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认识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比例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判断这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比例的认识Tag内容描述:<p>1、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12:68:4,6:43:2,内项,外项,3:215:10,2:103:15,2:310:15,10:215:3,1.,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方形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妙想要为半径为3。</p><p>2、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的认识,1,复习回顾,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3,我们来看看学校里的两面国旗的长和宽的比值有什么关系。,长2.4,宽1.6。,长60cm,宽40cm。,4,操场上的国旗:2.4:1.6=,教室里的国旗:60:40=,2.4m,1.6m,5,仔细观察图片,这些。</p><p>3、六年级数学比例的认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能力目标:能运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会组比例。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的奥秘,培养数学兴趣。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写比例.突破重点、难点设想 根据上学期“比的认识”,怎样的两张图片像的问题、让学生明确两种相关联的量成相除关系,且它们的比值。</p><p>4、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教学方法】引导法。【学习方法】自主探究。【教具准备】ppt课件【教。</p><p>5、北师大版 六年级下册 第二单元 比例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2:68:46:43:2 内项 外项 3:215:10 2:103:15 2:310:15 10:215:3 1. 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 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 与宽的比,判断这两 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 方形与宽的比,判断 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 例。 2.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 出来。 2.妙想要为半径为3cm的圆形小镜子围一圈丝 带,她现在有18cm长的丝带,估一估,够 吗? 写出上节课学习的几个比例,仔细观察,你会有 新的发现。 淘气的发现你同意吗?再写出几个比例验证一下 。 12468 6243 31。</p><p>6、比例的认识 教材分析1本课时学习的是教材1618页的内容。2教材创设了“图片像不像”“调制蜂蜜水”两个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化简比或求比值等不同方式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发现并理解“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并能根据这一规律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3通过本课时的教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的理解,同。</p><p>7、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的认识,笑笑配制蜂蜜水,配制了3次如下表,请你把表填写完整。,10:125,情境导入,6:50,6.4:400,2:25,3:25,2:125,情境导入,新知探究,12,12:6,=2,8:4,=2,8,比值相等,比相等,这两张图片像。,新知探究,3,3:8=,38,2:3=,8,比值不相等,比不相等,这两张图片不像。,3,2,23,新知探究,6:4。</p><p>8、1、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p><p>9、1、比例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6页比例的认识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成比例。2.在比的知识基础上引出比例的意义,结合实例,培养学生将新、旧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教学重点:比例的意义。 教学难点:找出相等的比组成比例。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什么是比?(1)一辆汽车5小时行驶300千米,写出路程与时间的比,并化简。 (2)小明身高1.2米,小张身高1.4米,写出小明与小张身高的比。 2.求下面各比的比值。 12 :16 1/3 :2/5 4.5 :2.7 10 :6 。</p><p>10、比例的意义一、填空。 姓名 成绩 (1)( )叫做比例。(2)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 ),中间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两端的两个数叫做比例的( )。(3)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分别是12和8,两个比的比值是,写出这个比例( ).(4)从24的因数中选出四个因数,组成两个比的比值都是2的比例式是( ).(5)在12、8、16这三个数中添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 )或(。</p><p>11、比例的认识尊敬的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研说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内容比例的认识。我将从说课标、说教材、说建议三个方面来进行我的研说。说课标:数学课程标准把小学数学分为两个学段,本节课属于第二学段数与代数方面的内容,课标中对这方面的目标如下: 知识与技能方面要求:体验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的过程,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能解简单的方程。 本节课体现在结合情境找到相等的比,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个部分的名称。通过化简比,求比值等方法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p><p>12、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比值。,3、什么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复习,求出下面各个比的比值。,12:16,10:6,6:10,6:412:8,6:43:2,内项,外项,下面哪组的两个比可。</p><p>13、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比例,12:68:4,6:43:2,内项,外项,3:215:10,2:103:15,2:310:15,10:215:3,1.,分别写出图中两个长方形长与长的比和宽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分别写出图中每个长方形与宽的比,判断这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2.哪几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出来。,2.妙想要为半径为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