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1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2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3页
2012-2013学年高中历史 第14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同步检测 岳麓版必修2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第 3 3 单元单元 第第 1414 课课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选择题 1 到 1918 年下半年 苏俄失去了主要的粮食产地 四分之三的领土落入敌手 社会 主义祖国在危急中 对此 苏维埃政府实行了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国家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 A 解析 注意时间 1918 年 及相关信息 危急 据此判断出当时实行了战时共 产主义政策 2 2010 胜利 1921 年 美国商人哈默来到莫斯科 列宁与之交谈 你们可以在 这儿找到原料和销售机器的市场 以后还可以在这里推销工业产品 而我们需要你们的技 术和方法 紧接对话后出现的情形是 A 宣布全部政权转归苏维埃 B 粉碎协约国的武力干涉 C 允许私人创办和租赁工厂 D 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工业 答案 C 解析 从材料结合所学我们知道 题干中列宁的谈话表明要实行新经济政策 当 然允许人创办和租赁中小企业 3 2010 潍坊 在斯大林模式下 全国是一个统一的 大工厂 而企业只是这座 大工厂 中的一个 生产车间 甚至 每一双皮鞋或每一件内衣 都要由中央调配 这表明斯大林模式 A 实行指导性的计划管理 B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C 优先发展重工业 D 导致生活物资短缺 答案 B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 苏联实行指令性的计划管理 完全排斥市场调节 故 B 项正确 苏联实行的是 指令性 计划不是 指导性 计划 故 A 项错误 C D 两项 材料不能体现 4 列宁认为 既然俄国无法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那么就 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 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为此而采取的政策是 A 新经济政策 B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 工业化政策 D 农业集体化政策 答案 A 解析 只有新经济政策把资本主义作为发展生产的手段 5 小说 静静的顿河 中的一位暴动士兵说 青天白日里就进行疯狂的抢劫 把我 们家的粮食全搞走啦 连小石磨都抬走啦 法令上是说这样为劳动人民吗 士兵的话主 要针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 A 余粮征集制 B 企业国有政策 C 粮食税 D 劳动义务制 答案 A 2 解析 依据材料中的信息 把粮食 石磨都 抢走 这体现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中的余粮收集制 6 苏俄新经济政策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相比 从经济规律的角度讲 主要 新 在 A 加强国家政权对经济的管理 B 中小企业允许资本家经营 C 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D 目的是为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答案 C 解析 干扰项是 B 项 但题目限定的角度是 经济规律 C 项最符合这一要求 7 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不久 农民提出 土地属于我们 但面包却属于你们 为改 变这一局面 苏俄政府实行了 A 余粮征集制 B 粮食税 C 农业集体化 D 消费品配给制 答案 B 解析 国内战争胜利后不久 苏俄实行了新经济政策 8 列宁说 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 不能前进到山顶时 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 危 险的下山路 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 走一段困难 危险的下山路 的具体做法 是 A 强制劳动 规定 不劳动者不得食 B 允许外国资本家经营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 森林 油田 C 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D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 答案 B 解析 列宁话语暗示 一战及国内战结束后 俄国经济十分残破 社会矛盾尖锐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受到广大工人和农民的支持 调动了生产积极性 使国民经济得到恢 复和发展 苏维埃政权得以巩固 C D 两项是在斯大林执政时期的经济内容 A 项不利于 战后经济的恢复发展 二 非选择题 9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收割队和征粮队征集的一切粮食 应按下列原则进行分配 首先 自然分配 必需数量的粮食 以满足当地居民最贫苦阶层对粮食的需求 其余的粮食立即无条件的 送往粮食收集中心 这批粮食的分配应由省粮食委员会根据粮食人民委员部的指令执行 世界现代史资料选辑 材料二 为了保证农民在比较自由的支配自己的经济资源的基础上正确和安心的进行 经营 为了巩固农民经济和提高生产率 以及为了确切的规定农民所应负担的国家义 务 在纳税后剩余的一切粮食 原料和饲料 农民可以自己全权处理 可以用来交换 工业品和农产品 苏共决议汇编 材料三 粮食税是从极度贫困 经济破坏和战争所迫时采取的特殊 战时共产主义 进到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的一种过渡形式 而正常的社会主义产品交换 又是以带有 小农在居民中占优势所造成的特点的社会主义进到共产主义的一种过渡形式 材料四 既然无产阶级紧紧掌握着政权 紧紧掌握着运输业和大工业 这里就没有什 么使无产阶级政权可怕的地方 材料三和材料四均摘自 论粮食税 请回答 1 材料一提出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三指出其实施的背景 答案 措施 实行余粮征集制 背景 战争所迫 经济遭到了严重破坏 人民生活极度贫困 2 材料二又提出了什么措施 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 分析其实施的主要原因 3 答案 措施 实行粮食税 原因 小农经济在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提高当时的劳动生产率 3 有人认为由材料一的措施转向材料二的措施会导致资本主义复辟 这种观点是否正 确 为什么 试结合材料加以说明 答案 观点 不正确 理由 无产阶级掌握着国家政权 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一 选择题 10 下表是苏俄新经济政策实施后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情况 从中我们可以得出的 结论不包括 年份 项目 1913 年1921 年1923 年1925 年 粮食作物耕种面积 万公顷 9446662078608730 粮食作物产量 亿普特 39 7922 1334 5544 24 A 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 提高了农产品产量 C 新经济政策符合俄国的国情 D 完成了农业集体化 答案 D 解析 1929 年底 苏联掀起农业集体化运动 11 列宁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在战争结束的时候 俄国就像是一个被打得半死的 人 而现在 谢天谢地 他居然能够拄着拐杖走动了 俄国 能够拄着拐杖走动 主 要得益于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新经济政策 C 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D 斯大林模式 答案 B 解析 C D 两项开始于列宁逝世之后 能够拄着拐杖 指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 关系发展生产 这指的是新经济政策 12 新经济政策一执行 混乱和饥荒马上就开始平息下去了 城市恢复了生机 市场 上的商店又开始有了产品的供应了 物价也随之下降 那时党的口号是 学会做生意 这里的 学会做生意 主要指 A 借助商品 市场的自由调节 B 宏观调控与计划相结合 C 恢复和发展私人企业 D 实行粮食税制度 答案 A 解析 只有 A 项符合做 生意 这一条件 13 这是前苏联的一段笑话 农夫伊万在河里捉到一条大鱼 高兴的回到家里和老婆 说 看 我们有炸鱼吃了 老婆说 没有油啊 伊万说 那就煮 老婆说 没锅 伊万说 那就烤 老婆说 没有柴 伊万气死了 走到河边把鱼扔了 回去 那鱼在水里划了一个半圆 上身出水 举起右鳍激动地高呼 斯大林万岁 该 笑话主要针对斯大林时期的 A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 C 农业集体化运动 D 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答案 C 解析 油 锅 柴 都没有 这体现了农业集体化下生产 生活资料的公有 4 性特征 14 20 世纪 30 年代 西方经济趋于崩溃 而苏联经济发展迅速 西方人士纷纷前往 苏联取经 美国记者林肯 斯蒂芬斯从苏联回国后声明 我看到了未来 它行得通 它 是指苏联的 A 农业集体化道路 B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C 社会主义制度 D 利用五年计划发展经济 答案 D 解析 美国借鉴了苏联的 计划 实行了国家干预 二 非选择题 15 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一 1918 年 列宁说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收集 制 禁止自由贸易 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 已经超越 一般革命 的任务 而且 是共产主义的任务 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 苏联史 材料二 我们计划 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 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 列宁选集 材料三 1921 年 列宁又说 目前已很清楚 我们用冲击的办法 即用简捷 迅速 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 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 在许多问题上 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 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 亡史 材料四 必须再退 再后退 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 商品 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 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 通常的买卖 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全集 请回答 1 材料一是针对什么政策而言的 答案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明列宁实施这一政策的目的除了战争需要之外 主要的目的 是什么 答案 向社会主义过渡 按共产主义原则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 3 材料三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变化后的措施是 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