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检查
,肝功能检查,教学目标,1、掌握肝细胞损害的指标、肝合成、储备功能的指标检查参考值及意义2、熟悉胆汁淤积、胆道梗阻的指标、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项目、参考值及意义,肝,肝脏是人体最大的腺体,它在人的代谢、胆汁生成、解毒、凝血、 免疫、热量产生及水与电解质的调节中、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体内的一个巨大的“化工厂”。,肝功能(主要),一、 代谢功能: 1、糖代谢:肠道吸收葡萄糖经肝脏将它合成肝糖原贮存起来。2、蛋白质代谢:是人体白蛋白唯一的合成器官 。3、脂肪代谢:脂肪的合成和释放、酮体生成、脂蛋白合成和运输等均在肝脏内进行。4、维生素代谢:许多维生素如A B C D和K的合成与储存均与肝脏密切相关。 5、激素代谢:肝脏参与激素的灭活 。,二、胆汁生成和排泄:胆红素的合成和排泄,胆汁酸的生成和排泄都由肝脏承担。三、解毒作用:人体代谢产生的一些有害废物及外来的毒素、药物的代谢,均在肝脏解毒。 四、免疫功能:肝脏是最大的网状内皮细胞吞噬系统,它能通过吞噬、隔离和消除入侵各种抗原。 五、凝血功能:几乎所有的凝血因子都由肝脏制造。 六、其它:肝脏参与人体血容量的调节、热量的产生和水、电解质的调节。,标本的采集:3-5ml,检查前一天应避免喝酒,不要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晚上9点至第二日采血前不再进食,空腹时间一般8-12小时。抽血前禁止剧烈运动,用药时间避免做检查。1.有无肝实质损害2.对肝功能状态进行动态观察3.黄疸的鉴别诊断4.病毒性肝炎诊断。,授课内容,2,2,2,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检查,胆红素代谢检查,血脂检查,一、 蛋白质代谢的检查,包括:, 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血清蛋白电泳 血清IV胶原蛋白测定 凝血功能检查,(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A/G比值测定 1、血清总蛋白:血清各种蛋白的总称,包括白蛋白、球蛋白,各占60%、40%。 2、白蛋白:为血液中主要蛋白质,由肝脏合成。,3、球蛋白:为血清除白蛋白以外的蛋白质。是多种蛋白质的混合物。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免疫球蛋白和补体,还有各种糖蛋白、脂蛋白、金属结合蛋白、酶类等。 球蛋白主要由单核-吞噬系统合成,与机体免疫有关。4、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蛋白质代谢检查,(一)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测定【参考值】成人总蛋白:6080g/L;血清白蛋白:男4255g/L; 女3750g/L;血清球蛋白:2030g/L; A/G :1.52.5:1。,临床意义,1、总蛋白 1)血液浓缩:重度腹泻、呕吐、高热、休克。 2)蛋白合成增多:主要是球蛋白,如多发性骨髓瘤、SLE、淋巴瘤。2、总蛋白 1)血液稀释:各种原因导致钠水潴留。 2)各种原因导致白蛋白降低。,3、白蛋白 1)合成不足:各种肝脏病变导致之肝细胞损伤,慢性肝病比急性下降明显。 2)摄入不足:营养不良、长期饥饿、腹泻、消化道肿瘤。 3)去路增加: 丢失过多肾病、大量胸、腹水,烧伤。 消耗过多甲亢、糖尿病、恶性肿瘤等。,4、白蛋白 :少见。-脱水,血液浓缩。5、球蛋白 1)感染结核、血吸虫病。 2)多发性骨髓瘤 3) 自身免疫性疾病SLE、风湿、类风湿等结缔组织病。6、球蛋白 合成减少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先天免疫缺陷。,7.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二)血清蛋白电泳,参 考 值 :,正常血清蛋白电泳图,临床意义,肝脏受损时: 、1-G、2-G、-G均下降. 自身免疫刺激淋巴系统- -G升高。1、肝炎:急性轻症无变化加重时-、1-G、2-G、-G均下降。 -G升高变化与肝炎的严重程度平行。,、肝硬化: 、1-G、2-G、-G均下降. -G升高、肝癌:下降1-G、2-G、 -G升高 偶尔出现甲胎蛋白区,(三)IV型胶原蛋白测定,参考值:<140ug/L临床意义:胶原为一种纤维状糖蛋白。肝硬化时,纤维组织增生活跃,可有大量胶原沉积。IV在血清中出现最早-诊断肝纤维化。,凝血功能障碍检查,二、脂类代谢检查,三、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1、胆红素种类,2、参考值:,3、临床意义:,3)根据STB、CB及UCB判断黄疸类型,溶血性黄疸:一般85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20 肝细胞性黄疸:一般200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35 阻塞性黄疸:一般340molL。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60,血清胆红素(umol/l) 尿液检查 结合 非结合 结/总 尿胆原 胆红素 溶血性 35% + 阻塞性 >60% +,溶血性黄疸时胆红素代谢,溶血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肝性黄疸时胆红素代谢,肝细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梗阻性黄疸时胆红素代谢,胆汁淤滞性黄疸发生机制示意图,胆汁酸代谢测定,总胆汁酸是胆甾醇在肝脏分解产生的,随胆汁排入肠腔,大部分又被肠道吸收,经门静脉回到肝脏,形成肠肝循环。,1、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调节胆固醇的代谢 促进胆汁分泌,2、正常参考值 010 molL 当肝细胞受损时,不能有效地回吸收胆汁酸, 胆道排泄不畅,胆汁酸不能有效地排出, 都可能使血液中胆汁酸增高。,3、临床意义:急性肝炎时,血清TBA显著增高,可高达10-100倍,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血清TBA测定对胆汁淤积的诊断有较高灵敏度和特异性。慢性肝病肝硬化時血清总胆汁酸升高可早于胆红素的升高。,四、血清酶学测定,1、血清转氨酶测定:,1、血清转氨酶测定,)转氨酶即氨基转移酶。是将氨基酸上的氨基转移到酮酸的酮基的一种酶。用于肝功能检查主要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3)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此酶在心肌含量最高,肝脏为第2,80%存在线粒体中,在肝损害时,其漏出量也较ALT低。,4)参考值:ALT<40U/L AST<45U/L ALT/AST<1 轻中度肝损伤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血ALT、AST升高,以ALT明显。 肝严重受损时线粒体破坏-血ALT、AST升高,以AST明显。,5)临床意义,()急性病毒性肝炎(阳性率80-100%),以ALT升高明显,周达高峰。如不能恢复正常或下降后再升高提示转为慢性,“胆酶分离”现象 :胆红素升高,转氨酶减低,提示预后不良。,()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增高或正常,ALT/AST>1,如AST增高较ALT明显,则提示慢性肝炎转为活动期,()非病毒性肝炎 药物性肝炎、脂肪肝等. (ALT/AST<1)()肝硬化:取决于肝细胞坏死的程度。终末期正常或降低()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急性心肌梗死:6-12小时,AST开始升高,24-48小时达高峰,3-5天可恢复正常。()其他皮肌炎、肺梗死、肾梗死、胰腺炎等。,ASTALT:对肝病诊断有一定意义。 急性病毒性肝炎ASTALT<1。 肝硬化、肝癌、重症肝炎、肝坏死时 ASTALT1。 原发性肝癌时ASTALT3。,2、碱性磷酸酶ALP,ALP是一种磷酸单酯水解酶。主要来自肝细胞和毛细胆管的微绒毛,当胆汁排出不畅,毛细胆管内压升高时,可诱发产生大量ALP。此外,骨、肠、肾、胎盘也能产生ALP,因此这些组织的生理性和病理性改变也能引起ALP升高。1)参考值: 正常人 40-150U/L,2)临床意义,(1)生理性增高: 妊娠3个月时胎盘产生ALP,9个月时达高峰,分娩后1个月左右恢复正常。正在生长发育中的儿童,新生儿ALP活性升高。,1)参考值: 男、女性1-12岁25岁,女性>15岁 40-150U/L,(2)病理性升高:,(3)黄疸鉴别,A)ALP ,ALT -胆汁淤积行黄疸B) ALT ,ALP 或正常-干细胞性黄疸。C)ALT ,ALP -毛细胆管型肝炎D)ALP ,胆红素正常肝癌。,3、-谷氨酰转移酶 ( GT) -GT广泛分布肝细胞胞质、肝内胆管上皮中、在 肝的活性第3(肾、胰),有多种同工酶。 肝胆疾病时升高,骨骼系统疾病时不升高。 1)参考值 1150U/L (男) 730 U/L (女),2)临床意义,(1)肝癌时 -GT ,阳性率 95%,升高程度与肿瘤大小平行关系。(2)阻塞性黄疸时,-GT 与黄疸相关。 (3)急性肝炎 中度 , < 200U 若恢复期,-GT为唯一升高的酶,提示 肝炎未愈。,五、肝癌标志物的检查P255,1.AFP(甲胎蛋白)测定,4)意义,(4)其他 肝硬化(活动期)、先天性胆管闭锁等AFP升高,2、癌胚抗原(CEA)测定,3)意义,(3)溃疡、肝硬化、阻塞性黄疸及吸烟者 和老人 CEA可轻度升高,六、病毒性肝炎标志物的检查P253,病原学及肝炎的命名,1. 乙肝五项标志物的临床意义:,4)抗-HBe阳性者,5)抗-HBc:是乙肝病毒核心总抗体,抗-HBs:是保护性抗体,出现后提示病毒已清除, 病情恢复。HBeAg:是病毒复制指标,阳性者肯定有传染性, 但阴性者不能否定有病毒复制。抗-HBe:单看其阳性与否意义不大,应结合HBV DAN检测。抗HBc-IgM():提示近期有急性HBV感染或慢 性感染者病毒复制活跃。抗HBc-IgG():凡有过HBV感染者均可阳性, 单凭此不能判断目前HBV的感染状态。,HBV DNA,()是病毒感染的直接证据,()提示病毒复制水平低或已清除,五项指标(HBV)组合结果的意义,续上表,2)敏感性、特异性高,3)实验室条件允许,1)病情需要,2、选择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