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编号:3284109]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 1 文革结束后的徘徊局面 一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976 10 1978 12 华国锋主席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邓小平复出 1978年开展的关于。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Tag内容描述:<p>1、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国民经济的恢复( ) 意义: 2、“一五计划”( ) 总路线: 方针: 3、“中共八大” 时间: 内容: 19491952 为国家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1953-1958 “一化三改”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8年 正确分析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党和人民的任务:农业国工业国 4、大跃进 总路线“ ” 大跃进措施: 口号:工业“ ” 农业“ ” 5、人民公社化 实质: 后果和教训:1、2、3、4、5、 6、国民经济的调整 1971年 周恩来 复苏局面 1975年 邓小平 迅速回升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的建设社会主义 大炼钢铁 大办工业。</p><p>2、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 1 文革结束后的徘徊局面 一 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976 10 1978 12 华国锋主席 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邓小平复出 1978年开展的关于。</p><p>3、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 合作探究 分组讨论材料1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材料2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1978年5月 光明日报 特约评论员文章。</p><p>4、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标要求1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p><p>5、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 工作中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社会。</p><p>6、新课标人教版课件系列 高中历史 必修2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 1 识记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意义 工作中心的转移 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措施 社会。</p><p>7、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一 选择题 1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于 D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66年 D 1978年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的能力 1978年12月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确定今后党和国家的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2 2018湖南长郡中学高一期末 有专家指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没有走土地私有化的。</p><p>8、第四单元 第十二课 时间 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 每小题4分 共40分 1 2018泰州高一检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 B A 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B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 拨乱反正 纠正重大冤假错案 D 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吸取历史教训作出的最重大的决策是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p><p>9、计划经济 资源配置以指令性计划为主导 市场经济 资源配置以市场为主导 徐老师妈妈 苗苗 你中午吃什么呀 徐老师 可以在学校周边买 食堂 要不然就美团外卖好了 徐妈妈 现在可真方便 我们年轻的时候 都要有票才能去买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田福军到后子头公社去检查工作 发现缺吃少穿是普遍现象 有些十七八岁的大姑娘 衣服都不能遮住羞丑 老汉连哭带说 我一家五口人四天都没吃一颗五谷了 快饿死了 我。</p><p>10、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考点同步解读 1 简析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的原因 形式 实质及其认识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指农户以家庭为单位向集体组织承包土地等生产资料和生产任务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形式 其基本特点是在保留集体经济必要的统一经营的同时 集体将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承包给农户 承包户根据承包合同规定的权限 独立作出经营决策 并在完成国家和集体任务的前提下分享经营成果 一般做法是将土地等按人。</p><p>11、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 选择题 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1 四川广安邓小平故居有一副楹联 扶大厦之将倾 安邦柱国 万民额手寿巨擘 挽狂澜于既倒 兴工扶农 千载接踵颂广安 此联创作应当不早于 A 1949年 B 1956年 C 1966年 D 1978年 解析 楹联歌颂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的伟大功绩 这次会议实现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的转移 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并实现。</p><p>12、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 1 文革结束后两年 国民经济仍处于停滞状态 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1978年12月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你办事 我放心 无处不在的毛主席语录 许世友将军生前收集的万枚毛泽东像章 1978年5月10日 光明日报 上刊载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一文。</p><p>13、限定地域 规定种类 限制数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现在还在使用吗 计划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 根据材料概括 1978年前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经济发展停滞 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从1957年到1978年 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 改革开放初期 上海180万住户中 有89 9万户为住房困难户 占总户数的一半左右 住房大多没有客厅 进门就是卧室。</p><p>14、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改革教授年级 高一教材版本 人教版教材 必修二单位名称 邵阳市第一中学 经济体制改革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标要求1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2 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 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1978 2007 行政手段配置 市场配置 两种经济体制的根本不同 资源配置。</p><p>15、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历史学习三步曲 历史史实 概念 特征 准 因果关系 发展规律 深 评价历史人物 历史事件 联系比较 获取历史认识 总结历史经验教训 新 了解 理解 见解 为何改革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探究 1976年粉碎 四人帮 后 在两年时间内 我国国民经济为什么仍然处于停滞状态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束缚思想 两。</p><p>16、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史料探究 课前预习 随堂训练 素养落实 素养落实价值立意 素养提升 主题立意 生产关系改革只有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才能推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习目标 1 通过相关史料的探究 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影响 体会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培养史料实证 合理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素养 从唯物史观出发辩证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 2 通过学习认识到社会。</p><p>17、粮票与股票 同为纸质票据 却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 更能反映出不同的经济模式 这是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结果 也是中国综合国力提高的历史见证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开始于何时 首先在何领域突破 改革开放对中国社会发展有何重要影响 重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的伟大转折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难点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措施的内涵和具体作用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p>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相关PPT文档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