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岳阳楼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作者简介 陈与义 1090 1138 宋代诗人 字去非 自号简斋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 很少用典 以 墨梅。
登岳阳楼其一Tag内容描述:<p>1、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四首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 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赏读归园田居使至塞上 陶渊明(365- 427),东晋著名诗 人。一名潜,字元亮 ,世称靖节先生,又 自号五柳先生,浔阳 柴桑(今江西九江) 人。著名的隐士,不 满于官场的黑暗,“ 不为五斗米折腰”, 隐居农村。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蒲州(今山西永济 )人,少有才名,是唐代优秀的山水田园诗人。开元 九年(721)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 到济州(今。</p><p>2、教学目标1背诵默写,形成积累。 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教学重点1背诵默写,形成积累。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难点1背诵默写,形成积累。2品味诗歌的语言,体会诗歌的内涵,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板书设计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宋)由近景到远景: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对偶句: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对偶句,由空间转入时间: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语义双关:白。</p><p>3、学生自主学习方案科目初二语文上册课题渡荆门送别、登岳阳楼(其一)授课时间设计人刘志渊班级姓名序号61学习目标1、朗读并背诵、默写四首古诗;2、培养学生感悟古代诗歌内容的能力;3、品味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重点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默写; 2、感知古代诗歌的内容。3、品味诗歌的意境美和语言美。学习第一首诗渡荆门送别一、导入:(一)、预习、导学1、那么谁能够说说李白的生平。2、了解这一首诗的背景。(二)学习、研讨1、渡荆门送别写的是什么情景?2、你能想象一下“山随平野尽,江。</p><p>4、渡荆门送别 李 白,课件整合加工:邓春兰,李白是我国伟大的诗人,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个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被后人誉为“诗仙”。 李白(公元701762),字太白,自号青莲居士。李白早年在蜀中读书漫游,广泛地接触了中国的古代文化,接受了多方面思想的影响与熏陶。25岁时,李白结束了蜀中生活,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开始了以安陆为中心的16年漫游生活。半个中国的奇山异水,多种多样的社会生活,高昂强烈的时代精神,极大地开阔了他的胸怀,增长了他的社会阅历,为他的诗歌创作成就奠定了丰厚的基础。李白诗。</p><p>5、作者简介,陈与义,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著有 简斋集。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写作背景,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春天,金兵攻破开封,北宋灭亡。和北宋南宋之交的大部分诗人(如李清照)一样,陈与义的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也以靖康之难为界线,分为两个时期。在这之前,他走的是仕途功。</p><p>6、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作者简介 陈与义 1090 1138 宋代诗人 字去非 自号简斋 洛阳 今属河南 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 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诗风明快 很少用典 以 墨梅。</p><p>7、登岳阳楼 其一 教学设计 阳新一中 邓龙华 教学目标 1 背诵默写 形成积累 2 品味诗歌的语言 体会诗歌的内涵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1 背诵默写。</p><p>8、主备人 马红丽 审核人 上课时间 集体备课 批注栏 课题 登岳阳楼 其一 学习目标 1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背诵并默写全诗 2 品味诗歌的语言美 意境美 理解诗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中蕴含的作者的家国之恨和身世之愁 学习过程 预习案 关于作者 登岳阳楼 其一 作者是 字 号 朝代 长于诗 创简斋体 有 十卷 一卷 时代背景 登岳阳楼 其一 是一首七言律诗 作于宋高宗建炎二年 1128 秋。</p><p>9、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3030 课课 登岳阳楼 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 2 分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p><p>10、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3030 课课 登岳阳楼 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 2 分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p><p>11、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3030 课课 登岳阳楼 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 2 分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p><p>12、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3030 课课 登岳阳楼 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同步训练 同步训练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 2 分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p><p>13、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3030 课课 登岳阳楼 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A A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 2 分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p><p>14、第 1 页 共 6 页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 3030 课课 登岳阳楼 其一 登岳阳楼 其一 同步训练同步训练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基础题基础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1 2 分 古诗阅读 登岳阳楼 其一 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p><p>15、登岳阳楼,(其一),陈与义,作者简介,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自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 陈与义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创作可以金兵入侵中原为界线,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前期诗风明快,很少用典,以墨梅诗受到徽宗的赏识。南迁之后,经历了和杜甫在安史之乱时颇为相似的遭遇,转学杜甫。 成为宋代学习杜甫最有成就的诗人之一。 著有简斋集。,写作背景,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的。</p><p>16、登岳阳楼(其一) 教学目标: 1.在多次诵读的基础上,学习朗诵诗歌的技巧。 2.结合作者的生活即时代背景,由浅入深地分析诗歌内容及创作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品味诗歌中借景抒情的深沉意境。 3.当堂背诵。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朗读诗歌,理解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分析诗歌创作中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方法,体会诗歌深沉的意境。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学习任务: 1.课前自读课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