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南郊公园修建性详规.ppt
,修建性详细规划,鸟瞰图,一、规划总则、指导思想和原则,1)、规划总则 1.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编制。 2. 凡在公园内进行一切与公园建设、管理有关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本规划。 3. 规划期限,近期:2013年2015年;远期:2016年2025年。 4. 如要对本规划提出修订或调整,须经当地政府审查同意后,报原批准机关审批。 2)、指导思想 1. 在原有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在公园现状建设的前提下,进一步明确公园的性质、范围和发展方向。 2. 遵循规划原则,使南郊公园能够得到统一管理、合理开发、永续利用、可持续发展。 3. 合理确定核心景区、景点的容量目标。 3)、原则 1、强调生态功能,注重景观效果 2、认真调查研究,创新理念,科学预测的前瞻性原则 3、因地制宜,充分尊重历史和现状的可操作性原则 4、突出自然、临江观景显现自然生态与休闲娱乐相结合的原则,二、基础工作,1、用地情况分析 2、市民意见调查 3、植物现状与分析 4、地形地貌 5、其他调查,1、用地情况分析,一、规划范围 南郊公园规划总面积452551.44,根据长沙市南湖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其中包括南郊公园现有红线区域面积357845.48和新增规划区域面积94705.96(包括滨江观景区域,东大门区域和部分新开村安置用地),地块位于长沙市河东西南角,东临新开铺路,南面是猴子石大桥和南二环,西临湘江与湘江风光带相衔接,北接金盆开发区。 二、地理区位 公园屹立在湘江之滨、猴子石大桥旁。交通便利,公园南门有数条公交线路经过,南面临接猴子石大桥,西面临湘江大道,北面临规划中的猴子石路。,2、市民意见调查,公园植物以典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亚热带暖性针叶林为主。主要包括人工粉单竹林,枫香林,天然常绿、落叶针阔混交林,常绿、落叶阔叶林,常绿阔叶、针叶混交林。现状植被覆盖较好,郁郁葱葱,山林气息较浓。,3、植物现状与分析,地形地貌以丘陵为主,平地极少,总的来看是“四条丘陵三片沟谷”,形成中部大片无风区,夏季炎热。表土系黄壤,谷地深沃,陵地浅脊,基层土为碎石层。公园相对地势高差大于50米,地势最高处为86.6米,最低处为34.0米。按四级坡度测算其占地面积比例为:级为坪坡0-10,占36.5%;级为缓坡11-17,占21.4%;级为斜坡18-25,占23.2%;级为陡、急、险坡大于26,占18.9%;公园属典型的丘陵地貌类型。,4、地形地貌,基地山丘起伏,呈东西向分布,山体东西长约750-940m,南北宽约150m至940m。 最高标高为85.6m,位于公园西部;最低标高为49.2m,位于公园东南部的漫竹湖边。高程在65m以上的面积有220900m2,占规划净用地的65.08%。,高程分析图,坡度分析图,三、修编内容,(一)、功能分区和景观分区规划 (二)、景观结构和景点布局 (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四)、植物景观规划 (五)、基础设施规划 (六)、应急避难规划 (七)、技术指标、投资估算,(一)、功能分区和景观分区规划,1)、功能分区 入口景观区、山林湖景区、滨江休闲区 2)、景观分区 根据公园景观、游憩、经营和管理特点,结合用地实际状况,将公园划分为六个景观分区。 1、入口景观区 公园东大门新征用地结合城市广场功能成为景观广场和人流、车流主入口,原有南入口作为次入口,以及公园与湘江风光带拟建的西入口统称为入口景观区。 2、滨江观景区 将公园原数红阁景区和西南角山林整合规划为滨江观景区。该区为公园占地最广,也是公园一直以来的核心景区。 3、游乐休闲区 将公园原趣乐园、烧烤乐园和科普乐园、莱茵园以及卡通乐园地块,规划为游乐休闲区。 4、山林休闲区 公园内除漫竹湖景区外的大片山林称为山林休闲区。 5、漫竹湖景区 公园原有漫竹湖及沿溪而上的亲水景观区,主要为游客提供亲水、休闲、自然的游线。 6、林下健身区 将公园北面连绵山林规划为生态健身区,解决一直以来公园存在的户外健身场地严重缺乏的问题。,功能分区图,景观分区图,(二)、景观结构和景点布局,一带,三区,八景 一条景观主轴,以山脊为轴,依次展开; 三大核心景观区,在数红阁、莱茵阁、和漫竹湖三大区域展开; 八大主要景点。 景点规划指导思想 1)充分展示生态野趣的自然景观 2)强化景观轴线,完善景观序列 3)创造时空变化的意境空间 景点布局 以原来的景点或景区为依托,根据功能分区的情况,对公园景观体系进行调整,使之更合乎人们的审美和使用要求。 将公园的主要景点概括地规划为“南郊八景”。 1)旭日迎宾;2)双亭映秀;3)竹苑听泉; 4)莱茵映秀;5)双阁数红;6)树海瞻江; 7)天趣乐园;8)空山鸟语,景观视线分析图,景观结构规划图,高程分析图,(三)、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一、生态环境保护的目的 1、防止因各种人文开发、自然变化及旅游活动本身所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生态恶化等现象; 2、采取相应措施保护各类自然和人文景观,特别是重要历史文物和野生动植物; 3、协调开发、发展与提高环境质量的矛盾,在充分利用开发的同时,制定相应的手段,解决和预防环境污染问题。 二、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 1、游人容量控制措施 2、对林相资源的生态保护措施 3、对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措施 4、文化资源的建设培育,(四)、植物景观规划,植物规划原则: 整体优化原则, 多样性原则,特色性原则,综合性原则,近自然原则 2. 根据公园植物景观现状评价和分析,结合景观、功能分区,将公园的植物景观规划为五个特色区域: 彩叶景观区 樱花草坪景观区 原生风景林区 竹林景观区 鸟嗜蜜源景观区,彩叶景观区(参考图),该区现状林相效果一般,除保留数红阁南坡的红继木团以外,因地制宜地在林缘和空地增植重阳木、无患子、银杏、乌桕、枫香、红枫、红叶李等色叶植物,形成更浓郁的彩叶景观林。不仅与数红阁相协调,同时与岳麓山地红叶“相看两不厌”。,考虑到公园缺乏春花景观林的具体情况,择有限的开阔平缓位置,以樱花为主题,增植碧桃、桃花、海棠、紫玉兰、白玉兰、丁香等春花植物,采用林缘片植与草坪中孤植(群植)的方式,形成浪漫明媚的春花草坪景观。同时樱花冬季落叶,秋冬人们可以享受宝贵的阳光。,樱花草坪景观区(参考图),对现状景观效果较好的林相,以保留和改造为主,适当在林缘增植适生地被和花灌木,如杜鹃、红叶石楠、洒金珊瑚、八角金盘、常春藤、迎春、马蹄金、二月兰、石蒜、红花酢浆草并尽可能保护原生态景观林相,维持公园的自然野趣。,原生风景林区(参考图),分布于原粉单竹景区和云海湖素质教育基地以南山坡及公园南入口左侧的山洼中。除保留原有的粉单竹、凤尾竹、青皮竹、凤凰竹、黄金间碧玉竹以外,还可引进湘妃竹、佛肚竹、紫竹、刚竹、苦竹、方竹、箬竹、山竹等品种,形成丰富而幽雅的竹类专类园。,竹林景观区(参考图),分布于公园北部,沿路呈长条形,现状林相效果一般。适量增植观果引鸟为主的植物,如枇杷、柿树、枸骨、石楠、南天竹、火棘等,添加蜜源植物如忍冬、马樱丹、柑橘等,既增添观果特色,又为山林休闲活动提供良好的环境。,鸟嗜蜜源景观区(参考图),(五)、基础设施规划,1)、交通系统 为满足游人游览及景观生态的要求,规划公园内部限制外来车辆通行,只允许管理、巡逻、工程等特殊车辆入园。规划将公园内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园内主路(车行道路);园内支路;游步道。 2)、基础设施规划 公园建筑按院落式民居风格布局,宜隐不宜显。强调本地特征,建筑材料强调乡土特色,建筑色彩应强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限高12米。 3)、水电规划,1)、交通系统,为满足游人游览及景观生态的要求,规划公园内部限制外来车辆通行,只允许管理、巡逻、工程等特殊车辆入园。规划将公园内道路分为三个等级:园内主路(车行道路);园内支路;游步道。,道路交通规划图,车行道提质改造图,2)、基础设施规划,公园建筑按院落式民居风格布局,宜隐不宜显。强调本地特征,建筑材料强调乡土特色,建筑色彩应强调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建筑限高12米。,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灯光系统规划图,道路及景观灯光,建筑灯光,广场灯光,3)、水电规划,一、水网规划 根据规划区内用水量需求状况,将在原有供水管网的基础上新增管线,连接新增景点和休闲娱乐场所,使整个供水区域内形成有机、合理的环状供水管网系统,确保供水安全。 二、电力规划 公园的用电负荷主要包括各旅游服务点、各类游乐设施及休闲场所、办公管理场所以及职工宿舍用电。现有的配电线路及设备基本上能满足公园的要求,但考虑到公园的长远发展,我们将在原有线路基础上增设部分线路,在公园新建管理处位置(罗汉埂)新增加一个配电箱,配电容量为630KVA。考虑到公园的环境美化效果,通往各分区的供电线路全部实行地埋管道电缆,沿规划道路铺设。,(六)、应急避难规划,规划内容应急避险指挥综合区 、应急棚宿区 、应急通道 。,(七)、技术指标、投资估算,投资估算,鸟瞰图,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