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x

    • 资源ID:19842264       资源大小:52.32KB        全文页数: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10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x

    第10课小 石 潭 记【教学目标】1.顺畅地、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掌握文意,积累常用文言词语。2.学习按照一定顺序组织材料和抓住事物特征,用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的方法。3.体会本文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情境导入】同学们,古人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他散文创作中具有高度艺术技巧和最富于艺术独创性的一个部分。而在他的山水游记中,小石潭记寓情于景,可以说是一篇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体会作者的别样心境。【新课解读】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给重点字词注音,读准字音,辨清字形。明确:悄怆(chuàn)篁竹(huán)清冽(liè)为坻(chí)为屿(y)翕忽(x)为嵁(kn)差互(c)幽邃(suì)2.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作者寓情于景,抒发谪居生活的清寂苦闷、抑郁忧伤之情。他所写的游记散文,往往借景抒情,以寄托自己政治上不得志的悲愤之情。“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借景抒情,托物言志。3.朗读时,感情该如何把握?明确:课文第1、2段写作者兴致勃勃地畅游小石潭,有全石带来的好奇,有清澈的水流和飘忽不定的游鱼所带来的快乐,应读得欢快些。第3、4段写小石潭周围幽深冷寂的氛围,应读得伤感、低沉些。4.学生自读课文,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文句,同时标出疑难词句。解释下列词语。(集体回答)篁竹:竹林。为坻:成为水中高地。佁然:静止不动的样子。俶尔:忽然。翕忽:轻快迅疾的样子。悄怆:凄凉。5.句子翻译。(个别回答。强调一定要直译,抓住重点词语。)(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翻译:(1)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蒙盖缠绕,摇曳牵连,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傍的。(3)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石头上。鱼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4)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5)寂静空虚得没有其他人,(那幽深悲凉的氛围)令人感到心情悲伤,寒气透骨,凄凉幽深。二、深入探究理清思路1.理清文章的写作结构,概括段落大意。明确: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第二部分(第2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第三部分(第3段):描写潭水源流,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第四部分(第4段):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第五部分(第5段):补充交代同行的人。2.这是一篇游记,游记一般按游览的顺序来写,条理十分清楚,本文也是如此。请说说本文的写作思路。明确: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记录同游者。三、合作交流深入理解1.文中哪些句子写了“石”?请说明理由。明确:“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影布石上”这些句子写了“石”。“闻水声,如鸣珮环”(明写),“其岸势犬牙差互”(暗写)。文中描绘的景物无不浸透着“石”的气息。“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说明这个“潭”的确是个“石潭”。“如鸣珮环”形容声音嘹亮,说明“石潭”的不一般。“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形成的优美形态。“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水的清澈透明。“犬牙差互”不仅描摹出了两岸的形,而且描绘出了两岸的神。“凄神寒骨”不仅写出了石的冰凉,而且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2.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明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几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3.文中的“动”与“静”。明确:游鱼的“佁然不动”“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小溪。就溪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来说,作者形容它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4.文中的“对比”和“烘托”。明确: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空”“无”,更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5.文中的“镜头”与“画面”。明确:在第1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2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四、品读课文体会感情1.作者是怎样写鱼的?这段描写渗透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明确:作者采用动静结合的方法,先描绘出生动的画面,再加上拟人的手法。先写鱼儿的静止不动,“佁然”就是静止不动的样子。潭底石头上映着清晰的鱼影儿,这是静止的画面;忽然,一些鱼飞快地向远处游去,一会儿游到这儿,一会儿游到那儿,非常活跃,这是活动的画面。这些鱼儿,又好像跟游人同样地快乐,这是作者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加到鱼儿身上,好像鱼儿也像人那样会感到快乐似的。2.第4段写作者在潭上所见到的景物和自己的感受,描写了小石潭中怎样的气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明确:幽深冷寂的气氛。作者极力描写小石潭的幽静,甚至浸透到人的心灵里去,把景物跟心情结合起来,写出一种境界。在这种境界里,透露出作者贬居生活孤凄悲凉的心境。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似难相容,该如何理解?明确:乐是忧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4.说说作者心情的变化,请联系背景谈。明确:先写“闻水声,如鸣珮环”后“心乐之”,联系背景看,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此处,失意之情自然溢之于外,寄情山水便是最好的排遣方式,因而听到美妙的水声,便心乐之,后来写鱼“似与游者相乐”则是这种情况的延伸,但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又自然地流露出来,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五、拓展延伸作者是怎样把情和景结合起来的?明确: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遇,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这远离尘世的小石潭虽充满了生机“闻水声,如鸣珮环”,却无人赏识,四周被竹围绕,其幽清无闻与自己的遭遇相同,触景伤情。他寄情山水,也是为了摆脱抑郁心情。此刻过于清冷的环境更容易激起他“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情感。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对照,有力地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六、本课小结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中的一篇。这篇散文生动地写出了小石潭中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语言简练、生动,景物刻画细腻、逼真,全篇充满了诗情画意,表现了作者杰出的写作技巧。因此,成为被历代传诵的散文名篇。附板书设计:

    注意事项

    本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10小石潭记教案新人教版.docx)为本站会员(S**)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