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课件
百日咳及百日咳综合 征 1 主要内容 n 百日咳及百日咳综合征定义 n 病原学 n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n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n 治疗 n 重症百日咳特点 n 死亡病例 2例 2 百日咳定义 n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鲍特氏杆菌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百日咳发生率明显下降。故名百日咳。百日咳鲍特菌。
百日咳课件Tag内容描述:<p>1、百日咳及百日咳综合 征 1 主要内容 n 百日咳及百日咳综合征定义 n 病原学 n 流行病学及发病机制 n 临床表现辅助检查 n 治疗 n 重症百日咳特点 n 死亡病例 2例 2 百日咳定义 n 百日咳是一种由百日咳杆菌(鲍特氏杆菌 )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n 临床表现为咳嗽逐渐加重,呈典型的阵发 性、痉挛性咳嗽,咳嗽终末出现深长的鸡 啼样吸气性吼声,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 分类增高。 n 病程长达 2 3个月,故有百日咳之称。 3 百日咳病原体 4 百日咳杆菌致病抗原 n 凝集原:致病百日咳杆菌: 1、 2凝集原型 , 1、 3凝集原型, 1、 2、 3凝集原。</p><p>2、第四节 百日咳 * 1 百日咳 概述 百日咳(pertussis,whooping cough)是 由百日咳杆菌所致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婴幼儿多见。临床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 、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多发生于儿童,本病病程可长达23月,故 名百日咳。 Date 2 百日咳 病原学 百日咳杆菌属鲍特杆菌属(Bordetella),长约1.0 1.5m,宽为0.30.5m。 革兰染色阴性,两端着色较深。 有荚膜,无鞭毛。 初分离的菌菌落表面光滑,称为光滑型(I相), 毒力及抗原性均强,该菌对营养要求较高,若营 养条件不好或多次传代培养则变异为过渡型( 、相)或粗糙型(相),细菌形。</p><p>3、第八章 传染病 第九节 百日咳 第九节 百日咳-概述 v概述 v一、定义:是小儿时期感受百日咳时 邪(百日咳杆菌)而引起的肺系传 染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和 痉咳末伴有较长的鸡鸣样吸气性吼 声为特征。中医学称为“顿咳”、“顿 嗽”、“顿呛”、“疫咳”、“天哮呛”。 第九节 百日咳-概述 v二、发病情况 v季节:流行于冬春季节。 v年龄:5岁以下发病率较高。 v预后:病程愈长,对小儿影响愈大,不 及时治疗,可持续23个月以上。 重症或 体弱婴儿易并发肺炎喘嗽、内陷心肝。 第九节 百日咳-病因病机 v病因病机 病因:百日咳时邪; 病。</p><p>4、百日咳临床研究进展,综述,百日咳(pertussis 或whooping cough)是一种呼吸 道传染疾病,曾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0 世纪 初,在婴儿中病死率高达10%。 随着免疫接种的应用,百日咳发生率明显下降,但过去十余年间,百日 咳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现(resurgence),主要累及婴儿和青少年。 BP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传 播十分常见。感染者在整个卡他期、痉咳出现后 3 周或有效抗生素治疗的5 d 内都具有传染性。无 免疫力的婴儿传染期可能更长。,百日咳的许多临床特征常常被忽 视,从而造成诊断不足和治疗延误。 绝大多数百。</p><p>5、百日咳,1,.,概 念,2,.,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及阵咳终末出现鸡鸣样吼声为特征。外周血象中淋巴细胞明显增多。重症或体弱者可并发肺炎、脑病等严重合并症。因咳嗽症状可持续2-3月之久,故名“百日咳”。,3,.,流行病学,4,.,病人为传染源,传染期多在发病的1-3周,尤以第一周传染性最强。通过飞沫传染,并且只有在与患者密切接触才会传染。由于母体缺乏足够的抗体传递给胎儿,所以六个月以下的婴儿发病率较高。秋冬季多见。在应用疫苗后发病年龄有两极变化,周岁以内和成人患者增多。病后多可。</p><p>6、百日咳临床研究进展,综述,百日咳(pertussis 或whooping cough)是一种呼吸 道传染疾病,曾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0 世纪 初,在婴儿中病死率高达10%。 随着免疫接种的应用,百日咳发生率明显下降,但过去十余年间,百日 咳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现(resurgence),主要累及婴儿和青少年。 BP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传 播十分常见。感染者在整个卡他期、痉咳出现后 3 周或有效抗生素治疗的5 d 内都具有传染性。无 免疫力的婴儿传染期可能更长。,百日咳的许多临床特征常常被忽 视,从而造成诊断不足和治疗延误。 绝大多数百。</p><p>7、百日咳患者的护理,20170412,概述,百日咳是由百日咳杆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多见于儿童。 临床特点是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吸气吼声为特征。 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分类增高。 病程较长,未经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 常合并肺炎和脑病。,病原学,属鲍特杆菌属,是一种革兰染色阴性短小杆菌,须含有血液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很弱,干燥、一般消毒剂、加热5630min及紫外线均可将其灭活。,流行病学,(一)传染源:病人(唯一) (二)传播途径:经咳嗽时的飞沫传播。 (三)。</p><p>8、百日咳,1,概述,百日咳是一种由革兰阴性鲍特菌属导致的,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呼吸系统疾病,常引起流行。其特征性临床症状为阵发性痉挛性咳嗽伴吸气“鸡鸣”样回声,如未及时治疗,病程可迁延数月。,2,.,病原学,百日咳鲍特菌:G-杆菌,对外界抵抗力弱 类百日咳综合征: 鲍特菌属的其他种: 副百日咳鲍特菌 霍氏鲍特菌 流感嗜血杆菌 腺病毒 呼吸道合胞病毒 病原不明,3,.,百日咳鲍特菌,G-杆菌,严格需氧菌 毒力因子: 毒素: 百日咳毒素(PT)的S1亚单位 腺苷酸环化酶毒素(ACT) 皮肤坏死毒素(DT) 气管细胞毒素(TCT) 百日咳鲍特菌内毒素 黏附素: 。</p><p>9、,1,百日咳临床研究进展,.,2,综述,百日咳(pertussis 或whooping cough)是一种呼吸 道传染疾病,曾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20 世纪 初,在婴儿中病死率高达10%。 随着免疫接种的应用,百日咳发生率明显下降,但过去十余年间,百日 咳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重现(resurgence),主要累及婴儿和青少年。 BP 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家庭成员间的相互传 播十分常见。感染者在整。</p><p>10、儿童百日咳诊断和治疗的新进展,1,PPT交换学习,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研究课程,2007,2008,2012,2013,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试验)发表-见美国胸部医生协会(ACCP)儿童慢性咳嗽评估指南及国内研究资料和专家观点。中国儿童慢性咳嗽诊断和治疗指南(2013年修订)公布了同期中国儿童慢性咳嗽的治疗现状,2、慢性咳嗽、咳嗽是主要或唯一的临床症状。疾病4周,没有胸部x线影像异常的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