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0张).ppt_第1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0张).ppt_第2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0张).ppt_第3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0张).ppt_第4页
人教版必修二 第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课件(共30张).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限定地域 规定种类 限制数量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 现在还在使用吗 计划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第12课 根据材料概括 1978年前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 经济发展停滞 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从1957年到1978年 全国职工在长达20年的时间里几乎没涨过工资 改革开放初期 上海180万住户中 有89 9万户为住房困难户 占总户数的一半左右 住房大多没有客厅 进门就是卧室 厨房 卫生间很多是几家合用 曾培炎 新中国经济50年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 我们都坚决维护 凡是毛主席作出的指示 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华国锋 1978年5月10号 光明日报 头版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 1 背景 1 文革对经济的破坏及文革后国民经济的停滞 人民生活没有得到改善 必要性 2 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为会议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可能性 3 邓小平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 为会议确立了指导思想 可能性 一 伟大的历史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2 内容 1 思想上 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 政治上 抛弃了 以阶级斗争为纲 的 左 倾错误方针 3 经济上 把党和国家工作的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 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3 意义 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转折一 左 倾 实事求是 转折二 阶级斗争 经济建设 改革开放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有哪几次 分别实现了几次工作重心的转移 思考 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典型例题1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帷幕 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 社会主义在遭受严重挫折之后开始在这里重新焕发生机 材料中的 这里 是指 a 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b 过渡时期总路线颁布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d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施行 c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究 什么是经济体制改革 含义 经济体制改革是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切环节 目的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目标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程 农村 城市 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特点 你觉得在理论上应该如何给经济发展松绑 所有制方面 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 采取以公有制为主体 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形式管理体制方面 生产单位没有自主权 扩大生产单位自主权分配制度方面 平均主义严重 实行按劳分配 中国农村改革第一村 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 对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在农村的危害远大于城市 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 部分地区农民思想解放较早 已开始大胆试验改革 农业的地位 过去农村工作的影响 农村改革的方向 历程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a 安徽 四川开始实行 b 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乡 镇政府村民委员会 包产到户 按劳分配 内容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 1980年产粮5 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 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 15亿公斤 凤阳县粮食产量三年三大步 1976年产粮0 77亿公斤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农村 影响 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农业得到大发展 农村开始了历史性的变革 1979年秋 小岗大丰收 全队全年粮食总产量达6 6万公斤 相当于1966年到1970年的产量总和 卖给国家粮食12497公斤 超过政府计划的7倍 卖给国家油料12466公斤 超过国家规定任务的80倍 小岗农副产品收入47000元 人均收入由22元升为400元 中国文明网 小岗村 农村土地包产到户的先行者 大包干 大包干 直来直去不拐弯 交够国家的 留足集体的 剩下都是自己的 小岗生产队为什么发生如此大的变化 直接原因 分田到户包干经营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根本原因 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调动了积极性 典型例题2 小说 平凡的世界 中描述到 田福堂太痛苦了 当年搞合作化时 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 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 大家又散伙了 田福堂的 痛苦 主要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 a 土地所有制的变革b 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c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d 集体主义精神的丧失 b 计划经济使企业失去活力 在1956年 上海的天气很热 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 采取降温的措施 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 主要是风扇 鼓风机 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 要经过层层报批 当时经过十一个部门的审批 要盖十一个图章 等最后的图章盖完 夏天已经过去了 沈阳有两个厂 一个是铜厂 一个是电缆厂 这两个厂一墙之隔 但没有横向联系 电缆厂归机械部门管 铜厂归冶金部门管 冶金部门把铜调到别的地方去 电缆厂需要铜又要从云南等地调进 造成了运输上的大量浪费 时间上的浪费 本来两个厂发展横向联合 通过签定合同就可以解决 但是不行 没有自主权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城市 文件运用 选用一份文件证明当时中央是否同意松绑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城市 按劳分配为主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政企分开 扩大企业自主权 公有制为主 多种所有制并存 中心环节 增强企业活力 把企业搞活 2014年世界500强排行榜 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纪录地达到100家 美国128家 日本57家 德国 英国28家 韩国17家 意义 通过改革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 企业有了竞争机制 增强了活力 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效益显著提高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城市 2017江苏学测 1985年1月江苏省人民政府作出决定 将一批省属企业下放给所在地 市 领导管理 下放的企业中有南京机床厂 江南水泥厂 江苏玻璃厂等34个省属企业 该决定主要是为了a 调整工业布局b 实行政企分开c 增强企业活力d 鼓励租赁经营 c 二 经济体制的改革 城市 材料一 在整个年度 1989年 里 经济发展的速度降到1978年以来的最低点 人民日报 在 元旦献词 中写道 我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严重问题 最突出的就是经济生活中明显的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幅度过大 党政机关和社会上的某些消极腐败现象也使人触目惊心 吴晓波 激荡三十年 材料四 1990年 东欧开始发生剧变 1991年 苏联局势也陷入动荡 到年底也解体了 美国一些 战略家 认为中国也挺不了多久 一时间 中国崩溃论 甚嚣尘上 钟之成 江泽民出访纪实 20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 改革开放遇到了哪些障碍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国内 经济上 经济发展速度下降 通货膨胀 物价上涨政治上 腐败问题严重国际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国际社会主义运动遭受挫折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 资本主义也有计划 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也有市场 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 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灭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 社会主义要赢得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 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 邓小平 南方谈话 根据以上材料和视频内容概括邓小平 南方谈话 的主要思想 1 姓资姓社的标准问题 2 社会主义的本质 3 要搞好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三个有利于的标准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 1992中共十四大召开 1993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7中共十五大 思想解放和认识深化的过程 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基本框架 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 21世纪初基本建立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2013江苏学测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 国家计划是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这表明当时我国 a 彻底结束了计划经济体制b 明确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c 已经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 强化了计划调控经济的手段 三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市场经济体制是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吗 什么是一个好的市场经济 总部在美国的调研机构盖洛普公司于2014年9月16日公布了一项对全球135个国家人口幸福感的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 巴拿马成为居民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 第二名是哥斯达黎加 丹麦位居第三名 中国大陆排在第90位 落后于印度 第71位 叙利亚和阿富汗排名垫底 2014年9月18日 香港商报 90年代以来 中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信用失常的现象 假冒伪劣商品越来越多 充斥全国各个市场 绝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