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教版八年级上
课堂小结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题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虎门销烟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矗立着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 &amp。认识鸦片战争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
川教版八年级上Tag内容描述:<p>1、 虎门销烟 & 鸦片战争 & 中英南京条约 & 课堂小结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鸦片战争鸦片战争 第一学习主题 第1课 鸦片战争 导入 人民英雄纪念碑 毛泽东题词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之一虎门销烟 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中心矗立着雄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人民英雄纪 念碑是为了纪念近代以来的民族英雄而建立。纪念碑位于天安门广场正 中央,1952年根据梁思成的设计方案动土修建。碑高37.94米,碑基3000 多平方米,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纪念碑。 在纪念碑的基座,镶嵌着八块石雕,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抗争 的八个历史性场面。其中第一座反映的历史事件就。</p><p>2、中国近代史 l时限: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成立 l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l一个主题:民族独立 国家富强 l两对矛盾:封建主义制度人民大众 外国资本主义中华民族(最主要) l两个阶段: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 三条线索:屈辱史 抗争史 探索史 第1课 鸦片战争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 中英南京条约 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前中英两国基本情况对比 中国清政府英国 经济经济落后的封建自然经济 完成了工业革命 商品经济发达 政治落后的封建国家 政 治腐败 先进的资本主义 国家 军军。</p><p>3、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遵义会议 长征的胜利 红军长征 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红军长征 导入 红军长征穿过草地(油画) 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红军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 经历了怎样的艰难险阻?表现了怎样的精神和气概?让我们沿着革命 先辈的足迹,去感受革命的艰难曲折,去体验伟大的长征精神吧! 导入 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红军长征 长征的开始 www.yuwen520.com友情提供 红军长征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 (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瑞。</p><p>4、 南昌起义 & 井冈山会师 & 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 & 课堂小结 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人民军队的建立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导入 血腥的“四一二”政变断送了生气蓬勃的国民革命,却无法阻止革命风暴的再起。南昌 起义的枪声,秋收起义的火把,井冈山上飘扬的红旗,召唤着中国人民从地上爬起来,揩干 净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本课叙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血 与火的抗争的艰苦历程。 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昌起义浮雕 www.jkzyw.com 第三学习主题 第3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 南昌起义 第三学。</p><p>5、 辛亥革命的酝酿 & 武昌起义 &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 课堂小结 第二学习主题 第7课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 第二学习主题 第3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浮雕 人民英雄纪念碑 导入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 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力,敲响 了清王朝的丧钟,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 专制制度。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学习本 课,你将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上下求索救国之 路的艰辛历程,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 的伟大历史作用。 第二学习主题 第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p><p>6、第1课 鸦片战争 第一学习主题 列强的侵略和中 国人民的抗争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 2.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 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1.虎门销烟 2.鸦片战争 3.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1840)开始到新中国成立( 1949)为止,包括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 期。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中国人民的革命史,就是一 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的抗争史,就是一部中华民族打倒帝国 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 史。 1919 19491840 旧民主主义革 命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 。</p><p>7、南昌起义 井冈山会师 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发展 课堂小结,第三学习主题 第11课 人民军队的建立,导入,血腥的“四一二”政变断送了生气蓬勃的国民革命,却无法阻止革命风暴的再起。南昌起义的枪声,秋收起义的火把,井冈山上飘扬的红旗,召唤着中国人民从地上爬起来,揩干净身上的血迹继续战斗。本课叙述的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建立革命根据地、进行血与火的抗争的艰苦历程。,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昌起义浮雕,南昌起义,南昌起义(油画),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南昌起义指挥部旧址(现江西南昌苏圃路南昌二中内),原为江西大旅社。南。</p><p>8、燃烧的记忆,不容忘却de抗日战争,抗日救亡运动和全国抗日战争的开始,1、九一八事变(年月日、沈阳) 2、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涨 3、西安事变(年月日、西安) 4、七七事变(年月日、北平卢沟桥) 5、南京大屠杀(年月、南京),一、九一八事变,抓住时间、地点、发动者等基本要素,概述九一八事变的经过,认识事变的性质。 阅读教材P80第一段材料,指出蒋介石政府对九一八事变的态度及给中国带来的恶劣影响,认识蒋介石政府的实质。 了解东北沦陷后日本扶持建立的傀儡政权的名称、都城、执政、性质等。,1931年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策划炸毁南。</p><p>9、戊戌变法,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百日维新” “戊戌六君子” 课堂小结,戊戌变法,“变者,天下之公理也。”面对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爱国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由于封建顽固势力的血腥镇压,变法失败了。“戊戌六君子”喋血北京菜市口刑场。他们“有心杀贼”,为什么却“无力回天”?“回天”之力在哪里?救国之路在何方?,导入,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原因: 帝国主义的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思考: 帝国主义加剧的表现有哪些?,公车上书,1895年,马关条约的签订,举国震惊。康有为、梁。</p><p>10、第五课 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识记与理解: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背景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和洋务运动主要时间,记住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兴办的主要企业,了解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重要作用。 2能力与方法:通过分析洋务运动发生的原因及其目的,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及利用信息对有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证的能力。通过组织学生课堂辩论,评价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培养学生将历史事件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论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洋务运动,使学生了解世界走向中国,中国开始融入世界的近代。</p><p>11、洋务运动课堂教学设计信丰县大塘中学 兰印鑫(注:本教案采用川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科书)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洋务运动是八年级历史最重要的知识。它是中国近代化历程中重要的一步,开启是中国向西方学习的先河,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洋务运动兴起的原因和目的,记住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起止时间,了解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以及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作用。能力目标:通过分析评价李鸿章的功过,培养学生辩证地,一分为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和综合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p><p>12、第5课 洋务运动【课标要求】列举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用、民用工业;评价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学生完成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表格落实知识点,培养提取要点的能力;通过将前后知识进行联系和对比学习,培养论从史出的意识;通过讨论并辨证评价洋务运动,了解评价历史事件的基本标准并初步学会使用,具备基本的辨证思考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以时间轴的形式展示历史发展脉络,学会将具体史实放在特定历史背景下思考学习;通过阅读课文,掌握提出要点的方法;通过分组合。</p><p>13、八年级上学期初09级历史期中试卷(2007年)(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45分钟)密1、 单项选择题(将正确答案填入答题卡,每小题3分,共45分)题号12345678答案题号9101112131415答案号考1、 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 打开中国市场 B、维护鸦片贸易C、抢夺中国商品 D、占领中国领土2、 当我们今天站在圆明园的遗址前,面对残破的遗址,你能说出当年火烧圆明园的凶手是谁吗?( )A、 英法联军 B、美英联军 C、美法联军 D、八国联军3、 在19世纪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 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4、 帝国主义在中国设。</p><p>14、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六学习主题 第2课 近代社会生活课件 川教版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 了 解 两次工业革命和辛亥革命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影响 掌 握。</p><p>15、20、近代社会生活,汽车,轮船,火车,马车,轿子,这是什么交通工具?,活动:猜一猜,传统,新式,百年回眸:,(李鸿章、上海),一、新式交通、通讯工具出现:,1、交通工具:,鸦片战争后,3、第一家轮船运输公司:,轮船招。</p><p>16、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的形势 被瓜分 义和团运动 农民阶级 洋务运动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希望 怎么办 出路 变 者 天下之公理也 梁启超 第6课 戊戌变法 一 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活动一 自主先学 1 背景 2 代表人物 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