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统一 了长度的测量标准。1.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其他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图中A和B哪个圆大。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2.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3、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3.一本书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Tag内容描述:<p>1、目测的错觉 通过上面几幅图片,我 们发现目测是不太可靠的, 有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我 们该如何做出正确的判断呢 ? 国际通用长度基准:米原器 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我国古代科学家鲁 班发明木工尺,统一 了长度的测量标准。 2、1888年,科学家 们制作了一个国际通 用的长度基准,米原 器,作为各国测量1米 的基准。 长度的测量 阅读课本P12至P15文字内容,基本概念、定 义用红笔做上记号,记住测长度和测时间工 具的名称,长度和时间的主单位。 思考 不同长度单位间如何进行换算 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 测量长度 长度测量的工具 学生直尺、。</p><p>2、2.测量:科学探究的重要环节,1.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其他单位的换算. 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 值、量程的概念. 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 法,学习分析、记录、表达数据和结果. 4.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 工具的规范操作. 5.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严肃认真、实事求 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长度的测量 教学难点:误差,我们的感觉可靠吗?,为了更准确的认识周围的世界,把握事物的特点,我们发明工具,帮助我们测量.,根据以上几幅图可以看出,我们凭感觉判。</p><p>3、2.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教学目标三维目标要求一、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统一计量标准的意义。熟悉长度的国际单位制单位,以及与其他单位的换算。2.学习使用刻度尺,了解零点(零刻度线)、分度值、量程等概念。3.了解误差,练习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的方法。学习记录、分析、表达数据和结果。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一些实例练习测量长度的方法。训练使用测量工具的规范操作。2.通过测量活动,从中体会、练习灵活运用知识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规范学生的操作行为,培养。</p><p>4、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请同学们看以下几幅图,线条甲和乙是直线吗?,甲,乙,A,B,图中A和B哪个圆大?,A,B,C,D,图中AB和CD哪根线段长?,1.长度测量是最基本测量。,2.刻度尺是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直尺,皮尺,折尺,游标卡尺,1.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符号m。,2.其它常见的长度单位及符号。,千米、米、 毫米、微米、纳米 km m mm m nm,分米、厘米、 dm cm,单位换算:,2106m=_____km 3.58109km= ____m 61012nm=____m 5.6108m=____nm 7.8108um=____m 3.24109mm=___km,500cm=______m 128m= ______dm 0.86dm=____um 42cm=_______nm,刻度尺的单位、。</p><p>5、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测量的必要性,一、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2、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888年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米原器,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基准,3、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m)、纳米(nm)。,4、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km=103 m 1dm=10-1 m 1 cm =10-2 m 1mm 10-3 m 1m 10-6 m 1nm=10-9 m 练习: (1)2.5 m= cm = m (2)15nm= mm= km,250,2.5106,1.510-5,1.510-11,5、感受长度单位 (1)请同学们观察一。</p><p>6、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1课时测量1. 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2.70__cm。2.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为__3__min__4.4__s。3.一本书长度的五次测量记录是:26.01cm、26.03 cm、26.02 cm、26.51cm、26.01cm,其中有一次测量值是错误的,它是__26.51_cm__;根据以上测量值,该书的长度应记作__26.02_cm__。4下列四组数据是郑老师从全班同学的作业题答案中挑选出来的,其中正确的是(C)A一支新铅笔的长度:0.175 dmB一本新华字典的厚度:3.5 mC一枚壹元硬币的厚度:1.9 mmD一张纸的厚度:10 nm5一同学用分度值。</p><p>7、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第2课时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B)A.1.65 m B.1.75 m C.1.85 m D.1.95 m2身高160 cm的小明,利用自己的身体特征进行了以下估测,接近真实值的是(A)A教室宽5臂展,约8 m(臂展:两臂左右平伸时,两手中指尖之间的距离)B教室长10步幅,约30 m(步幅:走路时,两脚尖之间的距离)C课桌长4拃,约2.8 m(拃:张开手,拇指尖到中指尖之间的距离)D物理课本厚1指宽。</p><p>8、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学习目标,1、熟练掌握各单位间的换算 2、能够正确估计单位,帽高与帽沿直径是否一样长?,4,4,一样长,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大小、长度是不可靠的,要准确判断长度和时间,我们就要用测量 工具 来测量。,测量,曾经有一个大人和一个小孩各用自己的手做标准,分一段甘蔗,说好个人三拃,结果分好后小孩哭闹不依,这说明什么?,测量需要有统一的标准单位,国际计量组织制定了一套国际统一的标准, 这个统一的标准就叫国际单位制,长度的测量,一 长度的单位,国际单位制中 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米(m)。</p><p>9、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在美国的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个小城市发生了一场大火,相邻的另一个城市的消防车在39分钟内就赶到了距离60公里的着火点,速度非常快,但他们很快发现他们并不能投入战斗,因为他们消防车上的水管口径和当地的消防栓的口径不一样,他们只能看着大火燃烧,最后无功而返. 如果你是美国总统你最想做的是什么?,情景导入,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你所有的生活经验,你都知道哪些量需要测量?需要什么测量工具?,推进新课,相传,鲁班曾召集天下的木工,要做上千个精密木件,装配一座雕梁画栋的宫。</p><p>10、第二节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 湖南华容宋市中学 龙江洪,一课前反馈: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举例说明) 2,单位及换算: 45mm=_____m =_____dm =________m 8.410-6km=______mm =_______m =_______nm,0.045,0.45,4.5104,8.4,8.410-3,8.4106,二。自学研讨:,1、时间的测量: 在国际单。</p><p>11、第一章 走进实验室,二、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一、从木工尺到米原器,米原器:1888年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米原器,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基准。,1、从木工尺到米原器,木工尺:古代鲁班为了解决没有一个统一测量的标准,做了一个精致的木工尺。,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p><p>12、1-2测量:实验研究的重要环节。成都双语实验学校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什么?还有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吗?他们是如何转变的?(2分钟后交流),长度测量单位,国际单位:米(米,缩写为M)常用单位:公里(千米)、分米(米)、厘米(厘米)、毫米(毫米)、微米(米)、纳米(纳米)。成年人走两步的距离约为1.5米,笔芯直径约为3毫米,中指指甲宽度约为1厘米,手掌宽度约为1厘米,书桌高度约为0.75米,纸张。</p><p>13、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1、测量的必要性,一、统一计量标准的重要性,2、从木工尺到米原器 1888年科学家制造了一个国际通用的长度基准-米原器,作为各国测量1米的基准,3、长度的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为m.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千米(km)、 分米(dm)、 厘米(cm)、 毫米(mm)、微米(m)、纳米(nm)。,4、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 1km。</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