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全部分类
  • 图纸下载>
  • 教育资料>
  • 专业文献>
  • 应用文书>
  • 行业资料>
  • 生活休闲>
  • 办公材料>
  • 毕业设计>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人人文库网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

    • 资源ID:9983228       资源大小:282.50K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8积分
    扫码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支付宝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手机扫码下载

    请使用微信 或支付宝 扫码支付

    • 扫码支付后即可登录下载文档,同时代表您同意《人人文库网用户协议》

    • 扫码过程中请勿刷新、关闭本页面,否则会导致文档资源下载失败

    • 支付成功后,可再次使用当前微信或支付宝扫码免费下载本资源,无需再次付费

    账号:
    密码: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1积分=1元)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

    第一节现代汉语词汇概述(P116)练习题一、请运用“同形替代法”来鉴测哪些是语素,哪些不是语素。语素研、究、沙龙、汪、洋、仿佛、荒唐、荒、原、精、密、玻璃二、请区别下列语素属于哪一种成词语素、不成词语素、定位语素、不定位语素。成词语素的士、琵琶、啊、过、走、最、清、从不成词语素微、阿、者、们、晰、言定位语素啊(语气词)、过(助词)、阿、者、们、最、从(介词)、晰不定位语素啊(叹词)、的士、琵琶、微、过(动词)、走、清、言三、现在一种女式厚底鞋,有不同的名称“高底鞋”、“松糕鞋”、“长高鞋”、“增高鞋”,请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些名称加以解说。“高底鞋”不叫“厚底鞋”的原因与“长高鞋”、“增高鞋”的名称来由一样,都体现了中国女性极力追求高挑的审美心理。“松糕鞋”的名称融入了鞋的喻体,该喻体新颖独特,反映了当代社会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趋向。四、判断下面这些词出现在什么历史时期,表现了什么样的时代特征。“文明戏”是20世纪初指具有西方现代意识的戏剧(还有文明结婚、文明棍)。“武工队”是指抗日战争时的敌后武装工作队,“支前”是指解放战争时期老百姓支援前线的行为,“保家卫国”是抗美援朝时期出现的词,这后三个词语都表现了当时大敌当前,人民积极备战的时代风貌。“卫星田”指在浮夸风指导下的虚假的高产田好比放了卫星上天、“大跃进”则是1958年是的一种不顾客观实际冒进左倾的群众运动,这两个词都是20世纪50年代大跃进时期的词语,反映了当时的一种极左思潮。“工宣队”、“关牛棚”、“插队落户”、“文攻武斗”是“文化大革命”时期的词语,表现了十年动乱期间颠倒黑白、一派混乱的时代特征。“国格”、“小康社会”、“经济特区”、“外向型经济”、“三陪小姐”、“追车族”是改革开放以后出现的词,有些体现了把发展经济放在首要位置的时代特征,还有些则反映了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现象。五、同样是“狗”,中国人常常说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狐朋狗友,而欧美人则对狗情有独钟,请从文化心理上加以分析。狗一直以来主管看家,跟人类的关系极为密切。从文化心理的角度看,中国人侧重于狗的卑下的一面,而欧美人侧重于狗的忠实的一面。因此,“狗”在汉语中往往构成贬义词,而在欧美诸语言中多构成褒义词。这是民族文化心理在构词上的反映。思考题一、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你认为还有哪一些教材里只说了词汇在结构上的特点,还可以从词汇的语义以及文化底蕴方面去寻找它的特点。二、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它们的具体范围指什么现代汉语本身就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作为现代汉语里的一个子系统,现代汉语词汇也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现代汉语词汇包括现代汉民族各方言所有的词语,狭义只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的词语。三、词汇除了系统性、历史性、多源性,在你看来,还有哪些重要属性举例说明。开放性、民族性、模糊性等。(举例略)第二节构词法(P122123)练习题一、指出下列词的构词方式单纯词连绵词叠韵烂漫非双声叠韵芙蓉音译词色拉、沙龙派生词钳子、旗手、耐性复合词联合式轻松、诗篇、文字、学问偏正式名词性的对虾、儒家、烧饼谓词性的波动、飞快、笔谈、火化述宾式起草、结晶述补式改良、刷新主谓式政变、胆怯量补式花束二、比较下面一对对词语,指出哪些是单纯词,哪些是合成词。扑克(单纯词)攻克(合成词)加仑(单纯词)加法(合成词)粗布(合成词)卢布(单纯词)到达(合成词)哈达(单纯词)阿门(单纯词)窍门(合成词)隔壁(合成词)戈壁(单纯词)仓皇(单纯词)仓库(合成词)马达(单纯词)马匹(合成词)三、比较下面一对对词语,指出各自的类型。助手(派生词)机械手(复合词)磁性(派生词)雄性(复合词)坐化(复合词)丑化(派生词)馒头(派生词)笔头(复合词)碟子(派生词)鱼子(复合词)团员(派生词)复员(复合词)面儿(派生词)宠儿(复合词)老鸨(派生词)老汉(复合词)四、请指出下面“雪”字家族的构词方式。雪崩主谓式复合词雪耻述宾式复合词雪白偏正式复合词雪鸡偏正式复合词雪花偏正式复合词雪茄音译式单纯词雪片量补式复合词雪冤述宾式复合词雪原偏正式复合词五、分析下面词语的层次和构词关系。脑溢血霉干菜可靠性主谓偏正词根后缀述宾联合前缀自动化幼儿园托儿所词根后缀偏正偏正主谓偏正述宾六、指出下面哪些是离合词,为什么离合词有结婚、洗澡、游泳、理发、打工、打架。这些词可以在中间插入别的成分变成短语,如“结过几次婚”,“洗了一个澡”,“游了一次泳”,“理了一回发”,“打了几年工”,“打过几次架”,其他的不可以这样扩展,如“结了一次束”,“洗了一个礼”,“游了一回览”,“理了三年财”,所以不是离合词。七、下面一些词的构词方式比较难解,请仔细斟酌分析。“睡觉”,是联合式复合词。这个词来自古汉语,本是偏义复词,现在“觉”的醒觉义在整个词义中不起作用。“冬至”表面上看是“冬天到了”,是主谓式,实际上“至”用的是古汉语词义,是“极至”的意思,所以这个词是偏正式复合词。“白兰地”是外来音译词,是单纯词。“存款”双解如是名词,为偏正式复合词;如是动词,为述宾式复合词。“理解”为主谓式。“锋利”为偏正式(象刀锋一样锐利)。“月亮”为主谓式。“蠕动”的“蠕”本来是“象蚯蚓那样动”的意思,归入偏正式。“巴不得”来自满语,是单纯词。“望洋”是指抬头向远处眺望的样子,为连绵词,单纯词。“阿Q”是“前缀词根”式的派生词(Q这个词根比较特别,借指QUEI)。八、分析下列成语的构造。过河拆桥连动关系的非联合式生龙活虎偏正关系的联合式梁上君子偏正关系的非联合式令人生畏兼语关系的非联合式风度翩翩主谓关系的非联合式为非作歹述宾关系的联合式侃侃而谈偏正关系的非联合式身败名裂主谓关系的联合式饱经风霜述宾关系的非联合式突飞猛进偏正关系的联合式九、分析下列的外来词的构成方式。全部音译雷达、可可、伊妹儿、蒙太奇、冬不拉、海洛因、拷贝、伏特加、巴士部分音译部分意译香槟酒、鸦片烟、酒吧、可兰经、道林纸、北爱尔兰音译兼意译乌托邦、引得、浪漫十、分析下列多音节词的结构。皮鞋油白皮书粮油站更衣室驱逐舰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偏正偏正联合述宾联合人行道烘干机不冻港偏正偏正偏正主谓述补偏正十一、指出下列短语简缩成词的方法。立体交叉桥立交桥(分段简缩)离职休养离休(分段简缩)展览销售展销(分段简缩)家庭电器家电(分段简缩)外资港资台资(企业)三资(企业)(标数概括)高级工程师高工(分段简缩)微型计算机微机(分段简缩)奥林匹克运动会奥运(分段简缩)个体经营户个体户(综合简缩)普及法律普法(分段简缩)彩色照片扩印彩扩(分段简缩)空中小姐空姐(分段简缩)空气调节器空调(分段简缩)博士生导师博导(分段简缩)扶助贫困户扶贫(分段简缩)家庭教学家教(分段简缩)扫除黄色淫秽物品行为扫黄(分段简缩)特别便宜的价格特价(分段简缩)法律文盲法盲(分段简缩)十二、请运用“扩展鉴测法”区别下列语言单位,哪些是单词,哪些是短语。单词铅笔、好看、相好、登陆短语旧笔(旧的笔)、快看(快看看)、很好(好得很)、登山(登了山)思考题一、复合词的构词方式,除了上述基本的五种之外,还有没有其他方式请指出下面复合词的构词方式。第1组可看成连动式先贩后卖、先报后考、先割后让;第2组可看成兼语式甲逼乙使乙供、甲召乙使乙集、甲诱乙使乙降;第3组可看成正偏式干的饼、松的肉、圆的银。二、如何区别重叠构词和词的重叠,请比较并分析下面各类重叠的特点。第1组“绿油油”等是ABB式重叠,有的AB可成词如“油腻”;第2组“碰碰车”等是AAB式重叠,AB不成词;第3组“羞羞答答”等是AABB式重叠,有的AB可成词如“冷清”,有的有ABB重叠式如“羞答答”“病歪歪”“紧巴巴”;第4组“大大方方”等是AABB式重叠,AB可成词;第5组“了解了解”等是ABAB式重叠,AB都成词,有的还有AABB重叠式如“漂漂亮亮”“大大方方”;第6组“通红通红”等是ABAB式重叠,AB都成词;第7组“糊里糊涂”等是“A里AB”式重叠,AB都成词。三、“上海第五钢铁厂”是怎样简缩为“上钢五厂”的研究带序数的全称的简缩方式。全称先简缩为“上钢厂”,再把“第五钢铁厂”简缩为“五厂”。带序数的全称的简缩方式有时采取交叉式。四、词与短语的区别有没有两难的情况请举例说明。离合词像词又不像词,成语是短语,但作用和意义又像词,这些都是词和短语的两难情况。第三节词汇的本体系统第三节词汇的本体系统参考答案练习题一、下列有双关词的地方,哪些是利用同音词的联系,哪些是利用一词多义的联系。1“清”、“江”、“遥”、“横”利用了同音词的联系,暗指“四人帮”;“清”、“混”利用了一词多义的联系,一方面指水的纯净与浑浊,一方面指政局的清明和混浊。2利用了同音词的联系,“晴”指“情”,“丝”指“思”。345也是利用“一条心”、“倾倒”、“深浅”的一词多义的联系。二、改正下列句子中因音同而误的别字1须需;2须需;3需须;4应映;5身生;常长。三、给下列各词找到适当的上位词、下位词和四个类义词。1农民上位词劳动者,下位词贫农、中农,类义词工人、医生、教师、商人2金属上位词物质,下位词金、银、铜、铁、锡,类义词盐、酸、碱、塑料3阅读上位词学习,下位词泛度、精读,类义词鉴赏、分析、书写、评价四、辨析下列各组同义词。1“侵占”有占领义,“侵犯”有冒犯义,语义重心不同。“毛病”口语词,“缺点”书面语。“海涵”是书面语词,“原谅”是一般口语词。“谨慎”语义重,书面语词,“小心”语义轻,口语词。2“布匹”集合名词,“布”个体名词。“鼓动”是中性词,“煽动”是贬义词。“局面”范围大,“场面”范围小。“轻视”语义轻,“鄙视”语义重。3“保护”是褒义词,“庇护”是贬义词。“灾难”范围大,“灾荒”范围小。“饭桶”是口语词,“废物”是书面语词。“飘泊”是书面语词,“流浪”是口语词。4“光临”是书面语词,“来到”是口语词。“挂彩”带比喻义,“负伤”不带比喻义。“担任”语义轻,“担负”语义重。“腐败”语义重,“腐化”语义轻。五、“干净”和“清洁”在什么意义上是同义词,在什么意义上不是同义词“干净”和“清洁”在没有尘土、油垢等的意义上是同义词;“干净”还可以指说话、做事等不拖泥带水、比喻一点儿不剩等意义,而“清洁”则不具备这些意义。六、请按照“困难”不同的义项分别与其他词构成反义词。困难(事情复杂)容易、简单困难(穷困)宽裕、富裕七、指出下列成语中的同义词和反义词。同义词家/户、喻/晓、追/赶、飞/舞、冲/撞、博/通、摇/摆。反义词上/下、死/活、去/来、弃/投、暗/明、长/短、无/有、独/偶、此/彼、起/伏、横/直、古/今、东/西、苦/甘、尽/来、新/陈。思考题一、同音词和多义词的区别跟意义有密切的关系,你觉得应该怎么处理比较好各意义之间关系明显、密切的是多义词,各意义之间关系隐晦、疏远的是同音词。这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是古代语义有联系,而现在则看不出了的,该如何处理例如刻(刻字/时刻),建议以现时标准为主,可看作同音词;第二是如果两个词的语义有一定的联系,但又明显有区别,这又该怎么办例如锁(动词/名词),建议根据语义明显有关的原则,可看作多义词。二、如何看待异读词的审音问题审音标准应该以什么为主异读词的存在,不利于普通话的推广和现代汉语语音的规范化,不利于语言的健康发展,所以异读词的审音整理,对于规范现代汉语的语音,方便群众学习普通话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异读词审音主要依据以下原则一是符合普通话语音发展规律;二是有利于广大群众学习普通话;三是约定俗成,承认现实。三、类义词在中文信息处理中有什么作用便于对同类意义作多项选择处理,例如“水果”下面有许多类义词苹果、橘子、西瓜、葡萄、釉子、甘蔗、香蕉等。四、有人认为“树木”跟“树”不属于同义词,你觉得怎么样说说你的理由。“树”是通称,“树木”是总称,所以不宜看作同义词,因为同义词应该是处于同一个层面上的词。第四节词汇的来源系统参考答案练习题一、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古代,而现在我们还在某些场合使用的传承词。菩萨、金龟婿、宫殿、华诞、吊唁二、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古代,现在在特殊情况下也使用的古语词。陛下、太子、公主、太监、凌迟三、请举出五个来源于方言,而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打的、炒鱿鱼、垃圾、忽悠、买单四、请举出五个来源于其他社区,而且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做秀、白马王子、草根阶层、发烧友、师奶杀手五、请举出五个来源于不同行业的词语。休克、牛市、行情、套牢、突击六、请举出若干个外来词,音译、半音译半意译、音义兼译和借形四种各三个。音译巴士、曲奇、好莱坞半音译半意译迷你裙、华尔街、呼啦圈音义兼译可口可乐、乌托邦、家乐福借形B超、WTO、UFO七、请举出近三十年来十个新造词语。手机、液晶、博士后、入关、共建、家教、外企、炒股、热岛、超女八、请举出五个已经或正在退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的词语。拿摩温、密斯脱、洋火、臭老九、洋烟九、请鉴别下列词语,指出他们各自不同的来源。社稷(古语词)暂停(行业)迷你型(外来)人才引进(新造)太空水(新造)创收(新造)寒舍(古语词)杀手(社区)香波(外来)泡沫经济(新造)大款(方言)金丝鸟(社区)空嫂(新造)传销(新造)招商引资(新造)抵押贷款(新造)智能卡(新造)信用卡(新造)房市(新造)试婚(新造)比基尼(外来)班师(古语词)网虫(新造)戈壁(外来语)瓦斯(外来语)师傅(传承词)千年虫(新造)灶披间(方言)信息高速公路(新造)十、请以“啤酒”和“咖啡”为例说明外来词中“啤”和“咖”已经汉语语素化了。“啤”可以组成“干啤”、“冰啤”、“黑啤”、“黄啤”、“扎啤”等合成词,并作为一个词素代表“啤酒”之义。“咖”也可以组成“清咖”、“奶咖”。思考题一、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教材中所说的,你认为还有哪些比较重要的请举例说明。现代汉语词汇的来源,除了上述六种,还有其他的情况,例如已经被淘汰的词语,在一定的条件下也会复活。如“经纪人”、“下海”。另外还有根据修辞需要的临时性组合,如根据“空姐”,可以造出“军嫂”、“商嫂”、“空哥”、“空嫂”。有了“语感”,可以造出“球感”、“菜感”、“水感”、“木感”、“场感”。二、如何判断一个古语词、方言词、社区词或行业词已经进入了普通话的词汇系统当这些词语在全社会而不是在某个地域、某个社区、某种行业、某些人群中流通时,可以说它们已经进入了普通话词汇系统。当然要确定这一点,除了定性研究之外,还必须依赖于数据统计的定量研究,也就是说,要看它出现的频率。三、以自己的方言为例,谈谈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相互影响的关系。方言词汇跟普通话词汇的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方言词汇逐渐吸收普通话的词语,包括引入原先在方言中没有的新造词以及替代原先在方言中已经有的旧词;二是普通话也可以从方言中吸收若干有特色的词语来充实自己。四、为什么说现代汉语词汇系统是一个动态的集合体这里可以有三层含义第一,因为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旧词不断地在被淘汰,而新词又不断地产生出来,这种新陈代谢的趋势一天也没有间断过。第二,词义也不断地在发生着变化,或者合并,或者分化,或者消失,或者新增。第三,因为人们的干预,主要是规范化,使得词汇得以更加健康地发展,这本身也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进程。第五节词汇的熟语系统(P145)练习题一、解释下列成语中加点的语素。1蜚同“飞”,凭空而来,没有根据。2反同“返”,返回。3矢发誓。4磊落(心地)正大光明。5倥偬(事情)急迫匆忙。6篑盛土的筐子。7荏软弱。8津渡口。9遐迩远近。10兵兵器。11胜优美的(景物、境界等)。12既已经。二、分析下列成语所用的特殊语法手段。1汗使动,使马出汗,意思是骑马打仗。2耻意动,以“下问为羞耻”。3日、月名词用作状语。4蔓、枝名词活用作动词。5理名词用作状语。6是、非意动,认为古代是对的,现在是错的。三、改正下列成语中的错别字。1盘磐(音近)2泡炮(形音近)3上尚(音近)4即既(形音近)5拙绌(形音近)6妄枉(形音近)7中衷(音近)8由尤(音近)9头投(音近)10梁粱(形音近)11挺铤(形音近)12遗贻(音近)四、下面所列,哪些是成语、惯用语、谚语、歇后语请加区分。1当面锣,对面鼓(谚语)2既来之,则安之(成语)3成亦萧何,败亦萧何(成语)4莫须有(成语)5一日三笑,不用吃药(谚语)6醉翁之意不在酒(成语)7打铁先要自身硬(谚语)8翘尾巴(惯用语)9言必信,行必果(成语)10兔子急了还咬人(谚语)11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谚语)12兔子尾巴(歇后语)13捏一把汗(惯用语)14武大郎开店比我高的全不要(歇后语)五、请各举出惯用语(三字格和非三字格各两个)、歇后语(喻意、谐音各两个)四例。惯用语戴高帽、走过场、坐冷板凳、唱对台戏歇后语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木偶下海不着底(喻意)半边铃铛响(想)不起来、鼻子里插葱装象(相)(谐音)思考题一、广告语中常常利用改造成语的方法,例如“随心所浴”(热水器)“油备无患”(清凉油)“一见钟琴”(钢琴)“百文不如一键”(电脑),你认为这样做,好不好为什么巧妙的改换能造成特殊的修辞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若不顾语境制约的乱用、滥用,则往往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二、试比较外国的成语或谚语,谈谈汉语熟语的文化特色和修辞特色。特色要结合语境并且在比较中才能体现,例如汉语成语“雨后春笋”,英语相应的成语是“像蘑菇一样”。在中国,特别是江南一带,春天的雨后,春笋就会一个劲儿地往上长,以此来比喻形容新生事物的茁壮成长,既生动又贴切;而英国和欧洲的春天,树林里的蘑菇则到处都是,这也符合那里的情景。显然,这两个成语都反映了各自地区的特色。又如“狗”在汉民族看来,是下贱的,因此相关的成语和谚语大多贬义,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血喷头、狗尾续貂、狐朋狗友;挂羊头卖狗肉、狗改不了吃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而欧美国家则把狗看作人类的朋友,所以相关的成语和谚语大多是褒义的,如ADOGSCHANCE(机会难逢)LOVEME,LOVEMYGOG(爱屋及乌)ALUCKYDOG(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都有得意的日子)三、理论上应该如何区分成语、惯用语和谚语为什么有一些熟语,如“兵贵神速”“马不停蹄”的归属,各家会存在不同的看法可以从字数形式、结构、意义、来源等方面去区分成语、惯用语和谚语。熟语系统里的各种类型彼此之间往往存在着很多过渡地带,难以划出一条泾渭分明的界限,这是不少熟语各家存在不同看法的根本原因。例如成语大多是四字格的,但是也有三个字的(如“莫须有”)或五个字以上的(如“风牛马不相及也”);惯用语大多是三个字的,但是也有四个字(打马虎眼)或四个字以上的(陈谷子烂芝麻)。这时就要参考其他标准了,例如非四字格的成语主要看它的来源是否是历史上的。惯用语非三字格的,主要看它是否为动宾格式,或者不成句子的。否则,像“物以稀为贵”、“恭敬不如从命”,就应该看作谚语。四、歇后语可以怎么样分类请说说你的看法。除了分为喻意和谐音两类外,歇后语还可以用其他标准分类。例如根据修辞手法大海里捞针无处寻(夸张),猫哭老鼠假慈悲(拟人),夏天穿皮袄不是时候(对比),矮子上楼梯步步高升(借代),兔子的尾巴长不了(比喻),心字头上一把刀忍了吧(析字法),也可以根据语义相近或相反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石灰水泼在青石板一清二白(同义);张飞卖秤砣人强货硬/武大郎卖豆腐人熊货软(反义)。当然也可以从谜底部分的隐晦程度、前后两部分的联系方式等来进行分类。第六节词义系统(P152153)练习题一、运用词义概括性的有关知识,试比较下面的释义哪一种更具有概括性。“刺”的第一种释义中“尖的东西”外延包括第三种释义中“针或尖锐的东西”,内涵包含第二种释义中“用有尖的东西”,所以概括性更强。“泛滥”的第二种释义指出了词的原义和引申义,概括性更强。二、请以“黎明”“傍晚”为例,说说你对词义模糊性的理解。你还能够再举出几个类似的例子来吗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的意义界限不清楚,这主要是由词义内涵的不确定性造成的。例如“黎明”是指“天快要亮或刚刚亮的时候”,这个词义内涵没有对时间段作精确的界定。“傍晚”也是如此,它是指“临近晚上的时候”,也具有模糊性。类似的例子还有“青年”、“老年”、“胖”、“瘦”等。三、分析下列词的色彩义。当道(贬义)家父(雅色彩义)大兵(俗色彩义、贬义)拙作(雅色彩义、自谦义)犬子(雅色彩义、古语义、自谦义)四、比较下面词语的释义,说明概念义发生了何种变化。(1)不仅指出了“侧室”的引申义,而且指出了它的本义,这样,不仅使词义的概括更为全面,而且有助于引申义的理解。(2)词义所指范围扩大,不仅仅局限于资本主义国家。(3)随着新的社会现象的出现,“吃大户”词义发生了引申,产生了新的义项。(4)现在人们对“礼教”的理解更加客观,政治、阶级意识不象以前那样强化,因而原有词义中涉及到阶级等的内容消失了。五、按引申关系整理下列词的义项,然后标明序号。身人、动物的躯体。物体的中部或主要部分。生命。自己;本身。亲自、亲身。人的品格和修养。人事人的离合、境遇、存亡等情况。事理人情。人的意识的对象。人力能做到的事。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过在空间移动位置。经历;度过(某段时间或节假日)。从一方转移到另一方。使经过(某种处理)。用于动作的次数。超出(某种界限)。超过某种限度的。过失;错误。思考题一、如何理解词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词义的模糊性和明确性词义既是概括的,又是具体的;既是模糊的,又是明确的。这是由词义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词义反映的是事物或现象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所以这种词义应该是概括的。例如“人”这个词,它的本义是“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这个意义概括了所有人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是概括义。但词义也有具体的一面,因为所谓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都是从具体的东西中抽象归纳出来的;另外词一旦进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其概括义就要转化为具体义。词义的模糊性,是指词义反映的事物边界不明。词义虽是对于事物的概括反映,但往往只是大体精确地反映了事物。因为有很多事物相互间的界限本来就不清楚,而人的认识也有模糊性的一面。例如“青年”、“老年”、“中年”的界限就难以截然划定。词义的精确性,是指词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的中心和典型是比较清楚的。例如我们不会怀疑20岁属于青年,80岁属于老年。二、区分固定修辞义和临时语境义有时候会有一定的困难,你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吗可以尝试使用数据库统计的办法,根据出现的频率来确定。三、建立“同族词”,比如“美”字族,有“美德、美观、美好、美丽、美满、美妙”和“健美、精美、审美、优美、赞美”,在词义理解上有什么好处根据相同语素,可以找到这些词意义之间的共性,根据不同语素,可以找到这些词意义之间的差异,这样,就可以建立起语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将有助于系统理解,整体、宏观的把握词义。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参考答案第七节词义的分析与描写(P160161)练习题一、按照“语义场”理论,寻找“味觉”或“体育”同一语义场的词语。味觉触觉、听觉、视觉、嗅觉、第六感觉体育德育、美育、智育二、分析下列词的释义,指出它们运用了何种释义方式。宏观描写释义法宏旨互训释义法宏论互训释义法宏赡描写释义法洪水定义释义法洪峰定义释义法洪钟互训释义法洪大互训释义法洪荒描写释义法三、比较下面的释义,作出评价。1A比B好。两种释义都提到梯的属类,是一种用具或设备,但在梯的具体功能上,A比B概括性强,“登高”的限制把梯的功能窄化了,因为“梯”不仅仅用来登高。A还列举了梯最常见的形式,这一点上比B详细。2踢A比B好。“踢”在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较猛烈的动作,力量大速度快;“触”则轻而慢,所以“撞击”比“触击”更恰当。3肌肉A比B具体详实。A除了和B一样解释了肌肉的类属、构成和特性“收缩性”外,还介绍了肌肉的基本功能“引起器官运动”,这是有关肌肉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B的释义也不错,因为它比较简明。4猴如果是小词典的释义,B比A好,B说的是猴这种动物的最基本、最典型的特征。如果是大词典释义,A比B好,A还介绍了猴的外形、生活习性和食物,而这是介绍动物时一般应具有的内容。5礼教A比B多了“有利于反动统治阶级”,这是一种阶级眼光和偏见,因为在封建社会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礼教在某种意义上对社会的稳定和人的行为规范上也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所以A的释义没能客观地把握词义。6朝野B比A准确。因为朝野不仅仅是资本主义国家中才有的现象。四、用描写释义法解释下面词语。低沉情绪不好,心情低落、沉重。归降交战或斗争的两方中,一方成员正式归入另一方并为其服务。纵情最大限度的释放感情。走向(岩层、矿层、山脉等)延伸的方向。悬腕手腕不挨着桌子写毛笔字。推选口头提名选举出一定人选。选举用投票或举手等表决方式选出代表或负责人。五、用同义词相释法解释下面词语。诬蔑诬陷。吞没淹没。徒然白白地。透露泄露。六、用义素分析法分析下面词语。1使人或事物有一定的位置嵌入到其他人或事物中间使安定有条理地处理安排安插安顿安放2出生之日用于死去的、受尊敬的人用于老人诞辰生日±寿辰3手的动作手指圈起围住动作对象作用对象有把柄、绳套之类书面语色彩持拿±±执秉握提七、用构词析义法分析下面词语。1“生”实际上有三个动词(1)生育(胎生、优生);(2)生长(生根、生芽);(3)生存(起死回生、贪生怕死);(4)生计(谋生、营生);(5)生命(余生、丧生);(6)生平(一生、今生);(7)活的(生物、生龙活虎);(8)产生(生病、生效);(9)使燃烧(生火、生炉子)。形容词(1)没成熟(生柿子、生梨);(2)没煮熟(夹生、生吃);(3)没加工(生铁、生石膏);(4)不熟悉(生人、生字);(5)勉强(生拉硬扯、生搬硬套)。名词(1)学习的人(学生、研究生);(2)戏曲里扮演的男人(小生、武生);(3)某些人(医生)2“宽”(1)横的距离大;范围广(宽带、宽银幕);(2)宽度(宽窄);(3)放宽;使松缓(宽限、宽心);(4)宽大;不严厉;不苛求(宽容、宽待);(5)宽裕(宽绰)3“款”(1)钱款(现款、汇款);(2)书画上的姓名(落款、上款);(3)法令等的条目(条款);(4)式样(款式、新款)。4“快”(1)速度高(快餐、快车);(2)快慢的程度(快慢、多快);(3)将要(快要);(4)锋利(快刀斩乱麻);(5)爽快(快事、快嘴);(6)愉快(快感、快活)。5“焦”(1)受热失去水分(烧焦、舌敝唇焦);(2)焦碳(煤焦、炼焦);(3)着急(焦急、心焦)。6“红”(1)像鲜血一样的颜色(红色、血红);(2)成功(开门红、走红);(3)象征喜庆的红布(挂红、披红戴绿);(4)象征革命(红军、红专);(5)利润(红利、分红)。7“导”(1)引导(导游、倡导);(2)传导(导热、导电);(3)开导(教导、指导);(4)导演(导戏、编导)。8“搭”(1)支、架(搭桥、搭棚);(2)参与、合作(搭档、搭伴);(4)连在一起(搭界、搭腔)(5)乘坐(搭车、搭船)。八、就词典释义中使用的六种标示方法,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各找2个例词。(1)对词语不同来源(时代、地域、外语、社区等)的说明。亲炙书直接受到教诲或传授。罗汉豆方蚕豆。(2)对词义色彩(书面语、贬义、诙谐、讽刺、惋惜、敬谦等)的说明。丘八旧时称兵(“丘”字加“八”字成为“兵”字,含贬义)。拙见谦辞,称自己的见解。(3)对词义关系(比喻、形容等)的说明。缘木求鱼用那样的办法来追求那样的目的,就像爬到树上去找鱼一样。比喻方向、方法不对,一定达不到目的。扭转乾坤改变自然的面貌或已成的局面。形容人的本领极大。(4)对语法属性(词性与充当句子成分功能)的说明。刺啦象声词,形容撕裂声、迅速划支声等。将又;且(叠用)信疑。(5)对应用场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及文体等)的说明。布景国画用语,指按照画幅大小安排画中景物。动问客套话,请问。(6)对使用频率的说明。选编选编的集子(多用做书名)。新欢指新的相好(多指男子的,含贬义)。九、归纳下面一组复合词中“厚”的意义。(1)扁平物上下两面之间的距离大(跟“薄”相对)薄厚、肥厚、厚度、厚重、厚颜(2)优待,推崇,重视得天独厚、厚此薄彼、厚古薄今(3)厚道,老实憨厚、敦厚、宽厚、忠厚(4)(利润)大,(价值)大丰厚、厚礼、厚葬、厚遇、优厚(5)(感情)深厚谊、深厚(6)大,过分厚望、无可厚非思考题一、请找两本词典,按照相同的词条,找出不同的解释,并且比较它们的优劣之处。可从词义所指对象外延的宽窄、解释的客观性、词义特征的取舍得当与否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工头”(1)工人的领班(四角号码新词典旧版)(2)(儿)资本家雇佣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3)(儿)资本家雇佣来监督工人劳动的人。也泛指指挥、带领工人劳动的人。(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1种解释和第2种解释都不太准确,只有第3种解释才比较全面。二、现代汉语词典是一部优秀的词典,但是在释义上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你能够找出这样几个词条吗厚古薄今指在学术研究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现代汉语词典P528)厚今薄古指在学术研究上,重视现代,轻视古代。(现代汉语词典P528)两个释义都范围太窄,因为厚今薄古或厚古薄今的现象在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等方面也往往存在,只不过更多地表现在学术研究上,所以释义可改为厚古薄今重视古代,轻视现代。多表现在学术研究上。厚今薄古重视现代,轻视古代。多表现在学术研究上。第八节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化(P165)练习题一、请指出下列新词的特点。(1)“超编”、“创汇”、“三通”分别是“超出编制”、“创收外汇”、“通航、通邮、通商”的简缩语。(2)由于各行业的交往和接触比以往增多,不少本属行业专用的语汇也进入全民用语中,并且义域也相应地有所扩大,如“短平快”本是排球比赛中的一种快攻打法,后来也用来比喻企业、工程等投资少,历时短,收效快。类似的还有“时间差”。(3)由于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很多外来词出现在汉语里,如“艾滋病、汉堡包、麦当劳”,有的外来词中的音节渐渐固定为构词语素而且还具有一定的能产性,如“的士”里的“的”又构成“面的”、“摩的”、“的哥”、“的姐”等新词,“巴士”中的“巴”又可构成“大巴”、“中巴”、“小巴”等词。(4)“笑星”、“突破性”、“程序化”、“自学热”是通过“词根类词缀”的造词法产生的新词。近二十年来,一些语素由于其构词能力很强且在新词中位置和意义都比较固定,类似词缀,我们称为类词缀。“星”、“性”、“化”、“热”等就是一些类词缀。(5)新词中还有些是用仿词造词法造成的新词,如“超生”是仿“超员”、“超龄”、“超期”等构成的,“男士”是仿“女士”,“国手”仿“国脚”,“大龄”仿“适龄”。“老外”则是用词缀“老”加词根造成的词,“老”字使得这个称呼带上了一些戏谑的意味。二、根据“酒吧”和“互联网”,派生出许多新词来,例如水吧、吧女,网虫、网友,你还能够再举一些例来吧陶吧、书吧、网吧、茶吧网页、网民、网址、网龄三、请指出下面例句中的生造词。1缠萦2游坛3淌流4稚幼、绞震5无层、远思思考题一、既然词汇处在不断的变动之中,那么还要不要提倡规范化如何处理词汇发展与词汇规范化的关系正因为词汇不断变动,新造词、生造词不断产生,才更应提倡规范化。在处理词汇发展与规范化的关系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冷处理方式,即静观考察。新词如果广受欢迎,表义明确,在指称新事物上有一定的难以替代性,可以考虑吸收进入普通话系统;如果表义晦涩,使用范围很小,也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则可以用规范的方式实行取缔。二、假如仿照“女蓝、女足、女排”的格式,在文章中把“女子跳水、女子手球”简缩为“女跳、女手”,是否可以理解、接受“女跳”、“女手”容易误解为“女子跳高”、“女人的手”等,从而造成交际上的困难,一般人也难以理解和接受,因此不宜压缩为双音节的词语。三、在外来词借用的过程中,有时候,会发生几种形式并存的情况,比如因特儿(音译)、INTERNET(直接借用)、互联网(意译),镭射(音译)、激光(意译),你认为哪种办法比较好一般地说,意译比较好,因为汉语中不少词常可以望文生义,音译改成意译对中国人来说更为清楚、明了。但是有的如果意义比较复杂或者不希望太直露的,也是可以采用音译的。例如比基尼(三点式游泳衣),也有的世界上已经通用的名称,也可音译,例如奥林匹克。四、“家私”、“饮茶”、“光碟”、“手提电脑”,这些词都是从香港方言中引进的,但是,普通话里本来就有“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你认为还有没有必要从粤方言里再引进为什么八十年代以来,由于粤港经济发展比较快,随着经济的影响扩大,粤方言词语渗透到普通话里来,也是一种客观事实。这也符合一部分人的追求时髦的心态,但是这些词语所代表的意义,在普通话里本来就有相对应的词语“家具”、“喝茶”、“光盘”、“笔记本电脑”,所以实际上并不需要从粤方言中引进这些词语。第一节现代汉语语法概述(P172)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四个主要特点。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电影导演(偏正关系)导演电影(述宾关系)一本杂志(偏正关系)杂志一本(主谓关系)2虚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大学生”是名词,是个指称;而“对大学生”则是介词结构,引进某种动作的对象。3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不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的关系。汉语词类跟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比如动词除了主要做谓语,还可以做主语和宾语。例如他们俩夫妻吵架了。(作谓语)吵架不是件好事。(作主语)老王就喜欢吵架。(作宾语)4短语的结构跟句子的结构以及词的结构基本一致。例如结构类型短语词句子联合哥哥弟弟兄弟团结,团结,再团结。偏正牛皮箱子皮箱伟大的人民述宾管理家务管家欢迎新同学。述补说得明白说明高兴得跳起来。主谓年纪轻年轻我们上课。二、请以“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例如“不怕辣”、“辣不怕”和“怕不辣”三个句子,不、怕、辣,排列的语序不同,其结构关系分别是述(偏正)宾结构、主谓结构、述宾(偏正)结构。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词“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因为这里的话题是明白的,而“怕不辣”则更加是主动的挑战,意思是越辣越好。三、汉语的量词使用有什么特点量词最突出的语法特点有两个一是汉语的量词一般跟数词结合使用,如一句/三根/五次,“句”、“根”、“次”都是量词。二是单音节量词大都可以重叠,重叠后表示“每”或强调“多”。如句句是实/根根直立/次次落空。四、汉语常常使用重叠手段,请举出几种实例。名词重叠AA式人人人处处处时时时AABB式上下上上下下山水山山水水动词重叠AA式看看看玩玩玩ABAB式研究研究研究学习学习学习形容词重叠AABB式漂亮漂漂亮亮认真认认真真ABB式绿绿油油红红彤彤A里AB糊涂糊里糊涂古怪古里古怪量词重叠个个个条条条本本本五、简述汉语语法学史的历史分期。(一)汉语语法学的草创时期(1989年1936年)以马氏文通问世为汉语语法学建立的标志。(二)汉语语法学的探索时期(1936年1949年)以王力中国文法学初探为划界标志,内部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文法革新讨论阶段,着重于语法研究理论和方法的探索;二是著书立说阶段,着重于汉语语法规律的探索,有中国现代语法、中国文法要略和汉语语法论三部传统语法著作相继问世。(三)汉语语法学的发展时期(1949年1978年)以赵元任国语入门的发表为标志。(四)汉语语法学的创新时期(1978年)以吕叔湘汉语语法分析问题和朱德熙现代汉语语法研究的出版为划界标志。思考题一、有人说,汉语没有语法只有修辞,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这种说法不正确。任何一种自然语言都有其自身的语法构造,没有语法的语言是不存在的。汉语是一种历史悠久的语言,已经发展得非常完善,如果没有语法,我们无法想象汉族人民是如何来进行交际的。当然它的语法构造比之印欧语来讲,显得比较隐蔽,就像一条地下河,比较难于发现和把握。任何一种语言在运用过程中又是不可能没有修辞的,所以有丰富的修辞也是我们汉语成熟的一个标志。二、有人认为汉语语法是一种“意合语法”,谈谈你的看法。意义决定形式,所以,世界上任何语言在那都是意义和形式的统一体。印欧语有明显的以形统意的特点,看到了形态变化,就可以说明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但是绝对不能因为汉语少用形态,就断言汉语是“意合语法”,好像汉语没有也不需要语法形式似的,这是一个极大的误解,因为形态不等于形式,汉语存在大量的显性语法形式和隐形语法形式。印欧语大多具有丰富的形态变化,如有表示数、格、时、体、态、性等的形态,而汉语的语法虽然不依赖于形态,但是,语序、虚词、重叠、轻重音等也是形式标志,可以有效的变现各种语法意义。比如“历史地理”有歧义,理解为偏正结构时,重音在“历史”上,如果理解为联合结构,则没有重音。再比如“我没有看第一本”、“第一本我没有看”、“我第一本没有看”,这三句话表面上好像差不多,有人就认为汉语没有什么语法制约的,可以任意组合,其实不然,因为,每句话的话题是明显不同的,词序的每一个变化都会在语义和语用上产生差异。所以,说汉语是意合语法是不对的,对认识汉语语法特点是个误导。三、关于汉语语法总特点的流行说法是“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这种说法显然是站在印欧语的立场上,什么叫“缺乏”是应该有而没有。如果从印欧语来看汉语,就必然得出“汉语缺乏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这么一个结论,而实际上每一种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表现形式,特点也是跟其他语言相比较得出的,所以这种说法有失偏颇。如果站在汉语的立场上也可说印欧语缺乏语序、虚词、重叠等的说法。这种表达显然是不合适的。例如汉语有特殊的助词系统,如体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吗、啊)都是英语没有的。汉语较少形态变化,所以往往靠语序和虚词等来表现语法意义。比如在短语里,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定语在前,名词中心语在后。“树叶绿”是主谓结构,“绿树叶”是偏正结构,意思不同。一些虚词表示偏正关系,如“的、地”;一些虚词表示并列关系,如“和、同、也”。四、关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语法学理论,你有什么看法目前的汉语语法学理论无论是形式语法、功能语法还是认知语法都是从国外引进来的,我们的语法研究理论应该充分考虑到汉语语法的特点,应该在汉语语言事实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有汉语特色的理论与方法来。相对印欧语来讲,汉语语法的形式比较隐蔽,而且形式并不具备普遍性,往往适应某些语法现象,却解释不了另外一些语法现象;形式往往不带有强制性,它不具备印欧语语法那样的“刚性”;相同的形式常常表示不同的意义,因此,形式很难作为一种衡量的标准。根据汉语的特点和客观规律,汉语语法研究可以语义为研究的出发点和研究重点,并且致力于寻找对应的形式标记。中国的汉语语法研究有注重语义的传统,这一研究取向特别重视语义对句法的决定性作用,是以语义分析作为其标志的,并且进一步进行认知的解释。这种“语义语法”理论,继承了吕叔湘、朱德熙等为代表的中国语法研究的优秀传统,遵循从意义到形式的研究思路,因此,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五、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什么说说你的体会。语法研究和学习的最终目标是揭示语义的决定性、句法的强制性、语用的选择性以及认知的解释性。1揭示语义的决定性,就是找出词语组合的语义条件。因为词与词的组合不是随意的,双方的语义选择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例如很有思想很有水平很有激情很有房子很有桌子很有衣服这两组语例,都属“很有N”结构,成立而不成立,这主要是因为“很”作为程度副词,它要求与之搭配的成分也都具有程度义。在上面语例中,“思想”等为抽象名词,具有程度强弱的可能性,“有思想”、“有水平”、“有激情”等都属主观评价,表示抽象属性,这都是有程度义的;而“房子”等具体名词,不可能有程度的属性,“有房子”、“有桌子”、“有衣服”都属客观陈述,表示具体存在,这都是没有程度义的。因而前者能与“很”组合,后者不能与“很”组合。语义对句法起决定作用,但是,一旦句法结构形成,也会对语义起反制约作用。不妨以副词“才”为例八点钟才起床(时间晚)起床才八点钟(时间早)六十分才录取(分数高)录取才六十分(分数低)三十岁才结婚(年龄大)结婚才三十岁(年龄小)可以看出,不管原来的时间、分数、年龄是多少,只要进入“X才Y”中X的位置,就必然表现出数量“大、高、早”的倾向,只要进入“X才Y”中Y的位置,就必然表现出数量“小、低、晚”的倾向,这充分表现了句法结构对语义的强制性。3除了从语义、句法方面对一个语法现象进行描写外,我们还要探讨语用的选择性和认知的解释性。语用的选择性,体现了具体语境中人们对语言对象的选择。例如,“一条鱼”和“一尾鱼”,虽然结构相同,指称对象也相同,但人们在什么时候用“条”,什么时候用“尾”,这是随语境而变化的。强调整体性,就用“条”;突出活动性,就用“尾”。节词类和功能分析法(P179180)练习题一、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并指出属于什么词类,以及什么小类。1我的(一)个战友来了。(数词)2他去过三(次)上海。(量词,动量词)3我不(管)这种事。(动词)4青年们要到(山上)去。(名词)5桌子(上)有什么(方位词)6我们在路上碰到了三个(熟人)。(名词)7他刚刚走(进)山。(趋向动词)8他会干这种事(吗)(语气词)9你给我的书我看完了,(这)是我近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指示代词)10这个人非常(出色)。(形容词)二、标明下列各组词的词性。坚决决心(形容词名词/动词)可爱热爱(形容词动词)荣誉光荣(名词形容词)企图意图(动词/名词名词)答案答应(名词动词)气愤气魄(动词名词)批语批示(名词名词/动词)残杀残忍(动词形容词)诱饵诱惑(名词动词/名词)兴奋兴趣(形容词名词)安心担心(动词/形容词动词)道歉抱歉(动词形容词)安慰欣慰(动词/形容词形容词)感激激动(动词动词/形容词)愉快高兴(形容词动词/形容词)三、注明下列句中带黑线词的词性。1我们马上开始这项工作。(动词)2你说应该朝什么方面考虑(能愿动词,疑问代词)3对这个学生的经历,老师们都很了解。(动词)4三十岁以上的教师都可以享受休假。(方位名词,能愿动词)5新老同学开始都需要出操。(名词,动词)四、鉴别下列带黑线的词,哪些是形容词,哪些是副词。1、这里风景的确不错(副词)这里风景确实不错(形容词)应为副词2、长久没有好处(形容词)永远没有好处(副词)思考题一、划分词类时形态标准和功能标准有什么区别形态标准,就是根据词的形态词法范围内表示“性、数、格、时、体、态”等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来划分词类。在一些形态丰富的语言里,一个词属于什么词类,往往由词法上的形式来表示,它包括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汉语的形态标志比较少,而且往往只有少数一部分词带有某种形态标志;汉语的形态变化很少,比如名词可以后加“们”表示不定量的复数,但不是所有的名词都能加,只有指人的名词可以加,而且即使不加仍然可以表示复数;动词加“了、着、过”等表示时态,但也不是所有的动词都可以带时态助词。这些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虽然对汉语词类的划分有一些帮助,但是由于缺乏普遍性,也没有强制性,所以只能够作为参考标准。功能标准,所谓语法功能是指词的组合能力,即能够跟哪些词组合,不能跟哪些词组合,组合以后发生什么样的结构关系。按照此标准进行划分,可以把所有的语言的词进行分类。而且事实上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的一个标志。所以从根本上讲,即使运用形态标准,也是功能标准在起作用。这就好比一个在校学生,戴上校徽(形态标志)时识别比较容易,但是即使不戴,只要他的学籍登记注册(功能标准)了,他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二、你认为词类首先划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有没有价值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或者“自由”和“黏着”两类,你觉得如何汉语的词类,一般语法书都首先划分出两大类“实词”和“虚词”,这样的区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它不仅揭示了词内部两个主要类别的区别,而且对理解两类词语的特点以及词语的运用都有帮助。有人主张可以先分为“封闭”和“开放”两类。凡是开放类的词称为实词,凡是封闭类的词称为虚词。开放类就是难以穷尽列举其全部成员的类,封闭类就是可以列举其成员、在一个时期内不会增加新成员的类。也有人认为实词一般是自由的,虚词一般是黏着的。我们认为考察实词和虚词主要应该从其功能标准来看,也即充当句子成份角度来讲,能够充当句子成份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子成份的是虚词。除此之外还有其它方面的差别可供参考1能否成句或单独回答问题。绝大部分实词都能单独成句,而虚词则一般不能。2在句法结构里是否定位。除了副词,绝大多数实词在跟其它词组合时所处的位置是不确定的,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但是虚词跟其它词组合时的位置是确定的,有的只能在前,有的只能在后。3词与词能否相互组合。实词之间可以相互组合,但是虚词只能跟实词组合,不能跟其它虚词组合。4类别是否开放,或者说是可数还是不可数。实词是开放类,虚词是封闭类。5使用频率高低。虚词的使用频率比较高,实词的使用频率比较低。“能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这一标准是最主要的,其余为参考。这些分类可以说明一些实词和虚词相互对立的特点,有助于我们从总体上来把握词的特点。三、你怎么理解虚词的意义虚词的意义与它们的语法功能是什么关系虚词的词汇意义实际上也就是它的语法意义,两者合而为一。虚词总是附着在实词或词组上边,表示一定的语法作用,例如虚词不能单独充当句子成份;虚词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比较固定,虚词也不能和其它的虚词组合。因此虚词的语法意义跟语法功能是一致的。四、有人把“副词”归入虚词,也有人归为“半实半虚词”,请你做一评论。关于“副词”的归类,有的划归实词,有的划归虚词,有的认为它是“半实半虚”。划归为虚词主要是从意义上来看,副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一定的语法意义;划归为实词是因为它可以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的结合两个标准来考察,所以归入“半实半虚”。我们认为词类主要还是应该从功能上来进行归类,所以划入实词。五、传统上,总是把“拟声词”和“叹词”归为虚词,本书则归为实词,你认为哪种比较合理把“拟声词”和“叹词”归入虚词,主要的理由是因为这些词没有实在的词汇意义,意义比较空虚,这是传统语法的处理方法。我们认为还是归入实词比较合适,因为“拟声词”可以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甚至于谓语等句子成分;“叹词”虽然不能在句子中单独充当结构成分,即通常不跟其它词发生结构关系,但是却能够独立成句,独立成句也是句法功能的一个表现,所以我们把他们归入实词。现代汉语通论第四章语法练习172页第四章第一节练习题一、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语言中用来表示语法关系、表现语法意义的语法手段有多种多样,重要的有形态变化、词序变化、虚词运用等等。有的语言偏重于形态变化,例如法语、俄语;有的语言偏重于词序变化和虚词运用,例如汉语。汉语的特点是在跟印欧语的比较中表现出来的。它的总特点是不依赖于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而主要借助于语序、虚词等其他的语法手段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这一总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语序的变化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起重大影响。例如“名词动词/形容词”构成“主谓结构”,词序一变化,“动词名词”就构成了“述宾结构”,“形容词名词”就构成了偏正结构。例如我们同意主谓关系同意我们(述宾关系)衣服干净(主谓关系)干净衣服(偏正关系)2词的运用对语法结构和语法意义有重要作用。汉语里的虚词十分丰富,作用也特别的重要。例如某些句法结构有没有虚词,结构关系和语义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如“爸爸

    注意事项

    本文(《现代汉语通论》邵敬敏版所有课后答案大全)为本站会员(今天)主动上传,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