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用心爱心专心1第第1919课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量振兴科技事业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论断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认识在党的领导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Tag内容描述:<p>1、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二、国民革命,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四、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新民主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国际,“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华,十月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国内,北洋军阀统治,矛盾激化,阶级基础,“二十一条”,工人阶级壮大,对外出卖国家主权;对内专制、混战,巴黎和会上。</p><p>2、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1919 课课 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中国科研起步的有关史实 认识党和政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主要依靠本国力 量振兴科技事业 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论断 科教 兴国 战略的提出背景及其产生的重要作用 认识在党的领导下科技振兴的历程 了解新 中国成立以来 尤其是新时期以来重大科。</p><p>3、1 第第 1 1 单元单元 第第 3 3 课课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 选择题 1 汉代司马迁划分的四大经济区中属于传统的农业区的有 山东 山西 江南 龙门碣石以北 A B C D 答案 A 解析 汉代时的江南尚未大规模开发 龙门碣石以北是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 区 2 司马迁划分四大经济区的依据是 A 自然条件 B 气候条件 C 地形条件 D 汉代经济分布的特点 答案 D。</p><p>4、1 第第 1 1 单元单元 第第 1 1 课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一 选择题 1 远古时期 传说神农氏 因天之时 分地之利 制耒耜 教民农作 反映了这一 时期 A 人们以采集经济为主 B 社会经济处于渔猎阶段 C 原始农业的出现 D 个体小农经济的产生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关键信息 农作 可排除 A B 两项 依据 远古 可排除产 生于春秋时期的 D 项。</p><p>5、1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第第 7 7 课课 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的开辟 一 选择题 1 迪亚士说 海上探险 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那样 为上帝和陛下服 务 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 这表明他探险的借口是 A 开辟新航路 B 掠夺黄金 C 传播基督教 D 开拓殖民地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中的 上帝 光明 黑暗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判断 2 下列文物为新航路开辟创造了条件 表现在 A。</p><p>6、1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第第 1313 课课 交通与通讯的变化交通与通讯的变化 一 选择题 1 中华民国时期 一位住在南京的普通市民想要前往重庆 你认为最适合他出行的交 通工具是 A 汽车 B 火车 C 轮船 D 飞机 答案 C 解析 南京和重庆都在长江沿岸 且在中华民国时期虽然已经有了四种交通工具 但作为普通市民而言 坐轮船最便宜 2 1910 年 假如你想从张家口到北京旅游 为方便和实惠。</p><p>7、1 第第 5 5 单元单元 第第 2525 课课 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 选择题 1 下图中会议召开的地点是 A 泰国 B 新加坡 C 马来西亚 D 印尼 答案 D 解析 东盟第一次首脑会议于 1976 年在印尼召开 2 2010 盐城 2009 年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组委会主席张雪倩曾表示 APEC 的 21 个成员占了全球贸易总量的 54 还包括了美国。</p><p>8、1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第第 1010 课课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 选择题 1 以下是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 对表中信息的正确表述是 年份茶 万磅 丝 包 鸦片战争前年平均 5 0005 000 1845 年 8 01913 200 1851 年 9 91923 040 1853 年 10 12262 896 中国土特产品出口量持续增加 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p><p>9、1 专题七测试题专题七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1 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 近代科学的兴起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启蒙运动兴起 三民主义 答案 B 2 有学者指出 现在 美国遗产词典 将 科学 定义为 对自然现象的观察 鉴定。</p><p>10、1 第第 1 1 单元单元 第第 4 4 课课 农耕时代的手工业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 选择题 1 周礼 考工记 记载 金有六齐 六分其金而锡居一 谓之钟鼎之齐 五分其 金而锡居一 谓之斧斤之齐 其中 金 指的是 A 黄金 B 铁 C 青铜 D 钢 答案 C 解析 依据材料的出处和材料中的信息 钟鼎 等可得出结论 2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人工冶炼铁器的国家之一 人工冶炼铁器最早出现于我国的 A 商周。</p><p>11、1 第第 1 1 单元单元 第第 2 2 课课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 选择题 1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的实质是 A 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B 贵族土地所有制 C 君主土地所有制 D 地主土地所有制 答案 B 解析 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 从西周 普天之下 莫非王土 到战国商鞅 废井田 开阡陌 直接反映了 A 分封制的瓦解 B 封建王权的强化 C 土地所有制的变化。</p><p>12、1 第第 5 5 单元单元 第第 2626 课课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 选择题 1 阅读战后世界关税与贸易发展的变化趋势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世界关税平均水平在不断下降 世界贸易总额持续增长 各国的关税壁垒森严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图中明显体现出战后世界关税不断下降 项明显不符合题意 排除含 选项即可 2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有关报告指出 发展中国家解。</p><p>13、1 专题八测试题专题八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1 感情高于理智 信仰高于理性 这种观点应属于哪一传统美术流派的主张 A 新古典主义 B 浪漫主义 C 现实主义 D 现代主义 答案 B 解析 本题为材料式选择题 由材料可知 崇尚抒。</p><p>14、1 第第 2 2 单元单元 第第 8 8 课课 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 选择题 1 2010 德州 在不久前举行的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上 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送 给美国总统奥巴马一本书 拉丁美洲 被切开的血管 该书名喻指拉丁美洲曾经 A 出现几何形国家边界 B 遭受西方殖民侵略 C 形成畸形单一作物制 D 爆发民族独立战争 答案 B 解析 新航路开辟之后 拉丁美洲成为西班牙。</p><p>15、1 专题二测试题专题二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1 2011 黑龙江五校 大众日报 在 2008 年 1 月 8 日刊登了一篇 关公何以战秦琼 的文章 说的是中央电视台 中国京剧研究生班十年汇报演出 的节目 蔺相如 中的布 景道具。</p><p>16、1 专题三测试题专题三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 卷 选择题 和第 卷 非选择题 两部分 满分 100 分 考试时间 90 分钟 第 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 每小题 2 分 共计 50 分 1 2011 淄博二模 爱国却不爱中国旧文化 反帝却崇拜帝国主义文化 这是对下列 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评价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答案 D 解析 新。</p><p>17、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1616 课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了解 20 世纪初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理论的过程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孙中山等资产阶级 革命家为实现三民主义而领导武装起义 推翻清政府统治 建立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 推行有利于发展经济 政治和文化教育的政策和法令 颁布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的基本 史实 了解新三民主义提出的时代背景。</p><p>18、1 第第 3 3 单元单元 第第 1515 课课 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 选择题 1 1929 年 10 月世界经济大危机从美国爆发后 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仍然顽固奉行什 么政策 结果使美国的经济掉入了 沟底 A 政府干预经济 B 自由放任 C 大幅度降低关税 D 稳定股市 实行救济方案 答案 B 解析 胡佛顽固奉行的是自由放任政策 2 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指出 1931 年 世界各。</p><p>19、1 第第 3 3 单元单元 第第 1414 课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选择题 1 到 1918 年下半年 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 社会 主义祖国在危急中 对此 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国家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 A 解析 注意时间 1918 年 及相关信息 危急 据此判断出当时实行了战时共 产。</p><p>20、用心 爱心 专心1 第第 9 9 课课 辉煌灿烂的文学辉煌灿烂的文学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识与能力 了解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文学特色 了解 诗 词 歌 赋等各种不同的知识内容和 形式 知道和掌握一定数量的名家作品 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文学资料的 能力 拓宽文化视野 提高赏析和运用古代文学作品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过程与方法 社会参与法 问题探究 情境再现 历史比较 情感态度与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