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常用穴位课件

足三里穴。中医常用保健穴位。常用穴位。常用穴位。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应用。手太阴肺经常用穴位。主治 (1)呼吸系统疾病之要穴。中医常用穴位。中医常用穴位。常用穴位定位、主治 衢州市中医院 余立芬。1 .尺泽穴 定位。2 .列缺穴 定位。尺泽穴。定位----肘横纹中。

常用穴位课件Tag内容描述:<p>1、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温州分中心 温州医学院附二院康复中心、针推中心 蒋松鹤 jshwz126.com jshwzhealth.com 什么是针灸 针针刺 灸灸法 传统针灸三大法 拔罐 什么是推拿 针灸推拿的实质是什么 刺激经络和穴位 (腧穴 ) 什么是经络 meridian (channel) 什么是穴位 acupoint 清代 . 蒙古鎏金银翠鸟羽饰凤冠 战国 . 蒙古玛瑙项饰 十四经络 十二经脉 任脉、督脉 手三阴 十二经脉 手三阳 足三阴 足三阳 返回厥阴 手三阴 一、手太阴肺经穴P16 循经所过: (胸、上肢内侧前缘 ) 穴位:经中分布定位 穴名含义 中府(胸) 尺泽(肘) 列缺 太渊 少商。</p><p>2、常用腧穴(一) 定位、应用 学习目标 经脉循行 主治概要 各经主要腧穴 手太阴肺经 起于中焦1,下络大肠,还循 胃口2,上膈属肺。 从肺系3,横出腋下,下循臑 4内,行少阴、心主5之前 ,下肘中,循臂内上骨6下 廉,入寸口,上鱼,循鱼际, 出大指之端。 其支者:从腕后,直出次指内 廉,出其端。 主治功用 肺系病:咳、喘、咯血、咽喉痛等; 循行所过病:胸痛、肩背痛、上肢病痛 等 主要穴位 中府(募穴):胸前壁外上方,平第一肋间隙 ,前正中线旁开6寸 尺泽(合):肘横纹,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 孔最(郄穴):太渊与尺泽连线腕横纹上7寸 。</p><p>3、Company Logo,大椎: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Company Logo,足三里穴:外膝眼下3寸,即犊鼻穴下3寸。,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传统中医认为,按摩足三里有调节机体免疫力、增强抗病能力、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的作用。,Company Logo,三阴交:内踝直上3寸,胫骨后缘。,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腹胀肠鸣,腹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闭经,子宫。</p><p>4、中医常用保健穴位,穴位的定义,学名: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部位。又称气穴、孔穴、节、会等。中医可以通过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等刺激相应的穴位治疗疾病。,手指同身寸法,常用保健穴位,1.百会穴,定位:后正中线上,前后发际连线的中点向后0.5寸处。,百会穴,主治疾病为:头痛、头重脚轻、痔疮、高 血压、低血压、宿醉、目眩失眠、焦躁等。,2.太阳穴,主治病症为: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 牙痛等疾病 。,3.风池穴,风池,主治 头痛,目疾,鼻渊, 感冒。 癫痫,热病,中风,高血压。 颈项强痛。,4.大椎,定位:低头,后颈部。</p><p>5、常用穴位,常用穴位的定位及应用,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王小寅,手太阴肺经 手厥阴心包经 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手太阳小肠经,足阳明胃经 足少阳胆经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脾经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阴肾经,任脉 督脉 四总穴,手太阴肺经常用穴位,太渊,尺泽,列缺,返回目录,尺泽,主治 (1)呼吸系统疾病之要穴,治咳嗽、气喘,常用于热证,实证(急性感染) (2)止上部出血,如鼻衄、咯血 (3)局部治肘臂酸痛 (4)刺出血,可治中 暑,定位: 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缘,列缺,定位: 桡骨茎突上方,腕模纹上1.5寸,主治 (1)呼吸系统。</p><p>6、中医常用穴位,武冈市中医医院 罗素琴 2016年10月,腧穴,穴位又叫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于体表的特定部位。腧是转输、输注的意思;穴是孔隙、聚集的意思。腧穴是按摩重点施术的作用点,传统记载的361个穴位分别归属于人体主要的14条经脉,分布在14条经脉上的穴位称为“经穴”;未列入14经系统的称为“奇穴”;没有一定的名称和位置的压痛点或其他反应点叫“阿是穴”。穴位具有运输气血,沟通脏腑等作用。,腧穴的定位方法,骨度分寸法 体表标志法 指寸定位法 简便取穴法,指寸定位法,1.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任脉),四总穴之一,【。</p><p>7、常用穴位简介,足三里:足三里位于外膝眼下四横指(外膝眼下3寸),胫骨边缘(距胫骨前嵴1横指),当胫骨前肌上,1,可使胃肠蠕动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2,可促进脑细胞机能的恢复,提高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 3,可以改善心功能,调节心律,增加红细胞、白细胞、血色素和血糖量。 4,良性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机体防御疾病的能力。 5,足三里的中医作用:足三里穴能生发胃气、燥化脾湿。它具有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扶正祛邪之功能。所以说足三里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防病保。</p><p>8、常用穴位定位、主治 衢州市中医院 余立芬,1 尺泽穴 定位:在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主治:咳嗽,气喘,咳血,小儿惊风,急性吐泻,肘臂挛痛。 2 列缺穴 定位: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 寸, 当肱桡肌与拇长展肌腱之间。(简便取穴双手虎口交叉,食指指尖所指处) 主治:头痛,项强,咳嗽,气喘,咽喉肿痛,口眼歪斜,牙痛。,3. 少商穴 定位:拇指桡侧指甲根角旁约0.1 寸。 主治:咽喉肿痛,高热, 昏迷,癫狂,鼻衄。 4 合谷 定位:在手背,第1 、2 掌骨间,当第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主治: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口眼歪斜,。</p><p>9、陈水凤 3-4F,中医常用穴位,2009-04-09,概 述,经络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概 述,2009-04-09,古人认为散布在经络通路上的穴位,是气血出入会合的“处所”,是气的运行通道,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反应点。又称“腧穴”。,穴位的发现与经络理论以及针灸实践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针灸疗法的广泛运用和经验积累,现在发现的穴位越来越多,其中归经的穴位有360多个,没有归经的穴位可能有上千个。,2009-04-09,分 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p><p>10、常用穴位,手指同身寸的定位法,中指同身寸-以患者的中指中节屈曲时内侧两端纹头之间作为一寸。 拇指同身寸-以患者拇指指关节的横度作为一寸 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处为准,四指横量作为3寸,尺泽穴,定位-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 临床应用: 治急性咽喉肿痛-独取尺泽,三棱针点刺出血。 治肘臂挛痛、肘关节屈伸不利-尺泽,合谷。 治急性吐泻、中暑-尺泽,委中。 润燥要穴(治肺火咳嗽),鱼际穴,定位-第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临床应用: 单针鱼际对哮喘而伴有口干舌燥者有良好治疗作。</p><p>11、中医科常见穴位,主讲人王亮,常用穴位,合谷 曲池 内关 少商 风池 百会 印堂 水沟 迎香 中脘 神阙 气海 肾俞 命门 足三里 三阴交 阴陵泉 阳陵泉 委中 涌泉,合谷,位置在大拇指和食指的虎口间,拇指食指像两座山,虎口似一山谷,合谷穴在其中故名 。 把手并上的时候,最高的突起处,就是合谷穴。或用一支大拇指的横纹对准另一支手的虎口,直接按下去的位置就是合谷穴 1、抒压/解除疲劳,消除黑眼圈,眼部减压,增进免疫力,提神醒脑,可舒缓肩颈肌肉僵硬; 2、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 3、合谷穴治疗下牙齿疼痛,特效穴。,曲池,曲池穴。</p><p>12、陈水凤 3-4F,中医常用穴位,2009-04-09,概 述,经络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径路。 经络纵横交错、遍布全身。,概 述,2009-04-09,古人认为散布在经络通路上的穴位,是气血出入会合的“处所”,是气的运行通道,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是内脏在体表的反应点。又称“腧穴”。,穴位的发现与经络理论以及针灸实践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针灸疗法的广泛运用和经验积累,现在发现的穴位越来越多,其中归经的穴位有360多个,没有归经的穴位可能有上千个。,2009-04-09,分 类,十四经穴,经外奇穴,阿是穴,:,。</p><p>13、护士常用的50个穴位 系列之二,1,神门(Shnmn,HT 7) 输穴;原穴,【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痛心烦、惊悸怔仲、失眠健忘、痴呆、癫狂痫等心与神志病证; 高血压; 胸胁痛。 【操作】直刺0.30.5寸;艾条灸。,2,后溪(Hux,SI 3) 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定位】在手尺侧,微握拳,第5指掌关节后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头项强痛、腰背痛、手指及肘臂挛痛等痛证; 耳聋,目赤; 癫狂痫; 疟疾。 【操作】直刺0.5l寸。治手指挛痛可透刺合谷穴。可灸。,赤白肉际:指四肢的内。</p>
【常用穴位课件】相关PPT文档
家庭针灸推拿常用穴位课件
常用腧穴一课件
中医学的常用穴位的应用ppt课件
课件:常用穴位.ppt
课件:中医常用保健穴位.ppt
课件:中医常用穴位报告.ppt
课件:中医常用穴位月学习课件.ppt
课件:常用穴位简介.ppt
课件:常用穴位定位主治.ppt
课件:中医常用穴位指导演示课件.ppt
课件:中医常用穴位.ppt
课件:中医科常见穴位.ppt
课件:中医常用穴位指导.ppt
护士常用穴位系列之二ppt医学课件.pptx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