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三阴经
手三阴经,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经脉的循行及病候;掌握腧穴定位和起止穴。2、掌握该经腧穴的主治和刺灸方法。,经络循行经络病候经络功能经络穴位(定位、特性;常用功能主治、特殊刺灸法),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一)经脉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 下络大肠, 还循胃口, 上膈属肺。从肺系,横出腋下,下循臑内,行少阴、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内上骨下廉,入寸口, 上鱼,循鱼际,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体表路线 起于胸部外上方的中府穴上肢内侧前缘止于拇指桡侧端的少商穴。 腕后1.5寸食指端交大肠经。体内联系 属肺,络大肠。并与胃、气管、喉咙联系。,(二)手太阴经脉病候,灵枢·经脉:是动则病,肺胀满, 膨膨而喘咳, 缺盆中痛, 甚则交两手而瞀, 此为臂厥。是主肺所生病者,咳, 上气, 喘喝, 烦心,胸满,臑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气盛有余, 则肩背痛,风寒汗出中风,小便数而欠;气虚则肩背痛、寒,少气不足以息,溺色变。,(三)手太阴肺经主治,肺系疾病: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咳血,胸痛。外经病:肩背痛,肘臂挛痛,手腕痛,(四)腧穴 本经共11个穴,中府、云门、天府、侠白、尺泽、孔最、列缺、经渠、太渊、鱼际、少商。,人体骨度分成,1中府(肺的募穴)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云门下1寸,平第一肋间隙,距前正中线6寸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胸腔。,【主治】 1.咳嗽、气喘 2.胸痛、胸部胀满【配伍】 中府配肺俞为“俞募”配穴,治疗肺脏病之咳喘,胸痛。【刺法】 向外斜刺或平刺0.50.8寸,不宜向内深刺,免伤肺脏而致气胸。,2云门 【定位】 在胸前壁的外上方,肩胛骨喙突上方,锁骨下窝凹陷处,距前正中线6寸 。,【层次解剖 】 1.皮肤2.皮下组织3.三角肌4喙锁韧带。【主治】1.咳嗽,气喘。2.胸痛,肩痛。【刺法】 向外斜刺0.50.8寸;不可向内侧深刺,以免伤及肺脏。,锁骨,肩胛骨,肩峰,3天府【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3寸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浅层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等。深层有肱动、静脉的肌支和肌皮神经的分支。【主治】 1.肩及上臂内侧疼痛。2.咳嗽,气喘,鼻衄。【刺法】 直刺0.51.0寸,4.侠白【定位】 在臂内侧面,肱二头肌桡侧缘,腋前纹头下4寸处,或肘横纹上5寸处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肌。浅层布有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等。深层有肱动、静脉的肌支和肌皮神经的分支。【主治】 1.上臂内侧痛。 2.咳嗽,气喘,烦满。【刺法】直刺0.51.0寸。,5.尺泽【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神经肱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等。深层有桡神经。【主治】1.咳嗽 气喘 咳血 2.咽喉肿痛 3.肘臂挛痛【配伍】 1.配肺俞,治咳喘。2.配少商,治咽喉肿痛。,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之合穴。根据肺经的循行特点以及“合主逆气而泄”的理论,尺泽穴可调理上焦和中焦气机,对于上焦和中焦气机升降失常所致的病症,如咳嗽、气喘、吐泻应有疗效。实践证明,尺泽穴对上述病症确有疗效;另外,尺泽穴还能治疗急性高热、咽喉肿痛。【刺法】 直刺0.50.8寸。或点刺出血。 可灸。,6孔最【定位】 腕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穴的连线上。【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指浅层肌与旋前圆肌之间拇长屈肌。深层有桡神经浅支,桡动、静脉等结构。,【主治】1.咯血 气喘 咳嗽 2.咽喉肿痛 失音 3.肘臂挛痛 【配伍】1.配膈俞、肺俞,治咯血。2.配哑门,治失音。 【刺法】 直刺0.51寸。可灸。,7.列缺【定位】 腕横纹上1.5寸,桡骨茎突上方。【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长展肌腱肱桡肌腱旋前方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头静脉。深层有桡动、静脉的分支。,【主治】 1.头痛项强 面瘫 2.伤风 咳嗽 气喘 3.咽喉肿痛 4.手腕疼痛无力 【配伍】1.列缺配照海为八脉交会穴配穴法治疗胸、肺、喉咙的疾病。2.头项寻列缺,与合谷相配治疗头面疾病。【刺法】 针尖向上斜刺0.30.5寸。可灸。,8经渠【定位】 在前臂掌面桡侧,桡骨茎突与桡动脉之间凹陷处,腕横纹上1寸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桡肌腱尺侧缘旋前方肌。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深层有桡动、静脉。 【主治】 1.咳嗽,气喘,胸痛,喉痹。 2.手腕痛【刺法】 避开桡动脉,直刺0.30.5寸;禁灸。,9太渊(输穴 原穴 八会穴脉会)【定位】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搏动处。【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拇长展肌腱之间。浅层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浅支和桡动脉掌浅支。深层有桡动、静脉等。,【主治】1.咳嗽,气喘,咳血,喉痹,胸痛。2.无脉症。3.腕臂痛。 【配伍】1.配内关、神门,治胸痛、心悸。2.配治足三里治咳嗽。【刺法】避开桡动脉,直刺0.20.3寸。,10.鱼际【定位】 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拇短展肌拇对掌肌拇短屈肌。浅层布有正中神经掌皮支及桡神经浅支。深层有正中神经肌支和尺神经肌支等结构。,【主治】 1.喉痹,咽干,失音,发热。2.咳嗽,气喘,咳血。3.肘挛。【配伍】1.配尺泽,治咯血。【刺法】 直刺0.50.8寸。,11少商【定位】 拇指桡侧,距指甲角0.1寸。【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之指背支和拇主要动、静脉与第一掌背动、静脉分支所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 1.咽喉肿痛,失音,发热,咳嗽,鼻衄。2.昏迷,癫狂。3. 指腕挛急。 【配伍】配天突、合谷,治咽喉肿痛。【刺法】 浅刺0.1寸, 或点刺出血。,(一)经脉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出属心系,下隔,络小肠。 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 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之后,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体表循行 腋下上肢内侧后缘小指。体内循行 起心中,属心系,络小肠,挟咽,系目系 ,上肺。联系的脏腑器官有心系、食管、目系、属心,络小肠,在手小指与手太阳小肠经相接。,(二)手太阴经脉病候,灵枢·经脉:是动则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饮,是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黄,胁痛,臑臂内后廉痛、厥,掌中热。,(三)手太阴肺经主治,心胸病:心痛,心悸,怔忡,心烦,胸痛。神志病:不寐,健忘,癫狂痫。外经病:肘臂痛,掌心热。,(四)腧穴,本经共9穴:极泉、青灵、少海、灵道、通里、阴郄、神门、少府、少冲。,1极泉 【定位】上臂外展,在腋窝正中,腋动脉搏动处。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臂丛、腋动脉、腋静脉背阔肌腱大圆肌。浅层有肋间臂神经分布。深层有桡神经,尺神经,正中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臂内侧皮神经,腋动、腋静脉等结构。,极泉,【主治】 1.心痛,心悸。 2.腋臭,胁肋疼痛。 3.肘臂疼痛,上肢不遂,瘰疬。【刺法】 上臂外展,避开腋动脉,直刺0.50.8寸。,2.青灵 【定位】在臂内侧,当极泉与少海的连线上,肘横纹上3寸,肱二头肌的内侧沟中。【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臂内侧肌间隔与肱肌。浅层布有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深层有肱动、静脉,正中神经,尺神经,尺侧上副动、静脉和肱三头肌。,青灵,【主治】1 .头痛,胁痛,肩臂疼痛。2 .目视不明。 【刺法】直0.51.0寸。,3少海【定位】屈肘举臂,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旋前圆肌肱肌。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深层与正中神经,尺侧返动、静脉和尺侧下副动、静脉的吻合支。,少海,【主治】 1.心痛。 2.腋胁痛,肘臂挛痛麻木。 3.癫狂,痫证。【刺法】向桡侧直刺0.51.0寸。,4灵道 【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5寸。【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浅层布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等。,灵道,【主治】 1.心痛,心悸。 2.暴暗。 3.肘臂挛痛,手指麻木。 【刺法】直刺0.30.5寸。,5.通里【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健的桡侧缘,腕横纹上1寸。【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与指浅屈肌之间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深层分布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通里,【主治】1.腕臂疼痛。2.心悸,怔忡。 3.暴暗,舌强不语。【刺法】直刺0.30.5寸。,6阴郄【定位】在前臂掌侧,当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腕横纹上0.5寸【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尺神经。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等分布。深层有尺动、静脉。,阴郄,【主治】 1.心痛,惊悸。 2.吐血,衄血,骨蒸盗汗。 3.暴暗。 【刺法】避开动、静脉,直刺0.30.5寸。,7.神门【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浅层有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属支和尺神经掌支。深层有尺动、静脉和尺神经。,神门,【主治】 1.失眠,健忘,痴呆,癫狂。 2.心痛,心烦,惊悸。 【刺法】 避开尺动、静脉,直刺0.30.5寸。,8少府【定位】在手掌面,第四、五掌骨之间,握拳时,当小指尖处。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环指的浅、深屈肌腱与小指的浅、深屈肌腱之间第四蚓状肌第四骨间背侧肌。浅层有尺神经掌支分布。深层布有掌侧总动、静脉,指掌侧固有神经(尺神经分支)。,少府,【主治】 1.心悸,胸痛。 2.小指挛痛,掌中热。 【刺法】直刺0.30.5寸。,9少冲【定位】在手小指末节桡侧,距指甲角0.1寸。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指甲根。布有尺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指背支和指掌侧固有动、静脉指背支形成的动、静脉网。【主治】 1.心悸,心痛。 2 .癫狂,热病,昏迷。 【刺法】 刺0.10.2寸;或点刺出血。,少冲,(一)经脉循行原文: 灵枢·经脉: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出属心包,下膈,历络三焦。 其支者,循胸出胁,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内,行太阴、少阴之间,入肘中,下臂,行两筋之间,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 其支者,别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体表路线 乳旁上肢内侧面中间掌心中指。 体内联系 属心包络,依次联络上、中、下三焦。与心、胸、胃 联系密切。,(二)手厥阴心包经经脉病候,灵枢·经脉:是动则病,手心热,臂、肘挛急,腋肿;甚则胸胁支满,心中澹澹大动,面赤,目黄,喜笑不休。是主脉所生病者,烦心,心痛,掌中热。,心胸、神志病:心痛、心悸、心烦、胸闷、癫狂痫等。胃腑病症:胃痛、呕吐等。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症:上臂内侧痛、肘臂挛麻、腕痛、掌中热等。,(三)手厥阴心包经经脉主治概要,本经共9穴:天池、天泉、曲泽、郄门、间使、内关、大陵、劳宫、中冲。,(四)腧穴,1.天池【定位】 在胸部,当第四肋间隙,乳头外1寸,前正中线旁开5寸。,【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胸大肌胸小肌。【主治】 1.胁肋胀痛,腋下肿痛,瘰疬。 2.乳痈,乳汁少。 3.咳嗽,气喘。 4.胸闷,心痛。【刺法】 斜刺或平刺0.50.8寸;本穴正当胸腔,内容心、肺,不宜深刺。,2.天泉 【定位】 在臂内侧,当腋前纹头下2寸,肱二头肌的长、短头之间。,【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肱二头肌肱肌喙肱肌腱。浅层分布着臂内侧皮神经的分支。深层有肌皮神经和肱动、静脉的肌支。【主治】(1)上臂痛。(2)心痛,咳嗽,胸胁胀痛。【操作】 直刺0.50.8寸。,3曲泽【定位】在肘横纹中,当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层次解剖 】 皮肤皮下组织正中神经 肱肌。【主治】 1.肘臂痉挛疼痛,上肢颤动。 2.心痛,心悸,善惊。 3.胃痛,呕吐,泄泻;热病,中暑。 【刺法】 直刺1.01.5寸;或者用三棱针点刺出血。,4 .郄门【定位】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分布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有正中神经。【主治】 1.心痛,心悸,痫证,疔疮。 2.呕血,咳血,衄血【刺法】直刺0.51.0寸。,5.间使【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层次解剖 】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前臂骨间膜。浅层分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前臂正中静脉。深层分布有正中神经。【主治】1.肘臂痛。3.热病,疟疾,癫狂痫。4.胃痛,呕吐,心痛,心悸。 【刺法】 直刺0.51寸。,6内关【定位】 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桡侧腕屈肌腱与掌长肌腱之间指浅屈肌指深屈肌旋前方肌。深层在指浅屈肌、拇长屈肌和指深屈肌三者之间有正中神经伴行动、静脉。【主治】 1.上肢不遂,肘臂挛痛。 2.心痛,心悸,胸闷,胸痛。 3.胃痛,呕吐,呃逆。 4.癫痫,偏头痛,眩晕,失眠。【刺法】 直刺0.51寸。,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内关,指浅屈肌,7大陵【定位】 在腕掌横纹的中点处,当掌长肌 腱与 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拇长屈肌腱与指浅屈肌腱指深屈肌腱之间桡腕关节前方。浅层分布有前臂内、外侧皮神经,正中神经掌支,腕掌侧静脉网。深层在掌长肌与桡侧腕屈肌之间的深面可能刺中正中神经。,肱桡肌,桡侧腕屈肌,旋前圆肌,尺侧腕屈肌,掌长肌,大陵,指浅屈肌,【主治】 1.手腕麻痛。 2.心痛,心悸,胸胁胀痛,癫狂痫。 3.胃痛,呕吐。【刺法】 直刺0.30.5寸。,8劳宫【定位】 在手掌心,当第二、三掌骨之间偏于第三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层次解剖 】 皮肤皮下组织掌腱膜分别在桡侧两根指浅、深屈肌腱之间第二蚓状肌桡侧第一骨间掌侧肌和第二骨间背侧肌。【主治】 1.心痛,癫狂,痫证,中风昏迷。 2.鹅掌风,掌中热;中暑。 3.口舌生疮,口臭,鼻衄。【刺法】 直刺0.30.5寸。,鱼际肌,小鱼际肌,蚓状肌,劳宫,9.中冲【定位】 在手中指末节尖端中央。,【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主治】 1.中风昏迷,小儿惊风,中暑,热病。 2.心烦,心痛。 3.舌强不语,舌下肿痛。【刺法】 浅刺0.1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