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习题课件.
一由波形图求质点的路程位移波传播的距离第三节习题课1如图为一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波速为24ms那么再经ts时1B点的位移通过的路程2这列波继续向前传播了多大距离2如图甲...一、内容提要1.简谐振动的特征与规律A.动力学特征。已知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
波习题课件.Tag内容描述:<p>1、一 由波形图求质点的路程 位移 波传播的距离 第三节习题课 1 如图为一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 已知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 波速为 2 4m s 那么再经 t s时 1 B点的位移 通过的路程 2 这列波继续向前传播了多大距离 2 如图 甲为某一波动在t 1 0s时的图象 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 问 1 在甲图中画出再经过3 75s时的波形图 2 当经过了3 75s时 P质点的路程。</p><p>2、一、内容提要,1.简谐振动的特征与规律,A.动力学特征:,B.运动学特征:,C.规律:,振动与波习题课,1,2.描写振动的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A.振幅:A,B.圆频率、频率和周期:,C.初相位:,由系统决定圆频率:,由初始条件确定A和:,!简谐振动可以用旋转矢量表示,2,3、简谐振动的能量,A.动能:,B.势能:,C.特点:机械能守恒,3,4.简谐振动的合成,A.同方向同频率:,B.同方向不同频。</p><p>3、一、由波形图求质点的路程、位移、波传播的距离:,第三节习题课,1、如图为一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波速为:2.4m/s,那么再经t=s时:(1)B点的位移?通过的路程?(2)这列波继续向前传播了多大距离?,2、如图,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问:(1)在甲图中画出再经过3.75s时的波形图。(2)当经过了3.75s时,P。</p><p>4、一、由波形图求质点的路程、位移、波传播的距离:,第三节习题课,1,1、如图为一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波速为:2.4m/s,那么再经t=s时:(1)B点的位移?通过的路程?(2)这列波继续向前传播了多大距离?,2,2、如图,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问:(1)在甲图中画出再经过3.75s时的波形图。(2)当经过了3.75。</p><p>5、第 9 章,习题课,第九章 机械振动与机械波,机械振动,机械波,回复力:,动力学方程:,运动学方程:,能量:,简谐振动的特征,动能势能相互转化,简谐振动的描述,一、描述简谐振动的物理量, 振幅A:, 角频率 :,周期 T 和频率 :, 相位( t + ) 和 初相 :,相位差 :,的确定!,1、解析法。</p><p>6、大学物理学电子教案,武警学院教学课件,振动与波习题课,1质点P在一直线上运动,其坐标x与时间t有如下的关系x=Asin(t)(SI)其中A为常数,则质点的振幅为,周期为,初相位为。,2一个质点沿x轴作简谐运动,振动范围。</p><p>7、振动和波总结,5、简谐振动的矢量图表示法(旋转矢量法),1、2象限 v0,9.同频同方向谐振动合成后仍然是同频率的简谐振动,15.波形图上能量极值点 波形图上任意一点的动能与势能值时刻相等,在平衡位置动能与势能同时达到最大,而在谷峰位置动能与势能同时达到最小值(为零)。,波形,能量极大,能量极大,能量极小,能量极小,16、惠更斯原理:波阵面上的每一点,都是发射子波的新波源,其后任意时刻。</p><p>8、习题课讨论课,第七章,机械波,本章主要内容,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二、能量密度、能流密度、波的强度,三、波的干涉,有关波函数的应用,1、已知波函数求 及质点的v和a.,1) 从表达式中求:,利用比较法:将所给的波函数化为标准形式,再与标准式比较,得到所求.,2) 由各物理量的定义求:,3)对y求导可得v 和a。,7.1(1)已知一平面简谐波的波函数为 ,其中a,b为正值,则【 】,。</p><p>9、例:在半径a=1mm的非磁性材料园柱形实心导体内,沿z轴 方向通有电流I=20A, 试求: (1). 处的磁感应强度B; (2). 处的磁感应强度B; (3). 园柱体内单位长度的总磁通,?,(2) 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得,(3).,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得,(1)园柱形导体内的电流密度为,即,整理即得结果。,?,例: 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带有电荷量Q,在球体外距球心D处 有一点电荷q。 (1).。</p><p>10、掌握描述谐振动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及其相互关系 熟练掌握旋转矢量法 掌握谐振动的基本特征 会求简谐振动的特征量 能建立一维简谐振动的振动方程 理解并会运用简谐振动的主要判据 理解两个同方向 同频率谐振动的合成。</p><p>11、一、简谐振动的表达式及确定方法:,然后确定三个特征量:、A、,旋转矢量法确定:先在X轴上找到相应x0,有两个旋转矢量,由v0的正负来确定其中的一个,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习题课,【例题1】如图所示,写出(a)、(b)图振动曲线对应的振动方程,解:由图上的各量可得,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习题课,【例题2】如图所示,写出(b)图振动曲线对应的振动方程,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习题课,二、简谐振动的判定:,分析。</p><p>12、例:在半径a=1mm的非磁性材料园柱形实心导体内,沿z轴 方向通有电流I=20A, 试求: (1). 处的磁感应强度B; (2). 处的磁感应强度B; (3). 园柱体内单位长度的总磁通,?,(2) 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得,(3).,利用安培环路定理得,(1)园柱形导体内的电流密度为,即,整理即得结果。,?,例: 一半径为R的导体球带有电荷量Q,在球体外距球心D处 有一点电荷q。 (1).。</p><p>13、,1,机械波习题课,.,2,1、形成条件:,波源和介质,机械波的形成过程是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介质中的每个质点都是重复波源的振动,其振动的周期、频率、振幅都和波源一样。,2、波的形成过程,介质中的每一个质点刚开始振动时运动情况均和波源开始振动时的情况完全一样。(起振方向),机械波的传播过程是传递振动形式、能量和信息的过程,波形的平移,介质没有定向迁移。,一.机械波的形成,.,3,9。</p><p>14、一、由波形图求质点的路程、位移、波传播的距离:,第三节 习题课,1、如图为一简谐横波某一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该时刻P点的振动方向向下,波速为:2.4m/s,那么再经t = s时: (1)B点的位移?通过的路程? (2)这列波继续向前传播了多大距离?,2、如图,甲为某一波动在t=1.0s时的图象,乙为参与该波动的P质点的振动图象。问: (1)在甲图中画出再经过3.75s时的波形图。 (2)当经过了3。</p><p>15、7.10,用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L-C振动电路(见图)描述电磁波的产生和传播。电容器中存储的电路电场可以与磁感线圈的磁场交替变化,从而周期性地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从而在电容器极板之间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磁感线圈中产生周期性变化的磁场。理想L-C电路,电磁能量是常量。将任意瞬时电容器的电设定为q,将电路电流设定为I,电路期间总电磁能量为:诱导牙齿表达式到时间t。例如,i=dq/dt,di/dt。</p><p>16、大学物理电子教案,武警学院教学课件,振动与波动练习课,1粒子p作直线运动,其坐标x与时间t有如下关系:x=Asin(t) (SI),其中a为常数,则粒子的振幅、周期和初相为。一个质点沿着X轴做简谐运动,振动范围的中心点是X轴的原点。已知周期为t,振幅为a。(1)如果当t=0时,粒子通过x=0并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则振动方程为x=;(2)如果当t=0时,粒子通过x=A/2并沿x轴的负方向移动,则振动。</p><p>17、1. 波动表式为y=0.05cos(10t-4x)(SI制)横波沿绳子传播。 (1)求此波的振幅、波速、频率和波长。 (2)求绳子上各质点振动的最大速度和最大加速度。 (3)求x=0.2m处的质点在t=1s时的相位,它是原点处质点在哪一时刻的相位? (4)分别画出t=1s、t=1.25s、t=1.50s各时刻的波形。,解:(1),(2),(3),(4) t=1s时波形曲线方程,t=1.25s时,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