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 是一种多原因多表现的。1. 掌握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药物的分类。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也称慢性心功能不全。第二十六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充血性心力衰竭药Tag内容描述:<p>1、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充血性心力衰竭(CHF ) 是一种多原因多表现的“超负荷心肌病”,此时心 脏不能将静脉回心血量充分地排出,而造成动脉系统供 血不足及静脉系统淤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 ,故又称为慢性心功能不全。 (一) CHF时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概述 心 肌 病 变 心脏前、后负荷 交感神经系统激活 心肌收缩力、心率、耗氧量 心输出量 血管收缩 后负荷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 系 统 激 活 水钠潴留、血容量 前负荷 心肌1-受体下调 心肌收缩力 心率、耗氧量 心脏肥大、变形 静脉。</p><p>2、肾肾素-血管紧张紧张 素-醛醛固酮酮 系统统(RAAS)抑制药药 RAS系统统 血管紧张紧张 素原 肾肾素 血管紧张紧张 素I 血管紧张紧张 素 糜酶旁路 AT1受体AT2受体 1.收缩缩血管,释释放醛醛固酮酮、升 2. 高血压压 2.促进细进细 胞增殖肥大,心 3. 血管重构 释释放NO,部分对对抗 AT1受体作用 激肽肽系统统 激肽肽原 缓缓激肽肽 失活 ACE 血管紧张素原 肾素 AT 心血管结结构改变变 肾肾功能改变变 外周阻力改变变 1. 直接收缩血管 2. 易化外周交感功能 -增加NE释放 -抑制NE再摄取 -增加血管反应性 3. 中枢交感兴奋 4. 促进肾上腺髓质释 放儿茶。</p><p>3、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血管紧张素II受体(AT1)阻断药 醛固酮受体拮抗药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ACE抑制药 ) 药理作用 1、治疗心衰作用 2、对血流动力学的作用 降低全身血管阻力、平均动 脉压、肺楔压、右房压,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室充盈压、左室舒张 末压,改善心功能;降低室壁肌张力,改善心舒张功能 3、抑制和逆转心血管重构 4、对肾脏的保护作用 作用机制 1、抑制ACE的活性 2、减少缓激肽的降解 3、ACE抑制药逆转心肌肥厚 代表药物 卡托普利 临床用于高血压、。</p><p>4、第二十一章 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导学】学习目的与要求:1. 掌握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药物的分类,强心苷类对心脏的作用、作用机制、中毒机制、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扩血管药治疗CHF的机制。2. 熟悉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利尿药、受体阻断药治疗CHF的基本作用原理与应用。3. 了解非苷类正性肌力药的作用和应用,以及中医药理论关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第一节 概述心功能不全(cardiac insufficiency)是心脏泵血功能降低,以致在静息或一般体力活动的情况下,不能有效地将静脉回流的血液充分排出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p><p>5、第十一章 心血管系统药,第二节 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心力衰竭概念,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也称慢性心功能不全,是指多种因素引起心脏损害,导致心排血量减少和心室充盈压升高,以组织血液灌注不足及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征。此时心脏收缩力减弱,心排出量减少,导致动脉系统供血不足,静脉系统淤血,表现为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肝脾肿大、颈静脉怒张、食欲减退等症状和体征。,治疗CHF的药物 正性肌力药物 强心苷类 非苷类正性肌力药:受体激动药如多巴酚丁胺和磷酸二酯酶抑制药如米力农等 减轻心脏负荷药 利尿药:氢氯噻。</p><p>6、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 三峡大学医学院药理 陈超,第一节 概 述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CHF),简称心衰,是一种多原因多表现的“超负荷心肌病”。在血流动力学方面表现为心脏不能射出足量血液以满足全身组织的需要。临床上以组织血液灌流不足及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综合征 。,一、CHF时心肌的功能和结构变化 (一)功能变化:CHF时心收缩性减弱,心率加快,前后负荷及心肌耗氧量均增加,同时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发生障碍。 1. 收缩功能障碍:表现为心肌收缩性下降,伴有收缩成分减少。</p><p>7、Drugs Used in 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21 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药,心脏病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使充分发挥代偿能力仍不能泵出足够的血液以供应机体所需而产生的一种综合症,也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Heart failure,Reduced cardiac output,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 activation,Vasoconstriction,Elevated cardiac filling pressure,Sodium and water retention,Angiotensin ,Renin,Cardiac remodeling,Aldosterone,Angiotensin,Pathophysiological mechanisms of heart failure and major sites of。</p><p>8、1,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2,CHF 的概念,指各种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输出量长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引起各组织器官动脉供血不足,静脉血液淤滞的临床综合征。本质矛盾是:心输出量下降,静脉血淤滞 大多数心力衰竭系缓慢发展,可起源于左心室、右心室或左右心室同时出现,分别成为左心室衰竭、右心室衰竭和全心衰竭。,3,CHF的临床表现 肌肉缺血,倦怠,乏力,体力下降 胃肠道缺血,食欲下降 肾缺血:尿少 神经系统缺血: 迟钝,意识障碍,死亡。 静脉淤血: 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4,左心衰竭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p><p>9、2019/6/1,1,第二十三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概述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脏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又是一种超负荷的心肌病,即泵衰。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疲乏、水肿等。,2019/6/1,2,治疗目标的改变:传统的治疗是仅限于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现代的治疗是能防止并逆转左心室肥厚,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病死率和改善预。</p><p>10、2019/6/10,1,第二十六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概述 :慢性或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各种病因所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是指在适当的静脉回流下,心脏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要的一种病理状态,又是一种超负荷的心肌病,即泵衰。临床表现为呼吸急促、疲乏、水肿等。,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2019/6/10,2,治疗目标的改变:传统的治疗是仅限于缓解症状,改善血流动力学,增加心输出量,降低左心室舒张末压。现代的治疗是能防止并逆转左心室肥厚,延长生存期,提高。</p><p>11、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及其进展,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衰,chronic or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是各种严重心脏疾病终末阶段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病情复杂,预后不良。病情严重者一年内病死率高达50以上,病死者中约有一半为心律失常所致的猝死,另一半死于进行性泵功能衰竭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及其进展,在20 世纪90 年代中后期,证实心衰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与神经内分泌被长期激活所导致的心室重构有关。神经内分泌的激活,能在短期内维持循环及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对心功能起一定的代偿作用,但过度的激活却。</p><p>12、第二十六章 治疗心力衰竭药物 Drugs Used in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或称慢性心功能不全(chronic cardiac insufficiency) ,是指在适度的静脉回心血量下,心排出量的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 基本病因:心肌收缩力减弱,第一节 CHF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CHF药物的分类,心功能不全时病理生理变化,一、心衰时心肌功能与结构变化,(一)心功能变化 CHF时导致心肌受损,表现为心功能障碍。大多数患者以收缩性心力衰竭为主,而少数为舒张性心力衰竭;此外,极。</p><p>13、1,抗慢性心功能不全药,2,CHF 的概念,指各种心血管疾病造成的心输出量长期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引起各组织器官动脉供血不足,静脉血液淤滞的临床综合征。本质矛盾是:心输出量下降,静脉血淤滞 大多数心力衰竭系缓慢发展,可起源于左心室、右心室或左右心室同时出现,分别成为左心室衰竭、右心室衰竭和全心衰竭。,3,CHF的临床表现 肌肉缺血,倦怠,乏力,体力下降 胃肠道缺血,食欲下降 肾缺血:尿少 神经系统缺血: 迟钝,意识障碍,死亡。 静脉淤血: 左心衰竭致肺循环淤血。 右心衰竭致体循环淤血,4,左心衰竭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p><p>14、第二十三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药物 Drugs of Treating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第一节 概述 一、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学,各种病因引起的多种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适当静脉回流下,心排出量绝对/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组织所需的一种病理状态,同时它又是一种超负荷心脏病,心肌收缩/舒张功能下降,最终致体/肺循环淤血,称为CHF。,心肌病变,心脏前、后负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CHF的病理生理学机制,5,心脏重构 (Cardiac remodeling),定义: 在心脏损伤或在血液动力学的应激反应时,由于分子和基因表达的变化,导致心脏的大小、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