藤依然顽强地攀附在石柱上,远近石柱子高低错落,我们不难想象出此楼昔日的宏大与辉煌,四周绿树郁郁葱葱,飒飒作响,仿佛向世人诉说着什么,那么,这破败、荒凉的圆明园废墟,昔日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呢?让我们学习课文圆明园的毁灭。(板书课题)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请大家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初读了课文,谁能说说通过初读你都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教师把学生的问题归纳为: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全文共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内容? 请你尝试给这篇课文划分段落。 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概括地讲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第二段(第24自然段)主要讲当年的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第三段(第5自然段)写英法侵略军毁灭了圆明园。了解布局,感受宏伟前面同学们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 指读第2自然段,请同学们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学生通过朗读明确:“月”是指圆明三园,“星”是指那些小园。) 电脑课件演示圆明园的布局。【百度搜索】 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D4%B2%C3%F7%D4%B0%B5%C4%BB%D9%C3%F0%C7%B0%B5%C4%B2%BC%BE%D6%CD%BC (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看图,结合图片的内容,你能再说说对“众星拱月”一词的理解吗? 圆明园不仅有“众星拱月”般的布局,还有众多独特的景观。请同学们自己读第3自然段,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结合这段话中的重点词句说一说。了解景观,感受宏伟默读第3自然段。找一找这段话中一共用了几个“有”?(一共有七个“有”。) 你能不能一口气把圆明园中这些著名的景观介绍给大家呢?大家再读带“有”的几句话。 圆明园中的景观仅仅只有这七个吗?(引导学生留意文中的省略号。使学生明确:圆明园是世界各地景观的浓缩,课文只是例举了这些。圆明园内的景观各有各的特点。)http:/image.baidu.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D4%B2%C3%F7%D4%B0%B5%C4%BB%D9%C3%F0%C7%B0%B5%C4%B2%BC%BE%D6%CD%BC各有怎样的特点呢?引导学生具体说。 引导学生读出园内景观的奇异。是啊!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热闹非凡的买卖街,幽静的山乡村野。圆明园的景观真可以说是风格各异。 怎样读才能读出各自的特点呢?请你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老师用语速的快慢和声调的高低来体现景观不同的特点。) 你们也来读一读吧!(学生自由读。) 漫步园内,置身其中,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漫步园内,置身其中,我仿佛看到了,又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也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还仿佛看到了。想再看看这个园林吗?(看图片。) 【百度搜索】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712/22/62878_1424052.shtml再一起来读这句话。出示:“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国自读第4自然段,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说圆明园“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有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有历代名人书画、各种奇珍异宝。)老师适当补充一些具体内容,让学生深入体会圆明园的文物价值。【百度搜索】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99466618.html http:/news.163.com/10/0114/14/5T0BOGOI000120GU.html从收藏时间看:先秦清有两千多年。从收藏内容看:有两千多年前祭奠用的青铜礼器;有历代名人书画,而这些绝大部分是真迹,许多是孤本;还有很多珍宝,及外国进贡的珍稀礼品。所有这些文物,对于研究中国社会的发展和中国古代的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不少都是无价之宝,所以用“最珍贵”来形容。【百度搜索】http:/video.baidu.com/v?ct=301989888&rn=20&pn=0&db=0&s=8&word=%D4%B2%C3%F7%D4%B0%BC%CD%C2%BC%C6%AC&fr=ala0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复习导入:上一节,我们了解了圆明园辉煌的过去,谁能说说圆明园有什么历史价值?勿忘国耻,激发情感多好的园林啊,可是这一切已经不复存在了,早被那两个强盗的一把火给烧了。 同学们,此时你还有什么想知道的? 学生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a英法联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b当时我们的军队,我们的政府在哪里呢? 请快速浏览第5自然段,侵略者采用哪些野蛮手段毁灭了圆明园?用书上的词语简要地概括。(从“掠”“毁”“烧”“凡是”“统统”“所有”等词语中,看出侵略者的野蛮、贪婪。)面对强盗,皇帝只顾自己逃命,把这偌大的园林留在烈火中痛苦地呻吟。让我们看看那惨痛的一幕吧!(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像) 【百度搜索】http:/video.baomihua.com/xc0111/8746486 播放录像后出示:这把火烧毁了这把火烧毁了什么?请你到黑板上来写一写。 学生板书自己的感受,可能会写出这些内容: 最珍贵的文物、珍品 园林艺术的精华 游圆明园的梦想 中国人的自豪和骄傲 世界闻名的皇家园林 中国人心中的天堂 侵略者的罪行令人发指;清朝政府腐败无能,科技落后,实在让人气愤。我们为国家失去这样一座精美的园林而惋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真理;贫穷受欺压,落后要挨打。侵略者毁掉的不仅是中国,也是世界的文明史啊!请大家齐读第一段。引发共鸣,提升情感投影: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也是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自己读一读,文中连用两个“不可估量”说明什么呢?(说明圆明园被毁灭损失巨大,无法弥补。)然而仅仅是个损失吗?你对作者对这一部分的议论有意见吗?我想每一个中国人读了这篇课文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多媒体显示课文插图)看了那样好的皇家园林变成残垣断壁,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对自己,对别人,甚至对至今还在搞霸权主义的国家说。把此时此刻要说的话写下来。写后交流,即时评价,激发学生的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百度搜索】圆明园毁灭前的照片: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712/22/62878_1424052.shtml虽然140多年过去了,但当年的这把火把耻辱烙在了每一个中国人的脸上,同时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里烙上了深深的仇恨,这把火腾空燃烧的时候,一个拥有黄河和长江滚滚波涛的民族,一个拥有亿万双有力的手和亿万双泪汪汪的眼睛的民族,却只能握着空拳,眼睁睁看着这座万园之园化为一片灰烬。为了让历史永远成为过去,让我们发-奋-学-习-振-兴-中-华!课内积累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找到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下来。 再读一读,争取背诵下来。课外拓展 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关于要不要重修圆明园,有几种不同的意见,你的意见是什么?和同学们交流,说说你的理由和主张,还可以到网上发表。【百度搜索】有关圆明园的纪录片: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94xou0hdWQg/板书:21 圆明园的毁灭布局众星拱月 建筑风格各异 举世无双文物珍贵异常教学反思:鲁迅先生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而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文章的内容来看相对单薄,缺少生动感性的描述,更缺乏对民族苦难的深层思考。于是,我适时地给学生补充材料,如写有关圆明园毁灭的一首小诗,数量众多的图片等等,我通过让学生充分感知语言,品味语言去感受昔日圆明园的精美,壮观。激起学生对昔日圆明园的无比热爱,无限向往。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课文所介绍的内容都已消失,无法再现,引导学生读文,感受,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就成为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地了解。我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给学生播放火烧圆明园片段,直观感受侵略者的残暴与野蛮。再组织学生说话练习:“假如此时你正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最想说些什么?”同学们都感慨万千。 最后我再次组织学生通读课文,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阅读感受和体会,有的为圆明园的毁灭而感到惋惜,有的是对侵略者的仇恨 往往,感动就是一瞬间!百度搜索引擎和百度文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广阔的教研平台,今后我将继续充分利用这一资源,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