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前n项
2.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例1、(1)在等差数列{an}中。求Sm+n (3)在等差数列{an}中。其前n项和 为Sn。S6=-75 (1)求通项a。2.2.1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二、重点、难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的性质及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a1=13且S3=S11。
等差数列前n项Tag内容描述:<p>1、2.2.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3) 例1、(1)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 a5+a10=58,a4+a9=50,求它的前10项之和S10 ; (2)已知an为等差数列,Sn=m,Sm=n, 其中m、nN*,求Sm+n (3)在等差数列an中,公差为d,已知 S10=4S5,则 例2、设数列an为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 为Sn,且S4=-62,S6=-75 (1)求通项an及前n项和Sn; (2)求|a1|+|a2|+|a3|+|an|的值。 练习: (1)已知等差数列共有10项,其奇数项 之和为15,偶数项之和为30,则其公差 为 a (2)等差数列共有2n+1项,其中奇数项之和 为290,偶数项之和为261,则an+1= a (3)若a1,a2, ,a2n+1成。</p><p>2、2.2.1等差数列前n项和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掌握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2.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体验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学会观察、归纳、反思.3.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五个量a1,d,n,an,Sn的关系,能够由其中三个求另外两个 二、重点、难点重点:等差数列前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难点:会运用等差数列的前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相关问题.三、预习案1.设梯形的上底,下底,高分别为,b,h,把两个相同的梯形一个倒置并成平行四边形,则梯形的面积为________. 2.把二次函数y2x24x3化成y (xh)。</p><p>3、2016-2017学年高中数学 第一章 数列 1.2.2.1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课后演练提升 北师大版必修5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已知数列an为等差数列,a135,d2,Sn0,则n等于()A33B34C35 D36解析:由题可得35n(2)0,解得n36或n0(舍去)答案:D2若等差数列an的前5项和S525,且a23,则a7()A12 B13C14 D15解析:S525,a1a510,又a1a52a3.a35,a23,d2.a7a3(73)d54213.故选B.答案:B3已知等差数列an满足a2a44,a3a510,则数列an的前10项和S10()A138 B135C95 D23解析:方法一:由a2a44,a3a510,得2a14d4,2a16d10,从而可。</p><p>4、用心 爱心 专心 1 1 2 21 2 2 等差数列前等差数列前 n n 项项 一 选择题 1 等差数列 an 中 S10 4S5 则等于 a1 d A B 2 C D 4 1 2 1 4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得 10a1 10 9d 4 5a1 5 4d 1 2 1 2 10a1 45d 20a1 40d 10a1 5d a1 d 1 2 2 已知等差数列 an 中 a a 2a3a8 9 且。</p><p>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的性质及应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形式1:,形式2:,复习回顾,1.将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看作是一个关于n的函数,这个函数 有什么特点?,当d0时,Sn是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函数,则 Sn=An2+Bn,令,等差数列的前n项的最值问题,例1.已知等差数列an中,a1=13且S3=S11,求n取何值时,Sn取最大值.,解法1,由S3=S11得, d=2,当n=7时,S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