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人人文库网! | 帮助中心 人人文档renrendoc.com美如初恋!
人人文库网

传染病报告卡

传染病报告卡及死亡医学证明书填 写规范 2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2004年 12月 1日卫生部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3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医疗机构职责。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传染病报告卡的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传染病报告卡Tag内容描述:<p>1、传染病报告卡及死亡医学证明书填 写规范 2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2004年 12月 1日卫生部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3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医疗机构职责: 建立健全传染病诊断、报告和登记制度 负责对本单位相关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信息报告 培训 协助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传染病疫情的调查 4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报告病种 填报要求 报告程序和方式 报告时限 5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规范 属地管理原则 传染病报告实行谁接诊,谁报告。监测病例 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责任报告单位和责任报告。</p><p>2、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规范传染病报告卡填报规范 1 疫情报告是法律要求履行的职责疫情报告是法律要求履行的职责 医疗机构应当确定专门的部门或者人员,承担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设立或指定专门的部门、人员负责传染病疫情信息 管理工作,及时对疫情报告进行核实、分析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 中 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法 规定的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 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 国务院规定的或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p><p>3、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与报告卡填写规范 1 全国确诊感染人数 132 死亡 39人 2 3 统计显示:中国内地累计病例 5327例,死亡 349人 ;中国香港 1755例,死亡 300人;中国台湾 665例 ,死亡 180人;加拿大 251例,死亡 41人;新加坡 238例,死亡 33人;越南 63例,死亡 5人。 中 国共 确诊非典型肺炎病例 5327例,死亡 349人。 据世界卫生组织 2003年公布的统计数字,全球累 计非典病例共 8422例,涉及 32个国家和地区。全 球因非典死亡人数 919人,病死率近 11。 4 根据世卫组织 6日公布的最新数字,西非地区累计出现 埃博拉出血热确诊和疑似。</p><p>4、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 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姓名*: (患儿家长姓名: )有效证件号*: 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工作单位(学校): 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 本县区 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 外省 港澳台 外籍现住址(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镇、街道) 村 (门牌号)人群分类。</p><p>5、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2014年版)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1、 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A、变更诊断;B、死亡;C、填卡错误)患者姓名*: (患儿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工作单位或学校或托幼机构*: 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 本县区 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 外省 港澳台 外籍现住址(详填。</p><p>6、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为了进一步加强我院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提高报告的效率和质量,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及时、准确的监测信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1、本院为法定传染病责任报告单位,本院执行职务的医务人员均为责任报告人。2、在诊疗过程中发现法定传染病,由首诊医生或其他执行职务的人员,按要求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并及时通知疫情报告人员。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填卡医生要按照传染病报告卡所附“填卡说明”,使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对卡中的内容逐项认。</p><p>7、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江玉梅 2013年9月12日,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它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H7N9(新增加)、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p><p>8、膅芃螈羂肁节蒈螅羇芁薀羁芆莀蚂螃膂莀螅罿肈荿薄螂肄莈蚇肇羀莇蝿袀艿莆葿肅膅莅薁袈肁蒄蚃肄羇蒄螆袇芅蒃蒅虿膁蒂蚈袅膇蒁螀螈肃蒀蒀羃罿葿薂螆芈蒈蚄羁膄薈螆螄肀薇蒆羀羆薆薈螃莄薅螁羈芀薄袃袁膆薃薃肆肂膀蚅衿羈腿螇肅芇膈蒇袇膃芇蕿肃聿芆蚂袆羅芅袄蚈莃芅薄羄艿芄蚆螇膅芃螈羂肁节蒈螅羇芁薀羁芆莀蚂螃膂莀螅罿肈荿薄螂肄莈蚇肇羀莇蝿袀艿莆葿肅膅莅薁袈肁蒄蚃肄羇蒄螆袇芅蒃蒅虿膁蒂蚈袅膇蒁螀螈肃蒀蒀羃罿葿薂螆芈蒈蚄羁膄薈螆螄肀薇蒆羀羆薆薈螃莄薅螁羈芀薄袃袁膆薃薃肆肂膀蚅衿羈腿螇肅芇膈蒇袇膃芇蕿肃聿芆蚂袆羅芅袄蚈莃芅。</p><p>9、蒄螇肆蒇莀袇腿芀蚈袆袈肂薄袅肁芈薀袄膃膁蒆袃袃莆莂袂羅腿蚁袁肇莄薇羁腿膇蒃羀衿莃荿罿羁膅蚇羈膄莁蚃羇芆芄蕿羆羆葿蒅薃肈节莁薂膀蒈蚀薁袀芀薆蚀羂蒆蒂虿肅艿莈蚈芇肁螆蚈羇莇蚂蚇聿膀薈蚆膁莅蒄蚅袁膈莀蚄羃莄虿螃肅膆薅螃膈莂蒁螂羇膅蒇螁肀蒀莃螀膂芃蚂蝿袂蒈薈螈羄芁蒄螇肆蒇莀袇腿芀蚈袆袈肂薄袅肁芈薀袄膃膁蒆袃袃莆莂袂羅腿蚁袁肇莄薇羁腿膇蒃羀衿莃荿罿羁膅蚇羈膄莁蚃羇芆芄蕿羆羆葿蒅薃肈节莁薂膀蒈蚀薁袀芀薆蚀羂蒆蒂虿肅艿莈蚈芇肁螆蚈羇莇蚂蚇聿膀薈蚆膁莅蒄蚅袁膈莀蚄羃莄虿螃肅膆薅螃膈莂蒁螂羇膅蒇螁肀蒀莃螀膂芃蚂蝿。</p><p>10、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卡片编码:由报告单位自行编制填写。姓 名:填写患者或献血员的名字(性病/AIDS等可填写代号),如果登记身份证号码,则姓名应该和身份证上的姓名一致。家长姓名:14岁以下的患儿要求填写患者家长姓名。身份证号:尽可能填写。既可填写15位身份证号,也可填写18位身份证号。性 别:在相应的性别前打。出生日期:出生日期与年龄栏只要选择一栏填写即可,不必既填出生日期,又填年龄。实足年龄:对出生日期不详的用户填写年龄。 年龄单位:对于新生儿和只有月龄的儿童请注意选择年龄单位,默认为岁。工作。</p><p>1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2013年版)卡片编号: 报卡类别: 1、 初次报告2、订正报告患者姓名*: (患儿家长姓名: )身份证号: 性别*: 男 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如出生日期不详,实足年龄: 年龄单位: 岁 月 天)工作单位或学校或托幼机构: 联系电话: 病人属于*: 本县区 本市其他县区 本省其它地市 外省 港澳台 外籍现住址(详填)*: 省 市 县(区) 乡(镇、街道)。</p><p>12、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柳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江玉梅 2013年9月12日,依法报告的传染病病种,法定报告传染病共39种,其中甲类2种、乙类26种、丙类11种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炭疽中的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其它乙类传染病:艾滋病、病毒性肝炎(甲型、乙型、丙型、戊型、未分型)、脊髓灰质炎、H7N9(新增加)、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炭疽、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p><p>13、附件2河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卡姓名: 住址: 工作单位: 编号:姓名:男 女 出生日期:年 月 日婚姻状况:未已丧偶离异不详病种:高血压冠心病类型名称:脑卒中类型名称:糖尿病类型名称:肿瘤类型名称:死亡类型名称:其他类型名称:ICD-10编码职业:工人农民渔民牧民干部、职员学生儿童个体离、退休其它文化程度:学龄前小学中学大专以上文盲发病日期:年 月 日诊断日期:年 月 日死亡时间。</p><p>14、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各科室: 一、 地址、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填写 城市:省、市、区、办事处、街道、小区、楼号、单元号、门牌号。 农村:省、市、县、乡(镇)、村、组。 二、学生: 十五岁(包括十五岁。</p>
【传染病报告卡】相关PPT文档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与报告卡填写规范
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ppt课件.ppt
课件:传染病报告卡填写.ppt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ppt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ppt课件.ppt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ppt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ppt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2016新).ppt
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课件
传染病报卡报告与管理((医疗机构)ppt课件
【传染病报告卡】相关DOC文档
2017版-传染病报告卡.doc
2014版传染病报告卡.doc
传染病报告卡填报及管理制度.doc
传染病报告卡(艾滋病).doc
传染病报告卡.doc
传染病报告卡填卡说明.doc
传染病报告卡(2013年版).doc
河北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告卡.doc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doc
《传染病报告卡》填写要求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5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