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编号:11321409]
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
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课。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使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自主学习。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2. 学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 能通过操作、观察、思考、归纳等学习活动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导学案无答案新人教版Tag内容描述:<p>1、说“屏”课题: 说“屏”(第一、二学时)课型预习交流学习目标:1、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识记文中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说出说明对象及特征。3、知道屏的相关知识。学习重点:说出说明对象及特征,知道屏的相关知识。教师寄语:学海无涯,愿每一位同学都能做搏击知识长空的雄鹰,经历风雨,享受成功!知识链接屏风,由文言词“屏”变化而来。古时建筑物内部挡风用的一种家具,所谓“屏其风也”。屏风作为传统家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来已久,早在三千年前的周就以天子专用器具出现,作为名位和权力的象征。古代屏风主要起分。</p><p>2、背影【学习目标】。1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体会朴实语言所饱含的丰富情感。3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深。【重点】掌握关键语句在文中的作用及所蕴含的情感。【难点】感悟本文所表现的父子情深。【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初读时结合文中注释,查阅有关工具书读准字音,理解词意,扫清文章阅读障碍。2、再读时想象文章描绘的人物,体会人物的性格特征。 3、揣摩和品味语言。在文本中圈画你喜欢的句段。4、【分析句子的表达效果六法】联系修辞手法;抓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词;联系人物身份,性格和思想;。</p><p>3、圆柱的表面积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含义;2、掌握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能灵活运用求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习重点】1、理解求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学习难点】1、运用侧面积、表面积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3页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圆柱是由哪些面围成的立体图形?2、圆柱的底面和侧面各有什么特征?3、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长方形,侧面展开后的长方形与圆柱有什么关系?4、圆柱的侧。</p><p>4、圆柱的体积【学习目标】1、理解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掌握,会运用计算圆柱的体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2、初步体验转化的数学思维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重点】1、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运用;2、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1、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主学习】一、内容要求:自主学习教材P19页内容,并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什么叫物体的体积?你会计算哪些图形的体积?长方体体积公式: 正方体体积公式: 2、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 ),高。</p><p>5、圆柱的表面积学习目标:1、能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认识圆柱侧面的展开图。2理解圆柱侧面积和圆柱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3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与侧面积的关系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重难点:认识圆柱的特征。看懂圆柱的平面图。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一、前置自学:求下列圆柱体的侧面积(1)底面半径是3厘米,高是4厘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底面直径是4厘米,高是5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底面周长是12.56厘米,高是4厘米。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柱体有什么特点?什么是。</p><p>6、化学实验安全 过滤与蒸发问题记录【新课程标准】1.认识化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基本方法。2.树立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熟悉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知道实验室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3.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等实验技能。【核心素养】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志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能设计简单实验方案并能完成实验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二、。</p><p>7、物质的量 二问题记录【学习目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能准确说出物质的量、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2. 学生通过展示和教师评价总结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目、物质的质量之间的简单换算关系3、初步培养学生演绎推理、归纳推理、逻辑推理和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核心素养】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能从不同层次认识物质的多样性,能从分子、原子角度认识物质的结构、性质,能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视角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p><p>8、3.2.1 弹力班级: 姓名: 小组: 评价: 【学习目标】1、通过阅读课本,能准确说出形变、弹性形变、弹性限度的定义;2、阅读课本,能准确说出弹力的定义,并通过小组讨论得出弹力产生的条件;3、能区分压力、支持力、拉力等均是弹力的一种,并能准确画出弹力的方向。【重点难点】重点:区分弹力的方向难点:是否存在弹力的判断【导学流程】一、基础感知弹性形变和弹力接触力按其性质可以归纳为: 1形变(看课本54页)(1)定义:物体在力的作用下 或 发生改变的现象注意:有时候物体的形变很小,不易观察,没有观察到明显形变并不表示没有形变。。</p><p>9、离子方程式问题记录【新课程标准】1.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2.认识并掌握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初步掌握离子共存的判断方法。3.掌握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学会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核心素养】素养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 素养2 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 认识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有新物质生成。素养3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 通过分析、推理等方法认识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素养4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能发现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素养5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 【导学流程】 一、知识链接二、基础感知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时,同时符合易溶于。</p><p>10、角的分类课题角的分类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4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2页学习目标1、 理解锐角、直角、钝角、平角和周角的定义。2、 理解各种角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正确地将角进行分类。重点难点角的分类及其之间的关系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说一说量角的方法有哪几步?量角时要注意什么?任意画一个角。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也可以按照大小分类,到底可以分成哪几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复习旧知质疑探究活动一:认识直角、锐角、钝角。1、我们知道角是有大有小的,角可以按照大小分类,曾经学过的角可以分为哪几。</p><p>11、角的度量课题角的度量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3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0-41页学习目标1、 认识量角器,角的常用单位及符号。2、 掌握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重点难点量角的一般步骤和方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认识量角器1、拿出量角器,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2、读一读课本第40页最下面一段话,用笔将重要的画一画。3、在量角器上,从右边起,依次找出0、20、90、135、180的刻度线。4、在量角器上,从左边起,依次找出0、20、90、135、180的刻度线。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每一份所对的角就叫做1度的角。也就。</p><p>12、亿以内数的读写法课题亿以内数的读写法练习课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4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练习一学习目标1.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并能正确地、熟练地读、写亿以内的数。2. 通过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己探究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点难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法。学习流程学 案导 案一、复习引入1. 读出下面各数。63004200 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546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06200读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p><p>13、练习课课 题练习课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11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练习四学习目标1、能熟练地进行亿以上的数的读写、改写及求近似数、比较大小。2、正确合理地运用计算器进行计算。重点难点熟练地进行亿以上的数的读写、改写及求近似数、比较大小。环节学 案导 案复习回顾1、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亿以上的数的读写、改写及求近似数、比较大小,同学们能说一说方法吗?2、我们学习了用计算器计算,你们会熟练运用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补充。质疑探究1、完成练习四第5题497+498+499+500+501+502+503=2、数学小活动:写数、读数每人随意写出3个。</p><p>14、画角课题画角编写教师授课时间第5课时审核人学习内容教材第43页例3学习目标使学生掌握画角的方法,会用量角器画指定度数的角。重点难点掌握指定度数角的方法环节学 案导 案自主学习一、复习铺垫,予做准备1把下面各角填入适当的括号内40 135 180 91 360 90 127 4锐角( ) 钝角( )直角( ) 平角( ) 周角( )2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 ) ( ) ( )二、尝试体验,探究新知利用直尺和量角器画一个65的角,画完之后再用量角器量一量1、自学教材第43页“画角”2、尝试并体验画一个65的角3、质疑。</p><p>15、第四单元 比 例第1课时 比例的意义【学习目标】1.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掌握组成比例的关键条件。2. 能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什么叫做比?你能不能举个例子说一说什么叫做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你发现了什么规律?2你会分类么?试一试,能不能把下面几个比按照比值的不同分分类呢?2:3 4.5:2.7 10:6 80:4 4:6 10: 二、自主探究(一)探究比例的意义1.看课本图完成下表。选择其中两面国旗(例如操场和教室的国旗),请同学们分别写出它们长与宽的比,并求出比值。即: : = ; 。</p><p>16、第二单元 百分数(二)第4课时 利率【学习目标】1了解储蓄的意义。2理解本金、利率、利息的含义。3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计算存款利息。【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老师的家里有五千元钱暂时还用不着,可是现金放在家里又不安全,你能帮老师想个办法,如何更好地处理这些钱吗?二、自主探究1.自学课本11页关于利率的内容。(1)储蓄的意义是什么?(2)存款的方式有哪些?(3)什么是本金?什么是利息?什么是利率?2.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变化,银行存款的利率有时会进行调整,2012年7月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存款利率如下表:(1)从表中。</p><p>17、第四单元 比 例第5课时 正比例【学习目标】1. 理解正比例的意义。2学会分析问题,能够根据正比例的意义判断两种量是不是成正比例,并能根据正比例关系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根据据下列中的两种量,怎样求第三种量?(1)已知路程和时间 (2)已知工作量和工作时间(3)已知总价和数量二、自主探究1.自学课本第45页。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1)表中有哪两种量?(2)总价是怎样随着数量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应的总价与数量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2.用一个式子表示总价、数量和单价的关系: 3.填一填:两种相关。</p><p>18、语文园地七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我能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2.我能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3.我能通过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学习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灵活运用成语。【学习过程】记听写“读读写写”的词语。笔做预习要求:笔记写书上1.阅读 “词语盘点”的词语; 2.背诵日积月累的成语,了解成语的意思;家长签名: 评分:A B C D合作交流我的发现:1.我能朗读文中的四个句子,并能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四句话的意思。2.我知道四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3.我能从学过的课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并说出所我的。</p><p>19、第四单元 比 例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目标】1. 理解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并尝试用字母表示。2. 学会应用比例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解决简单的问题。【学习过程】一、知识铺垫1. 什么叫比?比的基本性质是什么?2什么叫比例?请你写出一个比例。二、自主探究自学课本第41页并完成下面的部分。(一)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1.写出下面比例各部分的名称。2.想一想: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和什么有关?怎样记住它们?(二)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1.计算上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p><p>20、解决问题(1)学习目标:1、掌握生活中求实际问题的近似值的解题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会结实际情况合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3、培养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学习重点:用“进一法”和“去尾法”解决实际问题。学习难点: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自学课本39页例10的(1)题:(1)、读题目,理解题意,列式计算。(2)、计算结果是6.25个,如果用四舍五入取近似值,需要( )个瓶子。但6个瓶子只能装下( )千克香油,剩下的0.1千克还需要( )个瓶子,所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