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
3.通过阅读分析中国地形的分布图和中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三节 中国的水资源。
八年级上册地理Tag内容描述:<p>1、1,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课程标准解读: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在地图上找出我国的主要河流,说出长江、黄河的概况。活动建议:联系生活经验并运用有关资料,讨论季风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2,一、地势(一)特征1、读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利用颜色大致判断中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第一节地势和地形,3,2、图A和图B所显示的地势。</p><p>2、八年级上册地理过关知识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53N4N , 135E73E.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二)中国的疆域:四支点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 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 我国东西相距约 5000 千米,我国南北相距约 5500 千米。 (三)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海陆兼备): (1)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海峡:台湾岛、琼州海峡。 (3。</p><p>3、第一节.中国的疆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1)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2)经纬度位置:53N 4N , 135E73E. (3)海陆位置:中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二)中国的疆域:四支点 最北: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最南:曾母暗沙。 最西:帕米尔高原。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 我国东西相距约 5000 千米,我国南北相距约 5500 千米。 (三)中国的海陆位置(特点:海陆兼备): (1)海域: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2)海峡:台湾岛、琼州海峡。 (3)内海:琼州海峡、渤海。 (4)三大岛屿:台湾岛、海南。</p><p>4、初二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此资料仅供参考,实际与课堂学习为主 此课件只是大规模整理每一课的知识点加以重点复习 红色为主要 双横线注意 华北地区 范围:北界是长城一线,南界是秦岭到淮河一线,西界是青藏高原东 缘,东临渤海和黄海。在北纬 35-40之间,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资源特点:晋、峡、内蒙古的交界一代的煤田,储存极为丰富,誉为“乌 金三角”。华北地区有丰富的能源矿产,特别是煤炭资源在全国占有 突出地位,山西称为“煤海”。汽油石油、天然气资源也是极为丰富。胜 利油田、华北油田、中原油田、 陕北天然气田等。 。</p><p>5、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电子备课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课标要求: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5、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二、教材分析: 本章从生活、生产实例出发,介绍了自然资源及其与人类生产活动的密切联系和重 要性,以及我国的资源国情。然后以水土资源为案例,介绍了水土资源的基本特。</p><p>6、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章末测试卷(含答 案) 一 、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12 分) 、展开地图,一眼就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从半球位置看,我国 位于:( ) A、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 B、中纬度、北温带 C、南半球、东半球 D、北半球、东半球 考试内容范围:考察我国地理位置中的半球位置。 考核目标要求:正确说明我国所在的半球位置、大洲大洋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特点。 要求学生仔细审题,按要求选择答案。 学生解题思路:我国地理位置优越,可以从半球、纬度、海陆三个方面正确理解记忆,在 四个。</p><p>7、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提纲 1 第 1 章 辽阔的疆域 1、 从东西半球来看,中国位于(东半球) 。从南北关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 。从世界 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是(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的国家,是一个(海陆兼备)的 国家。 2、 我国陆地面积约(960 万平方千米 ),与整个(欧洲)的面积差不多。在世界各国中,仅 次(俄罗斯) 、 (加拿大) ,居世界第(三)位。我国领土南北跨越的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 (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 ,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领土的四至点: 我国陆上国界线长达(20000)多千米,相邻的国。</p><p>8、1 八年级地理上册复习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1、地理位置: 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纬度位置:我国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半球位置:东半球和北半球。 2、疆域: 疆域辽阔; 我国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多), 最西端在帕米尔高原附近(73E),东西相距约 5000 千米,南端在曾母暗 沙(4N) 、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 上(53N),南北相距 约 5500 千米。 陆地面积约 960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p><p>9、1 -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第一节 辽阔的疆域 一、地理位置优越 (一)地理位置: (1)从半球位置看,中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 (2)从纬度位置看,大部分处于中纬度地区;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从海陆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位置的优越性: (1)纬度位置的优越性: 为大多数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足够的热量。 纬度南北跨度大,使南北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2)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面临大洋,有利于发展海洋事业和。</p><p>10、八年级(上)地理单元复习知识要点 一、中国的疆域: 1、中国的位置: 所在半球:东半球(20W 以东到 160E 之间) 、北半球(赤道以北)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小部分位于热带。 领土四端:最北端: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中心(北纬 53 度) 最南端:曾母暗沙(北纬 4 度)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东经 135 度) 最西端:帕米尔高原(东经 73 度) 2、中国的面积:陆地面积:960 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与欧洲的面积差不多。仅次 于俄罗斯和加拿大。 管辖海域:300 万平方千米 领海。</p><p>11、八年级上提纲 一、从世界看中国 1 一、 我国地理位置?半球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我国海 陆位置的优越性? 【1】我国位于东半球,北半球,大部分地区位于北温带,南部地区位于热带,没有寒带, 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2】光热条件好,跨纬度大,有利于农业多样化发展【3】 海陆兼备既能发展海上交通又能发展陆上交通 2、 我国的四至点?跨纬度大造成的什么差异?跨经度大造成的是什么差异? 【1】最南端为海南省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最北端在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 道中心线上,最西端在新。</p><p>12、铁厂中学 20142015 学年秋季学期期中测试卷 八 年 级 地 理 (本试卷共两个大题,总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 题 号 一 二 总 分 得 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的正确答案的字母填 入题后的括号中。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1关于我国疆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南北跨纬度近 50 度,东西跨经度 60 多度,因此东西距离大于南北距离 B我国的海陆总面积约为 1300 多万平方千米 C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约 20 000 多千米 D我国陆上国界线长约 18 000 千米 2 “两湖两广两河山。</p><p>13、八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计划 1.把握并熟记地舆根底常识。 2.开始了解一些地舆基本概念和培育学生读图才干。 3.开始运用所学地舆常识分析常识点与常识点之间的 彼此联系。 17-18 周 1-2 章 5 课时 19-20 周 3-4 章 5 课时 20 周 归纳操练 3 课时 教师仔细研讨教材与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仔细分 析学生学情,研讨学科特色,增强学生学习地舆的爱好, 进步温习功率;科学严格地对学生进行温习办法辅导;科学 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考试办法辅导,使之灵敏精确地使用好 教材和温习题,并能以活跃乐观的情绪投身到温习迎考中 去;温习力求精要,削减。</p><p>14、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中国的疆域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地球仪及阅读地图,使学生说出我国的 纬度和海陆位置,并能正确表述我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 2、在中国政区图上找出我国的四至点,并在图上量 算出我国的东西和南北之间的大致距离,培养学生的操作 能力, 3、使学生能在中国疆域图上辨别及在中国疆域空白 图上填注出我国濒临的海洋,主要岛屿、海峡,陆上邻国 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4、通过学习我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辽阔的疆域,激 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并进行热爱祖国。</p><p>15、八年级上地理教学期末工作总结 转眼本学期又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有得也 有失。在担任初二的地理教学工作中,我能从各方面严格 要求自己,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 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 开展。为了更好的搞好以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工作 做如下总结: 1、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 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 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 ,每堂课都 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学生能力的 培。</p><p>16、1 第三章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自然资源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态度目标态度目标: 使学生能通过了解我国资源的国情,懂得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自身养成 节约和保护资源的行为习惯,并能实施具体行动督促他人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 2 能力目标能力目标: (1)使学生能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利用不尽合理的 国情,能够经过讨论后制定本组、本班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具体措施。 (2)使学生明白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与人均占有量之间的辨证关系。 3.知识目标知识目标: 使。</p><p>17、1 第四节第四节 海洋资源海洋资源 一、丰富的海洋资源 【讲述】 我国国土辽阔,海陆兼备,海岸线长达 18000 千米,有 6500 多个岛屿, 除了有 960 万平方千米的陆地面积外,根据联合国海洋公约,可归我国管辖的海洋面 积约有 300 万平方千米,这一片宝贵的海洋国土。随着科技的发展,它将成为我国开发利 用的新领域。那么海洋有哪些资源呢? 【指导】 阅读课文第一段,你能理解文中这几句话的含义吗? 学生阅读后,讨论回答。这几句话分别指的是:海洋有丰富的水产资源、石油资源、 海盐资源、海洋能源。 【小结】 我国有辽阔的海域,丰富。</p><p>18、1 河河流流 1、注入北冰洋是( ) A、额尔齐斯河 B、雅鲁藏布江 C、怒江 D、澜沧江 2、我国最大湖泊是( ) A、洞庭湖 B、鄱阳湖 C、青海湖 D、里海 3、汛期最长的是( ) A、珠江 B、长江 C、黄河 D、黑龙江 4、下列河流含沙量最大的是( ) A、长江 B、珠江 C、黄河 D、闽江 5、外流区域和内流区域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多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带来的降水影响,西部受夏季高温的影响 6、读我国外流区和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