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下7.2弹力
2020729第七章力第二节弹力2020729做一做用力分别拉弹簧、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弯折铜丝。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一.认识弹力1.弹力是怎样产生的。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2)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
八年级物理下7.2弹力Tag内容描述:<p>1、2020年8月11日,撑杆跳比普通跳高还要高。它用了什么?2020年8月11日,第7章力,第2节弹性,2020年8月11日,做一件事,拉动弹簧和橡皮筋,挤压橡皮泥并弯曲铜线;放手后有什么不同?2020年8月11日。想想看,像橡皮筋:尺,橡皮擦,钢锯条和皮肤。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特征了吗?试着总结一下。类似于橡皮泥:白纸,面团和泥,2020年8月11日。类似于弹簧,物体在受力时会变形,但在不受力时会恢复。</p><p>2、弹力 学习目标1. 了解什么是弹力;2. 知道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学习重点知道什么是弹力,以及弹力产生的条件。学习难点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52页“弹力”,完成下列问题:1. 物体 的特性叫做弹性。物理受力发生形变,撤消外力后 的特性叫做塑性。2. 弹力是物体由于 而产生的。阅读教材52-53页“弹簧测力计”,完成下列问题:3. 测量 的工具叫做测力计。4. 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 就越长,利用这个道理做成的测力计叫做弹簧测力计。5. 弹簧测力计使用前要观察它的 ,认清它的。</p><p>3、2020 1 5 撑杆跳高要比普通跳高跳得高 它借助了什么 第二节弹力 2020 1 5 做一做 用力分别拉弹簧 橡皮筋和挤压橡皮泥 弯折铜丝 松手后 结果有什么不同吗 2020 1 5 想一想 类似橡皮筋 尺子 橡皮擦 钢锯条 皮肤 发现它。</p><p>4、精品文档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7.2弹力习题精选1(含答案)一选择题(共19小题)1(2006朝阳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两个物体只有相互接触,才能产生力的作用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D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2004朝阳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p><p>5、7 2 弹力 导学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l 知道什么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 l 了解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l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l 经历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 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p><p>6、7.2 弹力,弹性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称为弹性形变.,塑性形变:当物体发生形变后,撤去外力不能恢复原状的形变.,弹力,一.认识弹力,1. 弹力是怎样产生的?说说你的想法。,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叫弹力,弹性形变:撤去外力,物体能够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2.为什么说压力、支持力等,其实质就是弹力?,3.你还知道哪些物体在哪种情况下产生弹力?,触地形变的篮球。</p><p>7、导入新课,猜一猜,这是什么球?你玩儿过吗?,弹簧球,弹簧拉力器,你使用这个锻炼过身体吗?,第二节 弹力,1.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了解弹力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 过程与方法 经历探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过程,进一步掌握使用测量工具的基本方法。,教学目标,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对周围生活中弹力应用的实例有浓厚的兴趣,体会科学技术的价值。</p><p>8、课 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2)能正确使用弹力测力计。(3)知道形变越大,弹力越大。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2)通过自制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掌握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教具、学具:弹簧、纸条、刻度尺、木板等教学过程:来源:www.shulihua.net一引入新课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二新课教学(一)弹性。</p><p>9、课题 7 2弹力 弹簧测力计 备课教师 张晖 学习目标 1 通过生活实例对比 学生能准确说出什么是塑性 什么是弹性 并能在具体实例中区分弹性和塑性 2 通过弹簧的伸长和压缩能产生力的作用 学生能说出什么是弹力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弹力产生的条件 3 通过演示用的弹簧测力计在挂上不同数目的钩码伸长程度不同 引导学生总结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原理 4 学生通过反复练习 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所受拉力的。</p><p>10、弹力 教学设计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弹力授课人叶丽梅学校名称龙川县佗城中学科目物理教学对象八年级课时安排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八年级第七章第二节“弹力”,“弹力”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又是一种较复杂的力。因此教材根据初中学生的实际出发,对“弹力”的概念只要求学生“了解”,而将重点放在弹簧测力计的认识和使用上。这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p><p>11、第二节弹力,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了解弹力测力计测力的原理。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重点、难点,(1)明确弹力的定义(2)弹簧测力计的原理(3)弹簧测力计的测力过程及使用方法,竹竿发生形变,撑竿跳高,产生的力使运动员跳过较高界限,弹弓,橡皮筋发生形变,产生的力使人能击中较远目标,竹条发生形变,产生的力使圆木运动,1.弹力,跳板发生形变,产生的力使运动员弹起很。</p><p>12、弹力同步练习 选择题1几位同学使用弹簧拉力器锻炼身体,每位同学都可以将弹簧拉力器拉开至两臂伸直,两臂伸直时对弹簧拉力器拉力最大的是()A几个同学都一样大 B手臂长的同学C体重大的同学 D力气大的同学2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细线的重力及一切摩擦均不计,物重G=5N,则弹簧测力计A和B的示数分别为()A5N,0N B0N,5N C5N,5N D5N,10N3小明用在水平方向完成校“0”的弹簧测力计测量一个重10N的物体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大于10N B等于10N C小于10N D无法判断4下列关于弹簧测力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的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