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轮复习第二章
1.已知2是函数f(x)=log2(x+m)。7)函数f(x)。第七节 对数与对数函数。1.函数f(x)=ln(x+3)1-2x的定义域是( )。答案 A 因为f(x)=ln(x+3)1-2x。所以要使函数f(x)有意义。2.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5(a≠。A.y=2x B.y=x2-1。x∈A中。
大一轮复习第二章Tag内容描述:<p>1、第八节函数与方程A组基础题组1.已知2是函数f(x)=log2(x+m),x2,2x,x0,f(1)f(2)0,根据零点存在性定理知f(x)=lnx-2x2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1,2).故选B.3.函数f(x)=x12-12x的零点个数为()A.0B.1C.2D.3答案B令f(x)=x12-12x=0,得x12=12x,求零点个数可转化为求两个函数图象的交点个数.如图所示。</p><p>2、第七节对数与对数函数A组基础题组 1.函数f(x)=ln(x+3)1-2x的定义域是()A.(-3,0)B.(-3,0C.(-,-3)(0,+)D.(-,-3)(-3,0)答案A因为f(x)=ln(x+3)1-2x,所以要使函数f(x)有意义,需使x+30,1-2x0,即-30,且a1)的反函数,且f(2)=1,则f(x)=()A.log2xB.12xC.log12xD.2x-2答案A由题意知f(x)=logax(x0).f(2)=1,loga2=1.a=2.f(x)=log2x.3.若xlog23=1,则3x+3-x=()A.53B.52C.32D.23答案B因为xlog23=1,所以log23x=1,所以3x=2,3-x=12,所以3x+3-x=2+12=52.故选B.4.定义在R上的奇函数f(x)满足f(x+1)=f(-x),当x。</p><p>3、第五节二次函数与幂函数A组基础题组1.下图是y=xa;y=xb;y=xc在第一象限的图象,则a,b,c的大小关系为() A.cbaB.abcC.bcaD.acb答案D根据幂函数的性质,可知选D.2.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5(a0)的图象过点P(-1,11),且其对称轴是直线x=1,则a+b的值是()A.-2B.0C.1D.2答案A因为二次函数f(x)=ax2+bx+5(a0)的图象的对称轴是直线x=1,所以-b2a=1.又f(-1)=a-b+5=11,所以a-b=6.联立,解得a=2,b=-4,所以a+b=-2,故选A.3.(2018河南洛阳二模)已知点a,12在幂函数f(x)=(a-1)xb的图象上,则函数f(x)是()A.奇函数B.偶函数C.定义域内的减函数D.定义域内的增函数答案。</p><p>4、第3讲氧化还原反应基础【2019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2.了解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考点一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表示方法(频数:难度:)1氧化还原反应本质和特征2相关概念及其关系3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的表示方法(1)双线桥法:标变价,画箭头,算数目,说变化。实例:用双线桥法标出铜和浓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2)单线桥法:箭头由失电子原子指向得电子原子,线桥上只标电子转移的数目,不标“得到”、“失去”字样。实例:用单线桥法标出铜和稀硝酸反应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4氧化还原反应。</p><p>5、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分类【2019备考】最新考纲: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溶液和胶体的区别。考点一物质的组成与分类(频数:难度:)1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p><p>6、第3讲 函数的值域与最值,考试要求 1.函数的值域、最大值、最小值及其求法(B级要求);2.运用函数图象研究函数的值域与最值(B级要求).,知 识 梳 理,1.函数定义域、值域 在函数yf(x),xA中,x叫做自变量;x的取值范。</p><p>7、第5节对数函数,整合主干知识,1对数,logaNx,axN,logaN,真数,底数,0,1,N,logaMlogaN,logaMlogaN,nlogaM,质疑探究1:是否任意指数式都可以转化为对数式?提示:不是只有在指数式的底数大于0且不等于1的。</p><p>8、运动状态,形变,物体,不存在,相互,大小,方向,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有刻度的,有向线段,有向线段,吸引,mg,纬度,竖直,几何形状,质量分布,几何中心,悬挂法,挤压,弹性形变,相反,kx,物体的平衡,不变化,减轻,各处的重力加速度不同,图1,图2,B,图3,图4,答案D,图5,答案见解析,图6,答案见解析,图7,答案无弹力,理由见解析,图8,答案A,图9。</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